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远隔部位的单纤维肌电图测定 被引量:9
1
作者 万新华 汤晓芙 +3 位作者 崔丽英 李涛 李本红 杜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2-367,共6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美国产与国产A型肉毒毒素(Botox与CBTX-A)对远隔部位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方法在700余例自愿接受Botox或CBTX-A注射治疗的患者中,选择条件匹配、积极配合且随访便利的40例患者,分别在...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美国产与国产A型肉毒毒素(Botox与CBTX-A)对远隔部位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方法在700余例自愿接受Botox或CBTX-A注射治疗的患者中,选择条件匹配、积极配合且随访便利的40例患者,分别在局部注射A型内毒毒素(BTX-A)前及注射后2~3周、5~8周和4~5月(第2次注射前),在伸指总肌或胜前肌进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测,共检测119次。结果上下肢肌肉的jitter 增加均在注射后2~3周最为明显,5~8周有所改善,4~5月时趋于正常;注射后2~3周的平均连续波间差(MCD)改变与剂量呈正相关;纤维密度(FD)的变化则较为延迟或同时出现,4~5月时尚未恢复。Botox组与CBTX-A组的SFEMG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局部注射治疗剂量的BTX-A对远隔部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确有临床下影响,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全身性分布的机制可能起主要作用;注射剂量直接影响远隔效应的轻重;注射后4~5月jitter才趋于恢复,可作为重复治疗间期的参考,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单纤维肌电图 肌电图
下载PDF
枪弹伤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远隔脏器损伤作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曙光 刘荫秋 +7 位作者 王建民 安波 陈菁 练伟坤 王大田 赖西南 吴国萍 陈志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本文以五六式7.62mm和5.56mmM193两种枪弹对狗和模拟介质射击为致伤模型,以高速摄影、瞬态测压和病理解剖等手段,观察了致伤瞬间血管移位变形和不同管径内压力呈梯度衰减规律,并证实了致伤瞬间确有血流扰动的存在,... 本文以五六式7.62mm和5.56mmM193两种枪弹对狗和模拟介质射击为致伤模型,以高速摄影、瞬态测压和病理解剖等手段,观察了致伤瞬间血管移位变形和不同管径内压力呈梯度衰减规律,并证实了致伤瞬间确有血流扰动的存在,结合远端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特点,阐明了远隔脏器的损伤与致伤瞬间所致血流剧烈扰动的强度之间的关系,为判定严重创伤并发症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伤 远达效应 血流扰动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动力机制及其远程效应
3
作者 刘德民 王杰 +3 位作者 姜淮 赵悦 郭铁鹰 杨巍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9,共16页
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的形成是新生代以来的地球节律构造事件中最典型、最显著的新构造运动的结果,其构造地貌特征及其重要性,内部单元组成,构造演化历程及动力机制,以及对周边盆地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影响及远程效应至今一直是学术关注... 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的形成是新生代以来的地球节律构造事件中最典型、最显著的新构造运动的结果,其构造地貌特征及其重要性,内部单元组成,构造演化历程及动力机制,以及对周边盆地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影响及远程效应至今一直是学术关注的焦点。本文重新圈定了青藏高原构造地貌范围,确立了其在全球构造中的地位。青藏高原的远程效应向南北两侧延伸,北到北冰洋,南到太平洋,总体上围绕东经105°经线穿越了整个亚洲大陆,本文采用东经105°所在经线大圆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青藏高原处于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南北向构造和东西向构造的交汇处,其内部的帕米尔高原更是区域构造的中流砥柱。青藏高原起源于帕米尔高原,它是一个印支期的热穹窿,晚期转化出一条直径200 km的异常重力柱,垂直下沉至600 km,构成一个垂向上的挤压-伸展构造,完成于白垩纪。以它为中心向东西扩展,东边三条、西边一条水平方向挤压-伸展构造。喜山期它还遭受到岩体的侵入,白垩系基本上未变形。古近纪,印度陆块与亚洲陆块碰撞,形成先压后升的雄伟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以它为中心向北扩展,第四纪3个地幔枝上升,导致整个青藏高原上升。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动力机制模型:早期表现为地质体在垂向上的离心运动和在水平上的伸展运动;后期是以挤压为主的阶段,表现为地质体在垂向上的向心运动和水平上的挤压运动。从驱动力的角度,早期以热能为主驱动力,后期以重力势能为主驱动力。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形成演化是欧亚陆块新生代最令人瞩目的地质事件,其直接影响到岩石圈浅部及地壳表层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地形地貌、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产生了具有举足轻重的近区及远程效应。3个远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地热能 地幔枝 动力机制 构造演化 远程效应
下载PDF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远隔部位F波的改变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哲曼 董红娟 +2 位作者 初红 卢祖能 余绍祖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 (BTX A)后其远隔部位F波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 19例偏侧面肌痉挛 (HFS)患者、5例Meige综合征患者及 2例痉挛性斜颈 (TS)患者行BTX A注射 ,并在注射前、注射后 1周及注射后 12~ 2 4周时分别检测...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 (BTX A)后其远隔部位F波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 19例偏侧面肌痉挛 (HFS)患者、5例Meige综合征患者及 2例痉挛性斜颈 (TS)患者行BTX A注射 ,并在注射前、注射后 1周及注射后 12~ 2 4周时分别检测其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各项参数变化。结果 ①注射后 1周 ,有 3例患者共 5条尺神经未引出肯定波形。②与注射前比较 ,尺、胫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以及尺神经F波时限在注射 1周后显著延长 ,且这种改变与注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 ;注射 12~ 2 4周时 ,上述两参数与注射前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F波平均潜伏期和时限是评价BTX A远隔效应的敏感指标 ;BTX A的远隔效应似与检查部位和注射部位间的距离有关 ,而与注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 A型肉毒毒素 F波 面肌痉挛 远隔效应 运动神经元
原文传递
远隔效应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唐鹏 胡梦雪 +1 位作者 许斌 宋启斌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随着远隔效应概念的提出及放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关于如何促进远隔效应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投入研究。近年来,有研究指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促进原发及转移部位肿瘤消退。同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纳米颗粒技术、SRBs及肿瘤内输送技术,... 随着远隔效应概念的提出及放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关于如何促进远隔效应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投入研究。近年来,有研究指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促进原发及转移部位肿瘤消退。同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纳米颗粒技术、SRBs及肿瘤内输送技术,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减轻肿瘤免疫抑制及剂量限制性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效应 放射疗法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抑制 智能材料技术
原文传递
犬海水中火器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孟辉 申洪 +4 位作者 刘高望 朱天岭 张鋆歆 吴正蓉 卜海激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观察海水中火器伤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早期救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6只普通级毕格犬分为海水中致伤组(n=14)和地面致伤组(n=2);海水组于海水中枪伤后救出,连续监测早期(53.62±12.19)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地面组作... 目的观察海水中火器伤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早期救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6只普通级毕格犬分为海水中致伤组(n=14)和地面致伤组(n=2);海水组于海水中枪伤后救出,连续监测早期(53.62±12.19)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地面组作为观察对照。结果海水中火器伤后死亡率随头颅、胸、腹、肢体受伤部位不同而呈递减趋势;海水组早期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明显比地面组严重,时间提前15 min。结论海水中火器伤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机体的损伤程度较为严重,导致实验犬早期死亡率较高;依据火器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临床救治有助于提高早期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火器伤 血流动力学 远隔效应
下载PDF
Remote Efects of Tropical Cyclone Wind Forcing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o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Ocean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荣华 裴玉华 陈大可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507-1525,共19页
A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GCM) is used to demonstrate remote effects of tropical cyclone wind (TCW) forcing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The signature of TCW forcing is explicitly extracted using a locally ... A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GCM) is used to demonstrate remote effects of tropical cyclone wind (TCW) forcing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The signature of TCW forcing is explicitly extracted using a locally weighted quadratic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called as LOESS) method from six-hour satellite surface wind data; the extracted TCW component can then be additionally taken into account or not in ocean modeling, allowing isolation of its effects on the ocean in a clean and clear way. In this paper, seasonally varying TCW fields in year 2008 are extracted from satellite data which are prescribed as a repeated annual cycle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s off the equator (poleward of 10°N/S); two long-term OGCM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one with the TCW forcing part included additionally and the other not. Large, persistent thermal perturbations (cooling in the mixed layer (ML) and warming in the thermocline) are induced locally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which are seen to spread with the mean ocean circulation pathways around the tropical basin. In particular, a remote ocean response emerges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to the prescribed off-equatorial TCW forcing, characterized by a cooling in the mixed layer and a warming in the thermocline. Heat budget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vertical mixing is a dominant process responsible for the SST cooling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Further studies are clearly needed to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results in a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modeling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 wind forcing ocean modeling remote effects ocean pathway satellite data
下载PDF
早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海水中火器伤初步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孟辉 申洪 +5 位作者 刘高望 陈钢 朱天岭 张鋆歆 吴正蓉 卜海激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探讨海水中火器伤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与初步救治 ,为提高海战救治水平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 16只普通级毕格犬分为海水中致伤组 (n =14 )和地面致伤组 (n =2 ) ;海水组于海水中枪伤后救出 ,连续监测早期 ( 5 3.... 目的 探讨海水中火器伤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与初步救治 ,为提高海战救治水平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 16只普通级毕格犬分为海水中致伤组 (n =14 )和地面致伤组 (n =2 ) ;海水组于海水中枪伤后救出 ,连续监测早期 ( 5 3.6 2± 12 .19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并采用相应救治措施。地面组作为观察对照。结果 海水组死亡率随头颅、胸、腹、肢体受伤部位不同而呈递减趋势 ,早期血流动力学出现紊乱的时间明显比地面组提前 15min ;黄金小时内死亡率 6 4 .3% ,6h内死亡率 78.6 % ,2 4h后死亡率 85 .7%。结论 海水中火器伤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对机体亦有损伤 ;监测黄金小时血流动力学并依据其变化进行临床救治有助于提高早期救治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 海水 血流动力学 远隔效应 早期救治
下载PDF
猪胸部枪弹伤后眼组织超声显像早期观察
9
作者 韩非 廖明松 +5 位作者 蒋炜 陶杰 吴晓波 何建春 胡健 谌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320-321,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猪胸部枪弹伤远达效应致眼部组织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规律及意义,为平战时胸部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速弹射击10只猪(20只眼),建立胸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利用超声显像技术对动物模型致伤前... 目的:探讨猪胸部枪弹伤远达效应致眼部组织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规律及意义,为平战时胸部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速弹射击10只猪(20只眼),建立胸部枪弹伤动物模型,利用超声显像技术对动物模型致伤前、后不同时相点的眼部组织结构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并与眼组织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1)伤后眼形态大小正常,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4只眼玻璃体混浊,球后未见异常回声;(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致伤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频谱形态无变化。伤后24 h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显著改变,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高。结论:胸部枪弹伤后部分眼的二维超声显像有显著改变,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低、阻力大;高频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为胸部枪弹伤后早期眼组织变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对提高临床救治水平,防治眼部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枪弹伤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远达效应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远隔部位F波影响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胡悦育 胡兴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远隔部位F波改变,揭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9例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颈部肌肉注射治疗,检测和比较注射前、注射后1周和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潜...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远隔部位F波改变,揭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9例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颈部肌肉注射治疗,检测和比较注射前、注射后1周和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结果痉挛性斜颈患者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1周及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M波波幅、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与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部注射后1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潜伏期较注射前显著延长(P<0.05),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潜伏期及出现率与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胫神经和尺神经F波潜伏期变化值(注射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存在“远隔效应”,远隔部位F波潜伏期显著延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显著降低,注射部位距离及剂量不起决定作用,其发生机制复杂,可能有多因素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注射治疗 痉挛性斜颈 远隔效应 F波 运动神经元
下载PDF
海水中肢体枪击伤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基础救治研究
11
作者 孟辉 申洪 +4 位作者 李乃斌 刘高望 张鋆歆 吴正蓉 卜海激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自然海水中火器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为海水中火器伤救治措施的制定提供模拟实际海战的实验依据。方法普通级毕格犬17只随机分为海水中致伤组(n=14)和地面致伤组(n=3)。海水组于海水中枪伤后救出,连续监测早期(53.62... 目的探讨自然海水中火器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为海水中火器伤救治措施的制定提供模拟实际海战的实验依据。方法普通级毕格犬17只随机分为海水中致伤组(n=14)和地面致伤组(n=3)。海水组于海水中枪伤后救出,连续监测早期(53.62±12.19)分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肛温,并采用基础救治;地面组为观察对照。结果海水中枪击伤伤后70分钟内:呼吸(R)和心率(HR)的变化趋势一致,30分钟R[(22.75±2.48)bpm]和HR[(151.00±49.93)bpm]较慢,伤后50分钟时R[(40.67±3.59)bpm]和HR[(204.03±14.08)bpm]较快,二者整体呈跳跃式加快;30分钟时收缩压(SBP)[(138.68±17.93)mmHg]、舒张压(DBP)[(97.60±18.82)mmHg]、平均动脉压(MAP)[(111.33±14.57)mmHg]较低,40-55分钟时变化幅度和波动范围比较大,60-70分钟虽有变化但波动范围小;中心静脉压(CVP)于伤后35-45分钟持续升高并达峰值,之后波动范围不大。海水中枪击伤机体体温下降比地面伤快。结论海水中枪击伤后应尽快补充容量,尽早监测血流动力学、体温,注意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 肢体 血流动力学 远隔效应 体温
下载PDF
城市空间之复杂效应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滔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2-95,共4页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来自于我们认知与体验城市的双重性:我们感知局部空间的同时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城市。借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空间网络的角度定量地研究城市空间,揭示了其拓扑、几何与分形特征,它们对应于我们不同的生活... 城市空间的复杂性来自于我们认知与体验城市的双重性:我们感知局部空间的同时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城市。借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空间网络的角度定量地研究城市空间,揭示了其拓扑、几何与分形特征,它们对应于我们不同的生活与出行方式;同时,不同等级的城市区域或者场所具有模糊的边界,它们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整体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空间句法 网络 模糊边界 远程效应
下载PDF
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廷友 万年宇 +2 位作者 卢廷胜 宫岩虎 林勇 《伤残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远达效应的机理、病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家兔40只,通过改良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截瘫按Talove分级为1级-2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3h开始自静脉给予常规剂量(0.35mg/kg)的地塞米松治疗,分别于不同的...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远达效应的机理、病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家兔40只,通过改良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截瘫按Talove分级为1级-2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3h开始自静脉给予常规剂量(0.35mg/kg)的地塞米松治疗,分别于不同的时相处死家兔,观察动物的心肺、胃肠、膀胱、肝肾等器官的病理改变。结果:①家兔脊髓损伤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远隔脏器的损伤即远达效应,主要是肺出血(100%)。②脊髓损伤所致的远隔脏器的出血,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脊髓损伤同机体其他部位损伤一样会发生远达效应;非高速投射伤也可引起远达效应。②远达效应的发生机理主要是神经-体液应急反应。③应用常规剂量的地塞米松即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远达效应 实验研究 发生机制 出血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injection of Chinese botulinum toxin type A on the histomorphology and myosin heavy chain composition of rat gastrocnemius muscles 被引量:2
14
作者 Bin HONG Min CHEN Xing-yue 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983-992,共10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is a metalloprotease that blocks synaptic transmission via the cleavage of a 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of 25 kDa(SNAP-25).It has gained widespread use as a ...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is a metalloprotease that blocks synaptic transmission via the cleavage of a 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of 25 kDa(SNAP-25).It has gained widespread use as a treatment for cerebral palsy and 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In China,Chinese botulinum toxin type A(CBTX-A),a type of BoNT/A,is in widespread clinical use.However,the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reated muscles and in remote muscles from the CBTX-A injection site are relatively unknown.Therefore,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histomorphology and myosin heavy chain(MyHC)isoform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rat gastrocnemius muscles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CBTX-A.Methods:The weakness of the injected muscles was assessed periodically to identify their functional deficiency.Muscle slices wer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osin(HE)and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MyHC isoform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by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to uncover changes in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Results: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following injection of CBTX-A 5 U into rat gastrocnemius muscles,shifts in MyHC isoform composition emerged on the third day after injection and peaked in the fourth week.The composition remained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welfth week.More specifically,there was a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type IIb isoform and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s of type IIx,type IIa,and type I isoforms.Conclusions:Data revealed that CBTX-A led to a shift in MyHC composition towards slower isoforms and that the MyHC composition remained far from normal six months after a single injection.However,no noticeable remote muscle weakness was in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 Myosin heavy chain Chemodenervation remote effect
原文传递
肢体高能量火器伤后脑神经元C-jun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封亚平 章翔 +2 位作者 柏秀松 费舟 武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 为在分子水平上初步探讨犬肢体枪弹伤后脑病理生理变化机制。方法 以M-193、5.56 mm制式弹射击犬双后肢肌肉丰满处,采用免疫组化对伤后不同时间远隔部位脑组织及对照组脑组织神经元中C-jun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脑皮层... 目的 为在分子水平上初步探讨犬肢体枪弹伤后脑病理生理变化机制。方法 以M-193、5.56 mm制式弹射击犬双后肢肌肉丰满处,采用免疫组化对伤后不同时间远隔部位脑组织及对照组脑组织神经元中C-jun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脑皮层神经元中C-jun基因呈弱表达;伤后脑神经元中C-jun基因表达于30 min增加,6 h达到高峰(P<0.05),10 h开始下降。结论 肢体枪弹伤后远隔部位脑神经元C-jun基因表达是对损伤刺激的早期反应,其表达可能是由Leao播散性抑制引起,并与细胞内外信号转导与细胞凋亡有关。在救治肢体火器伤的同时,应注意脑保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 枪弹伤 远达效应 C-JUN基因
下载PDF
肺癌的神经系统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鼎烈 杨立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09-312,共4页
本文报告822例肺癌有神经系统表现者105例(19.5%)。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4例(61%),依次为头痛、偏瘫、癫痫,截瘫、精神症状,腰背痛、眩晕、坐骨神经痛、面瘫等。105例中属转移性损害93例,转移部位包括大脑、脊髓、脑膜、小脑... 本文报告822例肺癌有神经系统表现者105例(19.5%)。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4例(61%),依次为头痛、偏瘫、癫痫,截瘫、精神症状,腰背痛、眩晕、坐骨神经痛、面瘫等。105例中属转移性损害93例,转移部位包括大脑、脊髓、脑膜、小脑等。非转移性损害12例,其中有癌性脑病、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神经系转移 肺肿瘤
下载PDF
甾体化合物D环结构对4-位二甲基化反应和3-位氧甲基化反应选择性的远程效应
17
作者 郑沪灵 夏鹏 陈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在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4-位上引入二甲基。方法以7个带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为底物,按文献方法以相同的反应条件与碘甲烷-叔丁醇钾-叔丁醇反应系统反应。结果4个底物反应结果和文献一致,顺利得到了4-位二甲基化的产... 目的在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4-位上引入二甲基。方法以7个带有4-烯-3-酮结构的甾体化合物为底物,按文献方法以相同的反应条件与碘甲烷-叔丁醇钾-叔丁醇反应系统反应。结果4个底物反应结果和文献一致,顺利得到了4-位二甲基化的产物,而另外3个底物则以高收率转化成为3-位氧甲基化的产物。结论7个甾体底物A、B、C3个环的结构基本一致,只是D环的结构不同,所以这7个化合物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甾体D环结构通过远程效应对4-位二甲基化和3-位氧甲基化反应的选择性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烯-3-酮甾体化合物 远程效应 碳甲基化 氧甲基化 选择性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常规联合维持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8
作者 陶敏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常规联合维持治疗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上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已婚或有性生活患者共427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13例,对...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常规联合维持治疗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上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已婚或有性生活患者共427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13例,对照组214例。研究组采用常规联合维持治疗,即广谱洗剂坐浴,每日1次,时间10 min,连续2周,改每周2~3次,维持2月,硝酸咪康唑栓常规治疗剂量每日400 mg,共3 d,维持剂量于月经净后每天400 mg,共3 d,共2月;对照组214例,采用广谱洗剂坐浴每天1次,时间10 min,2周,硝酸咪康唑栓每日400 mg,共3 d。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治愈率86.38%,对照组为63.1%。结论 采用常规加维持剂量治疗方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后远期的复发性较低。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除了重视治疗的近期效果外,更应该关注治疗的远期效果,防止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常规联合维持治疗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两次秋季台风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淑玲 王科 +1 位作者 闫淑莲 刘澈 《海洋气象学报》 2019年第2期84-93,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FNL资料对“狮子山”(1006)和“天兔”(1319)两个台风造成山东半岛秋季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两次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2)两个台风的生成源地、移动...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FNL资料对“狮子山”(1006)和“天兔”(1319)两个台风造成山东半岛秋季远距离大暴雨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两次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有相似,也有差异。2)两个台风的生成源地、移动路径以及强度差别均很大,大暴雨发生在台风登陆后从广东移到广西的过程中,高空北支冷槽、台风倒槽和850hPa切变线是造成山东半岛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3)台风东侧和副热带高压之间850hPa偏强东南气流将东海、黄海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山东半岛并在此辐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垂直上升运动均利于大暴雨的发生;大暴雨发生前大气处于不稳定大气层结;台风和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两层或三层锋区的斜压性特殊结构及高空急流的增强是山东半岛秋季台风远距离大暴雨的重要特征。4)两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特征、锋区斜压性结构特征、不稳定大气层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远距离大暴雨 水汽 不稳定大气层结 斜压性结构 高空急流
下载PDF
腹部枪伤后脑部动脉的远达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华东 陈尔瑜 +2 位作者 刘荫秋 李曙光 安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6-368,共3页
为了探讨枪伤时远达效应的发生规律和机理,使狗腹部致伤,观察其脑部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腹部致伤后,脑部血管广泛充血,毛细血管内皮不同程度损伤,严重受损部位血脑屏障三层结构均遭破坏。脑内微动脉平滑肌构筑标本可见平滑肌... 为了探讨枪伤时远达效应的发生规律和机理,使狗腹部致伤,观察其脑部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腹部致伤后,脑部血管广泛充血,毛细血管内皮不同程度损伤,严重受损部位血脑屏障三层结构均遭破坏。脑内微动脉平滑肌构筑标本可见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脑组织切片可见脑内不同大小的出血点,纵径在100μm以下的占73%,最长者为1000μm。按出血点的多少,依次为:顶叶、桥脑、小脑;脑内组织依次为:髓质(被盖部)、皮质(基底部)、软脑膜。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严重受损,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广泛的脑动脉损伤将会对脑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伤 腹部 远达效应 脑动脉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