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性文化元素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夹江县石堰村村史馆设计为例
1
作者 陈曦 《重庆建筑》 2024年第12期19-21,共3页
通过解析地域性文化的独特特征与村史馆展示设计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性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域性文化元素应用于村史馆展示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结合某村的具体案例,展示如何有效提取与挖掘地域文化符号,并将其... 通过解析地域性文化的独特特征与村史馆展示设计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性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域性文化元素应用于村史馆展示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结合某村的具体案例,展示如何有效提取与挖掘地域文化符号,并将其融入村史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中,以期营造出一个既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又富含精神归属感的特色展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元素 村史馆 空间设计
下载PDF
地域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赜
2
作者 陈宗梓 《成才之路》 2022年第9期53-56,共4页
武威具有丰富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家乡文化,树立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文章概述武威乡土历史... 武威具有丰富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家乡文化,树立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文章概述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探讨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途径,分析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指出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是立足真实、立足课堂、立足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地域文化资源 武威 历史文化 家国情怀
下载PDF
兰州府文庙的变迁及其价值探析
3
作者 金瑞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7-91,96,共6页
兰州府文庙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元末知州姚谅重新修建文庙,明代重修八次,布局基本定型。清前期的几次修缮使其布局、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并于乾隆年间由州文庙升为府文庙。此后,文庙虽也有修复,但布局基本未变。文庙现仅存大... 兰州府文庙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元末知州姚谅重新修建文庙,明代重修八次,布局基本定型。清前期的几次修缮使其布局、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并于乾隆年间由州文庙升为府文庙。此后,文庙虽也有修复,但布局基本未变。文庙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位于兰州市第二中学内。兰州府文庙记录了宋代以来兰州地区的教育与文化状况,见证了当地历史与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府 文庙 明清时期 古建筑遗存 区域文化史
下载PDF
陇右诗碑的地域文化价值
4
作者 邵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陇右诗碑是指在陇右区划范围内各地区陆续发现的以石质为载体的金石文学文献。这些诗碑以自然区域和历史轨迹为依据,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历史、文学艺术、宗教伦理等多个方面具有可开掘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深入研究陇... 陇右诗碑是指在陇右区划范围内各地区陆续发现的以石质为载体的金石文学文献。这些诗碑以自然区域和历史轨迹为依据,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历史、文学艺术、宗教伦理等多个方面具有可开掘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深入研究陇右历史地理文化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诗碑 地域文化价值 历史 文学艺术 宗教伦理
下载PDF
区域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季静 王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内容,体现了新时代下课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赤峰地区作为中华龙文化的故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赤峰地区文化资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历史教学存在的实践性不足、应用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植...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内容,体现了新时代下课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赤峰地区作为中华龙文化的故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赤峰地区文化资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历史教学存在的实践性不足、应用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植入家乡的故事,让历史课堂“活”起来,通过有趣的历史打造有趣的课堂。嵌入区域文化资源的方式,能够促进历史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有利于地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热爱家乡的土壤中培育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资源 历史教学 赤峰地区
下载PDF
宋明理学流派竞合关系之地域文化史的考察——以江西德兴为中心
6
作者 胡荣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5,共7页
宋明理学各流派之竞合关系不仅是少数思想领袖间的诘辩与相互影响,亦是社会文化变迁大势的因缘会聚之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地域社会的培植之功。以洛学到朱子学再到阳明学的发展为例,这其中固然有很强的学派领袖的思辨融贯之功与时事背景... 宋明理学各流派之竞合关系不仅是少数思想领袖间的诘辩与相互影响,亦是社会文化变迁大势的因缘会聚之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地域社会的培植之功。以洛学到朱子学再到阳明学的发展为例,这其中固然有很强的学派领袖的思辨融贯之功与时事背景。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此一思想变迁过程亦可以从地域、家族、学术交游及社会变迁这一独具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得到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洛学 朱子学 阳明学 地域文化史
下载PDF
浅谈地域性特色景观的构建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娟 孙琪 《广东园林》 2008年第6期21-23,共3页
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世界景观出现"趋同化"、"均质化"现象,各地原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景观逐渐消失。为保持景观的"异质化"或"多元化",宜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三个层面研究景观的表... 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世界景观出现"趋同化"、"均质化"现象,各地原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景观逐渐消失。为保持景观的"异质化"或"多元化",宜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三个层面研究景观的表达方式,便于创造出一种从文化和生态上都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景观 自然环境 地域文化 历史文脉
下载PDF
直面与回望:论阎连科的乡土小说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雪英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2-95,共4页
试图从新乡土小说作家阎连科的乡土小说中 ,提取两极对立的母题进行分析 。
关键词 阎连科 乡土小说 土地文化 乡土现实 乡土历史 土地 乡土精神 文学评论 价值取向 中国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浅析——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9
作者 施歆怡 刘秋云 +1 位作者 孟祎晨 陈文德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123-130,共8页
地域文化作为特定群体在一定区域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特质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城市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构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风... 地域文化作为特定群体在一定区域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特质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城市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构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使城市景观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从地域文化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取芜湖市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加以分析,以此探讨如何加强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互动,以期为芜湖市塑造富有底蕴且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景观 历史文化 芜湖
下载PDF
徽州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桂萍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年第2期49-51,55,共4页
文章在分析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馆藏库的基础上,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安徽省地域特色文化,阐述了徽州历史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特色馆藏 徽州历史文化
下载PDF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三大议题——全国第三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孟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2-126,共5页
2011年11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围绕"区域文化与文学理论建设"、"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区域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等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思... 2011年11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围绕"区域文化与文学理论建设"、"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区域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等中心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思维碰撞和学术交锋,表现出一流的学术水平并取得丰富的讨论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文学 理论建设 区域文学史
下载PDF
赣籍进步青年与五四运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蓝天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2,共9页
赣籍进步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做出突出贡献,他们或是北京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或是江西地方五四运动积极组织者、参与者。在此之中,赣籍进步青年的性格特质是影响他们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与部分其他省籍青年学生对比可见,赣籍进步学生... 赣籍进步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做出突出贡献,他们或是北京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或是江西地方五四运动积极组织者、参与者。在此之中,赣籍进步青年的性格特质是影响他们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与部分其他省籍青年学生对比可见,赣籍进步学生注重直接行动、沉稳克制而又灵活机变的行为风格,与江西独特的地域文化不无关联。他们也自觉接续地方历史传统和责任伦理,为自我塑造的潜在思想资源。但是,来自中心或边缘地区的学生领袖与基层青年,在身份特征、道路选择、人生走向上各有异同。这折射出五四运动绝非一个孤立偶发的事件,而是与作为先锋的青年学生群体之心灵史、生命史紧密交融的综合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赣籍青年 地域文化 个体生命史 中心-边缘
下载PDF
安吉站地域文化设计与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恺 杜海龙 《中国铁路》 2021年第S01期172-176,共5页
通过对安吉县自然风貌特征、产业特色、人文历史的深度挖掘,安吉站确定了"绿水青山真福地,安泰吉祥桃花源"的设计主题,提炼出代表山、水、茶、竹文化的符号,艺术演化成"如意结"形式作为吊顶主风格,同时表达应用在... 通过对安吉县自然风貌特征、产业特色、人文历史的深度挖掘,安吉站确定了"绿水青山真福地,安泰吉祥桃花源"的设计主题,提炼出代表山、水、茶、竹文化的符号,艺术演化成"如意结"形式作为吊顶主风格,同时表达应用在主要厅室及通道。通过将安吉地方文化、人文历史的抽象演化,形成各种建筑符号,以雕刻、画面、篆刻、纹饰等多种形式,在车站适合的部位进行艺术表达,很好地提升了安吉站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站 地域文化 人文历史 艺术表达
下载PDF
繁荣辽宁史学 建设和谐辽宁——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历史学分会场学术讨论会综述
14
作者 崔向东 潘德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历史学分会学术讨论会于2007年6月14日至15日在渤海大学召开。会议就辽宁地域文化符号、繁荣辽宁地方史研究、历史学人才培养、大凌河历史文化考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 地域文化符号 地方史研究 人才培养 大凌河历史文化
下载PDF
“近代华阳国志”里的“新女性”——地域文化和地方历史视野下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5
作者 田松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1-48,共8页
地域文化对李劼人的写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在"大河小说"中塑造的大胆、叛逆、泼辣的女性形象就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可从巴蜀历史上叛逆、大胆的女性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得到印证。原因就在于:其一,多次的移民迁徙活动使得... 地域文化对李劼人的写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在"大河小说"中塑造的大胆、叛逆、泼辣的女性形象就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可从巴蜀历史上叛逆、大胆的女性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得到印证。原因就在于:其一,多次的移民迁徙活动使得巴蜀地区家族制度衰败、儒家文化淡化,从而为巴蜀女性的"越轨"行为提供了条件;其二,道家文化中对"个人"的强调与对礼教的反抗又为她们进一步的叛逆提供了思想上的动力。而无论是在反叛的行为上,还是推动其反叛的思想上,身处于辛亥革命之前的巴蜀女性都闪现着新女性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地方历史 “大河小说” 新女性 巴蜀女性
下载PDF
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下演绎的爱情传奇——论袁雅琴的长篇小说《陪楼》
16
作者 苏晓芳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8-93,共6页
厦门作家袁雅琴的小说《陪楼》,讲述的是婢女阿秀与侨商家的私生子二龙之间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作品将故事放置在鼓浪屿百年历史与闽南地域文化背景上展开,使小说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作为颇具闽南文化意蕴的小说,作品侧重从"... 厦门作家袁雅琴的小说《陪楼》,讲述的是婢女阿秀与侨商家的私生子二龙之间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作品将故事放置在鼓浪屿百年历史与闽南地域文化背景上展开,使小说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作为颇具闽南文化意蕴的小说,作品侧重从"人文资源根基"上展现地域特色,具体表现为对于以鼓浪屿为中心的闽南日常生活习俗的精心描绘和一系列富于闽南地域文化性格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陪楼》既反映了作家对于鼓浪屿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是作家对于闽南地域文化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楼》 地域文化 鼓浪屿历史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关于“地域文化课程”的若干思考
17
作者 王霄云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55-58,共4页
地域文化教学需要借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结合三秦文化的实例,探讨了这个问题。提出三个建议:必须描述出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必须从空间关系和发展过程的角度探讨区域文化的内在机制;必须找准可供传承的历史经验和可以创新的... 地域文化教学需要借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结合三秦文化的实例,探讨了这个问题。提出三个建议:必须描述出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必须从空间关系和发展过程的角度探讨区域文化的内在机制;必须找准可供传承的历史经验和可以创新的现实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人文地理学 空间结构 特征塑造 发展过程
下载PDF
八桂文学版图的精准描绘——评黄伟林的《广西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
18
作者 温存超 《河池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10,共5页
黄伟林的《广西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是一部厚重的区域性文学史论,这部专著对广西多民族文学版图进行了精准的描绘,其主要亮点在于:大文学观视域下的寻根溯源、颇具匠心的系统构建、富有个性的深入解读与阐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民族文学 文学史论 寻根溯源 系统构建 个性解读
下载PDF
武夷山地域文化与建筑创作——武夷山建筑设计社会实践总结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彤宇 《福建建筑》 2003年第2期7-8,共2页
尊重武夷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自然景观 ,重视实际功能需要和建筑的地域性 ,以福建省新华书店武夷山图书交易中心为例 ,创造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公共建筑。
关键词 武夷山 地域文化 建筑创作 建筑设计 自然景观 建筑风格 民居 公共建筑 图书交易中心
下载PDF
地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探究——以湘中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友庚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地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间存在共通性,地域文化载体之一的地方志是对国史的重要补充。将地域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具有历史认识论、实践教学和强化国家认同等方面的价值。地域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可以从讲授教学、案例教学... 地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间存在共通性,地域文化载体之一的地方志是对国史的重要补充。将地域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具有历史认识论、实践教学和强化国家认同等方面的价值。地域文化融入“纲要”教学可以从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途径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近现代史纲要 地方志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