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被引量:423
1
作者 徐建华 鲁凤 +1 位作者 苏方林 卢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8,共12页
运用多阶段Theil系数嵌套分解法和小波分析法, 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 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 东部省际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中部和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 运用多阶段Theil系数嵌套分解法和小波分析法, 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 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 东部省际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中部和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 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 但是三大地带之间差异一直在增大。从地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 省内差异是全国整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 省内差异对于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比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和省际差异的贡献显著得多。从时间尺度来看, 在大时间尺度 (譬如 24年 ) 水平上,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 基本上服从“倒U型”曲线规律, 但是小时间尺度 (譬如 23年或 22年)水平上来看, 则呈现为一条由几个倒U与U型曲线首尾相接的“复合倒U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区 中国 省际差异 倒U型曲线 中部 西部 水平 结论 单元
下载PDF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244
2
作者 武剑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5,共9页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背景 ,运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 ,对我国地区间GDP差距、国内投资数量差距、国内投资效率差距、FDI数量差距和FDI效率差距等关键变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FDI的区域分布不能有效解释各地区经济的不平衡状况 ,相...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背景 ,运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 ,对我国地区间GDP差距、国内投资数量差距、国内投资效率差距、FDI数量差距和FDI效率差距等关键变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FDI的区域分布不能有效解释各地区经济的不平衡状况 ,相反 ,国内投资的区域差距 ,特别是在投资效率上的显著差别 ,是造成区域经济差距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 ,由此引出了以消除投资效率差异为核心的区域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投资效率 区域分布 经济增长效应 WTO 中国 FDI
原文传递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22
3
作者 仇方道 佟连军 +1 位作者 朱传耿 杨如树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1-463,共13页
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 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②HH型县域显著向鲁南集中,LL型县域显著向皖北、豫东集中,表明东西差异成为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③包括投资能力、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动力机制、空间作用机制、边缘区发展政策、省际边界阻隔机制等是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域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驱动机制 淮海经济区
原文传递
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 被引量:89
4
作者 潘竟虎 张佳龙 张勇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83-87,91,共6页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 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4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4年总体上经济空间差异较大,经...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 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4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4年总体上经济空间差异较大,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和几何中心均有较大偏移;全局Moran sI指数为0.391 1,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域Moran s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并采用空间插值获得局域I值分异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ESDA 甘肃省
下载PDF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90
5
作者 彭文斌 刘友金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8,共5页
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作为考察的地域单元,采用相对发展率测量了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差距,并通过多层次分解的Theil指数描述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以及贡献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经济的相对发展率差距... 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作为考察的地域单元,采用相对发展率测量了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差距,并通过多层次分解的Theil指数描述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以及贡献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经济的相对发展率差距很大;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差距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经济差距正在逐年拉大;从贡献率的变动趋势上看,东部和中部内部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持续下降,而西部的贡献率呈波动特征;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从1979年以来对全国整体经济差距的贡献率呈持续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 中部和西部 区域经济差距 相对发展率 THEIL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ESDA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81
6
作者 麻永建 徐建刚 《软科学》 CSSCI 2006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河南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空间分析方法中的ESDA技术,探索分析河南省近十年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有力地揭示了这一问题。针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区域经济差异 ESDA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被引量:83
7
作者 刘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长江经济带是与沿海经济带并列的国家一级发展轴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内部区域经济差距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谐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历年统计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部三大... 长江经济带是与沿海经济带并列的国家一级发展轴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内部区域经济差距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谐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历年统计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部三大地区及41个地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找到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内部差异显著,且有拉大趋势;发展前景良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经济差异 现状及特点 趋势预测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 被引量:73
8
作者 熊薇 徐逸伦 王迎英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30,共7页
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及变异系数方法,取江苏省65个县(市)的经济指标为测度因子,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全局及局部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各县市经济存在强烈地空间自相关性且空... 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及变异系数方法,取江苏省65个县(市)的经济指标为测度因子,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全局及局部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各县市经济存在强烈地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差异增大,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极化态势与经济差异变化趋同;LISA分析显示苏南和苏北地区已形成了与周边地区显著相似的块状面域,南北差异仍是导致省内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南北的极化作用明显大于扩散,在循环累积因果的作用下南北极化的"哑铃状"空间格局将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加权变异系数 ESDA 时空演变 江苏省
原文传递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为例 被引量:65
9
作者 吕韬 曹有挥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1-360,共10页
地理学第一定律是空间自相关统计学的核心和基石,传统的空间自相关以邻接性或空间距离函数确定空间权重矩阵。但随着快速交通网络变得具有渗透性,空间距离内涵已发生质的变化,"接近"概念有必要从"空间接近"拓展为&q... 地理学第一定律是空间自相关统计学的核心和基石,传统的空间自相关以邻接性或空间距离函数确定空间权重矩阵。但随着快速交通网络变得具有渗透性,空间距离内涵已发生质的变化,"接近"概念有必要从"空间接近"拓展为"时空接近"。基于这一新的内涵,提出"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概念并构建相应计算模型,结合表征时间距离的可达性指标将该模型应用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Moran′sI和局域Moran′sI,结果表明: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上,"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能更好地揭示地理事物间的关联动态变化。在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标上,当时间距离截取在合理范围时,邻接性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但"时空接近"与传统"空间接近"的空间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结合能更客观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关联的现象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 空间权重矩阵 可达性 区域经济差异 长三角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 被引量:62
10
作者 刘树成 张晓晶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31,共15页
本文对"二战"后世界上"持续高增长"的11个发展中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增长速度的位势较高,而波幅最小,呈现出"高位—平稳"型增长;二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地域辽阔... 本文对"二战"后世界上"持续高增长"的11个发展中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增长速度的位势较高,而波幅最小,呈现出"高位—平稳"型增长;二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在持续高增长中,地区间(省际间)经济增长的速度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本文对这两个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第二个特点进一步引申到对中国地区间(省际间)人均GDP差异缩小的分析上。本文的研究发现: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σ系数三种方法分别测算的1952年至2006年地区间人均GDP的总体差异,均显示出三个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特别是在第三个倒U型中,按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看,地区间人均GDP的总体差异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扩大后,从2000年开始已呈现出新的缩小趋势;按σ系数看,也从2005年出现新的缩小趋势。本文还利用绝对β收敛模型和条件β收敛模型,对这三个倒U型进行了统计检验和分析。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省际间)人均GDP总体差异的缩小还刚刚开始,巩固和发展这一趋势尚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区域发展战略 地区经济差异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61
11
作者 李晶晶 苗长虹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12,共16页
依据中国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据,借助泰尔指数、空间分析、回归建模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和人口流动的时空格局,探究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户籍人口计算的经济总差... 依据中国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据,借助泰尔指数、空间分析、回归建模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和人口流动的时空格局,探究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户籍人口计算的经济总差异和分解差异均大于基于常住人口计算的差异,户籍口径差异随时间扩大,常住口径差异则随时间缩小;2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差异格局在东、中、西地带呈现不同的中心—外围结构,东部以空间聚合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县为面状核心区,具有都市连绵带特征,中部和西部则形成多个以中心城市为点状核心区的中心—外围结构;3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2000年和2010年流动人口比率的提高均显著促进流入地的经济增长,但在2000年会相对减缓流出地的增长,2010年则相对缓慢地促进流出地的增长,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4省域和地带因素会干扰人口流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解释,在控制了二者的影响之后,人口流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程度明显减弱;5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以工业化水平所体现的经济结构,人力资本、财政分权和区域战略的影响较小;对流出地而言,重视劳动力回流、推进人口家庭化迁移、加快工业化进程,是防止乃至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区域经济差异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不同空间尺度下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 被引量:61
12
作者 张可云 张颖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共11页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基于泰尔指数分解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和GIS分析技术,分别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七大沿黄城市群和73个城市(地级市、州或盟)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对2009—201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基于泰尔指数分解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和GIS分析技术,分别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七大沿黄城市群和73个城市(地级市、州或盟)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进行研究。泰尔指数分解法的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内经济差异的贡献超八成,但绝对差异呈逐年缩小态势;七大沿黄城市群间经济差异的贡献近九成,但绝对差异的缩小趋势明显;黄河流域城市间的经济差异逐年缩小。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对比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黄河流域上游失去产业竞争力优势,中游失去产业结构优势,下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由劣转优;黄河流域上游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双优势格局有所转变,宁夏沿黄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竞争力优势持续保持;黄河流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格局基本形成。因此,应从上中下游、城市群和城市等多个空间尺度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尺度 黄河流域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偏离—份额分析法 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56
13
作者 陈修颖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9,共8页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各县市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区域发展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内部的区域差异成为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运用锡尔系数分析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经济差异表明,浙江沿海总体经济差异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市内差异和市... 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各县市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区域发展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内部的区域差异成为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运用锡尔系数分析1990年以来浙江沿海经济差异表明,浙江沿海总体经济差异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市内差异和市县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市内差异不断扩大。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历史基础、市场发育程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利用外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区域经济差异 锡尔系数
下载PDF
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李娜 石敏俊 袁永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9-1580,共12页
利用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各地区实施同一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能源富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损失较大,... 利用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各地区实施同一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能源富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损失较大,对发达地区则产生正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如果实施差别碳税,对能源富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使中国走上低碳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的双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态多区域CGE模型 低碳经济 碳税 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发展格局
原文传递
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47
15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53,共8页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差异 时变参数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薛宝琪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为基本分析单元,以2000—2010年人均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统计方法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突... 以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为基本分析单元,以2000—2010年人均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统计方法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突出且空间惯性很强,形成了以郑州、洛阳等城市为核心的发达地区和京广线以东尤其是豫皖交界区等广大落后地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仍占主导,扩散作用微弱。据此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优化经济空间格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区域经济差异 市域经济 空间格局演化
原文传递
基于ESDA-GIS的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张海峰 白永平 +2 位作者 陈琼 王保宏 牛定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461,共8页
以青海省43个县(市、区)及3个行政委员会和一个乡(格尔木市的飞地)为基本空间单元,以2006年青海省县域人均GDP等经济数据及人口数据为属性数据,在ArcView、ARCGIS等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对... 以青海省43个县(市、区)及3个行政委员会和一个乡(格尔木市的飞地)为基本空间单元,以2006年青海省县域人均GDP等经济数据及人口数据为属性数据,在ArcView、ARCGIS等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对青海省县域经济之间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1)青海省2006年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及几何中心均有较大偏移,GDP及人均GDP重心也有较大偏移;(2)总体上青海省2006年经济空间差异较大,Moran'sⅠ指数为0.5 138,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3)目前,青海省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类型属离散型和聚集型,而扩散型及均衡型尚未出现。青南广大地区属离散型,海西地区主要是由资源要素禀赋导致集聚型,海东地区特别是西宁市由于较好的自然条件、优越的空间区位、便利的交通及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产生较强的集聚效应,海东其它广大地区Moran'sⅠ指数均较低(包括西宁市的两个市辖县),充分说明海东地区城市的扩散作用尚未显现,特别是省会城市西宁市对周围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ESDA 青海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辉鑫 汤小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3,共5页
本文在定量研究福建省 2 0世纪 90年代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并提出实行山海协作、实施政府可支配资源的反梯度投入政策、调整产业结构。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福建 20世纪90年代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投入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彭颖 陆玉麒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2-917,943,共7页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1995—2008年人均GDP和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DA,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1995—2008年人均GDP和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DA,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严重且空间惯性强,形成了以成都市为核心的发达区及川北、渝东北落后地带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占主导且极化趋势有所加深。川渝内部差异和五个次级经济区之间差异及成都经济区内部的差异分别是成渝经济区总体差异的在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上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区域经济差异 县域经济 时空演变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7,89,共8页
本文利用趋同核算分析框架和时变参数模型考察了各种因素对1978— 2004年间我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贡献。分析表明,引发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主要因素按其重要性的先后次序可排列为劳动力市场表现、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中... 本文利用趋同核算分析框架和时变参数模型考察了各种因素对1978— 2004年间我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贡献。分析表明,引发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主要因素按其重要性的先后次序可排列为劳动力市场表现、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中央财政支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技术扩散引发的趋同效应是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主要因素;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基本上没有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中央政府找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并科学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因素贡献分析 趋同核算分析 时变参数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