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性的沦丧与异化——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探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慧茹 《太原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48-50,共3页
张爱玲的小说以一种异于常人的情感体验,书写了一群非常态的母亲形象,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的伟大形象,她所塑造的母亲,自私、病态为其标签,对母亲与儿女关系的刻画更是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索。
关键词 张爱玲 母亲形象 母女关系
下载PDF
游移不定的“自我”——解读安妮·埃尔诺的《一个女人》
2
作者 魏欣怡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安妮·埃尔诺的《一个女人》通过回忆母亲折射出叙述者的多重自我。自我从母女间的代际坐标游移至社会阶层坐标,继而迷失于时间坐标之上,但是自我通过游移逐步生成不同的意义:经由个体人格的成长到身份的确认,最终走向存在之思。
关键词 安妮·埃尔诺 《一个女人》 自我 身份 母女关系
下载PDF
母性存在:从神话到叙事——论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的母性重塑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宏凯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88,共3页
2 0世纪 90年代的女作家把握住自身的性别优势 ,在叙事层面对母性存在做了多个维度的书写。不论是对潜藏的“母性恶”的书写 ,还是从母女场景向同性情谊的转移 ,以及对“母爱”的重新言说 ,都体现了
关键词 母性存在 母性重塑 神话 叙事 女性写作
下载PDF
儿媳在公婆遗产继承中法律地位的再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永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3-37,共5页
如何协调好儿媳与公婆的关系,关系着许多家庭的和谐。婆媳关系涉及很多方面。从继承当中的婆媳关系看,依据《继承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和养老育幼原则,并辅之于民法之公序良俗原则,目前儿媳在公婆遗产继承中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效果还... 如何协调好儿媳与公婆的关系,关系着许多家庭的和谐。婆媳关系涉及很多方面。从继承当中的婆媳关系看,依据《继承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和养老育幼原则,并辅之于民法之公序良俗原则,目前儿媳在公婆遗产继承中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应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的同时,以有利养老为目标价值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媳关系 赡养义务 遗产继承 法理分析
下载PDF
“世界失去了它的灵魂,我失去了我的性”——《羽蛇》:女性的报复与救赎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忠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1期251-270,共20页
长篇小说《羽蛇》,以女主人公陆羽的短暂一生为中心,在民族历史的大转型期间,描摹出从太平天国时期到1990年代末期女性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在150年的沧桑变化中,五代女性大多走向寂寞衰败;作家在女性与时代、女性与革命、女性与男权等命... 长篇小说《羽蛇》,以女主人公陆羽的短暂一生为中心,在民族历史的大转型期间,描摹出从太平天国时期到1990年代末期女性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在150年的沧桑变化中,五代女性大多走向寂寞衰败;作家在女性与时代、女性与革命、女性与男权等命题上用笔凶悍,刀刀见血,尤其是在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上,撕破温情脉脉相依为命的假面,展现了女性家族最不堪的乖戾狠毒、同性相残;作品在艺术建构上也是摇曳多姿,带有很强烈的梦幻色彩和神秘主义,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典范之作。女性解放的困境来自女性自身,是其独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小斌《羽蛇》 女性家族 母女敌对关系 神秘主义
原文传递
论婆媳关系的伦理重构与现代化养老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默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9-64,共6页
现代婆媳关系仍然体现为一种隐性的关系,其伦理和法律的规定性相对模糊,体现为附属于夫妻关系的一种情感关系。传统的婆媳关系依靠历时性的补偿来实现平等,现代婆媳关系依靠共时性的平等来维系,彼此都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独立的主体。现代... 现代婆媳关系仍然体现为一种隐性的关系,其伦理和法律的规定性相对模糊,体现为附属于夫妻关系的一种情感关系。传统的婆媳关系依靠历时性的补偿来实现平等,现代婆媳关系依靠共时性的平等来维系,彼此都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独立的主体。现代社会无论采取何种养老模式,都离不开"家"之于个体的伦理文化意义,它是个体于生生不息的代际传承中抽象出来的精神性实体,是不能随便用任何其他的团体性或群体性的组织机构来取代的。家庭中的任何一种关系都不能被边缘化,尤其是无天然性直接血缘关系的婆媳关系,更应该随现代家庭伦理文化语境的改变而获得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媳关系 亲子关系 家庭伦理
下载PDF
“有这儿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路得记》与《孔雀东南飞》的跨文本阅读
7
作者 林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共5页
希伯来圣经《路得记》里的婆婆拿俄米,在整部书卷里出现了两次发言和两次沉默。在《孔雀东南飞》焦母和刘兰芝的关系视野下,审视拿俄米的发言和沉默,可以看出拿俄米对路得的怨念和排斥。无论希伯来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婆媳矛盾是父... 希伯来圣经《路得记》里的婆婆拿俄米,在整部书卷里出现了两次发言和两次沉默。在《孔雀东南飞》焦母和刘兰芝的关系视野下,审视拿俄米的发言和沉默,可以看出拿俄米对路得的怨念和排斥。无论希伯来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婆媳矛盾是父权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得记》 《孔雀东南飞》 婆媳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