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甙Rg1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敏 陈广玲 +2 位作者 陈畅 张钰 闫纯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的治疗作用。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大鼠采用人参皂甙Rg1治疗。于建模后24h、2周和4周时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观察细...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的治疗作用。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大鼠采用人参皂甙Rg1治疗。于建模后24h、2周和4周时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和心肌基本结构,并测量梗死面积,计算心室肌质量/体重、心肌梗死总面积/左心室肌总面积的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的表达;并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4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应用人参皂甙Rg1治疗后,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治疗组制模前为0.043%±0.023%,24h时为0.202%±0.081%,2周为0.937%±0.142%,4周为0.834%±0.110%;对照组制模前为0.046%±0.022%,24h为0.056%±0.037%,2周为0.069%±0.045%,4周为0.064%±0.042%;治疗组制模后24h、2周和4周的CD34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比制模前和对照组大鼠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在第2周、第4周时,心室肌质量/体重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可见大量CD34阳性细胞浸润,其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程度较对照组减轻,其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应用人参皂甙Rg1治疗AMI大鼠,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的干细胞数量,并促进干细胞归巢梗死心肌,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细胞,缩小梗死面积,明显减轻心室重塑,保护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人参皂甙RG1 干细胞 心肌再生 心室重塑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大鼠缺血心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贤仁 杨敏 李玉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1-474,共4页
目的 :了解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辛伐他汀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区 ,用ISO后... 目的 :了解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辛伐他汀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区 ,用ISO后 2 4小时、4周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和VG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梗灶的CD34+ 细胞的浸润及心肌血管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 :用ISO后 2 4小时 ,动员组大鼠心梗区可见CD34+ 细胞浸润 ,并有CD34+ 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 ,4周时瘢痕组织少 ,心肌纤维化程度轻 ,缺血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 :急性心梗发生后 ,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辛伐他汀能迅速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梗区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心肌再生
下载PDF
体内心肌微环境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敏 李玉光 吴贤仁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了解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 目的 :了解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灶 ,于用ISO后 2 4、 4 8h、 2周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通过免疫组化、苏木精 伊红染色和VanGieson s苦味酸性复红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灶的CD34+ 细胞的浸润及心肌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 :用ISO后 2 4h ,动员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可见CD34+ 细胞浸润 ,并有CD34+ 新生心肌细胞生长 ;2周后瘢痕组织少 ,心肌纤维化程度轻 ,缺血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 ,联用G CSF和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能迅速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肌梗死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微环境 基因诱导 骨髓干细胞 心肌梗死 心肌再生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绍椿 徐新 +4 位作者 罗冬云 唐良秋 肖雨雄 林拓 张昌瑞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4 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动员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3例 ) ,动员组连续 3d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30 0 μg/d ,用2 0 1Tl静息—再分布心肌显像比较两组...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4 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动员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3例 ) ,动员组连续 3d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30 0 μg/d ,用2 0 1Tl静息—再分布心肌显像比较两组第 6d、 30d的梗死面积 ,超声心动图观察 72h内和 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LVESVI)、室壁运动指数 (WMSI)、射血分数(LVEF)。结果 :动员组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 (0 383± 0 0 77vs 0 5 6 1± 0 0 96 ,P <0 0 1) ,LVESVI减少 [(2 7 4 7± 7 86 )ml/m2 vs (34 5 0± 8 0 8)ml/m2 ,P <0 0 5 ],WMSI减少 (1 10± 0 11vs 2 2 6±0 14 ,P <0 0 1) ,LVEF增加 (0 5 9± 0 0 7vs 0 4 8± 0 0 7,P <0 0 1)。结论 :应用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干细胞 心肌再生 左室重构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敏 李玉光 +2 位作者 吴贤仁 陈协辉 陈广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5期24-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灶,于用ISO后...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灶,于用ISO后24,48 h杀死大鼠,取出心脏;用ISO后4周,先用MPA-V多导生理仪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随后杀死大鼠,取出心脏,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和VG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梗灶的CD34+细胞的浸润及心肌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用ISO后4周,G-CSF动员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参数均比对照组改善。用ISO后24 h后,动员组大鼠心梗区可见CD34+细胞浸润,并有CD34+阳性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4周后瘢痕组织少,心肌纤维化程度轻,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急性心梗发生后,应用G-CSF能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梗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并通过心肌再生、抑制缺血心肌纤维化和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心肌再生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可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再生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敏 陈广玲 +2 位作者 陈畅 张钰 闫纯英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97-700,707,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的再生。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大鼠采用人参皂甙Rg1治疗。于建模后24h、2周和4周时杀死...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的再生。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大鼠采用人参皂甙Rg1治疗。于建模后24h、2周和4周时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和心肌基本结构,并测量梗死面积,计算心室肌质量/体质量的比值、心肌梗死总面积/左心室肌总面积的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的表达;并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4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应用人参皂甙Rg1治疗后,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变化:治疗组,制模前:(0.043±0.023)%,24h:(0.202±0.081)%,2周:(0.937±0.142)%,4周:(0.834±0.110)%;对照组,制模前:(0.046±0.022)%,24h:(0.056±0.037)%,2周:(0.069±0.045)%,4周:(0.064±0.042)%;治疗组制模后24h、2周和4周的CD34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比制模前和对照组大鼠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在第2、4周时,心室肌质量/体质量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治疗组大鼠心梗区可见大量CD34阳性细胞浸润,其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程度较对照组减轻,其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应用人参皂甙Rg1治疗AMI大鼠,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的干细胞数量,并促进干细胞归巢梗死心肌、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细胞,促进心肌再生缩小梗死面积,明显减轻心室重构,保护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人参皂甙RG1 干细胞 心肌再生 心室重构
下载PDF
CD34^+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周边区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素萍 高传玉 石海莉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2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动员骨髓干细胞后CD34+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微环境周边区中的表达。方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价动员的骨髓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24h、7d及14d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24h及7... 目的探讨动员骨髓干细胞后CD34+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微环境周边区中的表达。方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心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价动员的骨髓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24h、7d及14d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24h及7d动员组检测CD34+阳性心肌细胞(个/HP)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2.90±0.87比1.10±0.88;8.30±1.83比1.40±0.51,P<0.05),且动员组CD34+细胞数7d与24h比较(个/HP)(8.30±1.83比2.90±0.87,P<0.05)明显增加;7d时,动员组与对照组缺血周边区均有B r-dU免疫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个/HP),B rdU标记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7.90±1.37比1.30±0.67,P<0.05);14d时,对照组可见大量心肌瘢痕组织;而动员组瘢痕组织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部分血管壁上可见小核深染的细胞附着,并沿血管壁移行,14d时CD34+细胞均变为阴性反应。结论动员的骨髓干细胞对大鼠缺血心肌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在心肌微环境中,动员的骨髓干细胞(包括CD34+细胞)有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骨髓干细胞 心肌梗死 心肌再生
下载PDF
干细胞动员对梗死心肌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闫纯英 杨敏 +2 位作者 陈广玲 陈畅 张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1763-176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基本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66只,随机分动员组33只和对照组33只,动员组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μg·kg-1·d-1...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基本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66只,随机分动员组33只和对照组33只,动员组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μg·kg-1·d-1皮下注射共7 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7 d。建模后两组分别在24 h、2周和4周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结构,梗死面积和心肌组织CD34阳性表达,并检测术后4周时动员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参数。结果动员组梗死区可见大量CD34浸润,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术后4周,动员组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组织结构排列基本处于有序状态,左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在SBP、DBP、LVSP、LV±dp/dtmax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细胞动员能促进干细胞归巢梗死心肌并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细胞,保护缺血心肌的基本结构,明显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心肌再造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杨敏 李玉光 吴贤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64-865,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G -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灶 ... 目的 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G -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灶 ,于用ISO后 2 4、4 8h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用ISO后 4周 ,先用NPA -V多导生理仪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 ,随后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和VG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梗灶的CD34+ 细胞的浸润及心肌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 用ISO后 4周 ,G -CSF动员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参数均比对照组改善。用ISO后2 4h ,动员组大鼠心梗区可见CD34+ 细胞浸润 ,并有CD34+ 阳性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 ,4周后瘢痕组织少 ,心肌纤维化程度轻 ,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 急性心梗发生后 ,应用G -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梗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 ;并通过心肌再生、抑制缺血心肌纤维化和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心肌再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大鼠 心功能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敏 陈广玲 +2 位作者 陈畅 张钰 闫纯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应用人参皂苷Rg1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建模后第24小时、1周和4周时分别处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应用人参皂苷Rg1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建模后第24小时、1周和4周时分别处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梗死灶、边缘区和正常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以及Ⅷ因子表达。结果应用人参皂苷Rg1治疗后,治疗组大鼠心梗区可见CD34阳性细胞浸润;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灶及周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MI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结论在大鼠AMI模型中,应用人参皂苷Rg1治疗,可动员骨髓干细胞归巢于缺血心肌,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通过上调VEGF和VEGF受体Flk-1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促进缺血心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人参皂苷RG1 骨髓干细胞 心肌血管再生 侧支循环 大鼠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钰 杨敏 +1 位作者 陈畅 闫纯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人参皂甙Rg1联用辛伐他汀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建模后第24h、1周和4周时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动员疗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人参皂甙Rg1联用辛伐他汀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建模后第24h、1周和4周时杀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梗死灶、边缘区和正常心肌组织CD34阳性细胞及Ⅷ因子表达。结果人参皂甙Rg1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区可见CD34阳性细胞浸润;治疗组大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治疗组大鼠梗死灶及周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AMI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结论在大鼠AMI模型中,人参皂甙Rg1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动员骨髓干细胞归巢于缺血心肌,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促进缺血心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祖代细胞 心肌血管再生 人参皂甙 辛伐他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