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图壁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世加 王绪龙 +2 位作者 阿布力米提 李延均 王立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呼图壁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 ,是该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气藏。产层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 ,产凝析油气。油气源研究表明油气均来自侏罗系源岩 ,该源岩在白垩纪达到生烃高峰 ,而呼图壁构造形成于喜山晚期 ,晚于源岩的生烃高峰 ... 呼图壁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 ,是该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气藏。产层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 ,产凝析油气。油气源研究表明油气均来自侏罗系源岩 ,该源岩在白垩纪达到生烃高峰 ,而呼图壁构造形成于喜山晚期 ,晚于源岩的生烃高峰 ,时空关系不匹配。文章详细分析了气藏成藏过程 ,指出呼图壁构造之所以能形成中型气藏 ,是先期聚集于深层侏罗系或白垩系储层油气向上转移的结果 ,燕山晚期及喜山早期形成的古圈闭起到了油气运移中转站的作用 ,并提出该区近期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气田 成藏过程 油气中转站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川东北罗家寨飞仙关组气藏成藏过程及聚集效率 被引量:19
2
作者 谢增业 李剑 +2 位作者 单秀琴 张林 高嘉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罗家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田是四川盆地迄今为止储量规模超过500×108 m3,居第3位的大型气田.天然气甲烷含量一般为75.29%~84.95%,乙烷含量0.07%~0.11%,硫化氢含量7.13%~10.49%,为高含硫化氢的过成熟干气.罗家寨气田气源主要为... 罗家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气田是四川盆地迄今为止储量规模超过500×108 m3,居第3位的大型气田.天然气甲烷含量一般为75.29%~84.95%,乙烷含量0.07%~0.11%,硫化氢含量7.13%~10.49%,为高含硫化氢的过成熟干气.罗家寨气田气源主要为上二叠统烃源岩,富集在中下三叠统区域性膏盐岩盖层之下、受断裂控制的构造圈闭中,属于下生上储顶盖的它源近常压的垂向运移成藏系统,成藏条件优越.储层中普遍存在的沥青为古油藏原油裂解成气的中间产物,并且沥青含量与储层孔隙度及天然气产能呈正相关.气藏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早中期的鲕粒岩聚油气、液态烃类深埋裂解以及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流体进行局部调整、构造控气的成藏过程,烃类充注期主要为中-晚侏罗世.高效的输导体系、优质的储集空间以及良好的封堵条件,确保了罗家寨气田较高的聚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过程 聚集效率 天然气藏 沥青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白庙构造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洪安 李继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白庙构造位于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中部 ,现已发现 7套含油气层系。根据自生伊利石测年法及流体包裹体法综合分析 ,白庙构造油气藏分为 4期成藏 :第一期约在 3 8Ma ,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 ,此期因构造活动强 ,油气藏难以保存 ,所以此... 白庙构造位于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中部 ,现已发现 7套含油气层系。根据自生伊利石测年法及流体包裹体法综合分析 ,白庙构造油气藏分为 4期成藏 :第一期约在 3 8Ma ,相当于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 ,此期因构造活动强 ,油气藏难以保存 ,所以此期对成藏意义不大。第二期约在 2 8~ 3 1 4Ma ,相当于东营组沉积时期 ,此期类似于第一期。第三期在 2 5 4~ 2 0 4Ma ,相当于东营组沉积后的抬升剥蚀期 ,由于东营组沉积后的抬升剥蚀 ,压力下降 ,断裂活动强度变小 ,有利于油气成藏 ,所以 ,此期为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第四期为 2Ma ,为油气藏重新调整、分配时期。白庙构造油气藏的形成与兰聊断层的活动强度密切相关 ,随着活动强度的增加 ,流体压力不断加强 ,直至超过岩石的破裂强度 ,油、气、水以混相形式排出 ;当温度、压力下降时 ,油、气、水三相分离 ,于高压体系上部形成油气藏。这一过程周而复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庙构造 油气成藏 特征 自生伊利石 流体包裹体 包藏期次 成藏过程
下载PDF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景明 王勃 +2 位作者 王红岩 刘飞 刘洪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39,共3页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是反映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演化史,研究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及其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以我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过程,分析了现今地下水的补...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是反映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演化史,研究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及其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以我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过程,分析了现今地下水的补给、运移、排泄和滞流等格局对煤层气藏后期调整和改造所起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高煤阶气藏成藏过程复杂,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低煤阶气藏具有持续性的特征,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煤成气 气藏 成藏过程 对比 研究
下载PDF
地球化学动态示踪油气成藏过程初探——以库车坳陷大宛齐构造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文汇 张殿伟 +3 位作者 郑建京 陈孟晋 王晓锋 高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723,729,共8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宛齐油气藏中38Ar的富集与缺氧流体及挥发分沿大断裂运移有关,吐孜玛扎断裂是流体活动形成的38Ar运移至油气藏的主要通道;而大北油气藏低的38Ar丰度显示了气源就近成藏的特征。大宛齐油气田为原生油气藏,并非后期...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宛齐油气藏中38Ar的富集与缺氧流体及挥发分沿大断裂运移有关,吐孜玛扎断裂是流体活动形成的38Ar运移至油气藏的主要通道;而大北油气藏低的38Ar丰度显示了气源就近成藏的特征。大宛齐油气田为原生油气藏,并非后期气侵作用形成。油气藏形成后期,因圈闭封闭能力弱造成气体轻组分沿破裂部分散逸,形成现今饱和程度较低的凝析气藏。大宛齐油气田为下生上储型成藏,三叠系和侏罗系为其主生油层系。在大宛齐油气田的形成过程中,烃类先沿吐孜玛扎断层运移,再从北向南进入大宛齐构造。大宛齐油气藏中的液态烃为中生界淡水湖相沉积有机质在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大宛齐油气田经历了早期与晚期两个充注过程,晚期充注的高-过成熟天然气密度较小因而主要聚集在上方,早期形成的相对高密度的天然气主要聚集在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成藏过程 地球化学示踪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模拟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吉余 王明明 李景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8-31,共4页
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模拟研究的发展与盆地模拟技术、含油气系统理论、油气成藏机理、成藏动力学、天然气聚散动平衡等研究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中国大型气田的成藏特征,总结出前陆挤压多期充注、克拉通台地欠压缓慢聚气、克拉通挤压长... 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模拟研究的发展与盆地模拟技术、含油气系统理论、油气成藏机理、成藏动力学、天然气聚散动平衡等研究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中国大型气田的成藏特征,总结出前陆挤压多期充注、克拉通台地欠压缓慢聚气、克拉通挤压长期充注、裂陷张扭晚期充注、富盐盆地生物气高效充注等5种主要天然气运聚成藏模式。根据成藏规律、物理模拟实验、数学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天然气运聚过程模拟研究应以时间要素研究为前提、以空间要素研究为基础、以动力要素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运聚 物理模拟 数学模拟 成藏模式 成藏过程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中新生界天然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蓉 楼章华 金爱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共3页
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北部一近东西走向的狭长坳陷,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地层压实排出水离心流区位于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东秋里塔克构造带和塔北前缘隆起带为越流泄水区。库车坳陷在早第三纪—库车早期主要... 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北部一近东西走向的狭长坳陷,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地层压实排出水离心流区位于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东秋里塔克构造带和塔北前缘隆起带为越流泄水区。库车坳陷在早第三纪—库车早期主要为油藏、凝析油气藏形成时期;库车晚期—第四纪西域期是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天然气经短距离侧向汇聚,通过沟通源岩和圈闭的断裂垂向富集。在强烈的构造挤压和气体充注条件下,被具有很好封闭性的下第三系膏盐岩严密封闭,形成异常高压气藏。下伏三叠系—侏罗系源岩的沉积埋藏水、粘土矿物脱出水沿断裂带伴随天然气向浅部越流,在构造顶部形成相对低矿化度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流体动力场 成藏系统 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气藏成藏过程 被引量:53
8
作者 伏海蛟 汤达祯 +3 位作者 许浩 陈晓智 崔立伟 马英哲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非常规天然气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替代能源,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关注,而正确地认识致密砂岩气是有效开发利用它的前提条件。文章从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储... 非常规天然气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替代能源,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关注,而正确地认识致密砂岩气是有效开发利用它的前提条件。文章从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储层的分类方案、储层特性及其与常规储层异同点、气藏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等方面出发,详细阐述了致密砂岩气藏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致密砂岩气藏在国内的分布情况和开发潜力,旨在对国内致密砂岩气藏的前期勘探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后期开发方案的制订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深盆气 储层研究 成藏过程 气藏分布 分类方案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被引量:42
9
作者 刘树根 秦川 +5 位作者 孙玮 王国芝 徐国盛 袁海锋 张长俊 张志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888,共10页
四川盆地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时代老、埋藏深,天然气藏形成经历了生气中心(古油藏和未成藏石油的富集区)-储气中心(古气藏和未成藏天然气及水溶气的富集区)-保气中心(现今气藏和未成藏天然气及水溶气的富集区)的变换过程。生气中心是储... 四川盆地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时代老、埋藏深,天然气藏形成经历了生气中心(古油藏和未成藏石油的富集区)-储气中心(古气藏和未成藏天然气及水溶气的富集区)-保气中心(现今气藏和未成藏天然气及水溶气的富集区)的变换过程。生气中心是储气中心的主要"气源"、储气中心是现今保气中心的主要"气源"。生气中心的形成受控于烃源岩所在部位的生烃中心(烃源灶)。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藏的形成是在多期构造作用控制下由油气的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的耦合关系决定的。油气能否成藏和保存下来的关键取决于烃源是否丰富和保存条件是否较佳,即具有源盖联合控烃控藏的特征。生烃中心受控于盆地的原型格局,形成后其空间位置即无变动性;而其余三中心受构造作用的控制而变动性较易和较大。因此,"三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决定了油气的最终分布。威远-资阳震旦系灯影组气田的成藏过程是典型的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短距离(30km)移位的耦合关系;川东南丁山-林滩场震旦系灯影组古油气藏的形成及破坏过程是典型的缺乏保气中心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过程 震旦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鼐 田作基 +3 位作者 吴胜华 毛光剑 脱奇 刘建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79-2184,共6页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机组分增加,相继发生了早期碳酸盐沉淀(局限于个别夹层),石英一期加大边生成、绿泥石薄膜生成、长石岩屑溶解、石英二期加大边生成、以及含铁碳酸盐的沉淀。由于喜山期区域性构造运动,川西须家河组发生断裂活动,深部流体进入,部分裂缝中沉积了石英和方解石等。喜山期产生的裂缝对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油气的运移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现今次生孔—裂缝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包裹体 拉曼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基于过程的分流平原高弯河道砂体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以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昌民 尹太举 +2 位作者 喻辰 叶继根 杜庆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3-662,共10页
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已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决定因素。本研究旨在弄清三角洲平原高弯曲河道砂体内部结构,指导开发调整。解剖分为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基本结构要素及要素内部结构等四个层次。基于三角洲平原上高弯河流的形成过程,依据河... 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已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决定因素。本研究旨在弄清三角洲平原高弯曲河道砂体内部结构,指导开发调整。解剖分为复合河道、单一河道、基本结构要素及要素内部结构等四个层次。基于三角洲平原上高弯河流的形成过程,依据河泛沉积分布及河道沉积体内部沉积特征识别单一河道。依据砂体厚度分布及砂体测井响应所体现的砂体所处的河道位置识别最终废弃河道,依据测井响应特征识别中间废弃河道,通过中间废弃河道及最终废弃河道位置关系,分析河道摆动特征,追踪河道迁移演化。按照河道演化过程识别点坝及其平面展布。在点坝内部通过岩芯、对子井分析确定侧积体的垂向厚度、倾向、倾角,进而获取侧积体平面发育频率,建立点坝内部的结构模型。研究基于河流演化过程,将河流过程与沉积结果统一起来,从过程角度解释了砂体形成,使解剖结果更合理更准确,可很好地指导剩余油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结构 高弯曲流河 沉积过程 大庆油田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开采的成功实践 被引量:31
12
作者 涂兴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5-736,共2页
塔河油田主要储渗空间为碳酸盐岩的岩溶缝-洞复合体,非均质性极强,多数井间不连通,油藏采收率仅有12%左右,其封闭型单井油藏年产量递减达到30%~90%、采收率仅有2.5%~5.5%.在封闭型单井开展注水吞吐替油开采试验,利用重力分异原理注水... 塔河油田主要储渗空间为碳酸盐岩的岩溶缝-洞复合体,非均质性极强,多数井间不连通,油藏采收率仅有12%左右,其封闭型单井油藏年产量递减达到30%~90%、采收率仅有2.5%~5.5%.在封闭型单井开展注水吞吐替油开采试验,利用重力分异原理注水置换替油并补充地层能量,提高这类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这种开采方式是可行的。通过对110口井矿场试验与推广,注水132.18×104t、增油45.25×104t,单井初期日增油13~164t、周期增油55~3076t,其中典型长停井X81注水吞吐替油后采收率已提高了12.6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藏 注水 采收率 开采方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树根 孙玮 +3 位作者 宋金民 雍自权 王浩 赵聪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67,共17页
基于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深入研究和油气勘探过程分析,总结了目前有关雷口坡组的基本认识:①烃源复杂且主力烃源层不明确,混源气占多数;②储集层类型多样,既有滩相储层、风化壳岩溶储层,又有微生物岩储层;③储集层层位多,雷一段... 基于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深入研究和油气勘探过程分析,总结了目前有关雷口坡组的基本认识:①烃源复杂且主力烃源层不明确,混源气占多数;②储集层类型多样,既有滩相储层、风化壳岩溶储层,又有微生物岩储层;③储集层层位多,雷一段、雷三段、雷四段均有优质储层发育,但各段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形成机理不清楚;④油气成藏机理复杂,过程不明。据此,提出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有:①气藏主力烃源岩和输导系统问题;②储层类型、成因和分布问题;③气藏成藏过程和机制问题。只有这些关键地质问题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雷口坡组的勘探才有望发现成片成带的规模性天然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烃源岩 储层成因 成藏过程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形成特征 被引量:27
14
作者 金凤鸣 王鑫 +5 位作者 李宏军 吴雪松 付立新 楼达 张津宁 冯建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1-529,共9页
钻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构造带之上的营古1井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获非含H2S高产油气流,油气来源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属于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展现出古生界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原生油气藏的烃源条件、... 钻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构造带之上的营古1井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获非含H2S高产油气流,油气来源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属于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展现出古生界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原生油气藏的烃源条件、潜山内幕储盖组合与油气成藏时间研究,论述了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特征。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具有煤系烃源岩二次规模生气、潜山内幕多储盖组合叠置发育、晚期油气充注为主3大优势成藏条件,形成了古生界潜山内幕源上砂岩和源下碳酸盐岩复式油气聚集。伴随中、新生代多期构造活动,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早期油气混注局部成藏,中期高点迁移调整成藏,晚期天然气规模充注复式成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黄骅坳陷 乌马营潜山 潜山内幕 古生界 原生油气藏 复式聚集 成藏过程
下载PDF
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吴保生 游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7-632,共6页
河床演变中普遍存在着滞后响应现象,而以往的水库泥沙研究对滞后响应现象很少考虑。本文在作者近期关于水库泥沙淤积滞后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河床演变学的自动调整原理出发,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的理论模型。并以三门峡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中普遍存在着滞后响应现象,而以往的水库泥沙研究对滞后响应现象很少考虑。本文在作者近期关于水库泥沙淤积滞后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河床演变学的自动调整原理出发,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滞后响应的理论模型。并以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为例,利用提出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库区累计淤积量对流量加权平均坝前水位的响应、潼关高程对年入库水量的响应及水库末端比降对年平均坝前水位的响应,结果表明所建理论模型能够描述泥沙淤积的特征,为水库泥沙淤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 滞后响应 平衡状态 三门峡水库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藏体积压裂2.0工艺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郑新权 何春明 +3 位作者 杨能宇 翁定为 才博 易新斌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1.0向2.0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体积压裂2.0工艺以“段内多簇+小簇间距+限流射孔+暂堵转向+大排量泵注+高强度加砂+石英砂替代陶粒+滑溜水连续加砂”为核心,有力推动了非常...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1.0向2.0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体积压裂2.0工艺以“段内多簇+小簇间距+限流射孔+暂堵转向+大排量泵注+高强度加砂+石英砂替代陶粒+滑溜水连续加砂”为核心,有力推动了非常规油气资源提产、提效、降本。缩短簇间距是非常规油气藏提高产量和采出程度的核心,段内多簇+限流射孔+暂堵转向组合工艺是高效低成本改造的关键,大规模注液增能结合密切割布缝为石英砂替代陶粒创造了条件,多簇射孔大排量施工破解了低黏滑溜水连续加砂难题。体积压裂2.0工艺在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藏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结合中国石油“十四五”规划对水平井体积改造技术的需求,提出5个方面发展建议:(1)强化非常规储层改造基础研究,支撑新技术体系构建;(2)提升工艺核心参数的科学性和经济性,扩大工艺应用规模;(3)推进水平井立体开发技术实践,拓展新技术应用领域;(4)推进低成本材料规模应用,支撑体积压裂2.0工艺规模实施;(5)加大裂缝监测新技术研发应用,深化新工艺改造裂缝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储层 体积压裂 压裂工艺 压裂材料 多簇射孔 降本增效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砂岩储层致密成因模式 被引量:20
17
作者 毕明威 陈世悦 +7 位作者 周兆华 郑国强 张满郎 高立祥 钱爱华 谷江锐 石石 刘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9-613,共15页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储层的致密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的致密化过程主要为前期压实和Ⅰ期硅质胶结→...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储层的致密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的致密化过程主要为前期压实和Ⅰ期硅质胶结→Ⅱ期硅质胶结和绿泥石包膜→Ⅰ期溶蚀(天然气充注)→后期压实和Ⅲ期硅质胶结(储层致密化)→Ⅱ期溶蚀和Ⅳ期硅质胶结→绿泥石胶结和交代→碳酸盐胶结和交代。(2)储层的致密化模式有三种类型,中粗粒岩屑砂岩为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强硅质胶结、较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强压实、较强硅质胶结致密化模式。(3)机械压实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致密化后封闭条件下成岩流体的Ⅱ期溶蚀作用较弱,也是储层现今保持致密化的重要原因。(4)两类中粗粒砂岩在天然气主要充注时期之后达到致密,有机酸的注入导致溶蚀孔隙相对较发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在有机酸充注之前已经致密,溶蚀作用较弱。(5)储层致密化过程的差异,导致了中粗粒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大小以及渗透率—孔隙度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细粒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苏里格气田 盒8段(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 砂岩储层 致密化过程 致密化模式
下载PDF
储层参数随机建模方法在胡状集油田储层非均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聂昌谋 孙玉生 +1 位作者 曹学良 纪发华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1期26-30,共5页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建立反映储居非均质性的储层地质模型。在胡状集油田的油藏描述中,应用随机建模技术中的顺序指示建模方法对胡12断块沙三中油藏7油组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序指示建模方法比常...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建立反映储居非均质性的储层地质模型。在胡状集油田的油藏描述中,应用随机建模技术中的顺序指示建模方法对胡12断块沙三中油藏7油组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序指示建模方法比常用的插值方法更能反映储层参数的变化,而且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模型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渗透率 非均质油气藏 油藏描述 储层
下载PDF
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储集层随机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文健 裘怿楠 王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9-72,共4页
埕岛油田位于浅海海域,投入开发前,馆陶组上段钻井资料很少,难以用传统插值方法建立合理的储集层非均质性模型,确定合理开发井网井距。采用储集层随机建模技术,建立能客观、定量表征该油田馆上段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地质模型,建模步... 埕岛油田位于浅海海域,投入开发前,馆陶组上段钻井资料很少,难以用传统插值方法建立合理的储集层非均质性模型,确定合理开发井网井距。采用储集层随机建模技术,建立能客观、定量表征该油田馆上段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地质模型,建模步骤为:根据地质类比,选择原型模型区;确定模型区各类连续性特征小层地质统计特征,得出原型模型参数;参照原型模型参数,通过随机模拟生成储集层格架随机模型。依据所建立的馆上段30个小层储集层格架随机模型,将埕岛油田小层分为3类,研究井网井距与各类小层水驱控制面积比率、井控砂体面积比率关系后,认为:Ⅲ类小层水驱效果差且很难改善,Ⅱ类小层可调整注采系统改善水驱效果,Ⅰ类小层水驱效果好,因此应以Ⅰ、Ⅱ类小层为主要开发对象;当井网井距小于400m时,可控制Ⅰ、Ⅱ类小层大多数砂体,因此合理井网井距应不大于4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随机模型 油田 井网
下载PDF
等深流沉积:物理海洋学、过程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 被引量:15
20
作者 SHANMUGAM G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95,共19页
主要阐述与等深流沉积以及其他底流沉积相关的基本原理。深海底流分为温盐引起的自转型等深流、风力驱动底流、潮汐驱动底流(大多在海底峡谷)、内波/内潮汐驱动的斜压流4种基本类型,均常见牵引构造。等深流沉积是温盐引起的自转型等深... 主要阐述与等深流沉积以及其他底流沉积相关的基本原理。深海底流分为温盐引起的自转型等深流、风力驱动底流、潮汐驱动底流(大多在海底峡谷)、内波/内潮汐驱动的斜压流4种基本类型,均常见牵引构造。等深流沉积是温盐引起的自转型等深流沉积体,粒级可为泥级或细砂级,含硅质或钙质碎屑。在古代等深流与其他等深流的区分方面,目前尚无沉积学或地震学诊断标准。在岩心和露头上,双黏土层是识别深海潮汐沉积的可靠指标。加的斯湾虽然是泥质等深流沉积相模式的代表,但并无真正的等深流沉积,仅受与地中海流出水(MOW)有关的短暂等深流影响,并受内波和内潮汐、浊流、海啸、飓风、泥火山、煤成气渗漏、沉积物供给、孔隙水排出和海底地形等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在加的斯湾综合大洋钻探(IODP)339项目岩心中没有发现能用于解释沉积过程的原生沉积构造,因此等深流沉积相模式应予废弃。4类底流改造砂体均具备成为油气储集层的潜力。在佛罗里达海峡大巴哈马浅滩(Great Bahama Bank)附近的等深流沉积,因为其中的泥质成分被强烈的等深流从粒间原生孔隙中簸选出来,最大测量孔隙度为40%,最大渗透率达9 881×10^(-3)μm^2。现代等深流的实证数据也显示其具有发育盖层和烃源岩的潜力。因此,未来石油勘探与开发应重点关注这些经常被忽视的深海硅质和钙质碎屑等深流沉积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流 等深流沉积储集层 加的斯湾 佛罗里达海流 牵引构造 过程沉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