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中国环境修复领域的新课题 被引量:162
1
作者 廖晓勇 崇忠义 +1 位作者 阎秀兰 赵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4-794,共11页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环境问题,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并威胁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分析我国城市工业场地的污染特征,探讨我国场地修复产业的市场潜力,比较欧美国家应用于城...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环境问题,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并威胁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分析我国城市工业场地的污染特征,探讨我国场地修复产业的市场潜力,比较欧美国家应用于城市工业场地污染土壤修复主要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修复技术 城市工业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原文传递
蚯蚓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2
作者 唐浩 朱江 +1 位作者 黄沈发 邱江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5,共9页
蚯蚓作为主要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对土壤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蚯蚓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蚯蚓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蚯蚓对... 蚯蚓作为主要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对土壤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蚯蚓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蚯蚓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与释放,重金属对蚯蚓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蚯蚓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蚯蚓与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蚯蚓粪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剂的潜力分析等。在此基础上,概括提出了蚯蚓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土壤
下载PDF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问题及对策诌议 被引量:60
3
作者 胡鹏杰 李柱 吴龙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542,共8页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迫在眉睫,全国各地启动了多个修复试点工程。基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迫在眉睫,全国各地启动了多个修复试点工程。基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和对策建议。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工程修复、物化稳定—低吸收作物联合阻控、农艺(水分等)调控、植物吸取修复、化学淋洗修复、替代种植与安全利用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鲜有考虑土壤自净能力,修复目标极少考虑土壤的自然与肥力属性,修复前调查评估难以细致、修复方案可行性不强,修复实施过程监理、第三方检测需规范,以及影响修复成败的非技术因素。因此,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出应当加强修复技术基础创新,加快修复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加强污染调查和修复过程管理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农产品安全 植物吸取修复 稳定修复
原文传递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监控自然衰减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4
作者 李元杰 王森杰 +2 位作者 张敏 何泽 张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5-1193,共9页
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场地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相应的管理和修复技术体系仍然滞后.监控自然衰减(MNA)作为一种基于污染风险管控的场地修复和长期监测方法,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中较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实现修复... 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场地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相应的管理和修复技术体系仍然滞后.监控自然衰减(MNA)作为一种基于污染风险管控的场地修复和长期监测方法,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中较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实现修复的成本效益最大化.近几年来MNA在美国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比例约占30%左右,场地修复的平均成本为数十万美元.本文介绍了MNA方法的来源和发展,总结了MNA的国内外研究应用进展和相关的核心技术手段,与典型修复方法的成本进行了比较,以期为MNA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土壤 地下水 监控自然衰减 修复技术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面临的问题——以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为例 被引量:36
5
作者 周静 崔红标 +5 位作者 梁家妮 徐磊 祝振球 王兴祥 崔键 尚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是搬离城市中心后遗留的污染土壤日趋增多。一批具有高环境风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污染土地亟待修复治理。本文结合"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q...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是搬离城市中心后遗留的污染土壤日趋增多。一批具有高环境风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污染土地亟待修复治理。本文结合"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中国国情,对规模化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融资机制 修复产业
下载PDF
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案例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惠 陈奕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20-923,共4页
伴随着大量工业场地的迁移与重建,土壤的有机污染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美国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开展较早,目前已有大量成功的修复案例。列举了目前国内外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常用技术,并比较了... 伴随着大量工业场地的迁移与重建,土壤的有机污染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美国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开展较早,目前已有大量成功的修复案例。列举了目前国内外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常用技术,并比较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美国超级基金污染场地修复的四个典型案例,以期为我国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有机污染 修复技术
原文传递
棕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研究——以某废弃化工厂污染场地为例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玮 王明玉 +2 位作者 韩占涛 张敏 刘丽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对于有效修复受污染地下水体、节约修复工程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化工厂遗址早期排污渗坑为目标污染源,在结合水文地质勘查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 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对于有效修复受污染地下水体、节约修复工程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化工厂遗址早期排污渗坑为目标污染源,在结合水文地质勘查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场地受污染地下水修复目标污染物,根据污染物迁移性、降解性、人体健康风险等指标及抽出处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渗透反应格栅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特点,使用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进行修复技术筛选。结果显示,该场地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1,4-二氯苯等有机污染物,其中1,2-二氯乙烷在呼吸吸入条件下的最大致癌风险达9.54×10-7。化学清除、监测自然衰减等四项技术适用于该场地地下水1,2-二氯乙烷修复,化学清除法综合排序分值最高,而在成本优先控制条件下,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更为适宜。研究对于我国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及修复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地 地下水污染 修复技术 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美林 赵颖豪 +2 位作者 苗莉莉 高喜燕 刘志培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35-3548,共14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结构稳定、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具有“三致”毒害性,其环境去除和修复备受关注。绿色、安全、经济的生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PAHs污染土...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结构稳定、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具有“三致”毒害性,其环境去除和修复备受关注。绿色、安全、经济的生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本文从土壤中PAHs的来源、迁移、归趋和污染水平总结了目前我国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基本状况;归纳了具有PAHs降解作用的微生物、植物种类及机理;比较了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联合修复3类主要的生物修复技术。指出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机理的解析,抗逆菌株、植株的筛选与培育,实际应用的安全和效能评估应成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土壤污染 降解机制 生物修复 修复技术
原文传递
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健康风险与治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15
9
作者 杜实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48,共12页
抗生素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与滥用,造成环境中抗生素的长期持续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害。文章系统性地总结了抗生素在典型环境中(水体、土壤、空气、食物等)的残留状况... 抗生素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与滥用,造成环境中抗生素的长期持续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害。文章系统性地总结了抗生素在典型环境中(水体、土壤、空气、食物等)的残留状况,分析了环境中残留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了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等目前抗生素污染治理技术进展;最后,从抗生素污染效应与多学科交叉的定量研究、绿色高效的治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建议,从政策管理方面指出了在抗生素源头控制与减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文章对于深入认识与防控环境中抗生素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人体健康 治理技术 展望
下载PDF
VOCs/SVOCs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及其在美国超级基金污染场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妍 董彬彬 +4 位作者 徐东耀 谷庆宝 谢云峰 史怡 杜晓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美国超级基金污染场地修复实践表明:美国有84%的污染土壤是由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引起的。发达国家对VOCs/SVOCs污染土壤的工程修复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广泛应用。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相应的实际... 美国超级基金污染场地修复实践表明:美国有84%的污染土壤是由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引起的。发达国家对VOCs/SVOCs污染土壤的工程修复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广泛应用。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相应的实际工程修复案例较少。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VOCs/SVOC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行讨论,重点介绍了土壤气提、土壤淋洗、固化/稳定化、热处理和生物泥浆系统的原理,并对其修复效果、周期、成本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探讨了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VOCs/SVOCs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超级基金 应用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雄文 《辽宁化工》 CAS 2009年第8期577-579,592,共4页
概述了土壤污染的工程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气相抽吸方法、土壤清洗方法、土壤淋洗方法、热解吸方法、生物通风方法、土壤耕作法、生物堆肥方法、生物泥浆方法、植物修复方法,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修复技术
下载PDF
初探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工作过程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家桂 黄冠燚 +1 位作者 雷蕾 夏邦寿 《四川环境》 2012年第S1期122-127,共6页
"土壤修复"产业,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工作过程和技术路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修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修复技术。土壤修复的前期工作是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首先从场地土壤... "土壤修复"产业,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工作过程和技术路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修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修复技术。土壤修复的前期工作是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首先从场地土壤环境质量(污染)调查开始,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结果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进行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识别,包括污染因子、污染程度、修复因子的识别;通过污染风险评价,确定修复目标值、场地修复范围和修复量;通过试验筛选修复技术和修复工艺,确定修复方案和修复工程设计;对修复工程设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行政审查;环保审查通过,实施修复工程。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结果分析和评价、修复技术和修复工程成为"土壤修复"产业的工作核心。市场上应用的修复技术路线主要是隔离/封闭技术、稳定/固化技术、淋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土壤修复 工作过程 修复技术
下载PDF
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伟 宋震宇 +3 位作者 袁珊珊 毕涛 张景辉 陈冠益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化学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土壤系统,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地下水污染修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简要说明了中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从原位与异位两种不同实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化学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土壤系统,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地下水污染修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简要说明了中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从原位与异位两种不同实施类型详细地介绍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分类,比较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生物修复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修复技术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萌 翁仕龙 +1 位作者 潘怡然 郑思慧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4期118-122,共5页
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不断加剧。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方法及原理,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内外近几十年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成效及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区域特征及水文地质... 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不断加剧。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方法及原理,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内外近几十年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成效及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区域特征及水文地质等概况,分析了地下水污染来源,总结概括出抽出处理、多相抽提、原位曝气、循环井、渗透性反应墙、原位化学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原理及优缺点,并针对目前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些许建议,以期为今后地下水污染防治及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污染来源 修复技术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水体危害问题及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文 《绿色科技》 2020年第4期58-59,61,共3页
指出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为工业生产。针对该现象,研究了重金属在水体、大气和土壤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关联,因重金属污染水体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巨大的危害,故着重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技术及其进展,如吸附法、化学沉淀法... 指出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为工业生产。针对该现象,研究了重金属在水体、大气和土壤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关联,因重金属污染水体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巨大的危害,故着重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技术及其进展,如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近些年的研究结果的分析,为后期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水体 处理技术
下载PDF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鑫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47-849,共3页
在总结铬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关于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推进过程中需要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原文传递
汞矿山废弃地土壤汞污染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志斌 王济 +1 位作者 安吉平 颜蒙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11期41-44,共4页
中国是世界上第3大产汞国,而主要的供应源是汞开采,尽管多数矿山开采活动已经关闭,但大规模遗留下来的矿山废弃地会引发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矿山废弃地土壤中汞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矿山废弃地的环境污染特... 中国是世界上第3大产汞国,而主要的供应源是汞开采,尽管多数矿山开采活动已经关闭,但大规模遗留下来的矿山废弃地会引发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矿山废弃地土壤中汞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矿山废弃地的环境污染特征、土壤汞污染途径、迁移方式进行系统综述,介绍了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土壤 迁移 修复技术
下载PDF
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睿 胡志鑫 +1 位作者 陈丹 黄伟伦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4期88-89,共2页
由于含砷矿石的开采与冶炼,大量的含砷化合物进入到土壤环境中,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土壤问题。本文简述和评价了固化/稳定化修复、淋洗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电动修复等常用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出联... 由于含砷矿石的开采与冶炼,大量的含砷化合物进入到土壤环境中,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土壤问题。本文简述和评价了固化/稳定化修复、淋洗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电动修复等常用的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出联合修复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污染现状 修复技术
下载PDF
环境农药残留的人体毒效应和修复技术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禹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0-187,共8页
随着世界人口对粮食作物需求量的增加,农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带来的副作用也愈加明显。施用农药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或环境中,之后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体,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造成损害,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鉴... 随着世界人口对粮食作物需求量的增加,农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带来的副作用也愈加明显。施用农药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或环境中,之后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体,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造成损害,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鉴于当下需求,越来越多的农药残留修复技术开始出现,生物炭、高级氧化、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人工湿地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高级氧化等新兴技术在农药残留修复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今后还将进一步研究这些技术,提出更绿色、高效、经济的农药残留治理措施,使其更好地投入实际工程应用。该文综述了农药残留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和部分修复技术,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展望,可为今后的农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人体健康 修复技术 展望
下载PDF
重金属镉污染农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田燕燕 李亚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39,45,共5页
我国农田镉污染形势严峻,危及粮食安全。经过对不同修复技术方法的讨论和分析,指出镉污染农田修复传统方法以及联合修复方法的优缺点。物理修复适用范围较小;化学修复经济有效,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周期长但绿色环保,能否大量长... 我国农田镉污染形势严峻,危及粮食安全。经过对不同修复技术方法的讨论和分析,指出镉污染农田修复传统方法以及联合修复方法的优缺点。物理修复适用范围较小;化学修复经济有效,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周期长但绿色环保,能否大量长期投入使用有待进一步考察。由于单一修复技术具有很多限制,所以多种方法联用修复是一种良好选择。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联合修复效果均好于单一修复,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联用方法和剂量的选择,提高镉污染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镉 农田 修复技术 联合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