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文之 田景春 +3 位作者 张翔 罗洋 林小兵 李中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9-476,共8页
四川盆地南部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总体为一套三角洲→湖泊沉积,研究区内砂体十分发育,但砂体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本文以3条野外剖面、12口钻井岩心观察、83张薄片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和岩心物性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最新资料和... 四川盆地南部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总体为一套三角洲→湖泊沉积,研究区内砂体十分发育,但砂体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本文以3条野外剖面、12口钻井岩心观察、83张薄片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和岩心物性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最新资料和认识,通过精细的沉积微相分析和储集砂体的剖面结构解剖,探讨川南须家河组储集矿体的成因及模式。砂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单一河口坝砂体、滨湖砂坝砂体、浅湖砂坝砂体、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型河口坝砂体、河口坝与水下分流河道组合类型(包括"坝上河"和"河上坝")。系统研究了形成于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岩性结构特征的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储集性能。基于以上研究认识,建立了研究区砂体进积式和砂体退积式2种砂体成因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最有利储层发育的位置为河道的中下部,河口坝砂体的中上部;最为有利的储集砂体为砂体进积式下形成的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坝上河",也是研究区今后主要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储集砂体 砂体成因类型 孔隙度 砂体成因模式
下载PDF
克二中区S7^2储层砂静态碱耗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忠 熊孝云 +4 位作者 赵敬松 唐洪明 高晓勇 孙利德 赵爱国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5-7,42,共4页
选择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采试验区T2 k1克二中区T2 k1的实际储层砂 ,在 30℃、5 0℃下 ,按 1/ 2 (g/ml) ,1/ 5(g/ml) ,1/ 10 (g/ml)三个固 /液比分别与 1.6 %wt的Na2 CO3 溶液和 1%wt的NaOH溶液反应 8h ,12 0h ,36 0h。监测了反应前后碱... 选择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采试验区T2 k1克二中区T2 k1的实际储层砂 ,在 30℃、5 0℃下 ,按 1/ 2 (g/ml) ,1/ 5(g/ml) ,1/ 10 (g/ml)三个固 /液比分别与 1.6 %wt的Na2 CO3 溶液和 1%wt的NaOH溶液反应 8h ,12 0h ,36 0h。监测了反应前后碱液浓度的变化 ,计算了各个条件下的绝对碱耗量。结果表明 :随着固 /液比减小和温度升高 ,储层砂的绝对碱耗量增加 ;1%wtNaOH的碱耗量大于 1.6 %wtNa2 CO3 的碱耗量 ,但碱剂类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与绝对碱耗量的关系受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砂 碱耗量 储集层 化学驱油 注碱水
下载PDF
阳离子聚多糖MM-1作为驱油剂的物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静 孙宁 +1 位作者 周芳霞 朱维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测定了水溶性阳离子聚多糖(季铵基聚多糖)MS—1在粒径0.175~0.246mm的洗油油砂上的静态溶液吸附量,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小,25℃吸附量略大于60℃吸附量;MM-1的饱和吸附量远大于HPAM.25℃和60... 测定了水溶性阳离子聚多糖(季铵基聚多糖)MS—1在粒径0.175~0.246mm的洗油油砂上的静态溶液吸附量,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小,25℃吸附量略大于60℃吸附量;MM-1的饱和吸附量远大于HPAM.25℃和60℃时分别为1592.1和1513.6μg/g。MM—1在油砂上的吸附量在pH=7.0时有最大值,随电解质硫酸钠加入量的增大(W44%)或MM-1阳离子度的增大(≤0.40)而不断增大并趋于平衡值。对产生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作了解释。在60℃吸附MM.1后分离出的油砂在蒸馏水中的zeta电位,随MM-1阳离子度的增大(0.05~0.40)而增大,由负值变正值.阳离子度为0.125时为零。MM-1在溶液中与原油和油砂的相互作用放热,放热量随MM-1浓度增大而增大,分别在浓度1.0g/L(与原油)和10g/L(与油砂)时出现最大值,此后趋于恒定。图8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糖 季铵基聚糖 阴离子度 溶液吸附 反应热 ZETA电位 油砂 原油 驱油聚合物
下载PDF
新疆三塘湖盆地煤系地层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熊琦华 吴胜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侏罗系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是其主要的储集层类型.作者以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例,分析了煤系地层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的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并对有利储集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煤系地... 侏罗系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是其主要的储集层类型.作者以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例,分析了煤系地层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的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并对有利储集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煤系地层砂体的原始储集层质量较高,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高岭石胶结作用降低了砂岩储集层的孔渗性.煤岩对砂体孔隙演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在早成岩期促进孔隙的破坏,而在晚成岩期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形成.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微孔和裂缝;喉道类型主要为缩颈型喉道、窄片状喉道、细管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具有两种基本孔隙结构类型,即大孔细喉型(属中孔低渗、低孔低渗储层)和小孔微喉型(属中孔特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煤系地层有利储集带主要分布于烃源岩厚度大的深埋藏区、粗相带区及不整合面以下的淡水淋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煤系 低渗透储集层 油气藏 砂体成因
下载PDF
高邮凹陷环邵伯次凹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清华 吴林 周宇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2-291,共10页
为了深入研究环邵伯次凹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在划分邵伯次凹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有利油气储集砂体,结合烃源岩、盖层、运移等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的分析,最终依据有效储集砂体发育特征及其构造位置,提出3种油气成藏模... 为了深入研究环邵伯次凹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在划分邵伯次凹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有利油气储集砂体,结合烃源岩、盖层、运移等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的分析,最终依据有效储集砂体发育特征及其构造位置,提出3种油气成藏模式:1)分流河道砂体型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北部斜坡带的联盟庄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条带状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发育构造-岩性油气藏;2)浊积砂体型凹陷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中部深凹带的邵伯外围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浊积扇沉积,透镜状浊积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形成隐蔽性的岩性油气藏;3)分流河道砂体型断阶带油气成藏模式,以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的真武、黄珏地区为代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扇状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类型,发育构造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结果表明:以成藏模式为指导,新落实联盟庄L11-1井地质储量27×104 t、邵伯外围S16-2,S16-3井地质储量60×104 t、黄珏H27-4井E2d2-21层日油8.3t/d,为有效地进行可持续勘探开发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邵伯次凹 有利储集砂体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崔正刚 刘世霞 何江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研究了在地层温度 (4 5℃ )下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以及以其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结果表明 ,HABS由于具有较大分子截面积和含有对电解质敏感的高摩尔质量成分 ,自纯水溶液中的吸附量较小 ,而自NaOH溶... 研究了在地层温度 (4 5℃ )下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以及以其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结果表明 ,HABS由于具有较大分子截面积和含有对电解质敏感的高摩尔质量成分 ,自纯水溶液中的吸附量较小 ,而自NaOH溶液中的吸附量显著增加。HABS自 0 .8g/dLNaOH溶液中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 ,饱和吸附量为 2 .39mg/ g油砂。HABS自 0 .6— 1.2 g/dLNa3PO4 和Na2 SiO3 溶液中的吸附量为 0 .5— 0 .9mg/ g油砂 ,约为自NaOH和Na2 CO3 溶液中的吸附量的三分之一。加入少量耐盐性表面活性剂如AES以及采用NaOH/Na3PO4 复合碱有利于降低HABS的吸附量。以HABS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自纯水溶液、1.0 g/dLNaOH溶液和 1.0 g/dLNa3PO4 溶液中的吸附量分别小于、相当于以及小于表面活性剂ORS 41的相应吸附量。溶液中含有聚合物有利于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 表面活性剂 储层油砂 吸附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在孤东油砂上的吸附损耗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宝瑜 曹绪龙 +1 位作者 崔晓红 王其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方法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各个化学剂在地层温度(68℃)下的吸附损耗。复合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Na_2CO_3和OP-10的吸附量较小,而3530S的较大。在复合体系中,Na_2CO_3、OP-10... 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方法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各个化学剂在地层温度(68℃)下的吸附损耗。复合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Na_2CO_3和OP-10的吸附量较小,而3530S的较大。在复合体系中,Na_2CO_3、OP-10、3530S的静吸附量分别为1.33、2.4、0.215mg/g油砂,动吸附量分别为0.67、0.24、0.055mg/g油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油砂 化学驱油 吸附
下载PDF
油砂的ζ电位对MD-1膜驱剂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芒来 刘勇 +1 位作者 孟秀霞 王建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MD 1膜驱剂在大庆主力油藏洗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油砂悬浮液的pH值明显影响油砂粒子表面的带电性,大庆主力油藏油砂的pHzpc=2.58,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正电,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MD 1膜驱剂在大庆主力油藏洗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油砂悬浮液的pH值明显影响油砂粒子表面的带电性,大庆主力油藏油砂的pHzpc=2.58,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正电,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负电,且pH值越高,表面负电荷越多。油砂对MD 1膜驱剂的饱和吸附量As随ζ电位的降低很快增加,电位是决定吸附的主要因素。当ζ电位降到一定值(约为-60mV)以下时,饱和吸附量As几乎不再随ζ电位的降低而变化。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油砂颗粒表面电位越低,对MD 1膜驱剂的吸附活化能越小,要克服的吸附势能垒越低,吸附MD 1膜驱剂的速度越快,吸附MD 1膜驱剂的静电作用越强。温度对吸附速率影响不大。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且放热的,而且放热很大,pH=10.03时ΔH=-79.33kJ/mol,pH=4.04时ΔH=-38.84kJ/mol。pH值越高,放出的热越多,吸附后体系越稳定。pH越高,油砂表面电荷量越大,越有利于MD 1膜驱剂的吸附。图5表2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Ζ电位 MD-1膜驱剂 静态吸附法 吸附动力学 热力学 大庆油田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AP的静态吸附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华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1,共3页
实验研究了作为驱油剂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在45℃下的溶液吸附特征。所有吸附等温线均不符合Langmir吸附模式,而呈开口向下、复杂程度不等的双曲线形,即随聚合物平衡浓度的增大,开始阶段吸附量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减小,出现吸附峰。在石... 实验研究了作为驱油剂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在45℃下的溶液吸附特征。所有吸附等温线均不符合Langmir吸附模式,而呈开口向下、复杂程度不等的双曲线形,即随聚合物平衡浓度的增大,开始阶段吸附量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减小,出现吸附峰。在石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形状最简单,近似单一的吸附峰略显不对称。在高岭土、膨润土、大庆洗油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峰的起始侧出现明显的肩峰。最大吸附量(以μg/g计)分别为2335(膨润土)、1405(高岭土)、168(大庆油砂)、155(石英砂),大庆油砂上出现最大吸附量的聚合物平衡浓度在400-450 mg/L,低于在大庆油田的使用浓度1000 mg/L。高聚合物浓度区吸附量减小的原因,是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岩石或矿物表面的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层内的聚合物分子间发生了疏水缔合,当溶液中聚合物浓度达到并超过临界缔合浓度时,部分聚合物分子脱附进入溶液。肩峰的产生可能与分子内缔合有关。图4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溶液吸附 静态吸附 储层砂 岩石矿物 最大吸附量 吸附等温线 驱油聚合物
下载PDF
碱对烷基苯磺酸盐吸附损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苑慧莹 李川 +1 位作者 单存龙 伍晓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研究了有效物含量50%的两种国产工业品重烷基苯磺酸盐HAILS在大庆洗油油砂上的吸附及外加碱的影响。实验温度45℃,HABS溶液用矿化度3.83g/L的模拟油藏盐水配制。随溶液浓度增大,HAILS样品1(M=427,CMC=0.86g/L)在0.5~1.0g/... 研究了有效物含量50%的两种国产工业品重烷基苯磺酸盐HAILS在大庆洗油油砂上的吸附及外加碱的影响。实验温度45℃,HABS溶液用矿化度3.83g/L的模拟油藏盐水配制。随溶液浓度增大,HAILS样品1(M=427,CMC=0.86g/L)在0.5~1.0g/1,浓度区间显现吸附峰.最大吸附量1.29mg/g砂,在1.0~3.0g/L浓度区间吸附量缓慢下降。在外加碱影响实验中使用8.0g/LHAILS溶液。HABS样品1和样品2(M=440,CMC=0.78g/L)的吸附量,在外加NaOH浓度分别为6.0~11g/L和4.0~9.0g/L时低于无碱吸附量,最小吸附量分别为无碱吸附量的68%和53%,外加NaOH浓度≥12g/L时吸附量高而稳定。在外加Na2CO3浓度低于~3.0g/L或外加NaOH+Na2CO3浓度低于-8.0g/L时,HABS样品2吸附量低于无碱吸附量,外加碱浓度再增大时则迅速升高。加入Na3PO4+Na2CO3,加量≤12g/L时,HAILS样品2吸附量稳定而显著降低,其原因尚不明了。HABS样品1在储层岩心中的动态吸附量和在油砂上的吸附量随NaOH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岩心吸附量不到油砂吸附量的1/10。图4表5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溶液吸附 储层油砂 储层岩心 吸附损耗 碱剂 驱油表面活性剂 大庆油田
下载PDF
NPS石油磺酸盐在孤岛地层砂上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芳 范维玉 +2 位作者 段友智 李水平 南国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7-350,359,共5页
在70℃研究了NiX3石油磺酸盐在孤岛洗油地层砂上的静态和动态吸附。NPS为以渤海绥中低凝环烷基馏分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用SO3磺化得到的石油磺酸盐,M=439.6。NiX3在孤岛地层砂上的最大吸附量为1.123mg/g砂,... 在70℃研究了NiX3石油磺酸盐在孤岛洗油地层砂上的静态和动态吸附。NPS为以渤海绥中低凝环烷基馏分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单管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用SO3磺化得到的石油磺酸盐,M=439.6。NiX3在孤岛地层砂上的最大吸附量为1.123mg/g砂,出现在CMC值(~3.0g/L)附近,NPS水溶液浓度进一步增大时吸附量略有下降。当NPS水溶液浓度为2.5g/L时,其吸附量随NaCl加量的增大(0-40g/L)而持续增大;当外加盐浓度为5.0g/L时,CaCl2、MgCl2、NaCl、Na2SO4使NPS吸附量由1.013mg/g砂分别增至2.338、1.541、1.501、1.484mg/g砂,NaHCOs、Na2CO3、NaOH使NP3吸附量分别降至0.884、0.643、0.614mg/g砂;随外加HPAM浓度增加(0-6.0g/L),NPS的吸附量出现最大值(超过1.7mg/g砂),最大值对应的HPAM浓度为3.0g/L。70℃下通过长30cm的地层砂填充管连续注入2.5g/L的NPS水溶液共10h,测得无盐溶液的动态吸附量为0.503mg/g砂,外加盐的影响相似,NaOH、Na2GO3使动态吸附量降低,Na2SO4、NaCl使其增大。对实验结果作了解释和讨论。图3表2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溶液吸附 储层砂 无机盐 聚合物HPAM 吸附损耗 驱油表面活性剂 胜利孤岛油田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沙市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丽军 肖建新 +2 位作者 林畅松 王典敷 卢明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进行地层等时划分及对比 ,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认为沙市组是形成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浅湖陆源碎屑岩和盐湖沉积。主要的沉积体系包括河流—三角洲体系、滨浅湖—半深湖砂、泥质沉积和盐湖沉...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进行地层等时划分及对比 ,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认为沙市组是形成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浅湖陆源碎屑岩和盐湖沉积。主要的沉积体系包括河流—三角洲体系、滨浅湖—半深湖砂、泥质沉积和盐湖沉积等。低位体系域以发育低水位的下切河道、三角洲及干旱盐湖沉积为特征 ;高位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滨浅湖沉积。高位、湖侵及低位体系域的演化表现为河流—三角洲体系的进退和干旱盐湖的交替发育。层序Sq3和Sq4高位域发育较厚的储集砂体 ,具有进积式的层序结构特点。储集砂体主要分布于高位域 ,其中层序Sq1的高位域发育的河口坝和分流河道砂体为最重要的储集地层单元。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沙市组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储集砂体 油气地质
下载PDF
龙羊峡库区威连滩冲沟沟头侵蚀的动态监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玉凤 严平 +1 位作者 李双权 展秀丽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采用Trimble GX 3D激光扫描仪、Trimble 4700和集思宝E718CM差分GPS等测量手段,通过对龙羊峡库区威连滩冲沟南侧支沟的沟头连续4 a(2006-2010年)的地形监测,结合野外调查和气象资料分析,初步探讨了沟头溯源侵蚀量、侵蚀成因以及沟头的... 采用Trimble GX 3D激光扫描仪、Trimble 4700和集思宝E718CM差分GPS等测量手段,通过对龙羊峡库区威连滩冲沟南侧支沟的沟头连续4 a(2006-2010年)的地形监测,结合野外调查和气象资料分析,初步探讨了沟头溯源侵蚀量、侵蚀成因以及沟头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①2006年沟头边岸形状破碎,为后期的侵蚀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沟头经过3 a的侵蚀,侵蚀面积显著增加,主要表现在南岸一侧的张裂缝区。从2007-2010年中,2009年沟头侵蚀最严重。②反复的冻融和干湿交替形成的张裂缝不但加强了雨季的流水侵蚀,同时由张裂缝引起的土体坍塌也增强了沟头侵蚀。③研究区沟头严重的侵蚀并不是发生在侵蚀性降水多发的年内,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是沟头发生强烈侵蚀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沟侵蚀 水库泥沙 动态监测 强降雨 威连滩冲沟 龙羊峡水库 黄河
原文传递
基准面旋回格架内三角洲储集砂体的发育特征——以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油组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子余 朱锐 李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测井、岩心和地化分析等资料将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油组划分为16个短期旋回、7个中期旋回以及2个长期旋回。在此基础上,根据三角洲储集砂体在单井和连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变化,分析了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 通过测井、岩心和地化分析等资料将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油组划分为16个短期旋回、7个中期旋回以及2个长期旋回。在此基础上,根据三角洲储集砂体在单井和连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变化,分析了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长期基准面下降末期和上升初期可容纳空间高,沉积物供给量大,为厚层连片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其物性相对较好;长期基准面上升阶段偶见砂体发育,沉积物供给相对不足而可容纳空间极高,沉积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连通性差,且泥质含量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层序格架 三角洲 储集砂体 华池油田
下载PDF
静态碱耗的动力学速率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彦 毕颖丽 甄开吉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6-100,共5页
分析了油砂的几种主要组分在58℃时,对不同浓度的NaOH和Na_2CO_3的碱耗情况,据之选出了适用性较强的动力学速率方程.结果表明,碱耗并不一定是一级反应,它随油砂组分的不同而改变,数据处理由计算机用最小二乘法进行... 分析了油砂的几种主要组分在58℃时,对不同浓度的NaOH和Na_2CO_3的碱耗情况,据之选出了适用性较强的动力学速率方程.结果表明,碱耗并不一定是一级反应,它随油砂组分的不同而改变,数据处理由计算机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迭代逼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碱耗 动力学 油砂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in the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BOMS” Field, Coastal Swamp Niger Delta, Nigeria
16
作者 Charles Chibueze Ugbor Onyebuchi Samuel Onyeab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23年第7期655-676,共22页
This study employs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reservoir and analyse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icient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 This study employs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reservoir and analyse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icient spect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with better resolution using the “BOMS” Field, coastal swamp depobelt Niger Delta, Nigeria. A good number of drilled wells have failed both in the Niger Delta Basin and other basins due to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 in advance of drilling and identifying the best approach will help to minimize this risk. Seismic and well logs data together with the Hampson Russel 10.3 software were used for the study. The target reservoir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uite of well logs at the horizons with low gamma ray, high resistivity, and low acoustic impedance between TVD (ft) of 10,350 - 10,450 ft. The analysis of the amplitude spectrum of the seismic data revealed that the distortion of interest lies between 5 - 60 Hz. Seismic data were then spectrally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frequencies such as low frequency (15 Hz), mid-frequency (31 Hz), and high frequency (46 Hz) where distortions were observed. Time- frequency slices of 15 Hz and 23 Hz provided clearer events (potential hydrocarbon sand) indicated by high amplitude envelope (2200 - 2400) and amplitude anomalies. While the amplitude dropped in the mid-frequency (31 Hz), the high amplitude envelope and the high energy completely disappeared in the high (46 Hz) time-frequency slice. A comparison of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and the Basic Pursuit algorithm revealed that the Basic Pursuit provided a better resolution of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former. The Red, Green and Blue (RGB) colour blending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channel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low-frequency section and amplitude anom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tude Hydrocarbon Evaluation Spectral Analysis reservoir sand Basic Pursuit CONVOLUTION
下载PDF
地层出砂对套损的影响机理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庆海 《科技视界》 2013年第10期157-157,177,共2页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而采用大排量提液后,套损井逐年增多。这是因为加大采液强度后,在较大生产压差条件下开采,井底油层产生较大激动,结构易被破坏而引起油层严重出砂。
关键词 复杂断块 文中油田 油层出砂 上覆岩层 套管损坏
下载PDF
油层出砂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宾元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从砂粒的受力分析出发,讨论了重力、范氏力和双电层斥力对出砂的影响。提出了油层出砂的门限流速概念,对于合理地确定油井产能、保护油层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油层 出砂 出砂机
下载PDF
MD-1膜驱剂在油砂表面的吸附及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高芒来 李奇 +1 位作者 王建设 许海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方法。在题示实验研究中所用MD膜驱剂MD 1是一种分析纯单分子双季铵盐,油砂未洗油,取自辽河兴隆台109井。介绍了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测定水溶液中MD 1质量浓度的方法,在10~300mg/L范围内溶... 分子沉积(MD)膜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方法。在题示实验研究中所用MD膜驱剂MD 1是一种分析纯单分子双季铵盐,油砂未洗油,取自辽河兴隆台109井。介绍了溴百里酚蓝为指示剂测定水溶液中MD 1质量浓度的方法,在10~300mg/L范围内溶液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MD 1在油砂上的吸附很快,在25℃下4h即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随MD 1溶液pH值升高而增大,pH值在2~4之间时增加快,在4~9之间时增加慢,在9~12之间时又增加快,由此确定吸附主要是静电作用的结果,油砂表面的电荷性质和电荷量是决定吸附的主要因素。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定律,即为单分子层吸附,计算求得25℃和40℃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3.04和12.68mg/g油砂,吸附热为-15.2kJ/mol。在吸附MD 1后的油砂上汽油的相对接触角由43.68°增大至49.56°,油砂表面亲油性减弱,亲水性增强。在油砂上吸附成膜时放热,成膜表面润湿性改变,是MD膜驱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2个重要因素。图4表1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1膜驱剂 油砂 研究 表面吸附 分子沉积膜驱剂 双季铵盐化合物 水溶液吸附 表面润湿性
下载PDF
箕状断陷湖盆缓坡带储集砂体特征、演化及控制因素——以胜利油区东营凹陷南缓坡带沙河街组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景春 陈学华 +6 位作者 侯明才 夏青松 张翔 郑和荣 肖焕钦 邱桂强 王居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胜利油区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南部缓坡带沙河街组主要沉积学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为①冲积扇 :由含砾砂岩 ,细粒不等粒 (类 )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 ,在测井曲线扇根为高幅齿化的箱形和钟形 ,扇中为中幅的分散齿形或钟形特征 ,斜交前... 胜利油区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南部缓坡带沙河街组主要沉积学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为①冲积扇 :由含砾砂岩 ,细粒不等粒 (类 )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 ,在测井曲线扇根为高幅齿化的箱形和钟形 ,扇中为中幅的分散齿形或钟形特征 ,斜交前积结构 ,扇端为低幅分散的齿形特征 ,为亚平行反射同相轴 ,地震相特征扇根内部反射是一杂乱 短波形 ;②河流相砂体 :由多种粒级的砂岩、砂质砾岩、粉砂岩和灰色及紫红色泥岩等组成 ,测井曲线下部旋回表现为箱形 钟形特征 ,上部旋回为平行于泥岩基线夹指形曲线为特征 ,在地震反射上常表现为槽形充填特征 ,内部为短波状 -杂乱状反射或为中振中连亚平行反射 ;③三角洲砂体 :由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泥岩、碳质页岩组成 ,测井曲线上三角洲平原亚相表现为高幅钟形 (底部呈突变接触 ) ,三角洲前缘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漏斗型负异常 ,视电阻率曲线上为低幅锯齿状 ,前三角洲亚相为光滑的平直曲线夹小段的微齿状曲线 ;④滨浅湖砂坝砂体 :由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及少量含砾砂岩组成 ,测井曲线上表现为倒钟形和钟形的组合或指形或圆滑箱形、或锯齿状 ,在地震反射上就表现为亚平行、中振幅、中连续、中频、中丰度 ,平坦的或局部有波状起伏的席状反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油气盆地 沉积学 砂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