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是日常交际中有损对方面子的一种言语行为。调查证明母语为英语的英美人士的策略模式为"积极性观点(I'd like to...)+原因+道歉",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则是"道歉+积极性观点+原因"。不同的拒绝模式反映了...拒绝是日常交际中有损对方面子的一种言语行为。调查证明母语为英语的英美人士的策略模式为"积极性观点(I'd like to...)+原因+道歉",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则是"道歉+积极性观点+原因"。不同的拒绝模式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文化心理。研究发现二语为英语的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进行拒绝时存在明显的语用迁移现象,即他们在用英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受到了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且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语用迁移程度随之减小。展开更多
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库(ESCCL)中选取的自发对话为研究对象,以Beebe et al.(1990)的拒绝策略通用模型为基础,对英语专业学生拒绝主动提供时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主动提供—拒绝阶段,学习者采用的直接和间接策略略低于本族语...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库(ESCCL)中选取的自发对话为研究对象,以Beebe et al.(1990)的拒绝策略通用模型为基础,对英语专业学生拒绝主动提供时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主动提供—拒绝阶段,学习者采用的直接和间接策略略低于本族语者,比本族语者使用了更多的附属语;占比最多的策略为给出理由或解释,给出的理由比本族语者更加具体且多与家庭成员有关。在坚持—拒绝阶段,学习者更加间接和委婉,采用了"理由链"的模式。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展开更多
文摘拒绝是日常交际中有损对方面子的一种言语行为。调查证明母语为英语的英美人士的策略模式为"积极性观点(I'd like to...)+原因+道歉",而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则是"道歉+积极性观点+原因"。不同的拒绝模式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文化心理。研究发现二语为英语的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进行拒绝时存在明显的语用迁移现象,即他们在用英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受到了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且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语用迁移程度随之减小。
文摘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库(ESCCL)中选取的自发对话为研究对象,以Beebe et al.(1990)的拒绝策略通用模型为基础,对英语专业学生拒绝主动提供时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主动提供—拒绝阶段,学习者采用的直接和间接策略略低于本族语者,比本族语者使用了更多的附属语;占比最多的策略为给出理由或解释,给出的理由比本族语者更加具体且多与家庭成员有关。在坚持—拒绝阶段,学习者更加间接和委婉,采用了"理由链"的模式。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