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改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0
1
作者 温庆忠 许易琦 赖兴会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25,共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着商品林、公益林收益差异悬殊,公益林分散化经营,自然保护区集体公益林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公益林补偿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关系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能否统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着商品林、公益林收益差异悬殊,公益林分散化经营,自然保护区集体公益林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公益林补偿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关系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能否统一,并直接影响林改的成效和林农对林改的满意程度。提出多渠道筹集生态补偿基金,探索公益林的规模经营模式,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体系,实施差异化补偿等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集体公益林 经营管理
下载PDF
云南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卫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2,共6页
云南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集体林区和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省区之一。自2006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现已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正在深入推进配套改革,并在调动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释放集体林的发展潜能,增加林农财产性收... 云南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集体林区和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省区之一。自2006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现已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正在深入推进配套改革,并在调动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释放集体林的发展潜能,增加林农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也存在低价圈地现象严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林地经营管理粗放、林地破碎制约规模经营、林木采伐受限、补偿偏低等问题。立足云南省情林情,本文就进一步完善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引导林地有序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社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采伐管理制度,落实林木经营处置权;实施森林经营工程,提升森林质量效益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三权分置 承包经营权 适度规模经营 森林质量提升
下载PDF
集体林改政策满意度及森林经营意愿研究——以福建三明宁化县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静 李红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12,共6页
基于福建三明宁化县116户林改户的实地调研问卷,探讨了该区集体林林改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林改户参与森林经营意愿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愿意参与后续森林经营的比例高于不愿意的比例;而... 基于福建三明宁化县116户林改户的实地调研问卷,探讨了该区集体林林改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林改户参与森林经营意愿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愿意参与后续森林经营的比例高于不愿意的比例;而在影响农户后续森林经营意愿的诸因素中,林业收入预期会增加、林地分配是否合理、打工收入是否为家庭主要收入、家庭人口数、有无环保意识是影响农户后续造林意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改 森林经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胆创新 政策保驾——恩施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友全 田代斌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恩施市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就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森林保险及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4个方面进行试验示范。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破解阻碍林业... 恩施市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就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森林保险及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4个方面进行试验示范。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破解阻碍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力争为全国林业综合改革提供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主体改革 林业综合改革 存在的难题 解决的办法
下载PDF
“3S”技术在玉溪市林权勘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高兴忠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分别阐述GPS、RS、G IS"3S"技术在玉溪市林改林权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分析林权勘查工作中应用"3S"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3S”技术 GPS RS GIS 林权勘查 林改
下载PDF
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相关政策问题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浩 刘璨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2,共10页
我国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利用实地跟踪调研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的进展情况,侧重探讨了农户经营林地意愿、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地流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利用实地跟踪调研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的进展情况,侧重探讨了农户经营林地意愿、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地流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改 经营林地意愿 林权抵押贷款 林地流转
下载PDF
福建省林权交易中心的SWOT分析——基于福建省永安、沙县、尤溪、邵武四县市的调查 被引量:7
7
作者 谢帮生 魏远竹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1-506,共6页
分析了福建省林权交易中心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典型县市实地调研的结果对福建省林权交易中心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交易中心具有交易平台相对规范、交易过程相对透明、交易程序相对完整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交易程序较复杂、交易费用较高、影... 分析了福建省林权交易中心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典型县市实地调研的结果对福建省林权交易中心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交易中心具有交易平台相对规范、交易过程相对透明、交易程序相对完整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交易程序较复杂、交易费用较高、影响力较弱等劣势;同时还对交易中心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发展林权交易中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林改 林权交易中心 SWOT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新型集体林场试点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祯 王小平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1-57,共7页
2018-2020年,北京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京郊大地创新性建成42个新型集体林场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试点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乡镇政府对新型集体林场定位不准确、配套政策不完善、机制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坚持政府... 2018-2020年,北京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京郊大地创新性建成42个新型集体林场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试点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乡镇政府对新型集体林场定位不准确、配套政策不完善、机制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新型集体林场体制优越性;坚持部门联动,构建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等对策措施;以推动新型集体林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新型集体林场 试点建设
下载PDF
福建省林权交易主要方式比较分析——基于典型县市的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魏远竹 谢帮生 陈建敏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4-309,341,共7页
文章基于对福建省永安、沙县、尤溪、邵武四县市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林权交易方式的涵义和林权交易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典型县市选择的理由和样本的构成情况;随后,文章对典型县市林权... 文章基于对福建省永安、沙县、尤溪、邵武四县市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林权交易方式的涵义和林权交易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典型县市选择的理由和样本的构成情况;随后,文章对典型县市林权交易的主要方式及其林农认可度、林权交易主要方式的运作流程和优缺点等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在得出主要结论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各种林权交易方式各具优缺点和适用对象,还无法相互替代,但林权交易中心应扬长避短,努力发挥主渠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林改 林权交易 林权交易中心 林权交易方式
下载PDF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逻辑关系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黄国星 陈绍志 赵荣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释放生态红利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促进集体林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在厘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后,以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分析框架,探究两者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释放生态红利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促进集体林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在厘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后,以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分析框架,探究两者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案例分析法归纳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协同推动集体林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改变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市场规模等制度变迁需求端,以及影响上层决策者净利益、降低制度变迁成本、影响规范性行为准则等制度变迁供给端,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等制度保障,使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包括生态资源开发、资源产权流转、生态金融创新和生态权益交易4种实践路径和11种具体模式。为破解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难题并推动集体林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优化顶层设计、推进科技赋能、创新金融产品和发展生态产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寇卫利 袁华 张堂松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林权证管理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据林权证管理的现状及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GIS技术的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需求分析过程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块、体系结构及开发平台.该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林权证 地理信息系统(GIS) 管理信息系统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下载PDF
System Change of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Oriented to Deepening the Reform
12
作者 PAN Wu-lin,ZHAO Meng,LIU Jing School of Business,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11期12-15,共4页
We firstly introduc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new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The situ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has already stepped into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age.However,due... We firstly introduc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new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The situ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has already stepped into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age.However,due to neglect of local demands and actual conditions,there appear problems of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relevant policies and little effect of in-depth reform.Therefore,it is required to strictly distinguish the relation between system change of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and the in-depth reform.For the purpose of in-depth reform,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situations of forest farmers and forestry organizations,requirements for system,as well as local reform conditions,we strictly divide system change of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into three types: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hidden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mposed institutional change.Then,we divide the impose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to weak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pure strong institutional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th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INDUCE
下载PDF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作者 张兵 白祥 杜海旺 《农业展望》 2020年第1期35-39,共5页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且率先在福建、辽宁等省份确定试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随后在...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且率先在福建、辽宁等省份确定试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基于2008—201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上千篇(本)学术论文和专著,筛选其中40余篇(本)作为主要研究资料,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等相关热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述评,总结了已有研究在区域和内容上的部分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加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农收入 政策满意度 研究综述
下载PDF
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对林地流转的政策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朱文清 张莉琴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07-1417,共11页
土地确权对土地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6个省的6个县、为期7年近700个样本农户的面板数据,应用内生转换模型,对中国新一轮集体林地确权到户政策的林地流转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集体林地确权具有内生性;②集体林地确权促进... 土地确权对土地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6个省的6个县、为期7年近700个样本农户的面板数据,应用内生转换模型,对中国新一轮集体林地确权到户政策的林地流转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集体林地确权具有内生性;②集体林地确权促进了农户林地的流转,确权使确权户林地流入概率增加了6%,流出林地概率增加了1.7%;③若对未确权的农户进行确权(反事实分析),则会使林地流入和流出概率分别增加59%和43.6%;④集体林地确权年限越长,农户林地流入和流出的可能性越大,确权的长期效果更明显。鉴于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集体林地确权,给农户一个学习参与林地流转的机会,稳步推进集体林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地确权 林地流转 内生转换模型
原文传递
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浩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52-55,共4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林农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市县林业合作社的调查,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林农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市县林业合作社的调查,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催生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效,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促进林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对策 安徽省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林权初始分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荣庆娇 张耀宏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86,共4页
随着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林权分配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尤其是林权利益相关群体的关注。林业发展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公引起的林权纠纷也日益突出。文章认为,引起林权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初始林权分配不均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公,通过建立"... 随着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林权分配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尤其是林权利益相关群体的关注。林业发展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公引起的林权纠纷也日益突出。文章认为,引起林权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初始林权分配不均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公,通过建立"多林权群体"与"少林权群体"这两个参与林权纠纷的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个博弈群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演化稳定策略调整各林权利益群体的林权配置,并使其均等化,可以有效解决林权纠纷,并达到林权配置的社会最优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林权分配 演化博弈
下载PDF
丽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及发展对策
17
作者 彭丹 《安徽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58-60,共3页
本文阐述了丽江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现状和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分析了林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深化完善林改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林改 现状 发展对策 丽江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