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其学位论文库应尽的知识产权义务和应享有的知识产权权利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睿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1-112,120,共3页
本文从发表权、发行权、报酬权的法律界定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义务。同时,本文也依据数据库保护相关法律条款,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其所开发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所应享有的知识产权权利,并... 本文从发表权、发行权、报酬权的法律界定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义务。同时,本文也依据数据库保护相关法律条款,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其所开发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所应享有的知识产权权利,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维护方案——参与和采用DOI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库 发表权 发行权 报酬权 数字图书馆 DOI
下载PDF
IFLA关于公共借阅权的立场 被引量:2
2
作者 潘菊英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68,4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公共借阅权的含义,阐述了IFLA关于公共借阅权的立场和IFLA关于引进和修改PLR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图联 图书馆 公共借阅权 版权 获得报酬权
下载PDF
遗失物拾得人权利制度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青措加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1-125,共5页
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是以拾得人的义务为基础的,因此,权利与义务的协调平衡是遗失物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遗失物制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条件。然而,我国的遗失物制度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对此,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 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是以拾得人的义务为基础的,因此,权利与义务的协调平衡是遗失物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遗失物制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条件。然而,我国的遗失物制度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对此,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法律应明确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和附条件取得拾得物所有权,以完善我国的遗失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失物拾得人 报酬请求权 权利与义务
下载PDF
论职务发明专利的放弃对发明人获酬权的影响——兼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第十五条 被引量:2
4
作者 季善豪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4-87,93,共5页
我国主要由特殊与一般法对职务发明及其专利进行规制,此二者的调整对象与适用阶段不同。职务发明人获酬权系知识产权与债权的复合型权利,且不属于职务发明专利权的“从权利”,因此单位主动放弃职务发明专利权但继续利用该技术方案进行... 我国主要由特殊与一般法对职务发明及其专利进行规制,此二者的调整对象与适用阶段不同。职务发明人获酬权系知识产权与债权的复合型权利,且不属于职务发明专利权的“从权利”,因此单位主动放弃职务发明专利权但继续利用该技术方案进行营利的,不得拒绝向职务发明人支付报酬。《职务发明条例草案》第十五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利权自然终止时对职务发明人保护的缺失问题,但仍需对单位支付报酬义务规则以及通知答复制度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的放弃 职务发明 职务发明人获酬权
下载PDF
论录音制品二次使用中的合理报酬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超政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增加的合理报酬权维护了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在录音制品二次使用中权利,但此次修改仅对合理报酬权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规定,并未涉及录音制品的种类、权利行使主体以及报酬分配等问题。借鉴《罗马公约》、W...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增加的合理报酬权维护了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在录音制品二次使用中权利,但此次修改仅对合理报酬权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规定,并未涉及录音制品的种类、权利行使主体以及报酬分配等问题。借鉴《罗马公约》、WPPT等公约以及德国、法国等国家对合理报酬权的规定,完善上述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合理报酬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使用 表演者 录音制品制作者 合理报酬权
原文传递
民办幼儿园教师报酬待遇权保障现状研究——以楚雄市为例
6
作者 尹坤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3-98,共6页
民办幼儿园已成为社会幼儿教育的主体力量,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然而现实中,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报酬待遇权却得不到保障。以楚雄市民办幼儿园教师报酬待遇保障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现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楚雄市 民办幼儿园教师 报酬待遇权
下载PDF
船员外派中船舶优先权的转让与代位
7
作者 胡鑫磊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在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外派船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船员外派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对我国现有的《海商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船员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起来的体系构成挑战。其中,外派船员能否将船舶优... 在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外派船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船员外派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对我国现有的《海商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船员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起来的体系构成挑战。其中,外派船员能否将船舶优先权转移给船员外派机构成为实务中常见的问题。船员外派存在诸多不同的模式,产生了不同的三方关系。在不同的船员外派模式下,船舶优先权的转让与代位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员外派 劳动报酬请求权 船舶优先权 转让与代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