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丝绳输送带局部磨损的修复
1
作者 张海斌 肖华明 姚禹肃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在通过对大柳塔煤矿主井输送带的修补和修补后1 a多的使用的基础上,从工艺、耗时、修补质量和修补费用等方面对3种修补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实践表明橡胶修补胶覆盖修补法更适合于修补钢丝绳输送带的局部磨损。
关键词 输送带 修补 修补材料 修补方法
下载PDF
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45°斜角裂缝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鹏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95-198,共4页
通过对南昌地区混凝土现浇楼45°斜角裂缝的调查,对目前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普遍存在的45°斜角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裂缝控制措施及修复方法。
关键词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斜角裂缝 原因 修复方法
下载PDF
内燃机车中修解体组装作业的流程评估及优化
3
作者 田凯 李斌锋 +1 位作者 吴甦 贺湘平 《工业工程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3,共6页
针对内燃机车中修解体组装作业往往采用以经验为主的生产管理方式这一瓶颈因素,通过AOA(Activity on Arc)网络建模框架下的工序分解、紧前分析和时间测度,将该复杂作业转化为符合重要度、缺陷度、复杂度、连贯度等原则要求的数学化流程... 针对内燃机车中修解体组装作业往往采用以经验为主的生产管理方式这一瓶颈因素,通过AOA(Activity on Arc)网络建模框架下的工序分解、紧前分析和时间测度,将该复杂作业转化为符合重要度、缺陷度、复杂度、连贯度等原则要求的数学化流程模型描述,奠定了进一步定量研究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关键路径法的深入研究,通过发掘概念内涵和分析数据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平均时间柔性指标和路径排序两项工作负荷强度评估方法,并应用于参与解体组装作业的实际班组,根据指标对比制定出流程改善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车 中修 作业流程 AOA网络 关键路径法
原文传递
近断层强震作用下城市组合钢板梁桥RC桥墩震后可修复性研究
4
作者 林志滔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城市组合钢板梁桥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桥墩的震后可修复性,以8度区、Ⅲ类场地的城市组合钢板梁桥为背景,分析在E2水平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RC桥墩的残余位移比。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按现行规范...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城市组合钢板梁桥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桥墩的震后可修复性,以8度区、Ⅲ类场地的城市组合钢板梁桥为背景,分析在E2水平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RC桥墩的残余位移比。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按现行规范试设计25座典型三跨连续城市组合钢板梁桥样本,采用验证后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全桥动力模型,分析跨径、桥宽和桥墩长细比对RC桥墩残余位移比的影响。并以样本中某3×35 m三跨连续组合钢板梁桥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研究RC桥墩设计参数(轴压比、长细比、纵筋配筋率和体积配箍率)对残余位移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钢板梁桥跨径、桥宽和桥墩长细比均对RC桥墩残余位移比有明显影响;RC桥墩残余位移比与轴压比和长细比成正比关系,而与纵筋配筋率和箍筋体积配箍率成反比关系;为提高城市组合钢板梁桥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墩的可修复性,建议RC桥墩轴压比不超过10%,长细比不超过8,纵筋配筋率取1.5%~2.0%,箍筋体积配箍率取0.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组合钢板梁桥 RC桥墩 抗震性 可修复性 残余位移比 设计参数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某多层住宅楼梯间结构裂缝原因分析
5
作者 徐志坚 《住宅科技》 2014年第3期31-33,共3页
某住宅楼现浇混凝土楼梯间的2层梯板、3层廊道板出现大量裂缝,通过配筋探测、混凝土强度测试、梯板变形测量等检测方法综合分析裂缝原因,得出该楼梯间产生"病害"的原因及检测鉴定结论,并提出加固建议,为处理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某住宅楼现浇混凝土楼梯间的2层梯板、3层廊道板出现大量裂缝,通过配筋探测、混凝土强度测试、梯板变形测量等检测方法综合分析裂缝原因,得出该楼梯间产生"病害"的原因及检测鉴定结论,并提出加固建议,为处理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板式楼梯 混凝土裂缝 不良骨料 修缮加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