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人才大战”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敏 张婷婷 雷育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114,共8页
“人才大战”映射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各地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异质性需求,但目前学界关于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还有待实证研究。本文基于中国2001~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实... “人才大战”映射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各地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异质性需求,但目前学界关于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还有待实证研究。本文基于中国2001~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看,初级人力资本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中、高级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从区域层面看,初、中、高级人力资本在不同分位点对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异质性 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差异 分位数回归 人才吸引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基于复杂系统的物流企业空间聚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白世贞 王文利 《物流科技》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把物流行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的自组织角度出发,通过构造吸引力函数,给出了各地区物流行业投资吸引力的计算方法;同时,引用吸引子的概念描述了物流企业的空间聚集演化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最后,本文分析了北京、天津、上海三... 本文把物流行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的自组织角度出发,通过构造吸引力函数,给出了各地区物流行业投资吸引力的计算方法;同时,引用吸引子的概念描述了物流企业的空间聚集演化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最后,本文分析了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物流投资吸引力及聚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区域物流 吸引力 空间聚集
下载PDF
面向区域经济大学联盟探索——基于欧洲“大区域”大学联盟经验的思考
3
作者 冯家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新加坡)》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区域经济大学联盟的概念、背景、欧洲经验以及其在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区域经济大学联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合作模式,它通过整合大学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欧洲的“大区域”大学联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 本研究探讨了区域经济大学联盟的概念、背景、欧洲经验以及其在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区域经济大学联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合作模式,它通过整合大学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欧洲的“大区域”大学联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研究,展示了跨国合作、跨学科研究和资源共享的潜力。大区域大学联盟对于促进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推动创新、吸引人才和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建议包括地区经济大学联盟的全球比较、数字化技术和创新研究、长期影响分析等方面的探索。最后,区域经济大学联盟具有潜在的广泛影响和价值,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吸引人才,改善社区生活,提高国际影响力,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大学联盟 教育合作 地区发展 创新 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 社区参与 人才吸引 经济增长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物流空间差异及演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蕾 王赛 祝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2-80,共9页
该文以“一带一路”沿线18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指标和多因素指标对该区域2008—2017年的区域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剖析18省区物流演化过程,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一带一路”沿线物流空间网络结构。结果显... 该文以“一带一路”沿线18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指标和多因素指标对该区域2008—2017年的区域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剖析18省区物流演化过程,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一带一路”沿线物流空间网络结构。结果显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物流分布特征为东部地区集聚比较明显,中部次之,西部较弱,物流节点的梯度关系明显;18省区物流专业化程度差异较大,在10年间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18省区间物流引力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产业互补性、通信技术水平等直接影响区域物流联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空间差异 物流引力 “一带一路”
下载PDF
论西南民族地区建立景区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的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2-95,共4页
西南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特色突出,集中了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不可多得的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但受人才、资金、技术、交通等因素制约造成的经济欠发达现状,使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文... 西南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特色突出,集中了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不可多得的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但受人才、资金、技术、交通等因素制约造成的经济欠发达现状,使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文化旅游开发陷于"富裕的贫困"窘境。为了探索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阐述景区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把握区域旅游发展规律从中发展益分配新格局、引导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从而构建景区利益共享长效机制三处剖析,提出有益建立景区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旅游示范区 核心吸引力 项目资源整合
下载PDF
从地域文化视角看旅游景点的翻译——以衢州景点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雪莲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0期6-8,共3页
富含地域文化的旅游景点名称和导游词兼具身份识别性和文化性,其文本翻译通常涉及旅游信息的处理和文化因素的翻译,通过对景点名称的文化蕴涵及其来源的分析与翻译,游客能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起到文化外宣和文化传播的作用... 富含地域文化的旅游景点名称和导游词兼具身份识别性和文化性,其文本翻译通常涉及旅游信息的处理和文化因素的翻译,通过对景点名称的文化蕴涵及其来源的分析与翻译,游客能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起到文化外宣和文化传播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富含地域文化的衢州旅游景点的错译分析,探讨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文本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景点 翻译原则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多平衡点切换系统可脉冲控制研究
7
作者 刘后浩 冯伟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45-51,共7页
考察了较为一般形式的多平衡点切换系统的可脉冲控制问题.在系统解存在唯一且所有子系统只含一个公共平衡点的前提下,运用系统的区域稳定性可以等价于系统解的最终有界性方法,得到了可脉冲控制区域稳定和区域吸引的结论,同时还得到脉冲... 考察了较为一般形式的多平衡点切换系统的可脉冲控制问题.在系统解存在唯一且所有子系统只含一个公共平衡点的前提下,运用系统的区域稳定性可以等价于系统解的最终有界性方法,得到了可脉冲控制区域稳定和区域吸引的结论,同时还得到脉冲控制的具体算法.最后给出了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衡点切换系统 可脉冲控制 区域稳定 区域吸引
下载PDF
广东省旅游景区与线路比较及其协同发展策略
8
作者 高恒冠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
旅游资源雷同和旅游产品同质化,导致区域旅游恶性竞争,区域旅游合作难以推进,最终必然影响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以广东2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等方法来重点分析广东旅游景区与线路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 旅游资源雷同和旅游产品同质化,导致区域旅游恶性竞争,区域旅游合作难以推进,最终必然影响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以广东2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等方法来重点分析广东旅游景区与线路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策略:珠三角地区实施近邻合作和"飞地"合作并举的发展路径;粤东西北地区则实施以近邻合作为主,以"飞地"合作为辅的发展路径;实施"山海战略",构建"一核两带一区"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以及多层次、立体化区域旅游合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旅游景区 旅游线路 协同发展策略 广东省
下载PDF
新时代“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发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国华 龙花楼 +8 位作者 林万龙 乔家君 谭华云 杨开忠 岳文泽 郧文聚 黄贤金 陆汉文 李郇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19-1940,共22页
“三农”是百年党建与中国城乡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为推进新时代的“三农”问题破解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邀请“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10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主要从历史过程与制度情境、城乡系统与跨尺度空间、政策理论—... “三农”是百年党建与中国城乡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为推进新时代的“三农”问题破解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邀请“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10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主要从历史过程与制度情境、城乡系统与跨尺度空间、政策理论—技术方法—实践路径相融合等三大视角,围绕“三农”战略阶段与制度变迁、“三农”问题的本质与新“三农”问题破解、乡村振兴机制与乡建实践等三条主线展开。主要结论有:(1)时空过程和制度语境下的“三农”问题本质、关键领域与体制机制创新。“三农”发展的规律认知与政策调控需要放在全球时空尺度与城乡地域系统中综合把握。“三农”问题是城乡地域系统整体框架下乡村地域系统功能提升的优化决策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人地业”的不协调发展。新时代的“三农”发展体制和工作机制,需在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生计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等关键领域,抓好两个“底线”、做好两个“衔接”、促进两个“融合”。(2)城乡系统互动与人民共同富裕要求下的乡村振兴理论与“三生”空间规划。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与破解,根植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区位理论、部门经济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理论、社会功能理论与社会冲突理论的多学科沃土。在“三农”问题研究实践中也发展出了土地利用转型理论、乡村重构理论、乡村发展多体多极理论、界面理论、乡村吸引力以及乡村可持续性等理论。从区域发展理论和宏观战略政策来看,城乡融合发展与人民共同富裕,是区域均衡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果表征与应有之义。“让乡村生活具有吸引力”的民间表达与“2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吸引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原文传递
区域创业环境与创新平台对创业企业的吸引力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新民 宋红汝 范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3,共7页
基于创业企业与创业环境、创新平台的交互作用视角构建区域创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计算各区域创业吸引力的综合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建设、服务绩效、基础设施、... 基于创业企业与创业环境、创新平台的交互作用视角构建区域创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计算各区域创业吸引力的综合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建设、服务绩效、基础设施、金融支持、商务环境、教育培训、开放程度以及政府政策是影响区域创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创新平台建设对区域创业吸引力的影响作用最大;各区域的创业吸引力存在异质性,整体上呈现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因此,为提高我国各区域的创业吸引力,必须采取相应的针对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业吸引力 创业企业 创业环境 创新平台
下载PDF
民族文化旅游区的整合规划 被引量:10
11
作者 车震宇 《规划师》 2003年第8期42-45,共4页
民族文化旅游区规划应考虑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的整合,地方性的塑造是其规划成败的关键。规划师可通过对规划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把握,分析客源市场,策划出一个“构想空间”,并且从物、人及节庆活动等方面进行整合规划,对重点区... 民族文化旅游区规划应考虑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的整合,地方性的塑造是其规划成败的关键。规划师可通过对规划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把握,分析客源市场,策划出一个“构想空间”,并且从物、人及节庆活动等方面进行整合规划,对重点区域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区 人文环境 规划设计 自然环境
下载PDF
朝阳区朝外大街升级改造一期工程及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项目
12
作者 韦平 朱梦娇 +2 位作者 梁钦东 何诚 赵爱晶 《城市设计》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本文探讨了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的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及其核心项目THE BOX朝外的城市更新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策略与成效。该项目位于朝阳区核心商业区,通过昆泰集团与上海盈展集团的合作,采取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公共... 本文探讨了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的一期升级改造工程及其核心项目THE BOX朝外的城市更新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策略与成效。该项目位于朝阳区核心商业区,通过昆泰集团与上海盈展集团的合作,采取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公共空间创新的综合更新策略。改造工程的实施成效包括商业业态的年轻化、首店经济的引入,以及公共空间的艺术文化美学营造。同时,阐述了该项目在节能新技术、绿色低碳楼宇建设方面的实践,以及创新的城市更新投资模式和社会资本吸引。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区域商业活力,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性更新 商圈转型 公共空间创新 朝外模式 社会资本吸引
下载PDF
基于技术市场的区域技术吸引力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东北地区区域技术吸引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微 姜毓锋 胡方元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4-98,共5页
从技术市场的技术交易角度,提出区域技术吸引力的概念和表现特征,并对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进行剖析,讨论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的表现特征,包括技术吸引力强度、技术吸引力稳定性、技术吸引力选择性、交易技术含量、技术资金投入等5个方面,... 从技术市场的技术交易角度,提出区域技术吸引力的概念和表现特征,并对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进行剖析,讨论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的表现特征,包括技术吸引力强度、技术吸引力稳定性、技术吸引力选择性、交易技术含量、技术资金投入等5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影响因素,并对东北地区技术吸引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市场 东北地区 区域技术吸引力
原文传递
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对国际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群 罗婷 李卉 《水利经济》 2022年第5期77-85,96,共10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及东道国对国际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而吸引和保留国际人才让其具有根植意愿的关键在于为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基于场论及承诺理论,依据“环境-态度-行为”的...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及东道国对国际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而吸引和保留国际人才让其具有根植意愿的关键在于为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基于场论及承诺理论,依据“环境-态度-行为”的理论逻辑,将表征东道国环境的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视为外部因素,将体现国际人才对地区的积极态度的区域承诺视为个体因素,探讨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通过区域承诺对人才根植意愿产生影响的机制。基于63个国际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地与392名中国水利国际工程企业海外员工配对样本,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地区人才吸引力正向影响人才根植意愿,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区域承诺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的,意味着良好的东道国环境与积极的个体态度有利于提升国际人才的根植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国际工程企业 地区人才吸引力 根植意愿 区域承诺 人才集聚
下载PDF
在黑龙江两岸共建中俄名牌旅游景区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晓谦 《西伯利亚研究》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旅游合作是中俄两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区域合作、深化合作内容、拓宽合作方式,是中俄两国共同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加强旅游信息交流和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名牌景区 共同开发 共同管理 中俄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理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芳 张雨婷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农业FDI是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FDI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FDI通过作用于绿色技术进步... 农业FDI是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FDI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FDI通过作用于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进而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相较于北方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FDI通过两条路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南方地区仅通过绿色技术进步这一路径发挥作用;完善的农村道路设施和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强化FDI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农业引资质量;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业金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溢出效应 地区异质性 引资质量
下载PDF
对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政朝 徐邓耀 唐琴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文章从财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吸引与优化配置能力等区域竞争力的四种能力入手,用"自上而下分解"和"自下而上联系"相结合的结构体逻辑方法,从理论上对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般性和扩展... 文章从财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吸引与优化配置能力等区域竞争力的四种能力入手,用"自上而下分解"和"自下而上联系"相结合的结构体逻辑方法,从理论上对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般性和扩展性探讨,给出了区域竞争力形成的具体机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形成机制 财富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 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吸引与优化配置能力
下载PDF
从微观机理看区域联合的必然性
18
作者 陈立文 肖艳颖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任何一个地区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条件上总是优劣并存,彼此有所求,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着各地区相互往来,以求共同发展。科学发展史表明,在一些学科的交叉点和连接,支上往往会造就新的学科,促进某种研究方向和方法的发展,具... 任何一个地区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条件上总是优劣并存,彼此有所求,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着各地区相互往来,以求共同发展。科学发展史表明,在一些学科的交叉点和连接,支上往往会造就新的学科,促进某种研究方向和方法的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运用自然、经济同理异体,由此及彼的推理方式,用已知的自然规律去推求经济规律,从物质性质、稳定性、历程、能量等微现角度来分析梆区域联合的必然性,并给出了经济活化自由因子,经济活化能等定义来刻划区域联合的方式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联合 经济活化能 微观机理 区域经济
下载PDF
考虑负荷动态模型的暂态电压稳定快速判断方法 被引量:28
19
作者 林舜江 李欣然 +3 位作者 刘杨华 李培强 罗安 刘光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20,共7页
提出一种负荷采用三阶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动态模型时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快速判断的方法。针对采用牛顿法求取故障后系统主导不稳定平衡点(controlling unstable equilibrium point,CUEP)存在的初值选取难题,提出一种实用但不失严谨的解... 提出一种负荷采用三阶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动态模型时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快速判断的方法。针对采用牛顿法求取故障后系统主导不稳定平衡点(controlling unstable equilibrium point,CUEP)存在的初值选取难题,提出一种实用但不失严谨的解决方案:通过识别给定故障的主导负荷母线,对主导负荷母线以外系统由故障后稳定平衡点处的状态进行戴维南等值,对负荷中感应电动机部分采用其稳态等值电路,再由感应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求得CUEP附近的一个点作为近似的CUEP,以此为迭代初值可靠求得CUEP;采用二阶正规型来近似CUEP的稳定流形的方法求得近似的局部吸引域边界;由仿真得到故障清除时刻系统的状态并根据该状态是否位于吸引域内判断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文中推导出了该方法的系统数学模型的一般化描述,并通过对一个5节点系统和IEEE-9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有效和良好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电压稳定 感应电动机 主导不稳定平衡点 吸引域
下载PDF
包含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电力系统吸引域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敏 罗安 何早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28,共4页
研究了包含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的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吸引域: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用首次积分法导出系统能量函数;讨论了用此方法所得能量函数在系统稳定域估计中不能反映阻尼效应的局限性,为克服由此造成的在系统稳定域估... 研究了包含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的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吸引域: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用首次积分法导出系统能量函数;讨论了用此方法所得能量函数在系统稳定域估计中不能反映阻尼效应的局限性,为克服由此造成的在系统稳定域估计中的保守性,导出了一种能反映系统阻尼效应的能量函数。此种能量函数可作为估计系统稳定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利用这一函数对系统稳定域进行了估计,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系统稳定域随着STATCOM等效无功电流增加的变化趋势。这表明,STATCOM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有益的,它能够有效地扩大系统的渐近稳定域(吸引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吸引域 静止无功发生器 能量函数 数学模型 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