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程氏传》君臣民关系的民本思想根源及历史价值
1
作者 程必定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5-80,共6页
程颐所著的《周易程氏传》涉及对君臣民关系的阐释,主张尊君与劝君、用臣与束臣、爱民与教民,其根源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君臣民关系 民本思想 《周易程氏传》 程颐
下载PDF
东周伦理形态的转型与演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美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6,共6页
中国古代伦理形态在东周时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是从西周神与人关系下的政治宗教伦理形态开始向现实的人与人关系下的社会伦理形态转变,随之反映各种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也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 中国古代伦理形态在东周时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是从西周神与人关系下的政治宗教伦理形态开始向现实的人与人关系下的社会伦理形态转变,随之反映各种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也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古代伦理形态的基本范型—"五伦"社会伦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与人关系 人与人关系 政治宗教伦理 “五伦”体系
下载PDF
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3
作者 裘肖平 《理论观察》 2005年第6期18-19,共2页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矛盾关系。 和谐社会则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为基础和前提的。那么全面认识和协调 当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
4
作者 邵海燕 王水珍 童卫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0-62,66,共4页
以66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组,39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高校贫困生的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与理想的归因模式比较一致,人际关系归因与理想的归因模式相... 以66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组,39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高校贫困生的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与理想的归因模式比较一致,人际关系归因与理想的归因模式相差较大,存在着不合理的人际关系归因。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的归因模式尤其是学业成就成败归因更接近理想的归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 成败归因 学业成就 人际关系
下载PDF
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看方药与证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文娟 烟建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252-2253,共2页
通过《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即"证"是对疾病从整体功能关系失调角度概括的综合性动态病理模型,来看方药是通过整体取性、调动和发挥机体内在的自主调节能力来实现对"证"的调理关系而实现其功效的。
关键词 内经 证内涵 方药与证 整体调整功能 关系失调
下载PDF
《红楼梦》写实层面结构新说
6
作者 贾三强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5-50,共6页
《红楼梦》有互相交错的两大结构:一是形而上的宿命结构,掌控着全书的情节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一是形而下的写实结构,具体叙述描写情节和人物。写实结构的构成和功能,有两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主要层面:人物关系结构是以宝玉为中心形... 《红楼梦》有互相交错的两大结构:一是形而上的宿命结构,掌控着全书的情节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一是形而下的写实结构,具体叙述描写情节和人物。写实结构的构成和功能,有两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主要层面:人物关系结构是以宝玉为中心形成的类似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作品中的人物基本以其与宝玉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在作品中的地位,人物之间的关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而故事情节结构则表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情节的变化演进。其骨干是三个互有联系的主要情节线索,而其演进的过程形成了几大情节单元。而每个情节线索和情节单元都经历了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相互之间形成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全书的总情节走向其宿命结局,呈现出群峰连绵奔簇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写实层面 结构 人物关系 故事情节
下载PDF
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 被引量:109
7
作者 贺雪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7,共7页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当前中国基本制度设置中,一方面农民既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城安居生活;另一方面国家为农民保留了返乡退路,以备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退回农村...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当前中国基本制度设置中,一方面农民既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城安居生活;另一方面国家为农民保留了返乡退路,以备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退回农村。正是因为进城失败有退路,农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城,国家也不担心因为经济周期造成进城农民失业所引发的社会政治不稳定,中国因此有了城乡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035年之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要为占农民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保底,要解决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回应他们的诉求。要防止当前学界、政策部门和地方政府实践中已经普遍蔓延开来的激进的乡村振兴解读,倡导积极稳健的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 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基本保障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患关系认知调查 被引量:25
8
作者 徐燚 郭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4期498-500,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2006级学生的医患关系现状的总体认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现状较为紧张,影响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同时,医患关系的现状已经对其职...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2006级学生的医患关系现状的总体认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患关系现状较为紧张,影响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同时,医患关系的现状已经对其职业选择产生负面影响。提出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强调树立"人文关怀"理念;"身教重于言教"———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媒体报道、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对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临床医学 医学伦理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下载PDF
论新闻学的总问题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保军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1,共7页
在当今媒介背景下讨论新闻学总问题,需要在新的新闻学研究范式(社会范式或融合范式)下进行。总问题是逻辑上能够包含关于研究对象所有部分问题或子问题的问题。新闻学总问题根源于对新闻学研究总体对象的问题化。新闻学研究的总体对象... 在当今媒介背景下讨论新闻学总问题,需要在新的新闻学研究范式(社会范式或融合范式)下进行。总问题是逻辑上能够包含关于研究对象所有部分问题或子问题的问题。新闻学总问题根源于对新闻学研究总体对象的问题化。新闻学研究的总体对象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主体间交流新闻(信息)的活动。新闻学的总问题表现为两个主要方面:新闻(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的外部总问题);新闻与人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的内部总问题)。在新闻与社会的关系维度上,总问题主要体现为新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新闻与人的关系维度上,总问题主要展开为人、媒介、新闻三大要素本身及其关系问题。总问题的基本结构反映了新闻理论的内在关系,对这些问题的系统阐释,呈现了新闻理论体系的大致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总问题 人与新闻的关系
下载PDF
从毕业分配到自主择业:就业关系中的个人与国家--以1951-1999年《人民日报》对高校毕业分配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晔琴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4,共12页
国家—个人关系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基本视角。通过对1951年至1999年《人民日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报道分析,有助于我们梳理毕业分配制度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个人与国家关系在就业中的演变路径。建国后三... 国家—个人关系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基本视角。通过对1951年至1999年《人民日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报道分析,有助于我们梳理毕业分配制度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个人与国家关系在就业中的演变路径。建国后三十年严格实施的毕业分配制度建构了就业中个人与国家之间基本的关系格局:强大的国家与缺失主体性的个人。国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预个人就业,并加以广泛的政治宣传与动员。毕业分配制度一方面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得就业中的主体性丧失,个人因而缺乏就业自主权。随着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国家开始退场,个人的就业主体性也逐渐凸显。就业关系中的"去国家化"使得个人与国家关系经历了从吸纳型向平等型的结构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分配制度 国家一个人关系 《人民日报》
下载PDF
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晓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3-146,共4页
客方言并非完全来源于古北方汉语,客方言的形成是北方移民语言与华南土著居民语言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客家方言音韵极接近唐五代至宋初时的中原地区语言,但词汇则受南方土著语言影响深刻。客家与畲族关系极其密切,其共同来源具有... 客方言并非完全来源于古北方汉语,客方言的形成是北方移民语言与华南土著居民语言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客家方言音韵极接近唐五代至宋初时的中原地区语言,但词汇则受南方土著语言影响深刻。客家与畲族关系极其密切,其共同来源具有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话 来源 核心词 客畲关系
下载PDF
博物馆中的物人关系——信息化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兵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博物馆缘起于人类对过往之物的收藏,是当今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物进入博物馆,要经历去脉络化和再脉络化的博物馆化历程,才能成为面对公众的作为历史、科学与艺术等信息载体的展品。博物馆之物的科学性、艺术性、历史性经过萌芽... 博物馆缘起于人类对过往之物的收藏,是当今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物进入博物馆,要经历去脉络化和再脉络化的博物馆化历程,才能成为面对公众的作为历史、科学与艺术等信息载体的展品。博物馆之物的科学性、艺术性、历史性经过萌芽、挖掘与发展,以及从收藏到研究、保存、诠释、展示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演进,走过了漫长的路,使现代公共博物馆得以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变。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赋予人类观察博物馆之物、博物馆机构本身以及物人关系以新的视角。博物馆之物将空前扩展人类的视知觉范围和人类生存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能为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提供新的价值维度;在充分信息化和信息民主化的基础上,博物馆将为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物人关系建构提供新的探索范式。智慧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学新动向,与信息时代和生态文明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学范式 藏品 展品 物人关系
原文传递
干涸的机井:资本下乡与水资源攫取——以宁夏南部黄高县蔬菜产业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航英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0-168,M0006,共20页
以宁夏南部地区黄高县蔬菜产业为例,本文考察了资本下乡带来的“人水关系”变迁问题。研究发现,在基层政府推动资本下乡发展蔬菜规模经营过程中已经出现水资源攫取现象。这一现象导源于基层政府、资本和本地农户三方相互作用的合力机制... 以宁夏南部地区黄高县蔬菜产业为例,本文考察了资本下乡带来的“人水关系”变迁问题。研究发现,在基层政府推动资本下乡发展蔬菜规模经营过程中已经出现水资源攫取现象。这一现象导源于基层政府、资本和本地农户三方相互作用的合力机制。其导致的结果是村庄社区的生态基底和社会文化基底遭到破坏,进而造成村庄社区不可避免的衰落。以此为鉴,政策制定者应该在重新思考“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探寻一条另类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水资源攫取 人水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回顾与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峰 周一慧 +2 位作者 蒋丹凝 石春晖 陈昱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13,共8页
中国自然保护地历经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多部门主导、保护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面对机构改革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的契机,传统规划的经验积累为新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的可能。通过回溯机构改革前各类自然... 中国自然保护地历经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多部门主导、保护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面对机构改革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的契机,传统规划的经验积累为新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的可能。通过回溯机构改革前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对比分析其规划结构体系,并从人地关系视角切入,分析各类规划针对保护对象、保护利用强度,以及社会发展调控上的差异,总结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的既有经验,为新时期规划体系的重构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规划 对比分析 人地关系
下载PDF
人水和谐的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乔聚玲 刘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1,共5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人水和谐体系,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出人水和谐的体系框架,探讨人水和谐的保障措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水和谐 体系框架 保障措施
下载PDF
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寒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回汉民族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本文试通过对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历史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说明民族和睦...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回汉民族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本文试通过对陕鄂交界地区回汉民族关系历史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说明民族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回汉关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生态产品市场化定价的理论基础:(1)生态学基础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钰 刘耕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4期4-12,89,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也是“两山”转换的关键。虽然已有多种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途径,但缺乏对支撑生态产品合理化定价的环境伦理、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化梳理和反思。文章梳理了生态价值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也是“两山”转换的关键。虽然已有多种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途径,但缺乏对支撑生态产品合理化定价的环境伦理、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化梳理和反思。文章梳理了生态价值概念随着人类对自然从顺应、利用到重视的变化过程,阐述了理论的升级和价值观的转变,重点探讨了生态产品定价的两个重要争议:(1)定价是否属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2)市场化定价可能会对生态价值观产生怎样的冲击。研究发现:在既关注了生态产品为人类提供的“直接价值”,又以充分保护和重视其“内在价值”为目的范式下,生态产品市场化定价已脱离了纯粹的人类中心主义;但将生态产品融入资本市场后,仍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价值观担忧,以及重视生态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的非线性、不可逆、产权特殊等属性,还要平衡好生态产品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价值理论 生态学理论 生态产品定价 价值观
下载PDF
从西方警务战略发展演进论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怀泽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5-60,共6页
从世界警务战略发展演进看,警民关系是推进警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谐警民关系包括权力义务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友好人际关系三个要件。影响警民和谐的因素很多,国家权威碎裂化和利益格局复杂化是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和谐警民关系的实质... 从世界警务战略发展演进看,警民关系是推进警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谐警民关系包括权力义务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友好人际关系三个要件。影响警民和谐的因素很多,国家权威碎裂化和利益格局复杂化是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和谐警民关系的实质是警民之间形成的一种理想的秩序结构,构建这种理想秩序结构的关键要素是合理的组织目标设计、高效廉洁警队和有效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警务 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本观的政治伦理价值及其现代转换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的核心理论,作为一种处理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它经历了从“民为神本”“民为国本”到“民贵君轻”的历史演变,对中国的历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乏许多深刻的历史洞见与实践智慧;中国传统民本思...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的核心理论,作为一种处理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它经历了从“民为神本”“民为国本”到“民贵君轻”的历史演变,对中国的历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乏许多深刻的历史洞见与实践智慧;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民众的重视体现为“以民为本”的政治原则,对民众利益的承认扩大了政治的公共性,以及对政治权力的约束,都使得民本思想具有了政治调节与政治反思的作用;如何挖掘其当代价值及实现其现代性转换,这就需要我们批判性地继承其理论内核,完成从抽象到具体、手段到目的、德治到德法并治的转换机制,使得传统民本思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君民关系 民本思想 现代转换
下载PDF
乘物以游心:在教育中重构人与物的关系
20
作者 俞晓婷 《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人的世界”是由物构筑的相对稳定、可靠的世界,是与他人共在且有意义的世界,因而人与物之间有着丰富的精神关联。人与物的精神互动塑造、影响着人,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子。教育正是在“物对人的限制”和“人在物中的自由”之间演进发... “人的世界”是由物构筑的相对稳定、可靠的世界,是与他人共在且有意义的世界,因而人与物之间有着丰富的精神关联。人与物的精神互动塑造、影响着人,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子。教育正是在“物对人的限制”和“人在物中的自由”之间演进发展的。但现代社会人与物的关系走向异化,走向物质化,教育也推进着这种物质化的进程,因此教育需建构新的待物观,重构“人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物的关系 人与物的异化 待物观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