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内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效果。方法将550例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老年腹部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3月...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内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效果。方法将550例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老年腹部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3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的方法,2015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2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内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16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为10.7‰,观察组发生8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为3.9‰,2组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ICU内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究中等长度导管(M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输液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防治CRBSI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Embase、Cochrane Lib...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究中等长度导管(M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输液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防治CRBSI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收集MC与PICC发生的CRBSI相关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与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共计34235例患者,MC组CRBSI发生率为0.58%(43/7392),PICC组CRBSI发生率为0.53%(142/26843),Meta分析显示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63,95%CI=0.43~0.93,P=0.02)。除其他国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中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21,95%CI=0.07~0.64),美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53,95%CI=0.31~0.89),英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高于PICC组(RR=3.67,95%CI=1.18~1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亚组、其他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机对照研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12,95%CI=0.02~0.66),P=0.01],回顾性队列研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各研究间稳定性一般,质量良好和中等研究间稳定性好,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首次对MC与PICC发生CRBSI风险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在同等条件下可考虑优先选择MC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仍需更多高质量及儿童相关研究进一步评估、探究MC与PICC发生CRBSI的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内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效果。方法将550例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老年腹部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3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的方法,2015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入住SICU内留置PICC导管的2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内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16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为10.7‰,观察组发生8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为3.9‰,2组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ICU内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究中等长度导管(M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静脉输液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防治CRBSI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收集MC与PICC发生的CRBSI相关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与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共计34235例患者,MC组CRBSI发生率为0.58%(43/7392),PICC组CRBSI发生率为0.53%(142/26843),Meta分析显示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63,95%CI=0.43~0.93,P=0.02)。除其他国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中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21,95%CI=0.07~0.64),美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53,95%CI=0.31~0.89),英国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高于PICC组(RR=3.67,95%CI=1.18~1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亚组、其他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机对照研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12,95%CI=0.02~0.66),P=0.01],回顾性队列研究亚组MC组CRBSI发生率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各研究间稳定性一般,质量良好和中等研究间稳定性好,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首次对MC与PICC发生CRBSI风险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MC组CRBSI发生率低于PICC组,在同等条件下可考虑优先选择MC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仍需更多高质量及儿童相关研究进一步评估、探究MC与PICC发生CRBSI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