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和海——中西诗学的意象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卢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1-73,共3页
本文尝试用具体的两个意象来概括中西诗学的差异,这种宏观把握有助于直观、有效地比较。中国的“水意象”和西方的“海意象”能较准确地代表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诗学体系,同时,这两个意象又是中西具体的自然条件和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关键词 水意象 海意象 美女形象 英雄形象 宗教 思维定向
下载PDF
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尚劝余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论内涵,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 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论内涵,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地 宗教和谐思想 内涵
下载PDF
艾米莉·勃朗特宗教情结的缘起及创作中的外观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学峰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38-41,共4页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在牧师家庭,但是,艾米莉个人的宗教思想始终是个谜,评论界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她是泛神论者,也有人说她是异教徒,更有人指出艾米莉其实就是无神论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诗歌和小说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关键词 艾米莉·勃朗特 宗教思想 循道宗
下载PDF
风格即思想:幽默语言与悲剧主题的结合——老舍灵魂关怀的宗教情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金朔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6-71,共6页
老舍小说执著地用幽默来表现严肃的悲剧,把"幽默语言与悲剧主题"结合起来,形成了老舍广为人知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但多数论者只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谈论这一风格,事实上,这一风格体现着老舍一种深厚、辽远的宗教情感,一种灵魂关... 老舍小说执著地用幽默来表现严肃的悲剧,把"幽默语言与悲剧主题"结合起来,形成了老舍广为人知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但多数论者只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谈论这一风格,事实上,这一风格体现着老舍一种深厚、辽远的宗教情感,一种灵魂关怀的宗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灵魂关怀 宗教情感 风格 思想
下载PDF
论明末清初天主教未能根植于中国的原因
5
作者 赵勇宾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明末清初天主教未能根植于中国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外在因素主要有天主教传教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自身弱点影响和当时罗马教廷对耶稣会的解散削弱了在华传教势力;其内在动力因素有罗马教廷教权与中国封建皇权的冲突和天主教与正统儒、... 明末清初天主教未能根植于中国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外在因素主要有天主教传教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自身弱点影响和当时罗马教廷对耶稣会的解散削弱了在华传教势力;其内在动力因素有罗马教廷教权与中国封建皇权的冲突和天主教与正统儒、佛、道思想的相悖,以及东西文化意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弱点 发展 罗马 内在动力 原因 复杂 解散 天主教 封建皇权
下载PDF
“兴”的文化溯源
6
作者 胡红梅 段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6-82,共7页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发端意义的元范畴,"兴"凝缩了中国文化自古至今的元素,保留了原始艺术活动与艺术思维的因子,同时糅合了理性年代的艺术观念。因此,从发生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将"兴"作为一个具体...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发端意义的元范畴,"兴"凝缩了中国文化自古至今的元素,保留了原始艺术活动与艺术思维的因子,同时糅合了理性年代的艺术观念。因此,从发生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将"兴"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研究它与原始宗教、原始思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兴"这个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所特有的文化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 历史生成 语义转换 原始宗教 原始思维 原始文化
下载PDF
论涂尔干社会学理论中的宗教思想
7
作者 李芳英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社会的秩序和整合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的理论关注点。在其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中,宗教思想占了很大比重。他利用自己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探索,在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 社会的秩序和整合问题一直是涂尔干的理论关注点。在其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中,宗教思想占了很大比重。他利用自己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了探索,在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集体意识中逐渐产生的,信仰、仪式和教会是其构成要素,宗教在本质上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对社会具有整合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社会学理论 宗教思想 功能
下载PDF
儒学的现代“名分”问题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坚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6,共5页
儒学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属于“谱系儒学”,“儒学”一词的含义只是“儒家之学”的意思,没有学理性的指涉;而在现代学术中,儒学却被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并在这样的“名分”下被研究。但是,究实而论,儒学无论是在学理上还... 儒学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属于“谱系儒学”,“儒学”一词的含义只是“儒家之学”的意思,没有学理性的指涉;而在现代学术中,儒学却被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并在这样的“名分”下被研究。但是,究实而论,儒学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范式上都与所谓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相去甚远。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将儒学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就不是很“名正言顺”,而且更严重的是,将儒学当作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来研究大大地遮蔽了儒学的独特性。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将儒学看作是可以用来建立新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的“思想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本身,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将煤看作是电的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电本身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名分 哲学 宗教 思想资源
下载PDF
中幡:一切人的游吟——清末以来士庶旗纛搬演及其物质、“非物质”形态考察之二 被引量:1
9
作者 连冕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5-27,共13页
以民俗日用为切入点,借助相关图像线索,从多个角度的历史和实证考察层面展开,重点讨论了尧山圣母崇拜、东南妈祖信仰,以及妙峰山"香会"、天津"皇会"等民俗宗教、游艺活动中旗纛之使用,特别以"中幡"表演... 以民俗日用为切入点,借助相关图像线索,从多个角度的历史和实证考察层面展开,重点讨论了尧山圣母崇拜、东南妈祖信仰,以及妙峰山"香会"、天津"皇会"等民俗宗教、游艺活动中旗纛之使用,特别以"中幡"表演为关纽,突出分析了其深层的政治意涵和精神、思想诉求,并全局性地揭示了相关民俗活动继承政治活动而来的,种种特殊的社会、族群和国家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历史 民俗 游艺 思想
下载PDF
先秦《诗经》接受与原始宗教思维——《诗》的原生态的追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建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0-83,共4页
《诗》的至高性体现为它的"法典性",即所谓"宗教性",也就是《诗》在其接受过程中呈现的若隐若现的"神性"——原始宗教思维(动作、仪式思维)。通过引《诗》、赋《诗》和用《诗》,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宗教思... 《诗》的至高性体现为它的"法典性",即所谓"宗教性",也就是《诗》在其接受过程中呈现的若隐若现的"神性"——原始宗教思维(动作、仪式思维)。通过引《诗》、赋《诗》和用《诗》,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宗教思维围绕《诗》所发生的内化、外延和转化。这让我们不得不猜测《诗》的原始状态便是具有宗教性质的"咒语"或"祈祷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接受 原始宗教 思维
下载PDF
鲁迅与陈独秀对道教和道士思想的批判
11
作者 王福湘 《肇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1-35,共5页
道教和道士思想是中国的国粹,陈独秀和鲁迅都洞明其弊,在文章书信中屡有针砭,且带有各自的特色。陈独秀分析造成义和拳的五种原因,把道教排在第一,认为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道士所造的迷信邪说的结晶;但这一思想在建党以后发生了变化。... 道教和道士思想是中国的国粹,陈独秀和鲁迅都洞明其弊,在文章书信中屡有针砭,且带有各自的特色。陈独秀分析造成义和拳的五种原因,把道教排在第一,认为义和拳就是全社会种种道士所造的迷信邪说的结晶;但这一思想在建党以后发生了变化。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要比陈更加深广,对道教和道士思想的批判更加坚持不懈,他关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真正抓住了中国文化和宗教问题的要害。以科学代宗教是他们共同的主张和遥远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陈独秀 宗教 道教 道士思想 批判 比较 科学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古代美学思想差异
12
作者 陈芳萍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目前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而西方一直是有美有学。其实,无论是中国美学还是西方美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更替、时代推移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的。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优良传统,而且要借鉴全球的美学思想... 目前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而西方一直是有美有学。其实,无论是中国美学还是西方美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更替、时代推移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的。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优良传统,而且要借鉴全球的美学思想,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用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做到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 宗教 思想 文化
下载PDF
本体与喻体的融合:早期宗教礼制改革背景下《老子》之“道”的考察
13
作者 张瀚墨 《思想与文化》 2022年第2期95-138,共44页
使用西方哲学概念在西方哲学框架下对“道”这一《老子》文本中最重要的关键词的解释,既脱离了《老子》的文本语境,也脱离了道家思想得以产生的宗教礼制语境。考古发现和以此为基础对古代社会的重建,为我们从宗教礼制的背景下理解《老... 使用西方哲学概念在西方哲学框架下对“道”这一《老子》文本中最重要的关键词的解释,既脱离了《老子》的文本语境,也脱离了道家思想得以产生的宗教礼制语境。考古发现和以此为基础对古代社会的重建,为我们从宗教礼制的背景下理解《老子》和《老子》的“道”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老子》以及《老子》“道”之思想,与儒家思想一样,都是对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回应,贵生重己、长生久视是其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老子》选择的是“早啬”一途,是通过禁欲收敛回归原初、与产生万物的“混成”之物合而为一。在《老子》的文本里,“道”、“母”、“牝”、“谷”等词,本是作为万物本源不可言说的“混成”之物的喻体。在道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喻体的阴性指称,就在方术和早期道家的语境中与所比喻的本体发生了融合,甚至取代了本体成为万物的本源。“道”的存在论与形而上的意义就是这样被赋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宗教礼制 道家思想
原文传递
Rawls and Catholicism: Towards Reconciliation?
14
作者 Antonella Piccini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This paper takes up an ambivalence in Rawls’thought concerning the propriety of religious reason in public discourse.Aft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the second paragraph gives a basic description of the two sides of thi... This paper takes up an ambivalence in Rawls’thought concerning the propriety of religious reason in public discourse.Aft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the second paragraph gives a basic description of the two sides of this ambivalence.In the third paragraph,Joseph Ratzinger is introduced as a potential dialogue partner with Rawls,in as much as one side of Rawls’thought can be interpreted to be congenial to religious reasons that occur with his requirement for public reason.The aim of this paper is,eventually,to open the path towards a possibl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Rawls’positions and those of the Catholic tradition,as suggested by Joseph Ratzinger.Although some dialectical tensions remain,engaging the Ratzingerian idea of a“mutual correction”might result into a fruitful encounter of different vie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reason religious reasons religion in the PUBLIC sphere CATHOLIC social thought
下载PDF
夏商巫风中的戏剧学思想
15
作者 王忠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8-91,共4页
夏商时期,是一个从原始向文明转化的时代,在原始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上帝神、天地神和祖先神的崇拜,不仅秩序化,而且仪式化。在各种祭祀仪式中进行的歌舞表演,延顺和深化了上古时期出现的戏剧学因子。“动作的摹仿”这一戏剧的本质在... 夏商时期,是一个从原始向文明转化的时代,在原始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上帝神、天地神和祖先神的崇拜,不仅秩序化,而且仪式化。在各种祭祀仪式中进行的歌舞表演,延顺和深化了上古时期出现的戏剧学因子。“动作的摹仿”这一戏剧的本质在内涵上得到进一步拓展;戏剧的娱神功能代替上古歌舞的自娱功能而占据主导地位,并开始出现娱人思想的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 宗教 巫风 戏剧学 思想
下载PDF
基督教爱的思想在小说《爱》中的体现
16
作者 郑侠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61-63,共3页
小说《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托尼·莫里森想要表达的是:非裔黑人应正视自己所受的历史创伤,更要寻求一种方法,摆脱自己在一个白人为主体的社会文化中的边缘化地位,重... 小说《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托尼·莫里森想要表达的是:非裔黑人应正视自己所受的历史创伤,更要寻求一种方法,摆脱自己在一个白人为主体的社会文化中的边缘化地位,重建美好的家园。这种方法就是要重视本种族之间的爱与协作,特别是与基督教教义《圣经》中的宗教之爱结合起来的爱。托尼·莫里森通过这种方式,把作品的主题与宗教思想融合在一起,在小说中体现了基督教的爱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宗教 宗教思想
下载PDF
延安时期萧军对基督教的认知与改变——以《萧军日记》为考察
17
作者 杜蕊蕊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1-28,101,共9页
川渝时期倾向于佛教且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萧军,在延安时期却与基督教思想产生了灵魂上的共鸣。纵观整个延安时期,萧军从政治、历史角度对于佛教、基督教、回教都进行过审视,以达到学习知识、积累创作素材、提高创作水平或应用于实际革命... 川渝时期倾向于佛教且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萧军,在延安时期却与基督教思想产生了灵魂上的共鸣。纵观整个延安时期,萧军从政治、历史角度对于佛教、基督教、回教都进行过审视,以达到学习知识、积累创作素材、提高创作水平或应用于实际革命战斗等目的,然唯有基督教真正进入其个人心灵需求层面。萧军对于宗教的态度经历了从关注宗教对于整个人类的意义到从基督教思想中寻求个人心灵诉求,从政治历史层面审视宗教到借助宗教思想洗练自我情操的过程。这一经历与他本身的精神特征与所处环境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军 宗教 延安 基督教思想
下载PDF
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新疆宗教工作的几点理论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仲康 《新疆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67-73,共7页
本文根据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着重就如何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新疆的宗教工作阐发思考与建议。作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结合新疆实际,讲政策、抓管理、促适应、防渗透,紧紧围绕... 本文根据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着重就如何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新疆的宗教工作阐发思考与建议。作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结合新疆实际,讲政策、抓管理、促适应、防渗透,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新疆小康社会这个中心和大局,为促进新疆和谐稳定、发展繁荣多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新疆宗教工作 思考 建议
下载PDF
18世纪越南的三教寺和三教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军凯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3年第2期76-82,110,共7页
流行儒释道三教的古代越南,有着与中国类似的"三教一原"思想。在18世纪,有迹可寻的三教寺至少有两个,分别是河内八景山和谅山二青岗三教寺。当时的越南文人多持有三教一原思想,其代表有状元郑穗、黎贵惇和吴时仕等人,或言三教... 流行儒释道三教的古代越南,有着与中国类似的"三教一原"思想。在18世纪,有迹可寻的三教寺至少有两个,分别是河内八景山和谅山二青岗三教寺。当时的越南文人多持有三教一原思想,其代表有状元郑穗、黎贵惇和吴时仕等人,或言三教"其本皆归于正心修身",或言"三教一门,三宗一理"。18世纪,越南民间还广受天主教传播的影响,有人试图将新来的天主教与原有三教会同,虽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但三教一原思想和会同四教的尝试,毫无疑问是近代和好教和高台教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宗教 三教寺 三教一原 会同四教
下载PDF
关于“《红楼梦》与宗教”研究的几点感想——序李根亮《〈红楼梦〉与宗教》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文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内涵丰富,值得花精力加以清理探讨。宗教文学和受宗教影响的文学,都是"宗教与古代文学"这一专题的研究对象。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虽不一致,但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即,在宗教与古代文学发生关系时,我们的研究是...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内涵丰富,值得花精力加以清理探讨。宗教文学和受宗教影响的文学,都是"宗教与古代文学"这一专题的研究对象。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虽不一致,但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即,在宗教与古代文学发生关系时,我们的研究是聚焦于与文学有关的"宗教"还是聚焦于文学中的"宗教"。从"《红楼梦》与宗教"的角度切入《红楼梦》研究,不难发现,在《红楼梦》与宗教的衔接处,最富魅力的是想象力的世界,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关于"《红楼梦》与宗教",根亮的思考是达到了相当深度的。根亮指出,曹雪芹所说的"色"不仅仅是指男女之间的情色之好,应该是就整个现实人生而言,既包括物质世界又包括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与宗教》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 文学与宗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