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被引量:77
1
作者 刘广才 杨祁峰 +1 位作者 李隆 孙建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7-484,共8页
明确种间地上部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对提高间作体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Zeamays)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间... 明确种间地上部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对提高间作体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Zeamays)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以期为间作体系的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得出,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n,LER)分别为1.30和1.29),玉米覆膜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产量间作优势(LER分别为1.41和1.40);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系统具有明显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玉米覆膜也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来自地上部种间相互作用和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两个方面,但其相对贡献以地上部大于地下部,当玉米不覆膜时均以地上部占75%、地下部占25%,当玉米覆膜时均为地上部占67%、地下部占33%,玉米覆膜能明显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产量间作优势地下部的相对贡献。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也都具有重要贡献。玉米不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氮、磷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分别为67%与33%,钾则相等(各占50%);玉米覆膜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氮、磷养分吸收优势地下部贡献率,但对钾养分吸收优势贡献影响不明显。表明,间作优势不仅可以通过作物组合来获得,也可通过地膜覆盖等措施进行调控,玉米覆膜能显著增加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产量间作优势和养分吸收优势及其地下部的相对贡献。可见,该研究对小麦/玉米间作模式持续增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相对贡献
下载PDF
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刘广才 李隆 +3 位作者 黄高宝 孙建好 郭天文 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87-1795,共9页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大麦/玉米间作优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均为1.06,无明显间作优势;玉...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大麦/玉米间作优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均为1.06,无明显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分别为1.32和1.30,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不显著;玉米覆膜时,间作系统具有显著的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大麦/玉米间作中籽粒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为间作劣势而无贡献;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0%和2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交互作用对间作氮素养分吸收的贡献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60%与40%,钾则分别为45%与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相对贡献 玉米覆膜 间作系统 相对贡献 地下部 地上部 优势 大麦 生物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化影响 被引量:47
3
作者 崔林丽 史军 +2 位作者 杨引明 李贵才 范文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5-786,共12页
基于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象资料和区域人口资料,分析了1959~2005年和1981~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气温变化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站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化效应对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贡献率。结... 基于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象资料和区域人口资料,分析了1959~2005年和1981~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气温变化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站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化效应对气温的增温率和增温贡献率。结果表明,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效应 增温率 增温贡献率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山体基面高度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雪线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韩芳 张百平 +3 位作者 谭靖 周亮广 李伟涛 刘民士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30,共8页
山体效应是地理地带性之外,在大尺度上影响垂直带分布的主要因素,山体基面高度则是山体效应的第一影响因子。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雪线呈现出中心高、周围低,与山体基面高度相一致的环状分布模式。为分析山体基面高度对雪线分布的... 山体效应是地理地带性之外,在大尺度上影响垂直带分布的主要因素,山体基面高度则是山体效应的第一影响因子。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雪线呈现出中心高、周围低,与山体基面高度相一致的环状分布模式。为分析山体基面高度对雪线分布的影响,本文共收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雪线数据142个,采用纬度、经度和基面高度为自变量的三元一次方程拟合研究区雪线分布,计算各自的标准回归系数和相对贡献率,再将基面高度划分成5个子集(0-1000 m、1001-2000 m、2001-3000 m、3001-4000 m和4001-5000 m),分析基面高度不同的山地对雪线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① 在青藏高原,纬度、经度和基面高度对雪线高度分布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51.49%、16.31%和32.20%;② 随着基面高度的增高,各子集模型的决定系数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值域(R2=0.895-0.668),说明模型的有效性;③ 随基面高度的抬升,纬度和山体基面高度对雪线分布高度的相对贡献率分别表现出降低(92.6%-48.99%,R2=0.855)和增大(3.33%-31.76%,R2=0.582)的趋势,表明基面高度越高,其对雪线分布高度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效应 山体基面高度 雪线 空间分布 相对贡献率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特大型海相油田原油来源——来自深部低TOC烃源岩的证据与相对贡献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庞雄奇 陈君青 +3 位作者 李素梅 庞宏 陈践发 赵正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1,91,共20页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被认为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2套烃源岩,但何者为主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生物标志物对比、馏分碳同位素对比、单体烃同位素对比和碳同位素质量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证实了...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被认为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2套烃源岩,但何者为主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生物标志物对比、馏分碳同位素对比、单体烃同位素对比和碳同位素质量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证实了塔北地区海相原油以中—上奥陶统烃源岩贡献为主,最大可达88%,不同地区贡献不同。然而,目前钻井证实的高丰度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局限,难以解释塔北地区已发现的广泛分布的特大型海相油田油气资源规模。通过干酪根元素随埋深变化、生烃潜力变化、古TOC恢复等多方面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证实,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部低TOC烃源岩发生过大量生排烃,并根据排烃门限、烃源岩地球化学和测井特征综合判识了有效低丰度烃源岩。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烃潜力法评价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各成藏体系中—上奥陶统高丰度和有效低丰度烃源岩的排烃量。台盆区中—上奥陶统低丰度烃源岩排烃量为494.4×10~8t,高丰度烃源岩排烃量为1 353×10~8t,高、低丰度烃源岩的相对贡献比率分别为73.2%和26.8%。其中,塔北隆起轮南—英买力成藏体系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排烃量为327.7×10~8t,高、低丰度烃源岩的相对贡献比率分别为59.8%和40.2%,表明低TOC烃源岩对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特大型海相油田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海相原油 相对贡献 低丰度烃源岩 中—上奥陶统 油气成藏
原文传递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yield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of China using DSSAT-CERES-Wheat model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被引量:15
6
作者 QU Chun-hong LI Xiang-xiang +1 位作者 JU Hui LIU Q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379-1391,共13页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documented as a major threat to curr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yield is essential for agricultural climate adaptation,especially ...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documented as a major threat to curr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yield is essential for agricultural climate adaptation,especially for the Huang-Huai-Hai Plain(3H Plain)of China which is an area known to be vulnerable to global warming.In this study,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yield between the baseline period(1981–2010)and two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8.5 and RCP4.5)were simulated for the short-term(2010–2039),the medium-term(2040–2069)and the long-term(2070–2099)in the 3H Plain,by considering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changes in temperature,solar radiation and precipitation using the DSSAT-CERES-Wheat model.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TMAX and TMIN),solar radiation(SRAD),and precipitation(PREP)during the winter wheat season increased under these two RCPs.Yield analysis found that wheat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RAD,PREP and CO2 concentration,but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the total impact,increasing wheat yield by 9.53,6.62 and 23.73%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4.5 scenario,and 11.74,16.38 and 27.78%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8.5 scenario.However,as increases in temperature bring higher evapotranspiration,which further aggravated water deficits,the supposed negativ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rmal resources decreased wheat yield by 1.92,4.08 and 5.24%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4.5 scenario,and 3.64,5.87 and 5.81%for the three terms of future climate under RCP8.5 scenario with clearly larger decreases in RCP8.5.Counterintuitively,the impacts in southern sub-regions were positive,but they were all negative in the remaining sub-regions.Ou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in the 3H Plain,which is a part of the mid-high latitude region,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thermal resources were counteracted by the aggr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relative contribution WHEAT yield DSSAT-CERES-Wheat MODEL Huang-Huai-Hai PLAIN
下载PDF
Sedime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by using ^(137)_Cs and ^(210)Pb radionuclides in a small catchment of the Hilly Sichuan Basin, China 被引量:15
7
作者 ZHANGXinbao HEXiubin +3 位作者 WENAnbang D.E.Walling FENGMingyi ZOUX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8期1953-1957,共5页
Double radionuclide tracers of 137Cs and 210Pb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sediment sources in the Wujia Gully, a small catchment in the Hilly Sichuam Basin in 2002. Aver-age 137Cs and 210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rce ... Double radionuclide tracers of 137Cs and 210Pb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sediment sources in the Wujia Gully, a small catchment in the Hilly Sichuam Basin in 2002. Aver-age 137Cs and 210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rce soils of the steep forest slopes, gentle cultivated terraces and bare slopes were 7.15±0.40 and 162.01±3.86 Bqkg-1, 4.01±0.31 and 70.96±2.65 Bq·kg-1, and 0 and 15.12±1.22 Bq·kg-1,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cently depos-ited sediments in the reservoir were 3.06±0.23 and 72.66±1.61 Bq·kg-1, respectively. By using the mixing model, the relative sediment contributions from steep forest slopes, gen-tle cultivated terraces and bare slopes (including channel banks) were estimated to be 18%, 46% and 36%, respec-tively. Cultivated terraces and bare slopes (including channel banks) wer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mportant sediment sources in catchment.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in the catch-ment was 642 t·km-2·a-1 from the deposited sediment volume in the reservoir since 1956. Soil erosion rates for the forest slopes and cultivated terraces, which accounted for 2/3 and 1/3 of the drainage area in the catchment, were esti-mated to be 173 and 886 t·km-2·a-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137CS ^210PB 放射性核 四川盆地 相对贡献法 巫江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NPP变化相对贡献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勇 卢云贵 +4 位作者 戴强玉 赵纯 黄雯婷 陈天伟 张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88-5000,共13页
基于MODIS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重标极差(R/S)分析,揭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生态系统NPP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并基于情景设置的相对贡献分析,在区域和格网... 基于MODIS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重标极差(R/S)分析,揭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生态系统NPP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并基于情景设置的相对贡献分析,在区域和格网尺度上定量厘定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生态系统NPP变化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时间上,2000~202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NPP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6.99g/(m^(2)·a).林地、草地和耕地生态系统NPP均呈上升趋势,林地生态系统NPP上升速率最高,为9.79g/(m^(2)·a),草地生态系统NPP上升速率次之,为8.84g/(m^(2)·a),耕地生态系统NPP上升速率最低,为2.34g/(m^(2)·a).空间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NPP变化斜率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及各植被生态系统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均大于呈下降趋势的面积占比,其中,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分别为91.43%和91.48%.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NPP未来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小于呈下降趋势的面积占比.由相对贡献分析结果可知,区域尺度上,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生态系统NPP变化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5.60%和10.85%.气候变化主导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NPP变化,而土地利用变化主导耕地生态系统NPP变化.格网尺度上,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和草地生态系统NPP变化由土地利用变化主导的面积占比最大,分别为54.99%和56.91%.林地生态系统NPP变化由气候变化主导的面积占比最大,为71.96%.剩余因素对耕地生态系统NPP变化的相对贡献高于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植被NPP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植被生态系统 相对贡献
下载PDF
再论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被引量:14
9
作者 史培军 陈彦强 +3 位作者 马恒 叶涛 唐海萍 王静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4028-4035,共8页
在2017年夏季对青藏高原青藏线沿线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测量的基础上,于2018~2020年夏季对青藏高原新藏线、环青海湖、环祁连山(含冬季)、川藏线、西宁-玉树-昌都-昆明线、玉树-那曲-阿里线、西宁-合作-成都线等不同区域作了野外路线... 在2017年夏季对青藏高原青藏线沿线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测量的基础上,于2018~2020年夏季对青藏高原新藏线、环青海湖、环祁连山(含冬季)、川藏线、西宁-玉树-昌都-昆明线、玉树-那曲-阿里线、西宁-合作-成都线等不同区域作了野外路线考察测量,共计得到487个采样点的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海拔、气温、植被覆盖度三者对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的贡献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海拔的相对贡献为47%,气温的相对贡献为32%,植被覆盖度的相对贡献为3%,海拔不是绝对控制因素.海拔、气温、植被覆盖度只解释了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的82%,其余未解释部分很可能与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土壤异养呼吸等其他因素有关.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的时空差异很可能主要由不同类型植被光合作用的释氧与土壤异养呼吸的耗氧之间的差异,以及地势和近地表温度改变大气密度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相对氧含量 时空差异 地理环境 贡献率
原文传递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来祥 刘广才 李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80,共7页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29,...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29,具有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41、1.40,具有极显著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明显,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极显著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中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分别为75%、25%,当玉米覆膜时均为地上部占67%、地下部占33%。当玉米不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磷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分别为67%与33%,钾则地上部与地下部贡献相等(各占5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钾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55%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相对贡献
下载PDF
挥发分氮和焦炭氮对N_2O生成的相对贡献的研究方法——对“原煤/焦炭分别燃烧实验法”的研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煜 李冠华 闫安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75,79,共6页
结合多项实验结果 ,通过实例计算和论证分析 ,论述了“原煤 /焦炭分别燃烧实验”方法在实验和计算方面的缺陷 ,指出了焦炭燃烧实验温度应与焦炭制备的温度一致 ,焦炭的制备与燃烧实验应在同一台装置中进行。证明了煤氮转化率与焦炭氮转... 结合多项实验结果 ,通过实例计算和论证分析 ,论述了“原煤 /焦炭分别燃烧实验”方法在实验和计算方面的缺陷 ,指出了焦炭燃烧实验温度应与焦炭制备的温度一致 ,焦炭的制备与燃烧实验应在同一台装置中进行。证明了煤氮转化率与焦炭氮转化率的差值不能作为挥发分氮的转化率 ;在煤中氮的 90 %以上分布于焦炭的情况下 ,煤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焦炭 ,其氮的转化量和转化率都大于煤热解制成的焦炭。通过原煤热解制备的焦炭不能代表煤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焦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氧化亚氮 相对贡献 焦炭 燃料氮转化率
全文增补中
土地覆被变化与管理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耦合效应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锋瑞 刘继亮 +2 位作者 刘长安 牛瑞雪 刘七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0-350,共11页
以黑河中游人工绿洲边缘天然草地及其转变的人工梭梭灌木林(21a)、人工杨树林(28a)、人工樟子松林(33a)和农田(开垦27a和100a)为研究对象,基于6种研究样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变量排序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地利用... 以黑河中游人工绿洲边缘天然草地及其转变的人工梭梭灌木林(21a)、人工杨树林(28a)、人工樟子松林(33a)和农田(开垦27a和100a)为研究对象,基于6种研究样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变量排序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管理措施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及其主要类群演变的耦合效应。主要结果是:①将天然草地转变为未实施管理措施的人工梭梭灌木林后并未引起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显著变化,而转变为实施管理措施的杨树和樟子松人工林及农田后,导致了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异,证实了土地覆被变化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作用及其效应受管理措施的强烈调控。②土壤动物群落的演变过程受土地覆被变化与灌溉和施肥管理的共同影响,其中灌溉的贡献率最大,是关键驱动因子。③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对土地覆被变化和管理耦合作用的响应不同。灌溉对跳虫、甲螨和革螨的个体数量和物种丰富度的直接影响和总效应最大;施肥对辐螨的个体数量和物种丰富度的直接影响和总效应最大;灌溉和施肥对稀有类群的个体数量和物种丰富度的直接影响和总效应均较大,具同等重要的作用。结论是,土地覆被变化与管理耦合作用通过改变土壤水文和生态环境条件驱动了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管理扰动 相对贡献 中小型土壤动物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根系周转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元丰 万宏伟 +2 位作者 赵玉金 陈世苹 白永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根系周转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指标,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碳固持潜力估算的核心参数。然而,由于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数据获取困难,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相关研究十分有限,尤其是分布广泛的中国草地,区域尺度上的整合研究... 根系周转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指标,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碳固持潜力估算的核心参数。然而,由于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数据获取困难,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相关研究十分有限,尤其是分布广泛的中国草地,区域尺度上的整合研究几乎为空白。基于样地实测数据、已发表文献和在线数据库数据,对中国草地5种植被类型、共计154个草地生态系统根系周转的空间格局进行整合分析,并结合气象和土壤数据,揭示了草地生态系统根系周转的关键驱动因子。研究发现:(1)根系周转速率随纬度升高而降低,低纬度温暖地区根系周转更快;(2)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砾石含量、容重、pH值)共同影响根系周转,对周转变异性的解释度为44%,其中气候因子的相对贡献率为57%,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对贡献率为43%;(3)中国草地根系周转的格局和驱动因子与全球尺度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该研究对根系周转的驱动因子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证据,为全球尺度上的整合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周转 中国草地 气候因子 土壤属性 相对贡献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暖温带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的物种扩散和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海丰 薛达元 桑卫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359-2366,共8页
群落构建的驱动力(随机过程与确定性过程)对群落构建的作用受森林功能发育过程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探讨两者随群落功能发育过程发生的特点.次生林功能发育阶段多样,具有检测发育过程中群落构建驱动力变化的优势.本研究利用20 hm2暖温带次... 群落构建的驱动力(随机过程与确定性过程)对群落构建的作用受森林功能发育过程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探讨两者随群落功能发育过程发生的特点.次生林功能发育阶段多样,具有检测发育过程中群落构建驱动力变化的优势.本研究利用20 hm2暖温带次生林样地基础调查数据检测了局域尺度上暖温带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群落物种扩散与生态位过程的发生特点,区分了2类过程对群落多样性构建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局域尺度上功能发育过程显著影响物种扩散与生态位过程,对生态位分化过程的影响速率要快于物种扩散.在森林功能发育过程中,生态位分化表现为稳定下降,而物种扩散则为前期不变,后期稳定下降.群落功能发育尺度上的物种扩散伴随了冠层稳定的骨架结构及分离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垂直分布上群落物种组成的匀质性,有利于物种共存.局域尺度上,物种扩散与生态位分化过程的交互效应是群落构建的主要动力,物种扩散作用要强于生态位分化过程.本研究暗示除了空间因子等的被动调节,中性与生态位过程对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也受群落功能发育阶段的影响,群落构建驱动力受群落自身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构建 群落结构 物种丰富度 中性过程 确定性过程 相对贡献
原文传递
二孩政策对不同指征剖宫产率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晓燕 肖晚晴 +4 位作者 刘慧慧 黄培元 于佳 杨丽 邱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10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分析评价二孩政策对不同指征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Ⅳ类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产妇分娩资料,分别计算剖宫产率、非医学指征和医学指征别剖宫产率;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和时间序列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分... 目的分析评价二孩政策对不同指征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市Ⅳ类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产妇分娩资料,分别计算剖宫产率、非医学指征和医学指征别剖宫产率;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和时间序列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利用贡献比指标探讨各指征对剖宫产率上升或下降的影响。结果研究纳入产妇250249例。2013年至2016年,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39.02%~33.34%,Z=20.700,P<0.001)。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下降是剖宫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Z=39.987,P<0.001);而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Z=-9.661,P<0.001),在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期间斜率分别增加了0.246(95%CI:0.070~0.421)、0.283(95%CI:0.107~0.458),即从基线的每月平均减少0.20%变为单独二孩时期每月增加0.05%,再到全面二孩时期每月增加0.33%。瘢痕子宫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二孩政策背景下,瘢痕子宫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非医学指征原因剖宫产率可有效降低总体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政策 剖宫产 指征 贡献比
下载PDF
影响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的因素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露 范广洲 《气象科技》 2018年第6期1172-1179,共8页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全球0.5°×0.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水汽收支方程中的水汽局地变化项、辐散项、平流项和垂直项的相对贡献,并分析了各项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整层和近地层,水汽辐合辐散项...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全球0.5°×0.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水汽收支方程中的水汽局地变化项、辐散项、平流项和垂直项的相对贡献,并分析了各项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整层和近地层,水汽辐合辐散项占大气可降水量变化项的比例最高;在中层和高层,水汽平流项占大气可降水量变化项的比例最高。水汽辐合辐散与大气可降水量有更好的相关性。(2)水汽辐合辐散的空间分布整体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整层和近地层,高原东部为湿平流,其余大部分区域为干平流,在中层湿平流区域面积扩大,高层几乎都为干平流。(3)水汽辐合辐散年际变化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中整层、近地层和中层增加趋势最明显;水汽平流年际变化表现为各层都呈下降趋势,其中中层和高层下降趋势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辐合辐散 水汽平流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水系形态特征与侵蚀产沙响应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进林 韦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3,共7页
流域水系形态指示着流域地貌发育和水文过程,研究其形态特征有助于流域水力开发、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规划的制定。基于DEM数据,运用分形维数、河段蜿蜒度、灰色关联度和非线性响应模型分析了嘉陵江流域水系形态特征以及侵蚀产沙... 流域水系形态指示着流域地貌发育和水文过程,研究其形态特征有助于流域水力开发、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规划的制定。基于DEM数据,运用分形维数、河段蜿蜒度、灰色关联度和非线性响应模型分析了嘉陵江流域水系形态特征以及侵蚀产沙与水系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内各子流域水系形态差异显著,其中,渠江子流域水系形态分形维数为5.102,水系分叉总数增加最快,分枝形态最复杂,溯源侵蚀能力最强。其余4个子流域水系形态分形维数分别为白龙江子流域3.706,干流上游子流域3.605,干流中下游子流域3.576,涪江子流域3.548。各子流域河段均以低蜿蜒度为主,约占河段总数的73%~82%;中蜿蜒度河段数约占总数的12%~20%。平均输沙量和泥沙淤积量与水系分形维数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618,0.641,与河段平均蜿蜒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588,0.591。河段蜿蜒度和分枝结构复杂度对输沙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1%和79%,对泥沙淤积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8%和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河段蜿蜒度 灰色关联度 相对贡献率 侵蚀产沙
下载PDF
海水物性对地震反射系数的相对贡献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崇志 宋海斌 +2 位作者 王东晓 黄兴辉 拜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3-2132,共10页
地震剖面与海水物性之间的关系是地震海洋学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选取地中海涡旋、各大洋不同纬度和南海东北部不同月份的三组CTD资料,按海域、季节和深度对法向相对贡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从地中海涡旋CTD资料中选取典型温盐界... 地震剖面与海水物性之间的关系是地震海洋学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选取地中海涡旋、各大洋不同纬度和南海东北部不同月份的三组CTD资料,按海域、季节和深度对法向相对贡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从地中海涡旋CTD资料中选取典型温盐界面进行非法向相对贡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声速和温度的平均法向相对贡献随着海域、季节和深度呈相似性变化,其变化范围主要由相邻海水团之间的物性差异决定,分别为78%~94%和74%~98%.声速和温度(密度和盐度)的非法向相对贡献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大(减小).用于反演的叠前地震数据应尽量包含较宽入射角范围的道集,特别是对于相对贡献较小的密度和盐度,包含小入射角的地震道对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尤为重要.通过对比地中海涡旋的Turner角剖面和相对贡献结果,发现Turner角对相对贡献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其密度和盐度相对贡献较大的区域对应于Turner角为-45°的双稳定区域与扩散对流区域的边界附近,在此区域的密度比为零或较小.南北极附近海域的密度比较小,从而导致高纬度站位出现声速和温度相对贡献偏小的现象.南海东北部冬季表层海水的温度和声速相对贡献偏大则可能是由于黑潮侵入导致海水层温度差异及密度比变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海洋学 相对贡献 南海 地中海涡旋
下载PDF
相对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及其在轿车车身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增伟 朱平 +1 位作者 覃智威 刘钊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39,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传递率矩阵的相对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传递路径分离模式,对分离模式下的响应进行预测,并计算出传递路径相对贡献度。针对轿车车身振动问题进行应用研究,选取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加速度和车内座椅安装处加速度作为... 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传递率矩阵的相对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传递路径分离模式,对分离模式下的响应进行预测,并计算出传递路径相对贡献度。针对轿车车身振动问题进行应用研究,选取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加速度和车内座椅安装处加速度作为振动传递分析的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全局传递率矩阵的相对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预测振动传递分离模式下的目标加速度,能够识别出贡献度较大的传递路径,验证了方法的工程可行性,为开展轿车车身NVH性能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振动 传递路径 传递率矩阵 相对贡献度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屹冉 张弛 +2 位作者 魏嘉诚 李显巨 嘎毕日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44-3452,共9页
为探究内蒙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利用MODIS NPP数据分析内蒙古2001—2020年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利用Thornthwaite纪念模型和差值比较法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该地... 为探究内蒙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文利用MODIS NPP数据分析内蒙古2001—2020年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利用Thornthwaite纪念模型和差值比较法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该地区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研究区NPP呈显著的增加趋势(3.29 gC·m^(-2)·a^(-1)),NPP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99.1%的区域NPP呈升高趋势。(2)在植被改善的地区中,大兴安岭地区、研究区西南部主要是由人为主导,研究区中部包括通辽赤峰和锡林郭勒等地区主要由气候主导,其他地区由两者共同作用。在土地退化的区域,多为人为主导。其中,森林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3)人类活动影响的NPP(Huma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HNPP)总体呈正值,即人类活动抑制了植被生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这些地区人为活动对植被的生长抑制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植被变化 相对贡献度 主导因素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