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渔“结构第一”理论的思路与内涵新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大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李渔"结构第一"理论的思路具体体现在七条原则的关系上。这七条原则皆针对"传奇所用之事"立论,论述思路总体上是总分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其中"立主脑"为核心原则,是对总论中"有奇事方有奇文"原... 李渔"结构第一"理论的思路具体体现在七条原则的关系上。这七条原则皆针对"传奇所用之事"立论,论述思路总体上是总分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其中"立主脑"为核心原则,是对总论中"有奇事方有奇文"原则的进一步阐释,其他六条原则皆是这一核心原则的生发。这七条原则所体现的论述思路正应合了李渔的"点血"论和"立主脑"原则的旨意,而事奇、文奇的内涵又表现出了李渔"结构"论的理论渊源,它与此前小说、戏曲批评中所倡导的事奇、文奇原则有着精神上的相通和明显的承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结构第一 事奇 文奇
下载PDF
不要冷落“弱势群体”——谈差生作文评语的写作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立平 黄建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17-118,共2页
对差生作文的评语写作 ,要注意 :提升差生作文中“闪光点”的知名度 ,帮助差生找回失去的自信感 ;以鼓励、表扬为主 ,恰到好处地运用批评 ;建立差生作文档案 ,做到心中有数 ;设立“学生想说的话”栏目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增加作文的“... 对差生作文的评语写作 ,要注意 :提升差生作文中“闪光点”的知名度 ,帮助差生找回失去的自信感 ;以鼓励、表扬为主 ,恰到好处地运用批评 ;建立差生作文档案 ,做到心中有数 ;设立“学生想说的话”栏目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增加作文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生 作文教学 评语 写作 弱势群体 附加值 闪光点
下载PDF
奇文史笔红楼梦·自序
3
作者 林方直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17,共13页
自序对全书的内容和宗旨从奇文、史笔、文化、意象、小说艺术及运用的批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归结。破译奇文"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儿与茗烟、暖香坞春灯谜、鹡鸰香念珠、... 自序对全书的内容和宗旨从奇文、史笔、文化、意象、小说艺术及运用的批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归结。破译奇文"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儿与茗烟、暖香坞春灯谜、鹡鸰香念珠、冷香丸等。把司马迁"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史笔运用在小说中;对善恶、美丑、是非给予褒贬、爱憎、美刺、斧衮的严正评判。《红楼梦》是文化小说,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意象溯源、文化寻根和深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奇文 史笔 文化 意象
下载PDF
明代徽州文人叶权的写松奇文
4
作者 王平 石魁 《黄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1-43,共3页
叶权祖籍徽州,寄籍杭州,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文人,今存有《贤博编》以及附于其后的《游岭南记》。《游岭南记》的首篇《梅岭松记》专记广东梅岭(大庾岭)之松,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文章谋篇布局颇具匠心,疏密虚实安排得当;连用27个&... 叶权祖籍徽州,寄籍杭州,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文人,今存有《贤博编》以及附于其后的《游岭南记》。《游岭南记》的首篇《梅岭松记》专记广东梅岭(大庾岭)之松,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文章谋篇布局颇具匠心,疏密虚实安排得当;连用27个"有……者"句,描摹状物极尽其致;体现了"非实见真闻,不为古今增妄"的求实精神。该文堪称古代写松奇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权 《梅岭松记》 奇文
下载PDF
戲劇社會教育之功效與藝術本質之思辨——民國初年劇作家韓補庵的戲劇觀及其編劇理論
5
作者 吴宛怡 《人文中国学报》 CSSCI 2023年第1期109-150,共42页
清末民初的戲劇改良運動,强調戲劇本身的教化功能,主要希冀透過戲劇而達到開啓民智、移風易俗的效果。而後紛紛出現各種組織進行相關活動,然而均未能長久持續,以致改良並未呈現具體的成效。民國以後,政府逐一規劃管理戲劇行業與政策相... 清末民初的戲劇改良運動,强調戲劇本身的教化功能,主要希冀透過戲劇而達到開啓民智、移風易俗的效果。而後紛紛出現各種組織進行相關活動,然而均未能長久持續,以致改良並未呈現具體的成效。民國以後,政府逐一規劃管理戲劇行業與政策相關部門,將其納入社會教育·通俗教育機構,同時嘗試將戲劇改良的理念轉爲政策透過教育機構執行。天津地區在1915年成立社會教育辦事處,此爲統括並監督通俗教育的機關,其下有藝曲改良社及藝劇研究社,屬於推行戲劇改良的組織。民國初年劇作家韓補庵(1877—1947)曾任藝曲改良社的社長,亦擔任社會教育辦事處的機關報《社會教育星期報》的主編,其身分與經歷,促使他將戲劇視爲落實社會教育的方法之一,專注於實踐。曾創作多齣新編戲劇,1921年出版的編劇理論專文《編戲贅言》,1924年出版了戲劇學專書《補庵談戲》。補庵是民初少見理論與創作並行的劇作家,他的時代正好歷經新興戲劇表演形式的盛衰發展及五四新文化運動。不放棄舊有的戲劇形式,努力思索如何對傳統戲劇藝術進行改革,採取“半新半舊派”的演出形式,並提出明確的戲劇觀及務實的編劇理論,這一嘗試歷程,别具時代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韓補庵 戲劇改良 半新半舊派 編劇理論 《編戲贅言》
下载PDF
面子理论与大学英语作文批语研究
6
作者 康路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84-85,共2页
以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理论为基础,联系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作文批语实例,探究英语作文批语对学生的面子维护情况以及批语对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影响。
关键词 面子理论 面子维护 作文批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