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河滨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对面源污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诗乐
张帅
+3 位作者
王贺
王珊珊
沈海龙
高大文
《森林工程》
2015年第5期7-10,14,共5页
本试验选择东北地区常见植物,在哈尔滨市何家沟滨岸缓冲带设置3条不同植被配置的样带,以对比不同植被配置对地表径流和渗流污水中的NH+4-N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截留面源污水中的NH+4-N物质;缓冲带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
本试验选择东北地区常见植物,在哈尔滨市何家沟滨岸缓冲带设置3条不同植被配置的样带,以对比不同植被配置对地表径流和渗流污水中的NH+4-N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截留面源污水中的NH+4-N物质;缓冲带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随沿程距离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植被配置对滨岸缓冲带污水氨氮净化效果影响显著,其中蒙古栎+暴马丁香+早熟禾+黑麦草的植被配置方式对污水中NH+4-N去除效果最好,其对地表径流、土壤下20 cm渗流和土壤下40 cm处渗流中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5.3%、52.6%和65.3%。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河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为河岸滨岸缓冲带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缓冲带
植被配置
面源污水
氨氮去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沸石脱氨氮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绍兰
雷小利
李玲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沸石既是氨氮的吸附剂也是硝化细菌的生长介质。介绍了生物沸石脱氨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沸石脱氨氮新技术的原理并对其在制革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沸石
制革废水
脱氨氮
吸附剂
硝化细菌
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硝化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惠军
杨凤林
+2 位作者
张捍民
胡绍伟
孙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23-2128,共6页
采用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无机含氮废水,通过改变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研究了反应器硝化性能、氧利用情况以及氨氮去除负荷,并对生物膜表面特性和硝化菌优势菌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膜内气压0.017 MPa,进水NH4+-N50 mg/L,HR...
采用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无机含氮废水,通过改变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研究了反应器硝化性能、氧利用情况以及氨氮去除负荷,并对生物膜表面特性和硝化菌优势菌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膜内气压0.017 MPa,进水NH4+-N50 mg/L,HRT为8 h条件下,NH4+-N去除率达到96%,出水NO2--N平均为17 mg/L,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短程硝化,炭膜所供给氧气被生物膜全部消耗;系统比表面氨氮最大去除速率为9.7 g/(m2.d),炭膜表面有限的生物量制约了去除速率的进一步提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揭示生物膜内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为亚硝化细菌优势菌种,分别占细菌总菌数的19%和21%,硝化螺菌(Nitrospira)为硝化细菌优势菌种,占总菌数的20%,未检测到硝化杆菌(Nitrobacter)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氧的利用
氨氮去除速率
荧光原位杂交(FISH)
群落结构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河滨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对面源污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诗乐
张帅
王贺
王珊珊
沈海龙
高大文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2015年第5期7-10,14,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8B03)
文摘
本试验选择东北地区常见植物,在哈尔滨市何家沟滨岸缓冲带设置3条不同植被配置的样带,以对比不同植被配置对地表径流和渗流污水中的NH+4-N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截留面源污水中的NH+4-N物质;缓冲带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随沿程距离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植被配置对滨岸缓冲带污水氨氮净化效果影响显著,其中蒙古栎+暴马丁香+早熟禾+黑麦草的植被配置方式对污水中NH+4-N去除效果最好,其对地表径流、土壤下20 cm渗流和土壤下40 cm处渗流中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5.3%、52.6%和65.3%。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河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为河岸滨岸缓冲带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滨岸缓冲带
植被配置
面源污水
氨氮去除
Keywords
Riparia
n
buffer
zo
n
e
Pla
n
t
combi
n
atio
n
n
o
n
-poi
n
t
source
sewage
^
removal
of
nh
4^+-
n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668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沸石脱氨氮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绍兰
雷小利
李玲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基金
陕西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J08-06)
文摘
沸石既是氨氮的吸附剂也是硝化细菌的生长介质。介绍了生物沸石脱氨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沸石脱氨氮新技术的原理并对其在制革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沸石
制革废水
脱氨氮
吸附剂
硝化细菌
进展
Keywords
bio
-
zeolite
leather
maki
n
g
wastewater
^
removal
of
nh
4
^+
-
n
adsorbe
n
t
n
itrobacteria
prospects
分类号
TU991.268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TQ424.23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硝化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惠军
杨凤林
张捍民
胡绍伟
孙翠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23-212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023)
文摘
采用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无机含氮废水,通过改变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研究了反应器硝化性能、氧利用情况以及氨氮去除负荷,并对生物膜表面特性和硝化菌优势菌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膜内气压0.017 MPa,进水NH4+-N50 mg/L,HRT为8 h条件下,NH4+-N去除率达到96%,出水NO2--N平均为17 mg/L,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短程硝化,炭膜所供给氧气被生物膜全部消耗;系统比表面氨氮最大去除速率为9.7 g/(m2.d),炭膜表面有限的生物量制约了去除速率的进一步提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揭示生物膜内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为亚硝化细菌优势菌种,分别占细菌总菌数的19%和21%,硝化螺菌(Nitrospira)为硝化细菌优势菌种,占总菌数的20%,未检测到硝化杆菌(Nitrobacter)的存在.
关键词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氧的利用
氨氮去除速率
荧光原位杂交(FISH)
群落结构分析
Keywords
carbo
n
membra
n
e-aerated
biofilm
reactor(CMABR)
oxyge
n
utilizatio
n
^
removal
rate
of
nh
4^+-
n
fluoresce
n
t
i
n
situ
hybridizatio
n
(FISH)
commu
n
ity
a
n
alysis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河滨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对面源污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
王诗乐
张帅
王贺
王珊珊
沈海龙
高大文
《森林工程》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沸石脱氨氮技术研究展望
丁绍兰
雷小利
李玲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硝化作用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刘惠军
杨凤林
张捍民
胡绍伟
孙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