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种相对多度指数在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及局限 被引量:61
1
作者 陈立军 肖文宏 肖治术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多度是衡量物种种群数量的参数之一,多度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经典问题。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作为一种简单、便利的指标,广泛应用于动物本底清查中。但RAI易受物种自身特征、探测率和环境... 多度是衡量物种种群数量的参数之一,多度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经典问题。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作为一种简单、便利的指标,广泛应用于动物本底清查中。但RAI易受物种自身特征、探测率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其他物种数量分析方法,以验证其与种群大小的相关性。随着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广泛应用,用红外相机数据估计动物种群数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基于红外相机数据计算RAI的方法有多种,不同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存在差异,亟需对现有方法和应用进行梳理。本文综述了根据红外相机数据计算物种相对多度的4种主要方法:(1)拍摄一张有效照片所需要的天数;(2)基于单位调查强度的物种拍摄率;(3)每个位点每天的物种拍摄率;(4)某一物种的照片数占所有物种的比例。总结了我国野生动物监测调查中采用红外相机方法计算RAI的应用现状。国内的研究主要采用第2种和第4种计算方法,其中约72.5%的研究论文应用第2种计算方法,而第4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比较。我们建议根据红外相机数据计算RAI时尽量使用第2种计算方法,这有助于研究或管理人员对不同研究中的物种RAI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调查 相对多度指数 红外相机 物种编目
原文传递
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姜莉莉 宫庆涛 +2 位作者 武海斌 盛福敬 孙瑞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82-3490,共9页
以自然生草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种植黑麦草、白三叶、鼠茅草和长柔毛野豌豆对山东省阳谷县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揭示其与土壤养分含量及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可提高土壤中链格孢菌和曲霉的相对丰度... 以自然生草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种植黑麦草、白三叶、鼠茅草和长柔毛野豌豆对山东省阳谷县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揭示其与土壤养分含量及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可提高土壤中链格孢菌和曲霉的相对丰度,白三叶处理可提高土壤赤霉的相对丰度,鼠茅草处理可增加土壤短梗菌属和毛壳属真菌的相对丰度,长柔毛野豌豆处理可增加土壤亚硝化螺菌和绿僵菌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而自然生草则会使土壤青枯菌等病原细菌数量增加.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芽孢杆菌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曲霉与速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绿僵菌与pH、CEC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苹果园行间种植长柔毛野豌豆,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高通量测序 相对丰度 多样性指数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大亚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娜娜 董丽娜 +4 位作者 李永振 艾红 李夏 陈国宝 史赟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3-870,共8页
根据20世纪80年代起大亚湾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从不同分类阶元分析了大亚湾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Δ+和∧+),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 根据20世纪80年代起大亚湾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从不同分类阶元分析了大亚湾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Δ+和∧+),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以及目级和科级水平相似性系数(C)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数,其中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为本文首次提出。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22目94科206属,以鲈形目种类居绝对优势。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大亚湾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4.27、9.36、14.55),(2.19、3.40)和(1.55),高于东海陆架,而低于东沙群岛海域,并且与纬度梯度成反比,证明低纬度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低,种类组成主要集中分布于较少数的分类类群。使用PRIMER 5.2软件计算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数值分别为62.2和110.0,其中Δ+低于东海陆架区(65.7),高于东沙群岛海域(55.2),说明大亚湾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区海域鱼类近,比东沙群岛海域鱼类的远,并且分布较不均匀。3个海区的相似性系数比较结果显示,在目级水平上,大亚湾海域鱼类组成同东沙群岛接近,而科级水平上同东海陆架区更为接近。本研究在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审视大亚湾海域鱼类组成,以期增加对大亚湾鱼类多样性的认识,为该区域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阶元包含指数 分类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指数 相似性指数 大亚湾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1
4
作者 田成 李俊清 +3 位作者 杨旭煜 余鳞 袁丹 黎运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0-626,共7页
本研究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主要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现状、相机数量和相机工作日与物种数量间的关系以及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42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物... 本研究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主要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现状、相机数量和相机工作日与物种数量间的关系以及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42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物种独立照片1,793张,鉴定出野生动物25种,包括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相机数量增加到23台的时候拍摄到了本次记录的全部25种野生动物,并且在单台相机工作日达到180天时,物种数达到饱和。保护区内物种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29.28)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15.78);大熊猫的相对丰富度为8.09;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中华鬣羚和黄喉雉鹑的相对丰富度在2–5之间;中华斑羚、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黑熊、四川羚牛和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相对丰富度最低,不到1。综上所述,红外相机能够有效地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调查,对于相对丰富度较低的物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些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周鸭仙 李言阔 +4 位作者 李佳琦 刘武华 邵瑞清 钟毅峰 曹开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975-4984,共10页
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期间,共累计4442个相机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003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683张,共4目9科16种;鸟类独立有... 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期间,共累计4442个相机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003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683张,共4目9科16种;鸟类独立有效照片320张,共9目23科46种;保护区内兽类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鸟类丰富度最高的是黑领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2种,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6种,分别为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草鸮(Tyto longimembris)、红角鸮(Otus sunia)和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红外相机在灌丛中拍摄率最高,在草甸中拍摄率最低。通过稀疏外推曲线对物种多样性进行估计可得,保护区实际的物种数远大于监测到的物种数,因此有待继续进行长期监测。通过物种与相机位点的PCA排序图可知,各个相机位点和物种的相关性较强。调查结果为保护区提供了重要的兽类和鸟类资源信息,为保护区对野生动物的有效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物种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 拍摄率
下载PDF
探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大型猫科动物及其猎物的种群评估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治霖 康霭黎 +6 位作者 郎建民 薛延刚 任毅 朱志文 马建章 刘培琦 姜广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5-732,共8页
红外相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及其猎物种群的研究。本研究以珲春保护区春化和马滴达两个区域的监测结果为例,介绍利用该技术对我国长白山区东北虎、东北豹及其猎物... 红外相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及其猎物种群的研究。本研究以珲春保护区春化和马滴达两个区域的监测结果为例,介绍利用该技术对我国长白山区东北虎、东北豹及其猎物的种群评估方法,包括监测位点的选择、相机的架设方式及参数设置、数据筛选、东北虎和东北豹体侧花纹个体识别方法、物种相对丰富度的计算以及捕食者与猎物丰富度关系模型的构建。最后就东北虎、东北豹体侧花纹个体识别技术的适用性、红外相机监测与传统调查方法的差异,相机监测的误差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利用红外相机技术进行密度预测以及东北虎、东北豹个体自动识别技术还需继续完善。1对/25 km2的相机架设密度基本上满足对于珲春保护区春化至马滴达区域虎豹的监测强度要求,但对于有蹄类则需要另外的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可加模型 个体识别 相对丰富度指数 误差分析 种群评估
原文传递
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纬和 陈月龙 +6 位作者 邓玥 王兴哲 陈立军 胡大明 罗秀海 宋大昭 肖治术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2-1015,共4页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们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红外相机对地面活动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布设在24个位点的24台相机累计工作3,832天,共获得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535张。经鉴定,兽类有4目10科17种,鸟类有2目4科10种...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们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红外相机对地面活动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布设在24个位点的24台相机累计工作3,832天,共获得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535张。经鉴定,兽类有4目10科17种,鸟类有2目4科1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和黑顶噪鹛(Trochalopteron affine)为保护区新记录种,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汶川地震后首次拍到。兽类中,花面狸(Paguma larva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3种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50.2%。鸟类中,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91.6%。本研究为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原文传递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活动节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源笙 蒋健 +4 位作者 蒋万杰 王丹 范雅倩 汤小明 鲍伟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7,共8页
在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中,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其生存策略的重要前提。基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资料,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10种最常见兽类的季节性节律和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1)岩松鼠Sci... 在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中,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其生存策略的重要前提。基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资料,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10种最常见兽类的季节性节律和日活动节律。结果显示:(1)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北花松鼠Tamias sibiricu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在夏季活动最频繁,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和野猪Sus scrofa在秋季活动最频繁。通过分析松鼠的年活动节律,推测其可能为2013年11月人为放生至保护区的新物种。(2)果子狸、中华斑羚、猪獾、豹猫和野猪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北花松鼠、松鼠Sciurus vulgaris和岩松鼠为昼行性动物。(3)依据兽类探测红外相机的行为表现,发现不同种类动物对红外相机产生了回避或受到吸引的行为。研究表明,红外相机是一种长期监测林地兽类活动节律的有效技术手段,可为制定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季节性节律 日活动节律 相对丰富度 红外相机监测
下载PDF
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冬春季地面活动鸟兽红外相机初步调查 被引量:18
9
作者 汤小明 张德怀 +3 位作者 马志红 吴同路 张源笙 鲍伟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1-760,共10页
为了解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保护区内放置30台红外相机开展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目14科27种,兽类4目8科10种,其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角鸮(Otus sunia)、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 为了解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保护区内放置30台红外相机开展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目14科27种,兽类4目8科10种,其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角鸮(Otus sunia)、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剧烈。相对丰富度最高的6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60.19)、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34.14)、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27.78)、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23.34)、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23.34)、中华斑羚(21.99)。对狍、岩松鼠、中华斑羚进行日活动节律分析,狍属晨昏活动型;中华斑羚有两个活动高峰;岩松鼠的日活动高峰集中在晨间,为单峰型。本研究提供了北京雾灵山部分鸟兽资源的最新动态现状及活动节律信息,同时表明红外相机在拍摄地栖性鸟类、大中型兽类、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优势,而对于非地栖鸟类和小型兽类,红外相机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为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森林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节律 北京雾灵山 鸟类和兽类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
原文传递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类和兽类资源的红外相机监测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英荣 兰文军 +5 位作者 邹思成 袁荣斌 董晓雨 曹吉锐 杨清培 宋庆妮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1-818,共8页
红外相机技术已成为野生动物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的清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完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的编目信息,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我们按样线法布设了52台红外相机进行连续监测。本... 红外相机技术已成为野生动物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的清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完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的编目信息,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我们按样线法布设了52台红外相机进行连续监测。本次调查累计18,417个相机工作日,拍摄到独立有效照片8,908张,记录到野生兽类与鸟类共62种,其中兽类20种,隶属5目13科,鸟类42种,隶属5目14科。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种,即黑麂(Muntiacuscrinifrons)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亚洲黑熊(Ursusthibetanus)、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和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等10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的有4种,近危的5种。兽类相对多度指数居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小麂(Muntiacusreevesi)、藏酋猴(Macacathibetana)和野猪(Susscrofa);鸟类相对多度指数位于前三位的是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紫啸鸫(Myophonuscaeruleus)和黑领噪鹛(Garrulaxpectoralis)。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沿海拔梯度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单峰模式,以800–1,200 m的区域最高。本文结果可为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清查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保护区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监测 珍稀动物 相对多度指数 中域效应假说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定 吕鑫平 +4 位作者 吴勇 庞德洪 杨旭 杨彪 李生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3,共11页
物种编目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对更新本底物种编目资料至关重要。2016年4月-2018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开展监测研究。研究期间共布设169个相... 物种编目评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对更新本底物种编目资料至关重要。2016年4月-2018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开展监测研究。研究期间共布设169个相机监测位点,覆盖109个公里网格,共计31 148个相机日,共获得照片27 402张,视频19 621段,物种拍摄记录数16 696份,独立有效记录数2 845次,共鉴定出野生鸟兽7目20科51种,其中兽类4目13科22种,鸟类3目7科2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计1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7种、鸟类5种;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3种。兽类中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在历年的监测结果中均最高,而鸟类中最高的是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共计33种鸟兽物种在历年监测中均被拍摄到,有12种仅在其中2年监测中被拍摄到,有6种仅在其中1年监测中被拍摄到。本研究为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野生鸟兽物种的监测记录,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及后续科学研究与保护管理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兽类 鸟类 相对多度指数 网格占有率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薛亚东 李佳 +7 位作者 胡杨 马莉 钱卫强 严频发 杨明伟 陈大祥 吴波 李迪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2017年5-9月,采用红外相机调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共布设154个相机位点,累计12 096个相机日,共获得9 675张有效独立照片,鉴定23种野生兽类和50种野生鸟类物种,分别隶属5目10科和9目19科,另记录到家畜5种。相对... 2017年5-9月,采用红外相机调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共布设154个相机位点,累计12 096个相机日,共获得9 675张有效独立照片,鉴定23种野生兽类和50种野生鸟类物种,分别隶属5目10科和9目19科,另记录到家畜5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五种野生动物依次为岩羊(Pseudois rnayaur)(18.23)、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rea)(15.98)、灰尾兔(Lepus oiostolus)(5.06)、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3.39)、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2.49)。中国特有物种有荒漠猫(Felis bieti)、白唇鹿(Ceryus albirostris)、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红耳鼠兔(Ochotana erythroti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和地山雀(Pseudopocdoces humilis)7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0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分别有1种、6种、3种、14种。红外相机调查结果反映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现状,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名录 生物多样性编目 濒危物种 相对多度指数 国家公园
下载PDF
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亮 吕振波 +3 位作者 李凡 徐炳庆 李敏利 杨福芝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0-535,共6页
为了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及物种之间的差异关系,根据对3个河口水域鱼类的调查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名录进行系统整理,运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各分类单元相似性指数和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方法,对3个河... 为了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及物种之间的差异关系,根据对3个河口水域鱼类的调查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名录进行系统整理,运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各分类单元相似性指数和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方法,对3个河口水域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个河口水域共有鱼类1210种,其中黄河口水域198种,长江口水域338种,珠江口水域1009种,各水域鲈形目种类最多,且目级相对丰富度也以鲈形目最高;等级多样性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均以珠江口水域最低,说明珠江口水域鱼类较其他2个河口水域鱼类群落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不同分类阶元间物种分布较均匀;相似性分析表明,黄河口水域和珠江口水域鱼类相似性在各分类阶元均最低,说明两个河口水域之间鱼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指数 相似性指数 黄河口水域 长江口水域 珠江口水域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鹏 付明霞 +11 位作者 齐敦武 宋心强 韦伟 杨琬婧 陈玉祥 周延山 刘家斌 马锐 余吉 杨洪 陈鹏 侯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5-912,共8页
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已成为地栖兽类与鸟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们在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布设167台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累计工作6,738个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317张,其中野生兽... 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已成为地栖兽类与鸟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们在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布设167台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累计工作6,738个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317张,其中野生兽类2,673张、野生鸟类644张。鉴定出野生兽类5目14科23种,野生鸟类5目11科3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种,即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和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分别是藏酋猴(Macacathibetana)、黑熊(Ursus thibetanu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水鹿(Cervus equinus)、血雉(Ithaginiscruentus)、白腹锦鸡(Chrysolophusamherstiae)、白鹇(Lophuranycthemera)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其中,属于《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极危的有1种,即林麝,易危的有9种,近危的有10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的有2种,易危的有5种,近危的有3种;被CITES附录I收录的有4种,附录II收录的有6种。新记录物种7种,分别是灰鼯鼠(Petaurista xanthotis)、水鹿、黄颈啄木鸟(Dendrocopos darjellensis)、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白眉鸫(Turdus obscurus)、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和红翅噪鹛(Trochalopteron formosum)。物种相对丰富度最高的3种动物分别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25.26)、藏酋猴(RAI=64.71)和红腹角雉(RAI=43.34)。本次监测初步掌握了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活动鸟类的种类组成和相对多度,为野生动物的研究与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大相岭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堆芳 孙章运 +5 位作者 胡大志 安蓓 陈刘阳 张德喜 董凯 张立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8,共9页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3个监测样区60台红外相机,累计14 999个相机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 619张,鉴定19种哺乳动物隶属于5目9科,还记录到3种家畜。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3个监测样区60台红外相机,累计14 999个相机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 619张,鉴定19种哺乳动物隶属于5目9科,还记录到3种家畜。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中国特有种2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近危(NT)"的1种、"易危(VU)"的4种;CITES附录11种。动物地理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占53%,广布种占47%。在单台相机工作日达到204 d后拍摄到了本次记录的19种野生动物。相对多度指数(RAI)最高的前4种重要物种依次为马鹿(Cervus yarkandensis)(5.16)、岩羊(Pseudois nayaur)(2.01)、狍(Capreolus pygargus)(0.96)和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0.71)。活动节律分析结果表明:马鹿、岩羊和马麝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明显的晨昏双高峰模式,而狍为晨高峰单峰模式;年活动高峰期均在夏季。红外相机调查结果反映了甘肃祁连山保护区哺乳动物现状,提供4种重要物种的行为适应模式,为保护区哺乳动物的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对多度指数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下载PDF
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对稻田叶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蒋显斌 肖国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7-1283,共7页
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可能对稻田节肢动物产生影响。对转Bar基因抗除草剂籼稻"Bar68-1"和非转基因对照"D68"稻田叶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进行调查、比较。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对照水稻间的冠层节肢... 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可能对稻田节肢动物产生影响。对转Bar基因抗除草剂籼稻"Bar68-1"和非转基因对照"D68"稻田叶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进行调查、比较。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对照水稻间的冠层节肢动物各亚群落中相对丰盛度高的物种(科)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在相对丰盛度低的科上有所差别;除2007年不喷药处理区天敌亚群落的Simpson指数(D)有差异外,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对照稻田之间叶冠层节肢动物群落、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在水稻分蘖中期、分蘖末期、齐穗期和乳熟期等4个生育期,95.3%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参数时间动态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转Bar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对稻田叶冠层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相对丰盛度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季节性空间分布与活动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亦生 马青青 +6 位作者 孙亮 李帅 周刚 李涛 董乐乐 曹李华 朱大鹏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8,共9页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 200~2 500 m的57条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活动频繁的巡护样线上,布设130台红外相机。累计红外相机有效工作日100 685 d,共拍摄到大熊猫有效独立照片1 831张。将红外相...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 200~2 500 m的57条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活动频繁的巡护样线上,布设130台红外相机。累计红外相机有效工作日100 685 d,共拍摄到大熊猫有效独立照片1 831张。将红外相机拍摄的有效照片和相机工作日依据不同竹种类型及保护站归类,对大熊猫季节性空间分布与活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熊猫春季活动最为频繁,在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林和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林中相对多度分别是2.89和3.72;其次是冬季,在巴山木竹林和秦岭箭竹林中的相对多度分别是2.95和2.74。3月份是其活动高峰,巴山木竹林和秦岭箭竹林中的相对多度指数都是最高;11、12和1月份,大熊猫在巴山木竹林中相对多度指数高于秦岭箭竹林;2至10月份,大熊猫在秦岭箭竹林中的相对多度指数都要高于巴山木竹林。(2)大熊猫在佛坪保护区各个保护站均有分布,且存在季节性空间分布差异。三官庙和西河保护站全年的12个月都能够捕获到大熊猫的身影,是大熊猫分布相对多度最高的两个区域,大古坪、岳坝和龙潭子3个保护站海拔较低,大熊猫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活动;凉风垭保护站海拔较高,主要分布的是秦岭箭竹林,大熊猫主要在夏季活动。(3)干扰活动主要包括采集、放牧、旅游、家犬活动和监测5种类型。干扰活动类型在各个保护站存在差异,且多为零星干扰,对大熊猫的活动和分布存在一定影响。本研究较为全面地调查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季节性活动动态和区域性分布状况,调查结果可为后期的保护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技术 季节性分布 相对多度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相机的四川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初报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茜茜 李佳琦 +4 位作者 罗旭 泽翁他许 陈星 张卢水 官天培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343,共11页
2017年5~11月,我们在四川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布设6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过8 394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我们共鉴定出分属9目26科共56种的野生兽类和鸟类,其中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 2017年5~11月,我们在四川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布设64台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过8 394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我们共鉴定出分属9目26科共56种的野生兽类和鸟类,其中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5种和13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近危(NT)的野生动物分别有2种、3种和6种。相对多度指数居前三位的兽类和鸟类分别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猕猴(Macaca mulatta)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大噪鹛(Garrulax maximus)、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亚丁保护区内鸟兽的种类、丰富度、分布以及人为干扰情况,是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开展鸟兽的本底资源调查和研究。我们的调查结果对掌握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种类和分布现状等本底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保护区今后的科研工作及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哺乳动物 生态系统 横断山脉 生物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
下载PDF
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初报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星 胡茜茜 +6 位作者 刘明星 李佳琦 彭永红 吕旭 王晓芳 李晟 官天培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4-645,共12页
监测保护地鸟兽多样性现状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和公里网格方案在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60个位点进行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在成功回收数据的58个位点... 监测保护地鸟兽多样性现状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和公里网格方案在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60个位点进行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在成功回收数据的58个位点上,有19 252个相机工作日,共拍摄到45种野生兽类和鸟类,隶属8目20科,其中国家Ⅰ级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6种和11种,被ICU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的物种分别为4种、3种和5种。兽类中以食肉目物种数最多(6科10种),偶蹄目次之(4科7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兽类物种是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RAI=19.58),其次是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11.58)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RAI=5.56)。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鸟类物种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9.18),其次是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RAI=3.27)和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RAI=2.91)。相较于米亚罗保护区的历史资料,本调查新增了2种兽类和4种鸟类的分布纪录,分别是黄鼬(Mustela sibirica)、香鼬(M.altaica)、淡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a)、小虎斑地鸫(Z.dauma)、白眉林鸲(Tarsiger indicus)和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调查初步掌握了米亚罗保护区鸟兽的物种组成和种群状况,为邛崃山系中部保护区群的区域性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相对多度指数 野生动物监测 邛崃山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栖鸟兽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晓宁 满自红 +5 位作者 李文涛 杨霁琴 赵洋洋 张立勋 祁玥 赵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为了解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保护区内布设61台红外相机并开展调查工作。结果共记录到兽类4目9科15种,鸟类4目18科42种,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 为了解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保护区内布设61台红外相机并开展调查工作。结果共记录到兽类4目9科15种,鸟类4目18科42种,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斑尾榛鸡(Bonasa sewerzowi)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青鼬(Martes flavigula)、荒漠猫(Felis biet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对丰富度最高的5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兽类和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均较为明显,2018年6月最多,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受冬眠和迁徙影响相对较低。本研究提供了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部分地栖兽类和鸟类资源的最新现状,同时丰富了祁连山鸟兽调查数据,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红外相机在调查大中型兽类、地栖性鸟类以及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小型兽类和非地栖性鸟类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自然保护区 祁连山 鸟类和兽类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