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谌丽 张文忠 +2 位作者 李业锦 党云晓 余建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04,共8页
借助GIS分析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基于5 066份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北京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在城市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居住空间形态的空间分异显著,并且... 借助GIS分析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基于5 066份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北京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北京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特征在城市空间上的差异,及其对居民通勤方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和郊区的居住空间形态的空间分异显著,并且对居民的通勤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超大街区不利于步行,而高容积率对小汽车出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度混合的土地利用形态则能够显著促进居民选择步行通勤。性别、年龄、收入对北京居民的通勤方式具有影响,女性、中老年及低收入群体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概率更高。结论表明居住空间形态规划是引导居民通勤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提出了减少居民小汽车出行、促进绿色出行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形态 通勤方式 绿色出行 北京
下载PDF
街区空间形态对居民步行通行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泳 王全燕 +1 位作者 奚文沁 毛婕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
步行不仅在短距离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大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文章以上海中心城区21个生活街区为研究对象,提取与居民步行通行活动相关的街区空间形态变量,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基础模型模拟和预测模型建立三... 步行不仅在短距离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大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文章以上海中心城区21个生活街区为研究对象,提取与居民步行通行活动相关的街区空间形态变量,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基础模型模拟和预测模型建立三种方法探索街区建设环境变量对各类步行通行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散点图分析进行适宜值估算,在此基础上从街区空间形态角度提出步行友好街区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步行性 步行通行 生活街区 城市形态
下载PDF
宅语:类型学视角下的住宅形态设计探索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振宇 卢汀滢 王达仁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2,共7页
在类型学视角下对住宅建筑进行多纬度推演,通过立面类推、剖面重构和平面转译,发展出架屋、围屋、捧屋、帆屋、合屋、田屋、雁屋、紧屋这8种住宅形式类型,命名为"宅语",并且在设计实践中得以部分实施。
关键词 建筑类型学 住宅 手语 宅语 类推 重构 转译
原文传递
城市高密度住区控制密度与感知密度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一如 朱培栋 《时代建筑》 2016年第6期50-59,共10页
文章以人本主义的密度研究视角,从居住密度的控制指标出发,以住区的物质形态作为中介物,研究和探讨了控制密度指标与人的感知密度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设计了基于现代心理物理学理论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密度感知实验,通过对基于实验数据... 文章以人本主义的密度研究视角,从居住密度的控制指标出发,以住区的物质形态作为中介物,研究和探讨了控制密度指标与人的感知密度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设计了基于现代心理物理学理论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密度感知实验,通过对基于实验数据的散点图形和量化数据分析,提炼了与空间感知密度显著关联的特征指标"隙地日照强度"和"隙地日照强度/楼栋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决定系数较高、具备预测潜力的感知密度的数学模型,构建了控制密度指标和感知密度之间的"数—形"以及"数—数"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住区 控制密度 感知密度 住区形态 心理物理学 量化分析
下载PDF
创造一种体现地域场所精神的居住空间形态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旭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通过对地域个性的本质、影响个性的相关因子及个性创作的原则的分析,提出了创造居住空间个性的关键是打破固有化的设计思维模式、保护本土特征、考虑人文因素、寻求方案的突破点以及体现时代精神等几个方面,并结合实例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关键词 居住空间形态 场所精神 地域文化 地域个性 自然特征
下载PDF
英国居住空间形态与犯罪的关系研究概述——基于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方法的典型建构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冰 贺耀萱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94,共4页
怎样的空间形态有利于防控犯罪行为发生?对于这一设计领域问题,西方理论界长期并存两种对立的观点。针对该课题的复杂性,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和空间句法的优势,梳理总结空间句法在英国居住空间形态与犯罪的关系研究中的发... 怎样的空间形态有利于防控犯罪行为发生?对于这一设计领域问题,西方理论界长期并存两种对立的观点。针对该课题的复杂性,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和空间句法的优势,梳理总结空间句法在英国居住空间形态与犯罪的关系研究中的发展脉络、方法创新及核心成果,倡导对实证性量化分析方法的探索,使设计实践有效呼应城市问题,为构建健康的城市空间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空间形态 犯罪 空间句法 英国
下载PDF
居住形态分异视角下乡村聚落格局的演化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卫平 魏朝富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8-244,共17页
系统探究不同地域乡村聚落的演化机制是构建乡村聚落转型实践逻辑和理论体系的基础。居住形态是涵盖居住空间形态、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综合概念,立足居住形态视角有望揭示乡村聚落格局演化机制及其地域差异的深层逻辑。本文遵循“现... 系统探究不同地域乡村聚落的演化机制是构建乡村聚落转型实践逻辑和理论体系的基础。居住形态是涵盖居住空间形态、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综合概念,立足居住形态视角有望揭示乡村聚落格局演化机制及其地域差异的深层逻辑。本文遵循“现象描述—机制分析—典型区对比”的思路,以乡村聚落地域分异为切入点,从“人-地”和“人-人”关系视角探究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乡村聚落格局演化的一般规律,据此构建居住形态的形成及其对乡村聚落格局演化的作用机制,并以散居和聚居形态主导的样区为对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居住形态是衍生于宏观乡村聚落格局演化过程的多尺度、多维性因子,二者均可从“人-地”关系和“人-人”关系双重视角进行阐释;居住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为乡村聚落格局演化提供了路径遵循和内生机制,乡村聚落格局可视为居住文化形态在乡村地域空间解译和扩散的结果;生产力进步与偶发性事件可导致居住形态发生变革,从而诱发乡村聚落格局演化机制的改变。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重视居住形态的研究视角,系统探讨不同地域传统乡村聚落的运行机制、城镇化阶段的演化机制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治理策略的本质差异,为制定差异化的村落振兴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格局 居住形态 人地关系 地域差异 演化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ENVI-met的城市居住区空间形态与PM2.5浓度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祝玲玲 顾康康 方云皓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13-1621,共9页
探讨城市居住区空间形态与PM2.5浓度关联性,对改善城市居住区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将居住区空间形态指标归纳为住宅群体组合形式、风向角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要素,采用ENVI-met软件模拟不同居住区空间形态指标下的PM2.5浓度,探讨城... 探讨城市居住区空间形态与PM2.5浓度关联性,对改善城市居住区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将居住区空间形态指标归纳为住宅群体组合形式、风向角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要素,采用ENVI-met软件模拟不同居住区空间形态指标下的PM2.5浓度,探讨城市居住区空间形态与PM2.5浓度关联性。结果表明,不同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形式的居住区PM2.5浓度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周边式和混合式较其他形式居住区内部PM2.5难以扩散,行列式与点群式的居住区内部没有出现PM2.5聚集的现象,但是点群式居住区外西南角较行列式PM2.5积聚的面积大,其平均浓度分别为:171.78、170.021、169.255、172.365μg?m^?3,综合分析,合肥市居住区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形式的最佳方式为行列式,其次为点群式,混合式和周边式不利于居住区PM2.5扩散;不同风向角度的居住区PM2.5浓度分布呈现较为复杂的变化状况,当风向角度为15°-30°时,PM2.5浓度随着风向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十分显著,平均浓度从136.796μg?m^?3增至140.796μg?m^?3,但是增至45度时,PM2.5浓度有所减小,平均浓度为135.605μg?m^?3,当风向角度为60°-90°时,PM2.5浓度随着风向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变化较小,其平均浓度依次为132.025、133.87、141.334μg?m^?3,综合分析,风向角度最优方案为60°,而45°、75°为可选方案,15°、30°、90°为不可选方案;PM2.5浓度较低的为容积率0.8、其次为1.2,容积率为1.6和2的居住区PM2.5浓度较高,容积率由小到大其平均浓度分别为131.678、139.402、159.906、154.638μg?m^?3,可以基本认为居住区整体空间内的PM2.5浓度随着居住区容积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增加绿地率可缓解PM2.5污染,当绿地率大小超过35%,PM2.5浓度随着绿地率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逐渐减缓,综合分析,绿地率应该在35%以上,才能有效降低居住区的PM2.5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met 居住区 空间形态 PM2.5 合肥
下载PDF
不同容积率的城市住区风环境模拟比较分析--以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云辉 陈昌勇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4期7-13,28,共8页
快速的城市化,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影响自身生活质量的小区室外环境;而小区的室外风环境是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对住区风环境的研究成果和要素来看,更多的研究只单纯从风环境模拟技术的角度,又或是单一地从风... 快速的城市化,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影响自身生活质量的小区室外环境;而小区的室外风环境是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对住区风环境的研究成果和要素来看,更多的研究只单纯从风环境模拟技术的角度,又或是单一地从风环境影响要素进行研究,系统性不够。因此,探索不同布局形式下住宅小区容积率与其风环境的关系,是住区环境研究的重要方向。从实验成本、成果周期、表现方法、应用程度等方面综合考量,选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城市住宅小区分为4种典型的布局模式:错列式、行列式、围合式、点群式;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众多赣州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容积率、建筑密度、户型等基础资料后,综合考虑日照间距、防火间距和卫生距离等要求,结合各布局模式的空间特点,抽象归纳总结得到4种建筑高度下4种典型布局的16种接近极限的容积率住宅小区理想化空间布局模式,作为模拟研究的实验模型。依据赣州市区的气象数据,来设置模拟的具体环境参数,借助CFD数值模拟技术手段进行模拟研究;以小区人行高度处的风速、风速频率作为评价标准,得到各住宅小区的风环境数据;通过对模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得出容积率与小区室外风环境的定量和定性关系,发现小区的平均风速与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存在抛物线性关系,小区的最大风速与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存在线性正相关,小区最大风速都与建筑高度呈线性正相关;进而对不同容积率的城市住宅的风环境进行评价,得到一个不同布局形式下不同容积率的风环境评价表,供规划设计人员参考选用。在规划建设中给出住宅容积率和空间布局的具体策略及建议,以便在住宅小区设计的初级阶段,就做好小区方案的风环境评价分析,及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容积率 布局形式 赣州市 风环境
下载PDF
寒地城市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冷红 肖雨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156,163,共11页
为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并为居住区节能规划提供建议,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标准回归系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供热和制冷能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建议.研究选取4种住宅能耗相关的居... 为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并为居住区节能规划提供建议,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标准回归系数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居住区形态对住宅供热和制冷能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建议.研究选取4种住宅能耗相关的居住区形态参数(住宅层数、住宅面宽、住宅间距和住宅朝向)并对哈尔滨市的住宅进行分类得到“一”字型、“L”型、“凹”字型和点式4类典型住宅.利用Openstudio和EnergyPlus软件对4类住宅组成的居住区理想模型进行建模和能耗模拟,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中的标准回归系数(SRC)方法对居住区形态参数与住宅能耗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住宅的制冷能耗、供热能耗和总能耗均与居住区的形态有较大关系,其中对住宅能耗影响最为明显的居住区形态参数是住宅面宽;基于能耗模拟数据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从住宅类型、住宅体形系数、住宅间距以及住宅朝向4个角度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节能规划策略,并得到寒地城市多层和点式高层住宅的最低能耗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 居住区形态 住宅能耗 寒地城市 居住区节能规划
下载PDF
喀什老城区的空间形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方鹏 宋辉 王小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改造和更新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的建设最终导致了许多个城市呈现缺乏个性,城市特色也因此消失殆尽,如何保留历史城市的传统特色就成为城市建设中所要面对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喀什作为1986年第二批审批的...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改造和更新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的建设最终导致了许多个城市呈现缺乏个性,城市特色也因此消失殆尽,如何保留历史城市的传统特色就成为城市建设中所要面对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喀什作为1986年第二批审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城市的典型代表,是新疆的名片,因此,本文对喀什老城区进行研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喀什老城的形成与演变,根据传统伊斯兰城市规划的八个特点,分析出影响喀什老城区空间形态的因素,总结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围寺而居"的聚居模式,并且还从宗教、住宅群、街巷走向、气候、商贸、城市安全防御及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逐一分析其对喀什老城区传统空间形态的影响,并提出对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 清真寺 住宅区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北方滨海乡村住宅形制分异特点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璨宁 李世芬 《新建筑》 2020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北方滨海地区独具自然与人文特色,该区域的乡村发展受城镇化影响较大。近年来,原有人居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乡村民居既失去了传统住宅的可持续性,也没有实现城市住宅的便捷性。文章对地区气象、地貌数据进行实测和统计分析,并在距海岸线0~... 北方滨海地区独具自然与人文特色,该区域的乡村发展受城镇化影响较大。近年来,原有人居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乡村民居既失去了传统住宅的可持续性,也没有实现城市住宅的便捷性。文章对地区气象、地貌数据进行实测和统计分析,并在距海岸线0~150km的区域内选取67个北方乡村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考察和数据测量,对住宅形制进行量化研究,发现传统住宅应对不同自然、人文环境的分异特征、发展规律,新型乡村住宅受城市化影响深远,相比传统住宅未能考虑环境适应性。因此文章提出,乡村住宅更新的方向、过程、风貌需要控制,应顺应规律,注重自然适应与文化传承,建筑形制改进应适度而非突变,以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形制 分异特征 规律性 北方滨海乡村 量化
下载PDF
在城市中寻找形式的意义——上海新福康里评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 俭 张 波 《时代建筑》 2001年第2期33-3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福康里传统里弄住宅街坊改造实例,探讨城市旧住宅区改造规划与设计中的某些相关问题。
关键词 旧城改造 住宅区 规划设计 上海
下载PDF
街道品质导向的日本高密度住区建筑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14
作者 崔光勋 范悦 +1 位作者 王雅丽 赵雨 《住区》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相较于我国较为单一的高密度住区建筑形态,日本在不同发展时期不断探索住区不同维度的品质内涵,最终借鉴欧美注重街道品质的住区设计原则,形成外街连续、内街丰富、低碳可持续的围合型高密度住区模式。本文从街道、内环境、户型三个品... 相较于我国较为单一的高密度住区建筑形态,日本在不同发展时期不断探索住区不同维度的品质内涵,最终借鉴欧美注重街道品质的住区设计原则,形成外街连续、内街丰富、低碳可持续的围合型高密度住区模式。本文从街道、内环境、户型三个品质视角出发,对日本高密度住区形态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背后的演变机制与相关指标,为我国高密度城市的居住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住区 建筑形态 街道品质
下载PDF
高密度街区式住区布局形态生成机制及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
15
作者 崔光勋 张元 +1 位作者 范悦 刘姝岑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深圳高密度住区因注重户型日照而普遍呈现出点式超高层形态,从而忽略了建筑沿街高品质街区空间形成,户型与街区品质两极化问题凸显。街区式布局被认为是兼顾户型与街区品质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归纳国内外高密度街区式住区类型与形成机制... 深圳高密度住区因注重户型日照而普遍呈现出点式超高层形态,从而忽略了建筑沿街高品质街区空间形成,户型与街区品质两极化问题凸显。街区式布局被认为是兼顾户型与街区品质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归纳国内外高密度街区式住区类型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深圳设计控制原则,借助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进行高密度街区式住区的生成设计,以期形成多种高密度街区式住区布局及相关设计指标,为未来多样化高密度住区布局探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街区式 住区 布局 生成设计
下载PDF
上海当代住区形态的类型学特征——以356例优秀获奖项目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怡嘉 李振宇 《新建筑》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356例获得"上海优秀住宅设计"奖的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形态学对物理空间特征的分析方法统计了住宅小区在用地、密度、布局及建筑单体四个向量上的形式类型与数值,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这些住宅小区具有用地大而封闭... 以356例获得"上海优秀住宅设计"奖的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形态学对物理空间特征的分析方法统计了住宅小区在用地、密度、布局及建筑单体四个向量上的形式类型与数值,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这些住宅小区具有用地大而封闭、高层低覆盖、南北向行列排布以及单体平面标准化的类型学特征。从这些特征中总结了商品住宅市场发展中片面化追求效率与利益对当代上海城市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上海 住区形态 住宅小区 类型学特征
下载PDF
西方城市规划对居住分异的影响及其启示
17
作者 刘炜 刘梦姿 +2 位作者 龚岳 阙槿楠 郭传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5-956,共12页
针对居住分异易引发社会隔离等城市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和总结其对居住分异的作用。通过文献综述及案例分析,发现西方城市规划直接而显著地影响城市居住分异格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土地利用区划的包容性以及开发密度影响居住... 针对居住分异易引发社会隔离等城市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和总结其对居住分异的作用。通过文献综述及案例分析,发现西方城市规划直接而显著地影响城市居住分异格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土地利用区划的包容性以及开发密度影响居住分异程度;2)住房规划中的住房类型与产权多样性能缓解居住分异;3)在城市形态方面,城市规模、住区封闭性和建筑地块的面积等可能影响居住分异程度。从土地利用、住区模式和街区形态角度,对我国城市规划应对居住分异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分异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区划 住房规划 城市形态
下载PDF
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亚琛 张兵华 马冬青 《工业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4,共9页
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我国已将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国家战略。纵观运河全域,运河沿线古镇空间是运河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而民居建筑空间则是古镇空间的核心构成,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 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我国已将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国家战略。纵观运河全域,运河沿线古镇空间是运河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而民居建筑空间则是古镇空间的核心构成,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运河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空间范式和运河历史文化特征元素,但未被系统的识别和归纳。以鲁运河古镇民居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从民居建筑不同尺度层级下分别分析合院建筑空间形态特征和建筑空间中屋顶、墙体和门窗特征,定位运河文化下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提出民居建筑空间的设计引导策略,并指导民居建筑空间保护和修缮实践。将运河文化融入民居建筑空间,以期推动鲁运河古镇空间的历史价值研究,消除运河文化与古镇空间的割裂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运河 古镇 民居建筑 空间形态 设计引导
原文传递
山西平定宋家庄聚落与民居形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金平 王文杰 《中外建筑》 2023年第3期81-84,共4页
在山西省阳泉市,广袤的太行山区分布着众多保存完好、极具研究价值的传统聚落,承载着独特鲜明的建筑文化,平定宋家庄就是典型一例。通过对其区位特征和历史背景的分析,试对其聚落形态特征与民居形态特征进行初步探讨。聚落形态特征包括... 在山西省阳泉市,广袤的太行山区分布着众多保存完好、极具研究价值的传统聚落,承载着独特鲜明的建筑文化,平定宋家庄就是典型一例。通过对其区位特征和历史背景的分析,试对其聚落形态特征与民居形态特征进行初步探讨。聚落形态特征包括:选址择水而居,负阴抱阳;布局沿古河道条状分布,呈“丫”字形;“枝蔓式”街巷组织,主次有序。在民居形态特征方面,建筑形制以砖石锢窑为主,院落多为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横向并置或纵向串联,呈现山地窄院形制,艺术形态表现丰富。宋家庄村的聚落与民居形态均体现出与当地环境的完美融合,是对人文历史的绝佳诠释,为我国传统聚落体系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定宋家庄 传统村落 聚落形态 民居形态 窑洞
下载PDF
浑源古城城市格局及建筑特色研究
20
作者 赵婕 韩卫成 温俊卿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2期91-93,共3页
浑源古城是研究城市选址格局及晋北传统民居建筑的典例。文章通过对浑源古城城市选址与布局的分析,对空间格局与蛇形路网的解读,以及对城内民居建筑特色的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古人将礼制等级、堪舆文化与生存安全融入择址与筑城之中,“... 浑源古城是研究城市选址格局及晋北传统民居建筑的典例。文章通过对浑源古城城市选址与布局的分析,对空间格局与蛇形路网的解读,以及对城内民居建筑特色的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古人将礼制等级、堪舆文化与生存安全融入择址与筑城之中,“龟城蛇街”是古人对所处自然人文环境的完美融合与合理利用。浑源民居建筑类型丰富、风貌完整,风格朴素而实用、亲切且质朴。期望通过研究古城人居建设智慧,为当今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思考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源古城 龟城蛇街 民居特色 建筑形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