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价值链生产率效应的空间溢出 被引量:82
1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114,共21页
本文针对GVC将进口和出口有机整合的鲜明特点,首次从空间维度廓清了GVC对地区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并结合中国海关微观数据和中国30个省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采用静态和动态多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地区GV... 本文针对GVC将进口和出口有机整合的鲜明特点,首次从空间维度廓清了GVC对地区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并结合中国海关微观数据和中国30个省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采用静态和动态多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地区GVC参与对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GVC对生产率既产生地区内溢出,也产生地区间溢出,且这种空间溢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善邻近地区资源再配置结构实现的。进一步考虑国内价值链后发现,GVC与NVC的空间互动增强了GVC对地区生产率的外溢效应。具体到GVC的不同嵌入模式,产品嵌入对地区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而功能嵌入由于服务链条的相对封闭性、知识构成的复杂性和专用性呈现出本地化溢出特征,空间溢出并不明显,但NVC的构建能够促进GVC功能嵌入对地区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总体而言,本文研究全面评估和深入认识了发展中国家嵌入GVC的生产率效应,有助于中国构筑GVC和NVC共同演进、"内外兼修"、良性对接的全新对外开放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地区生产率 空间溢出 资源再配置 国内价值链
原文传递
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对价值链贸易的影响--基于规则文本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许亚云 岳文 韩剑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1-99,共19页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已签区域贸易协定文本的深度,构建RTA深度指数,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研究不同深度的RTA的贸易效应,探讨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对价值链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签署的RTA在WTO-plus条款上较为深入,而在W...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已签区域贸易协定文本的深度,构建RTA深度指数,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研究不同深度的RTA的贸易效应,探讨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对价值链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签署的RTA在WTO-plus条款上较为深入,而在WTO-extra议题中的覆盖率较低。无论是从总贸易角度、中间品贸易角度还是增加值贸易角度,区域贸易协定对伙伴方贸易流量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协定内容深度越深,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越大。同时,区域贸易协定的条款差异、签订对象国家(地区)的外部环境影响了RTA贸易效应的显著差异。本文结论为中国参与高水平贸易规则谈判,完善全球价值链治理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价值链贸易 规则文本
原文传递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笔谈 被引量:52
3
作者 孙久文 张可云 +2 位作者 安虎森 贺灿飞 潘文卿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31,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雄安新区 东北振兴 全球生产网络 区域价值链
原文传递
区域贸易协定对增加值贸易关联的影响——基于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刘洪愧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143,共17页
本文在系统总结区域贸易协定(RTAs)和全球价值链(GVC)的发展趋势以及两者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RTAs影响增加值贸易关联的理论机制、传导路径及研究假说,并且首次利用最新开发的中间产品引力模型以及增加值贸易数据,实证研究RTAs对服务... 本文在系统总结区域贸易协定(RTAs)和全球价值链(GVC)的发展趋势以及两者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RTAs影响增加值贸易关联的理论机制、传导路径及研究假说,并且首次利用最新开发的中间产品引力模型以及增加值贸易数据,实证研究RTAs对服务业增加值贸易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管是对于加总服务行业还是细分服务行业,RTAs均能够显著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增加值贸易关联;(2)区分不同类型RTAs的估计结果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RTAs开放度的加深而增强,即欧盟和负面清单类型的RTAs相比于正面清单类型的RTAs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3)区分三组不同双边国家组合的估计结果显示,只有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RTAs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发达国家之间的RTAs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增加值贸易 全球价值链 引力模型
原文传递
RCEP区域产业链发展机制研究--兼论中国产业链升级路径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凤兰 陈爱贞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80,共11页
本文利用2000—2017年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在测算分析2000年以来RCEP区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产业链关联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构筑RCEP区域产业链及其提升全球治理战略地位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RCEP不是简单的... 本文利用2000—2017年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在测算分析2000年以来RCEP区域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产业链关联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构筑RCEP区域产业链及其提升全球治理战略地位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RCEP不是简单的贸易联盟,其内部已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关联;区域内最大"链主"已由日本转向了中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产业链关联效应最强的主导产业,RCEP区域产业链发展的驱动力较强;同时,RCEP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趋升,尤其是与欧美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的产业双向关联度高且趋升,RCEP与欧美发达国家产业链竞合空间较大。此外,中国在RCEP区域产业链以及RCEP在全球产业链中均处于相对下游位置,因而,中国和RCEP要立足区域内外的产业链关联,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内外联动的区域产业链,并加强与欧美主导的GVC竞合,以提升全球治理地位,该过程也能为中国产业链升级提供机会与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产业链关联 区域产业链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中国与东南亚:比较优势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40
6
作者 岳圣淞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24-149,154,155,共28页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国家,由此开启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对比发现,尽管当前东南亚在人力和物料成本方面较中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仍存在诸多短板。鉴于...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国家,由此开启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对比发现,尽管当前东南亚在人力和物料成本方面较中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仍存在诸多短板。鉴于域内国家经济水平和承载能力有限,未来产业转移如何影响地区整体产业发展与经贸合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与各国的互动模式。可以预见,新一轮国际产业进程将在后疫情时代的亚太经济复苏中延续,并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参与其中并扮演关键角色的中国而言,应当审慎评估区域发展合作形势并精准施策,在不断完善国内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国家基于优势互补的产能合作,着力构建更具风险抵抗能力、集约化和协调性更强的区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移良性发展并惠及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 区域合作 工业化 全球价值链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双重价值链、经济不确定性与区域贸易竞争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40
7
作者 马丹 何雅兴 郁霞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99,共19页
立足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重塑国内外分工体系,将单一东向开放延伸拓展到更多区域参与的优势互补的开放新格局,提升区域贸易竞争力亟待研究。本文从... 立足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重塑国内外分工体系,将单一东向开放延伸拓展到更多区域参与的优势互补的开放新格局,提升区域贸易竞争力亟待研究。本文从区域间分工出发,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双重价值链对区域贸易竞争力的外溢效应。通过编制区域嵌入国际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微观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库,测算中国各地区双重价值链嵌入度,验证区域间价值链溢出的梯度效应和"高低互济"价值链的溢出放大效应。进一步利用高维经济数据构建地区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带动的双重价值链对区域贸易竞争力的作用衰减边界。研究发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双重价值链对区域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作用,各区域间通过构建"高低互济"的国内分工体系,放大了双重价值链的溢出效应,随着区域间贸易竞争力位次差的增加,双重价值链的梯度溢出效应逐渐增强。此外,稳定的经济环境对双重价值链的贸易竞争力溢出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一定程度上释缓了贸易成本对价值链溢出效应的负向影响。这表明,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协调发展的双重价值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营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对于重塑价值链分工新格局、提升中国区域贸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贸易竞争力 双重价值链 溢出边界
原文传递
技术扩散效应下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彩江 覃婧 周宇亮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132,共9页
将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分为技术投入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DAG方法考察高技术产业技术跨区域扩散效应,提出技术扩散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3种类型的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多样化和互补性)对区域创新技术... 将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分为技术投入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DAG方法考察高技术产业技术跨区域扩散效应,提出技术扩散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3种类型的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多样化和互补性)对区域创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中心技术辐射作用加强,东中部地区技术交流密切;专业化、多样化分别抑制、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活动,互补性不能有效增加企业创新生产的倾向;从价值链视角看,区域创新投入开发阶段比成果转化阶段更具有空间依赖性,但创新投入开发阶段缺乏产业市场化的引导,存在技术扩散障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扩散 区域创新 DAG 创新价值链
原文传递
创新价值链下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芹 蒋伏心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8-137,共10页
为了厘清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知识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三个阶段,利用DEA方法测度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各阶段效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科技服务业集聚对... 为了厘清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知识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三个阶段,利用DEA方法测度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各阶段效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各阶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阶段性差异,与知识创新效率、成果转化效率相比,技术研发效率较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的知识创新效率、技术研发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相邻地区的知识创新效率有正向溢出作用,对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虹吸效应”,而对技术研发效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集聚 区域创新效率 创新价值链
下载PDF
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东海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F0003,共10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分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以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方法测算出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使用层次系数法和泰尔指数法分别测算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并从地理距离视角构建空...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分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以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方法测算出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使用层次系数法和泰尔指数法分别测算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并从地理距离视角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科技研发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作用,影响成果转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科技研发的直接效应和长期间接效应均为抑制作用、短期间接效应为促进作用,影响成果转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抑制作用。在区域层面,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存在地域差异性。另外,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亦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创新效率 创新价值链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如何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 被引量:23
11
作者 宋怡茹 喻春娇 白旻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4-1573,1603,共11页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制造业再兴战略。中国也出台了旨在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受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现阶段中国出口在全球市场上面临较严峻的形势:低端产业的优势在快速削...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制造业再兴战略。中国也出台了旨在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受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现阶段中国出口在全球市场上面临较严峻的形势:低端产业的优势在快速削弱,高端产业的优势却尚未建立。中国依靠其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加工组装环节,获得较低的利润份额,但伴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中国高技术产业可能面临着"被挤出"全球价值链的风险。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国别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变以及逆全球化在部分发达国家的蔓延,全球价值链正在经历新一轮大规模重构,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局面正在改变。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路径有差异,本文将其归纳为嵌入全球价值链、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主导区域价值链三种。中国不同高技术产业由于其产业特征和竞争力的差异,选择参与全球价值重构的路径也不一样。本研究基于VRCA增加值指数,构建全球价值链重构路径选择的指标体系并为中国高技术产业设计合适的重构路径,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趋向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趋向于自主创新的同时主导创建区域价值链,推动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整合,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重构 国家价值链 区域价值链 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协同与共享 被引量:24
12
作者 吴福象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基于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原则,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制定各种机制化的条约、法规,建设相应的执行机构,降低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所有合作成员的共同繁荣,提升区域的...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基于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原则,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制定各种机制化的条约、法规,建设相应的执行机构,降低各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实现所有合作成员的共同繁荣,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目前,长三角一体化,从关注经济建设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态、创新、协调,并且从研究、规划与行动计划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开展合作。在现有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虽然核心城市的范围有所扩容,但目前仍然没有涵盖江苏、安徽和浙江三个省份的全部地市;且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模式和治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放大长三角利益协同和共享效应,实现城市群的产业双迁;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多圈层、跨区域的国际产能合作;依托跨区域的园区合作,利用一揽子方案塑造W形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价值链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国际典型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与发展经验梳理——以香港、新加坡、迪拜为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胡方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0-37,共8页
当前,在国内经济下行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的严峻背景下,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具有战略意义。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启示,应因地制宜地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当前,在国内经济下行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的严峻背景下,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具有战略意义。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启示,应因地制宜地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的法治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税费负担,逐步实现金融开放,以贸易发展带动产业优化,实现自由贸易港和所在区域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港 区域经济 全球价值链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如何突破京津冀“双重低端锁定”?——基于区域价值链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袁嘉琪 卜伟 杨玉霞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6,共14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加强了京津冀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区域价值链能够有效突破京津冀在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双重低端锁定'。首先,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证实京津冀处于'双重低端锁定'位置;其次...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加强了京津冀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区域价值链能够有效突破京津冀在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双重低端锁定'。首先,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证实京津冀处于'双重低端锁定'位置;其次,分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构建区域价值链的机理,表明该地具备构建区域价值链的条件;最后,从经济、交通和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区域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区域价值链,利用京津冀制造业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共41个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京津冀区域价值链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通过后形成的以区域联系为基础的京津冀区域价值链能够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且人均GDP较低的省市产业升级效应越明显;区域联系对京津冀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北京的技术外溢实现的,但技术外溢的正反馈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联系 区域价值链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联立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侯茂章 汪斌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3,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于大部分地方产业集群而言,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过程。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以是否嵌入全球价值链为标准,将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分为内源式和国际化两个阶段,并对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于大部分地方产业集群而言,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过程。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以是否嵌入全球价值链为标准,将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分为内源式和国际化两个阶段,并对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类型、方式和程度等进行研究。为了分析转型期发展起来的中国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情况,本文以浙江温州鞋业集群为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产业集群 区域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 内源式发展 国际化发展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迪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4,共10页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旋律、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逻辑、政策制定的目标函数发生了深刻变化,叠加世纪疫情及长期积累的全球化负面影响,导致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呈现停滞化、区域化、服务化、绿色化趋势。全球价值链重构为我国发展数...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旋律、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逻辑、政策制定的目标函数发生了深刻变化,叠加世纪疫情及长期积累的全球化负面影响,导致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呈现停滞化、区域化、服务化、绿色化趋势。全球价值链重构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塑造绿色开放竞争优势、打开东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大门带来了重要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对外开放难度。为推动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应从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高质量共建区域价值链、推动多双边贸易合作、优化外资营商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等多方面着手,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化危为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四化”趋势 高水平对外开放 数字经济 区域价值链
原文传递
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6
17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7,127,128,共16页
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但区域内各国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合作氛围和条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 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但区域内各国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合作氛围和条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共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的交通线,并打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中的北冰洋航线间的连接,实现东北亚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的高水平发展。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面临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需要进一步规划合作路径和打造合作重点,推动东北亚地区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共建产业合作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全球价值链 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疫情冲击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价值链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欧定余 田野 张磊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6,125,共13页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价值链放大效应、贸易结构失衡、逆全球化和“反中国化”问题凸显。纵观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东北亚区域总体相对安全、稳定,构筑东北亚区域价值链应对疫情冲击具备良好潜力和基础。中日韩等国对疫...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价值链放大效应、贸易结构失衡、逆全球化和“反中国化”问题凸显。纵观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东北亚区域总体相对安全、稳定,构筑东北亚区域价值链应对疫情冲击具备良好潜力和基础。中日韩等国对疫情的有力防控使得东亚生产网络有望率先复苏,东北亚区域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可有效缓解世界需求下降的冲击,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传统有助于新一轮区域经贸合作的达成。从经济禀赋和外部环境来看,东北亚各国生产端比较优势明显,消费端和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区域安全和经贸环境日臻完善,为形成完整的区域价值链“闭环”奠定坚实基础。在世界经济共命运、国际生产碎片化的当下,中国可以从扩大最终消费市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促进技术升级和强化制造优势、推进区域合作协定落实等方面积极构筑和完善东北亚区域价值链体系,贡献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力量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经济冲击 东北亚 疫情控制 区域价值链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魏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101,共13页
旅游产业的区域集聚化发展过程,能够加速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旅游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并使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关联带动效应,认识旅游产业的区域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尤为重要。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 旅游产业的区域集聚化发展过程,能够加速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旅游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并使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关联带动效应,认识旅游产业的区域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尤为重要。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动力机制不仅包括内在和外在动力因素及其关系,还包括竞合机制、创新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三大作用机制。其中,内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经济效应、产业价值链结构、旅游资源禀赋等;外在动力因素则包括旅游客源市场供求关系、交通区位条件、政府政策保障和外部市场竞争情况等。这两种动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相互影响,不断促进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同时也为后续的旅游产业区域集聚水平测度及集聚绩效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集聚 价值链
下载PDF
金融支持、区域市场整合与价值链提升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博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0,共10页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机制和实证模型验证了金融支持与区域市场整合对价值链提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金融支持和区域市场整合在促进价值链的提升上存在互补性,金融支持强化了区域市场整合对价值链的推动作用。金融支持对价值链的提升随时...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机制和实证模型验证了金融支持与区域市场整合对价值链提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金融支持和区域市场整合在促进价值链的提升上存在互补性,金融支持强化了区域市场整合对价值链的推动作用。金融支持对价值链的提升随时间而增强,区域市场整合对价值链的提升作用则相反。金融支持对价值链的影响在东部更为明显,区域市场整合对内陆地区价值链的影响则较大。在金融控制程度低的地区,金融支持对区域市场整合促进价值链提升的强化作用,要大于在市场整合度强的地区市场整合对金融支持促进价值链提升的强化影响。研究意味着降低金融控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金融支持对价值链的提升效果,而且还可能会发挥金融支持潜在对区域市场整合促进价值链提升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区域市场整合 价值链提升 金融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