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赘婚亲属称谓的转化与调适——以南涧县密食禄村白族“招儿子”习俗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从水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亲属称谓的转化使"非正常性"入赘婚具有了"正常性"迎娶婚的亲属称谓特点,从而确定了入赘者的社会身份,构建了以宗亲为原则的父、子、兄、妹等亲属关系结构,完善了以姻亲为基点的姑、姨、舅、甥等亲属关系网络,从而... 亲属称谓的转化使"非正常性"入赘婚具有了"正常性"迎娶婚的亲属称谓特点,从而确定了入赘者的社会身份,构建了以宗亲为原则的父、子、兄、妹等亲属关系结构,完善了以姻亲为基点的姑、姨、舅、甥等亲属关系网络,从而确定了社会广泛认可的亲属体制,巩固了婚姻家庭的社会性和生理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儿子 婚姻 亲属称谓 转化
下载PDF
梅州客家方言中的祖辈亲属称谓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静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9-93,共5页
梅州作为客家方言的中心区域,具有客家方言的典型特征,但梅州所辖各县区的客家方言并不完全相同,地区之间存在内部差异。亲属称谓作为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能反映一个地区的语言特色,该文从梅州地区间差异较大的祖辈亲属称谓入手... 梅州作为客家方言的中心区域,具有客家方言的典型特征,但梅州所辖各县区的客家方言并不完全相同,地区之间存在内部差异。亲属称谓作为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能反映一个地区的语言特色,该文从梅州地区间差异较大的祖辈亲属称谓入手,着重论述梅州地区内部祖辈亲属称谓的构词特点和几组特殊的称谓方式,并探讨其内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方言 祖辈 亲属称谓 差异
下载PDF
从亲属称谓词看潮汕地域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冰沁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9-133,共5页
潮汕地区的现代亲属称谓系统虽然已经与古代大不相同,但仍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潮汕地区父权至上的家庭关系、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敬畏鬼神的迷信心理、传承古制的文化态度。而潮汕方言中亲属称谓词正在经历的演变又反映出了潮汕社会... 潮汕地区的现代亲属称谓系统虽然已经与古代大不相同,但仍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潮汕地区父权至上的家庭关系、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敬畏鬼神的迷信心理、传承古制的文化态度。而潮汕方言中亲属称谓词正在经历的演变又反映出了潮汕社会文化现代化、开明化、理性化、开放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称谓 传统 演变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新华字典》(2011版)中的亲属称谓研究
4
作者 张鹏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04-108,共5页
2011版《新华字典》中收录的部分亲属称谓是同处在一个语义场的同一个层级的词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未形成合理的统一性。释义不够周延;辈分高低、性别区分表述不清楚;义项的增减不明确;字条收录不全面;配例顺序不合... 2011版《新华字典》中收录的部分亲属称谓是同处在一个语义场的同一个层级的词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未形成合理的统一性。释义不够周延;辈分高低、性别区分表述不清楚;义项的增减不明确;字条收录不全面;配例顺序不合理。字典中的释文用语的选择和使用制约着配例的顺序性,影响着释文的严密性。尤其亲属称谓词语从辞书学的角度进行释义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礼教思想为参照背景。《新华字典》这样一部权威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辞书,应进一步在整体依托部分,部分彰显整体中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的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字典》 2011版 亲属称谓
下载PDF
平阳闽南话中“三身代词+亲属称谓词”格式——兼谈“阮母(我们妈)”类词语的词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小颖 《励耘语言学刊》 2011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本文首先描写平阳闽南话"三身代词+亲属称谓词"格式的内部组合制约及其意义,其次重点分析"阮我们母妈妈"类格式词汇化的动因,最后本文指出汉语史上也曾出现代词与亲属称谓词组合词汇化现象,如"乃尊"与"他乃尊","乃郎"与"他... 本文首先描写平阳闽南话"三身代词+亲属称谓词"格式的内部组合制约及其意义,其次重点分析"阮我们母妈妈"类格式词汇化的动因,最后本文指出汉语史上也曾出现代词与亲属称谓词组合词汇化现象,如"乃尊"与"他乃尊","乃郎"与"他乃郎"等词语,这些词语的来源和释义应在对其使用情况作全面细致的分析的基础上作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闽南话 三身代词 亲属称谓词 词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