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地震波在煤矿岩层中的传播特征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姜福兴
宋广东
+1 位作者
孔令海
王存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674-2679,共6页
在塔山矿8103工作面微地震监测中,测到距离震源远的底板孔检波器比距离震源近的顶板孔检波器先接收到微地震波的异常现象。研究表明,微地震波的直达波和透射直达波两种传播模式是造成这一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性质相近的介质中,微地...
在塔山矿8103工作面微地震监测中,测到距离震源远的底板孔检波器比距离震源近的顶板孔检波器先接收到微地震波的异常现象。研究表明,微地震波的直达波和透射直达波两种传播模式是造成这一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性质相近的介质中,微地震波是按直达波模式传播,现场监测到的"顶板断裂产生震动波—顶板—顶板检波器"的路径是典型的"直达"传播模式。而在性质差异较大介质的界面处,微地震波在入射界面上的入射点将形成新的震源点,并以新震源点为起始点,再按直达波模式传播,从而形成"透射–直达"传播模式,现场监测到的"顶板断裂产生震动波—综放支架—底板—底板检波器"的路径是典型的"透射–直达"传播模式,这是造成微地震监测中"远点先达"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微地震波在煤矿岩层中的传播特征可以确定合理的定位方法和验证震源定位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在性质差异较大的介质中定位震源时,需将性质相近介质中的检波器信号放在一起定位,这样可以减弱"透射–直达"传播模式造成"远点先达"现象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微地震监测
岩层破裂
波传播特征
远点先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地震波在煤矿岩层中的传播特征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姜福兴
宋广东
孔令海
王存文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674-267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4017
5077401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BAK24B04)
文摘
在塔山矿8103工作面微地震监测中,测到距离震源远的底板孔检波器比距离震源近的顶板孔检波器先接收到微地震波的异常现象。研究表明,微地震波的直达波和透射直达波两种传播模式是造成这一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性质相近的介质中,微地震波是按直达波模式传播,现场监测到的"顶板断裂产生震动波—顶板—顶板检波器"的路径是典型的"直达"传播模式。而在性质差异较大介质的界面处,微地震波在入射界面上的入射点将形成新的震源点,并以新震源点为起始点,再按直达波模式传播,从而形成"透射–直达"传播模式,现场监测到的"顶板断裂产生震动波—综放支架—底板—底板检波器"的路径是典型的"透射–直达"传播模式,这是造成微地震监测中"远点先达"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微地震波在煤矿岩层中的传播特征可以确定合理的定位方法和验证震源定位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在性质差异较大的介质中定位震源时,需将性质相近介质中的检波器信号放在一起定位,这样可以减弱"透射–直达"传播模式造成"远点先达"现象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微地震监测
岩层破裂
波传播特征
远点先达
Keywords
mining
engineer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rock
burst
wave
transmitting
characteristics
remote
point
reaching
first
分类号
TD3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地震波在煤矿岩层中的传播特征研究
姜福兴
宋广东
孔令海
王存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