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子辟杨墨新探
1
作者 石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11,18,共5页
孟子"辟杨墨"是儒学史上影响深刻的一次学术辩难。后世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孟子的表现推崇备至,甚至将杨朱学说的散佚与墨家学派的终结均归因于这场论战。笔者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为了支持笔者的观点,有必要分别澄清这次... 孟子"辟杨墨"是儒学史上影响深刻的一次学术辩难。后世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孟子的表现推崇备至,甚至将杨朱学说的散佚与墨家学派的终结均归因于这场论战。笔者对这种说法不敢苟同,为了支持笔者的观点,有必要分别澄清这次辩难中所涉及的三方之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三者各自的得失。此举或可为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理论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辟杨墨 为我 兼爱 推恩 差等
下载PDF
庄、孟“辟杨墨”新探——兼论儒道身体观之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石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与近代西方哲学的意识性取向不同,中国古代哲学始终以修身为本。对该论断的佐证,在先秦儒道两家文献中比比皆是。单就身体本身来说,道家身体观将其视为"道"之直接体现,故主张"顺性命之情"、"安时而处顺"... 与近代西方哲学的意识性取向不同,中国古代哲学始终以修身为本。对该论断的佐证,在先秦儒道两家文献中比比皆是。单就身体本身来说,道家身体观将其视为"道"之直接体现,故主张"顺性命之情"、"安时而处顺";儒家身体观视其为人文化成之展示场,故主张"克己复礼"、"修己以敬"。有趣的是,儒道旨趣虽然不同,但在成书时代接近的《庄子》、《孟子》中,皆有"辟杨墨"之文字被保存下来,所论皆与身体之对待相关。以此为切入点,可以窥见两家身体观之差异与各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观 孟子 庄子 辟杨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