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协同发展: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1
1
作者 柳天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8,共6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动力、缩小地区差距、落实国家区域战略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但回顾京津冀近四十年的合作历程,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区域一体化还处于从市场一体化向产业一体化迈进的阶...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动力、缩小地区差距、落实国家区域战略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但回顾京津冀近四十年的合作历程,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区域一体化还处于从市场一体化向产业一体化迈进的阶段,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行政区经济和缺乏区际协调机制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原因,应从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进功能区联动、构建区际协调机制四个方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困境与出路 区域协调发展 一体化
下载PDF
本土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耦合协同性测度——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尤宇 刘云 赵瑞雪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3-1526,共14页
本土创新与全球创新的协同发展是区域创新领域的前沿议题,揭示我国本土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耦合协同现状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本文追溯本土和全球创新网... 本土创新与全球创新的协同发展是区域创新领域的前沿议题,揭示我国本土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耦合协同现状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本文追溯本土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脉络,搭建二者的表征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两网络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而测度全国及四大区域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耦合发展水平,最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法考察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分布动态。研究发现:我国本土与全球创新网络耦合协同性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处于轻度失调阶段;本土创新网络系统中,创新环境与全球创新网络耦合水平最高,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优势;本土与全球创新网络耦合协同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且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全面、客观掌握我国各区域、省份与全球创新发展的耦合协调现状,制定合理的创新驱动政策,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创新网络 全球创新网络 耦合度 区域协同发展 空间分异
原文传递
新时代对口支援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上市公司异地投资的微观证据
3
作者 祝丽敏 于文蕾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5,共15页
新时代背景下,对口支援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显著促进支援地企业向结对城市投资,有助于突破资本流动的“卢卡斯之谜”;该效应在... 新时代背景下,对口支援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显著促进支援地企业向结对城市投资,有助于突破资本流动的“卢卡斯之谜”;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受援地市场化程度较低和结对城市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时更显著;对口支援政策通过传递制度压力、降低企业在受援地的投资成本、提升企业对受援地的信息和资源获取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口支援下企业异地投资能够提升受援地和支援企业发展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对口支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提供证据,也为深化新时代对口支援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企业异地投资 区域协调发展 市场化程度 产业结构差异性
原文传递
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红 王瑞雪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7-79,共3页
从GDP、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的现状,并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差异 东部 西部 区域协调发展 山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