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湿度和气候变化关系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被引量:144
1
作者 马柱国 符淙斌 +2 位作者 谢力 陈文海 陶树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63-568,共6页
从土壤湿度研究的历史出发 ,阐述了土壤湿度在气候变化乃至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从土壤湿度研究的科学背景出发 ,总结和综合评述了该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两个重要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最后 。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区域气候变化 陆面过程模式 数值模拟 水文模式 前期降水量指数法
下载PDF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气候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2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5-246,共22页
由于区域气候异常与社会经济及人类发展有紧密联系,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气候学家的极大重视,与此密切相关的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气候模拟研究的进展更加明显。文中将着重分析全球气... 由于区域气候异常与社会经济及人类发展有紧密联系,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气候学家的极大重视,与此密切相关的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气候模拟研究的进展更加明显。文中将着重分析全球气候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可靠性与不确定性;国内外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进展;以及对区域气候变化模拟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拟 区域气候变化 全球环流模式 东亚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Climate in China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学杰 罗勇 +2 位作者 林万涛 赵宗慈 Filippo GIORG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2) are investigated. The model is nested in one-way mode within a global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model (CSIRO R21L9 AOGCM). T...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2) are investigated. The model is nested in one-way mode within a global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model (CSIRO R21L9 AOGCM). Two multi-year simulations, one with current land use and the other with potential vegetation cover, are conduc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daily maximum and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mulations. The simulated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ver China include a decrease of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west China, a region with a prevalence of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an increase of mean annual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some areas; and a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long coastal areas. Summer mean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increases in many locations, while winter mean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ecreases in East China and increases in Northwest China. The upper soil moistur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cross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ame land use change may cause different climate effe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depending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长白山落叶松和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牟长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13-1819,共7页
研究了长白山落叶松、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 .通过野外观测和建立斑块状态、林木蒸腾量与林木年龄的相关模型 ,利用相关模型定量地分析斑块和林木蒸腾量随林木年龄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 ,并分析了区域气候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关系 ... 研究了长白山落叶松、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演替规律 .通过野外观测和建立斑块状态、林木蒸腾量与林木年龄的相关模型 ,利用相关模型定量地分析斑块和林木蒸腾量随林木年龄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 ,并分析了区域气候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关系 ,探讨森林沼泽交错群落对湿地生境改造作用、湿地生境的中生化过程以及区域气候变暖对森林湿地演替的影响机制 ,揭示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演替规律 .结果表明 ,斑块宽度、高度、面积、体积随林木年龄增长均呈现三次式相关关系 ,林木蒸腾量随林木年龄增长呈现幂函数相关关系 .落叶松、白桦沼泽交错群落经过 6 0年左右时间发育 ,斑块将不断扩大 ,使地势平均升高 0 .4 0 5~ 0 .5 90m ;林木蒸腾量也不断增大 ,平均降低水位 1.0 5 0~ 1.4 4 2m ,森林湿地生境将演变为中生化的森林生境 .同时 ,区域气候变暖与森林树种向湿地侵入存在密切关系 .区域气候变暖将加快森林向湿地侵入进程 ,进而森林沼泽交错群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5 0~ 6 0年 )将演替为森林群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 区域气候变化演替规律
下载PDF
1.5 ℃增暖对全球和区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翟盘茂 余荣 +3 位作者 周佰铨 陈阳 郭建平 卢燕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472,共8页
《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 ℃以内,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 ℃以内,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影响。随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邀请IPCC筹备关于1.5 ℃增暖影响及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的特别报... 《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 ℃以内,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 ℃以内,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影响。随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邀请IPCC筹备关于1.5 ℃增暖影响及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的特别报告,为UNFCCC谈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回顾近期发表的一些成果发现,在1.5 ℃到2 ℃的不同升温条件下,很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将增加。2 ℃条件下一些易受威胁的系统,如生态系统和农业系统,将承受全球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海平面明显上升,珊瑚礁锐减,季风降水减弱等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不同地区对全球不同程度增暖的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总的说来,相较于2 ℃增暖而言,将增暖控制在1.5 ℃以内能进一步减小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然而,要把全球增暖控制在1.5 ℃内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并且目前对1.5 ℃增暖的影响认识仍然十分不足。定量分析2 ℃和1.5 ℃增暖对不同区域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的影响差异,需要更高分辨率的模式以及更多针对2 ℃和1.5 ℃增暖影响而设计的专门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增暖 全球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变化 影响 风险
下载PDF
Land use effects on climate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被引量:22
6
作者 J.S.PAL F.GIORG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620-628,共9页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nested within ERA40 re-analyzed data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ver China. Two 15-year simulations (1987―2001), one with current land use and the ...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nested within ERA40 re-analyzed data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ver China. Two 15-year simulations (1987―2001), one with current land use and the other with potential vegetation cover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are conducted for a domain encompassing China. The climate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are assessed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mul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land use (modified by anthropogenic ac- tivities) influences local climate as simulated by the model through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monsoon circulation in both the winter and summer seasons and through changes of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In winter, land use change leads to reduced precipitation and decrease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Land use change signifi- cantly affects summer climate in southern China, yielding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region, de- creased temperatur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increased temperature in the South China area (south-end of China). In summer, a re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ern China and a temperature rise over Northwest China are also simulated. Both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are affected in the simulations. In general, the current land use in China leads to enhanced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decreased annual temperature over south China along with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ina simulati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原文传递
20年来涠洲岛珊瑚礁物种多样性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文 黎广钊 +4 位作者 张春华 王欣 农华琼 黄晖 李秀保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8-87,共10页
综合2007年10~11月、2008年4~5月布置的6条主剖面20条分断面的调查结果,涠洲岛珊瑚礁共出现石珊瑚10科22属46种,9个未定种,该调查区以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滨珊瑚属(Porites)、蔷薇珊瑚属(Montipora)为优势类群,各主剖面的优势类... 综合2007年10~11月、2008年4~5月布置的6条主剖面20条分断面的调查结果,涠洲岛珊瑚礁共出现石珊瑚10科22属46种,9个未定种,该调查区以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滨珊瑚属(Porites)、蔷薇珊瑚属(Montipora)为优势类群,各主剖面的优势类群分布各有差异,以西南部的W2主剖面、东北部的W5主剖面的珊瑚礁属种最多,均为8科13属;涠洲岛珊瑚礁属级多样性指数H′值和均匀度指数E值均呈现东北部W5>西南部W2>东南部W6>西南部W1>西北部W3>北部W4的规律,H′值差异明显,E值变化不大;其珊瑚礁群落近20 a来受到全球气候事件及区域人为活动的影响,整体呈现出衰退迹象,处于缓慢恢复状态。衰退表现在: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珊瑚礁优势种群的组合变化,由较多的优势属种组合演化到相对少的优势属种组合。一直占据优势的鹿角珊瑚种群出现退化,从顶级优势类群降级更替;珊瑚礁属种的多形态组合向相对简单形态组合的演变;历年来珊瑚礁伴生生物的资料(主要是鱼群数量、海参等)显示,涠洲岛珊瑚礁群落生物多样性呈现衰退态势;从2001年至今连续的珊瑚礁健康调查(Reef Check)资料显示,该区石珊瑚礁曾大面积死亡尚未完全恢复。从涠洲岛20 a珊瑚礁多样性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全球性极端气候、区域性气候变化及不合理的破坏性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岛 珊瑚礁 生物多样性演化 全球变化 区域性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of the climatic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被引量:19
8
作者 YAN Zhong-Wei WANG Jun +1 位作者 XIA Jiang-Jiang FENG Jin-Mi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154-168,共15页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cent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climate in China.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local climate trends have been re-estimated based on homogenized observations and using improved ...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cent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climate in China.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local climate trends have been re-estimated based on homogenized observations and using improved methods. In this respect,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observed warming trend of local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last few decades is determined as being about 20% at urban stations such as the Beijing Observatory. The large-scale weakening trend of wind speed is also about 20% more prominent at the city center than its surroundings.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precipitation is not profound, but results of high-resoluti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suggest that this effect may depend on the urban extent. Although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 should favor local atmospheric convection and hence precipitation, the increasingly extending urban land-use may reduc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urban cluster in North China. It is found that urbanization can play a more notable role in extreme events than usual weather.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s show a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the UHI and the super-heat wave in Shanghai during Julye August 2013. Relevant studies dealing with urban climate adaptation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recent ?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URBANIZATION effect Homogenized observation series HIGH-RESOLUTION modeling climate ADAPTATION
下载PDF
区域性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邓伟 袁兴中 +2 位作者 刘红 张跃伟 李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2-1042,共11页
利用2000─2010年MODIS EVI(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和气候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区域性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0年间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EVI年均值从0.302增至0.318,增幅达5.57%,增... 利用2000─2010年MODIS EVI(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和气候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区域性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0年间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EVI年均值从0.302增至0.318,增幅达5.57%,增长主要出现在春季.各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人工农田植被覆盖度增加最为显著.2研究区整体植被覆盖较好,但地域差异较大,EVI高值区分布在东南部南岭、武夷山、九岭山一带;中部江河湖泊区、长江两岸大型城市周边区域植被覆盖较差.3气温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尤其春季表现最为显著;由于常年降水充沛,研究区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影响程度不及气温;日照时数仅在夏季对当月植被覆盖有一定影响;相对湿度对植被覆盖影响较低,但在秋季对植被覆盖影响时间较长,可持续3个月.4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覆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湖南省和湖北省西部;对湖南省中部和安徽省中北部地区人工农田植被的影响较显著.5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除与自然条件改善有关外,国家近年来实施的各项生态工程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流域 EVI 时空演变 区域气候变化
下载PDF
区域气候变化对沥青路面夏季温度效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付军 刘智鸿 +3 位作者 左雪娜 赖泽涵 王学智 丁庆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4,共8页
基于华中(武汉)区域气候变化,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温度分析有限元模型,对沥青路面夏季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沥青路面夏季代表性日周期温度场变化曲线。结合室内试验和参考文献,分析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并计算... 基于华中(武汉)区域气候变化,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温度分析有限元模型,对沥青路面夏季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沥青路面夏季代表性日周期温度场变化曲线。结合室内试验和参考文献,分析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并计算了区域气候变化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的温度变化速率和路面结构深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区域气候变化主要影响沥青面层区域,且会明显地降低夏季沥青路面材料的弹性模量(30%左右),但对泊松比影响较小。未来区域气候变化会增加沥青路面永久变形30%以上,加剧沥青路面的破坏。可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沥青路面设计的影响及服役性能演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区域气候变化 沥青路面 温度效应
下载PDF
中国区域陆面覆盖变化的气候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燕 谢正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6-433,共8页
基于MODIS和CLCV陆面覆盖资料,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分别进行两组24年(1978—2001年)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中国区域陆面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荒漠化和植被退化为主要特征的陆面覆盖变化通过改变陆面能量、水分平衡与... 基于MODIS和CLCV陆面覆盖资料,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分别进行两组24年(1978—2001年)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中国区域陆面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荒漠化和植被退化为主要特征的陆面覆盖变化通过改变陆面能量、水分平衡与大尺度环流进而对气候要素产生重要影响。夏季,中国南方地区普遍降温,季风边缘区及藏北高原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季风边缘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年际波动加剧;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西南风增强,进而水汽输送增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地区降水。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偏北气流增强,更多干燥冷空气南下,使得黄河以南地区降水减少、气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覆盖变化 区域气候变化 RegCM4 CLM3 5
下载PDF
Agricultural Land Use Effects on Climate over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冬峰 高学杰 +2 位作者 石英 GIORGI Filippo 董文杰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0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 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3(RegCM3)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related to agriculture over China.The model... 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 Regional Climate Model version 3(RegCM3)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related to agriculture over China.The model is driven by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 40-yr Re-Analysis(ERA40) data.Two sets of experiments for 15 yr(1987-2001) are conducted,one with the potential vegetation cover and the other the agricultural land use(A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 effects on temperature are weak over northern China while in southern China a significant cooling is found in both winter(DecemberJanuary-February) and summer(June-July-August).The mean cooling in the sub-regions of South China(SC) in winter and the sub-regions of Southeast(SE) China in summer are found to be the greatest,up to 0.5°and 0.8 ℃ ,respectively.In general,the change of AG leads to a decrease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by 0.5-1 ℃ in southern China.Slight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in western China and a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are simulated in winter,with the maximum reduction reaching-7.5% over SE.A general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ern China and an increase over southern China are simulated in summer,in particular over SE where the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can be up to 7.3%.The AG effects o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how stro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Comparison of the climate effects between AG and the present-day land use(LU) is also performed.In southern China,the ratio of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changes caused by AG and LU is greater than(closer to)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grid cells with changed vegetation cover due to AG and LU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land us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原文传递
2001-2018年西南地区NDVI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艳蓉 侯召朕 张增信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7-344,共8页
[目的]研究西南地区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的NDVI动态特征,为该区天然林保护政策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1—2018年MODIS NDVI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候数据,结合Theil-Sen中值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探讨人为和自... [目的]研究西南地区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的NDVI动态特征,为该区天然林保护政策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1—2018年MODIS NDVI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候数据,结合Theil-Sen中值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探讨人为和自然因素下西南地区植被动态变化。[结果]①各类型植被NDVI均逐年递增,增速最快的是农用地和稀树草原。岷江—乌蒙山以东是NDVI高值区和显著改善趋势区;加上云贵高原南缘,显著改善趋势区占总面积的67.09%。②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的林业政策促使低NDVI植被向高NDVI植被转变是西南地区NDVI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中贡献度最大的是稀树草原类型向森林类型的转化,2001—2018年转化面积达73693 km^(2),净转化率逐年提高,主要分布在岷江—乌蒙山以东。③气温与不同植被NDVI的正相关性大于年降水量,在岷江—乌蒙山以东,NDVI与气象要素的正相关性都较高。在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的条件下,41.8%的NDVI增长与气温和降水有关,二者的贡献率分别为32.35%和14.54%。[结论]随着20世纪末以来的天然林保护政策实施以及暖、湿化区域气候变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2001—2018年西南地区NDVI持续增加,这种增加特征在岷江—乌蒙山东、西两侧表现差异,东侧森林增加面积、NDVI改善趋势普遍高于西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区域气候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降水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晶 李忠贤 +3 位作者 李跃清 邹槟骏 江南 李雪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4-1562,共19页
基于1959-2016年峨眉山、峨眉市、乐山市及夹江县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和1964-2016年6-9月逐时降水数据,应用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降水量、雨日和降水频次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年代降... 基于1959-2016年峨眉山、峨眉市、乐山市及夹江县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和1964-2016年6-9月逐时降水数据,应用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降水量、雨日和降水频次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年代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随海拔具有一定差异性,高海拔峨眉山趋势更明显。峨眉山与其周边地区年降水量和年雨日均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减少,且峨眉山年雨日比其周边地区减少更快。汛期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降水量、雨日变化均强于其年代和年降水量、雨日变化,较其他时段更突出;高海拔峨眉山冬季、秋季和夏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显著,而周边地区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四季雨日都呈减少趋势,但峨眉山减少程度大于其周边地区。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月降水量和雨日都呈减少趋势,但峨眉山更明显。峨眉山降水量日变化呈单峰单谷结构,而峨眉市则在清晨出现次峰值,两地夜雨特征突出,夜间降水量远大于白天,且两地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都存在提前的变化特征;峨眉山小时降水频次最大值出现时间存在提前的变化特征,但峨眉市相反,具有延后的变化特征。在全球气候变暖下,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响应主要为降水减少,高海拔地区降水减少的趋势大于低海拔地区。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这种区域气候响应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可能与区域温度响应与水汽状况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 降水量 雨日 降水频次 区域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耦合模型的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响 钱敏蕾 +4 位作者 徐艺扬 陆君 王祥荣 谢玉静 樊正球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借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模型,选取最直观的气温变化衡量区域气候变化,以经济、农业、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城市发展各项子系统,构建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型;在分析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各项子系统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 借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模型,选取最直观的气温变化衡量区域气候变化,以经济、农业、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城市发展各项子系统,构建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型;在分析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各项子系统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差异化评价标准和办法;并以上海市为例,基于50a上海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评估上海市2000-2012年气候变化适应度.研究表明:近50a上海市气温显著上升;2000-2012年,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均呈现正向稳定发展状态;由于城市发展导致上海市耕地面积和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农业系统因此呈现衰退状态;受区域气温波动变化影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适应性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为适应型;农业系统呈现不适应状态,主要为人为原因,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变化 城市发展 适应度 耦合关系 上海市
原文传递
PRECIS对SRESA1B情景下的中国区域气候变化预估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婕 刘珂 夏冬冬 《海洋预报》 2017年第1期34-46,共13页
利用海气耦合大气环流模式Had CM3为PRECIS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驱动PRECIS模拟产生SRES A1B情景下的区域气候情景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1961—2100年降水、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RES A1B情景下,中国区域未来降水量、气温总体呈现明... 利用海气耦合大气环流模式Had CM3为PRECIS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驱动PRECIS模拟产生SRES A1B情景下的区域气候情景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1961—2100年降水、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RES A1B情景下,中国区域未来降水量、气温总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气温中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日最高气温增幅最小;21世纪前半叶(2011—2040年)到中叶(2041—2070年)期间,降水量、气温增加速率达到最高;降水在总体增加趋势中呈现出较多局地特征,21世纪后半叶,105°E以东地区出现多个降水增幅大值区;平均气温在未来各时段各区域均表现出升温的整体特征,新疆和东北地区升温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变化 PRECIS SRESA1B情景 降水 气温
下载PDF
ADVANCES IN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SINCE 1990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7年第4期385-406,共22页
Due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climate anomalies and social-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climatologists worldwid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climate anomalie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 Due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climate anomalies and social-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climatologists worldwid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climate anomalie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vestigation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has made great progresses.Since 1990 the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s have made a more substantial achievement.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reliability and uncertainties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by global climate models,the advances 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in the world and the outlook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 East Asia
原文传递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排放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辉辉 师华定 +3 位作者 陈莉荣 高庆先 关攀博 张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55-261,共7页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对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辐射均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加入自主编制的黑碳排放清单,模拟研究了2013年工业、交通、民用3个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地表吸收... 黑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对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辐射均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对区域气候有较大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加入自主编制的黑碳排放清单,模拟研究了2013年工业、交通、民用3个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分析不同行业黑碳气溶胶排放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黑碳气溶胶主要分布在华北、中原、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其中又以山东省和河北省的排放量最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冬春季高于夏季;3个典型行业排放量排序表现为民用源>工业源>交通源;黑碳气溶胶使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大,引起的气候效应表现在使华北、中原、长三角等地区气温升高,川渝、珠三角地区气温降低;但引起的降水量变化不大,可能与该模式对降水量的模拟效果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行业 黑碳气溶胶 区域气候变化 REGCM3模式
下载PDF
基于CMIP6多模式预估数据的石羊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君 胡海珠 +1 位作者 毛晓敏 张霁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47-1562,共16页
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和季风区边缘,流域内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生态环境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本文基于观测数据,评估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 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和季风区边缘,流域内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生态环境脆弱,未来气候变化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本文基于观测数据,评估第6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11个气候模式在石羊河流域的模拟能力,用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对气候数据进行降尺度,得到该流域的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CMIP6模式数据在石羊河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多模式集合平均数据对石羊河流域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性能均优于其他模式。(2)未来不同情景下(2023—2100年),流域内降水量、气温和潜在蒸散发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随着辐射强迫增加而增大。(3)未来时期石羊河流域的干燥度指数整体减小,流域气候趋向暖湿化,且民勤盆地是流域内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研究结果对于石羊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石羊河流域 区域气候变化 干燥度指数 未来
下载PDF
五台山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
20
作者 张朝明 李娜 +2 位作者 马严枝 蔡兆鑫 韩普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0-146,共7页
基于1998年—2019年五台山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五台山多尺度光、温、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五台山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平均每10 a升高0.10℃;年... 基于1998年—2019年五台山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五台山多尺度光、温、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五台山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平均每10 a升高0.10℃;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明显,且春季最低气温升温速度最快;(2)五台山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极显著增加,年降水量平均每10 a增加124.66 mm,年降水日数平均每10 a增加17.44 d;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的60.87%;四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为增加趋势,夏季增速最快;五台山全年67%的降水量为小雨和中雨贡献;(3)各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均为增加趋势,其中全年大雨的降水量增加幅度最大、小雨的降水日数增加幅度最大;(4)五台山年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四季中,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各季日照时数均为减少趋势,其中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降水 气温 区域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