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海青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托尔斯泰是一个具有忏悔意识的作家。他看到广大农民过着贫困的生活而自己养尊处优,生活奢侈,觉得自己有罪。所以,他不停地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忏悔。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源于对社会罪恶的反省,源于对基督博爱精神与道德完善的虔诚信... 托尔斯泰是一个具有忏悔意识的作家。他看到广大农民过着贫困的生活而自己养尊处优,生活奢侈,觉得自己有罪。所以,他不停地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忏悔。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源于对社会罪恶的反省,源于对基督博爱精神与道德完善的虔诚信仰与追求。这种忏悔意识几乎贯穿于他思想的始终,并且成为其创作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托尔斯泰 忏悔意识 自我剖析 自我忏悔 文学创作 小说 社会问题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匿名基督徒——论徐志摩诗歌的基督情结
2
作者 蒋利春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3年第4期55-57,61,共4页
在徐志摩的诗中,常会有《圣经》中的语汇出现,诸如:上帝,耶稣,天使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其创作题材的作品,和诗中弥漫着的基督精神,这一切使我们不禁要问徐志摩与基督教的“情缘”究竟何在?其实,作为理想主义者... 在徐志摩的诗中,常会有《圣经》中的语汇出现,诸如:上帝,耶稣,天使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其创作题材的作品,和诗中弥漫着的基督精神,这一切使我们不禁要问徐志摩与基督教的“情缘”究竟何在?其实,作为理想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的徐志摩,他所认同的并非是基督教神奇迷离的宗教传说和枯燥乏味的教义。他所关注更多的是耶稣那种伟大的人格和精神,并为他的社会理想寻找依托的思想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创作题材 基督情结 基督教 忏悔意识 忍耐精神
下载PDF
《憩园》:启示意图与情感真实的冲突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憩园》创作初衷与所表现的真实情感之间存在的矛盾与裂隙,使作品的题旨复杂而多义。作品的复调品格,既体现出作者对其一直关注的中国传统家族本质及其缺陷的深刻审视,又表现出在战争环境下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出巴金在抗战后期... 《憩园》创作初衷与所表现的真实情感之间存在的矛盾与裂隙,使作品的题旨复杂而多义。作品的复调品格,既体现出作者对其一直关注的中国传统家族本质及其缺陷的深刻审视,又表现出在战争环境下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出巴金在抗战后期情感方式和对文学价值认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园》 启示录 复调品格 创作观念 忏悔意识
下载PDF
《风筝》:四重忏悔的世界 被引量:5
4
作者 翟文铖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的精神内核是忏悔意识。《风筝》的忏悔意识蕴含着四个不同意义的精神层面 :一、对具体人和事的忏悔 ;二、精神家园破坏者的忏悔 ;三、历史“中间物”的忏悔 ;四、对负面人性的忏悔。《风筝》所流露出的忏悔意识具... 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的精神内核是忏悔意识。《风筝》的忏悔意识蕴含着四个不同意义的精神层面 :一、对具体人和事的忏悔 ;二、精神家园破坏者的忏悔 ;三、历史“中间物”的忏悔 ;四、对负面人性的忏悔。《风筝》所流露出的忏悔意识具有普遍人性的意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风筝》 忏悔意识 人性
下载PDF
浅论曹禺《雷雨》的基督教意识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再元 《镇江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18-20,共3页
基督教是青年曹禺悟解人生经验的一条路径,是他寻求个人出路、社会出路的一支航标。在其处女作《雷雨》中,作者通过人物、场景、情节全方位的安排,显示出强烈的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忏悔意识与复活意识。
关键词 《雷雨》 原罪意识 忏悔意识 复活意识
下载PDF
张炜创作中的托尔斯泰“痕迹”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中锋 孙世军 《殷都学刊》 2004年第1期93-98,共6页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和 1 9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关联。比较研究发现 ,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特征 ,即贵族意识、忏悔意识、平民化思想、宗法制生活、道德理想主义和自然神论等主题意向在张炜的创作中均...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和 1 9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关联。比较研究发现 ,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特征 ,即贵族意识、忏悔意识、平民化思想、宗法制生活、道德理想主义和自然神论等主题意向在张炜的创作中均有所体现 ,或者说 ,在张炜的创作中含有托尔斯泰创作“痕迹”。本文旨在借用托尔斯泰创作的思想特征来诠释张炜及其创作思想 ,同时阐明 ,在中西方文化影响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张炜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创作思想 贵族意识 忏悔意识 平民化思想 审美追求 道德理想主义 自然神论
下载PDF
两种不同民族语境下的忏悔叙述——基于《复活》与《蛙》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托尔斯泰的《复活》与莫言的《蛙》在忏悔意识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风格和不同的心灵指向。通过对整个忏悔程序的比较,来观照两种忏悔文本的细微差异。《复活》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主导,它的忏悔意识联系着深刻的赎罪意识;而以儒... 托尔斯泰的《复活》与莫言的《蛙》在忏悔意识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风格和不同的心灵指向。通过对整个忏悔程序的比较,来观照两种忏悔文本的细微差异。《复活》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主导,它的忏悔意识联系着深刻的赎罪意识;而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莫言的《蛙》,其忏悔意识则表现为一种刻骨铭心的耻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 《蛙》 忏悔意识 赎罪意识 耻感意识
下载PDF
论安史之乱与王维晚年的儒佛互补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高萍 《唐都学刊》 2019年第5期5-11,共7页
安史之乱深刻地影响了唐朝文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文学创作。王维在乱中身陷囹圄、迫受伪职。这一经历成为他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对他晚年的思想、心态、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晚年身回政治,心归空门,援儒入佛,奉佛报恩,将佛教与济世结... 安史之乱深刻地影响了唐朝文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文学创作。王维在乱中身陷囹圄、迫受伪职。这一经历成为他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对他晚年的思想、心态、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晚年身回政治,心归空门,援儒入佛,奉佛报恩,将佛教与济世结合,儒佛思想互补。他以儒家之道德标准自觉审判缺失,以佛家之有相忏悔和无相忏悔救赎。儒家之救世济民成为他的立身之本,佛家之寂灭空观成为他灵魂的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史之乱 王维晚年 儒佛互补思想 忏悔意识
下载PDF
《狂人日记》尾声三节:“礼教吃人”主题之深化及“忏悔意识”之表述
9
作者 张秀丽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千百年来,"仁义道德"一直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义的代名词,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却将其判定为"吃人"的,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学术界对《狂人日记》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是针对其主题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 千百年来,"仁义道德"一直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义的代名词,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却将其判定为"吃人"的,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学术界对《狂人日记》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是针对其主题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前十节,对尾声三节的解读多停留在对"救救孩子"的呼吁上。其实,小说的后三节回归鲁迅寄意其中的反传统文化主题,蕴含其中的忏悔意识及其反抗绝望的哲学蕴涵,也为我们带来更为强烈的审美感受。尝试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来对尾声三节作出读解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以探寻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家族"、"血缘"等对人进行道德绑架的概念是如何进行前无古人之批判的,他是如何借狂人的视角来对历史和自身进行反思与自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狂人日记》 礼教吃人 忏悔意识 反抗绝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