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续夷坚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献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2,共4页
《续夷坚志》在审美视野、审美风格方面显示了文人小说的变化,这是金末元初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使长期处在唐人小说高峰下彷徨、苦闷的宋金小说找到了突破口,开启了文言小说创作新风,在小说发展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元好问 《续夷坚志》 雅俗文学 民族文化融合
下载PDF
张恨水“爱情三部曲”对传统小说的改造及其局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张恨水的早期作品典型反映了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也由此展现了其中的种种症候。以张恨水早期的“爱情三部曲”为例,作者逐步转变传统章回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三部曲叙事重心由个人到家族再扩大到总体性的社会结构图景,主... 张恨水的早期作品典型反映了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也由此展现了其中的种种症候。以张恨水早期的“爱情三部曲”为例,作者逐步转变传统章回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三部曲叙事重心由个人到家族再扩大到总体性的社会结构图景,主题由个人命运的悲叹到反映社会上层的腐败,再到表达市民阶层朴素的政治正义观,均显现了作者社会视野的逐渐扩张、观念的不断更新与革新旧文学的持续努力;时代转变带来的观念转化使得作品从“守旧”的旧文体逐渐向“革新”后的新文类演进。但既有的保守心态又使得这些作品无法深究矛盾的社会成因,而仍陷于半传统的小说形态。这表明文学形式的现代(化)与叙事内容的现代(性)无法割裂和分离,也对新旧文学的转化和“雅俗之辨”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恨水 鸳鸯蝴蝶派小说 爱情三部曲 传统与现代性 雅俗文学
下载PDF
世俗·媚俗·通俗——世纪之交文学纵横谈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俗"是近年文学评论界涉及最多的字眼。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文学的整体创作倾向看,"俗"文学的地位已经取代了"雅"文学。自新时期,文坛历经世俗、媚俗、通俗相交融的过程,但这并非文学的倒退,而是文学回... "俗"是近年文学评论界涉及最多的字眼。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文学的整体创作倾向看,"俗"文学的地位已经取代了"雅"文学。自新时期,文坛历经世俗、媚俗、通俗相交融的过程,但这并非文学的倒退,而是文学回到本真状态的体现。历代文学经典的产生正是在文学大潮的大浪淘沙中出现的。大雅大俗的文学既受读者的欢迎,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 媚俗 通俗 雅俗互渗
下载PDF
解读《凤仪园》 被引量:2
4
作者 左怀建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7-62,共6页
《凤仪园》是 4 0年代海派著名女作家施济美最著名的中篇小说 :一、它写出了 2 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世界崩坍后非理性对人命运的拨弄 ,人生命存在的某些根本缺陷与根本困惑 ;二、它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女性立场。小说艺术风格缱悲绝、... 《凤仪园》是 4 0年代海派著名女作家施济美最著名的中篇小说 :一、它写出了 2 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世界崩坍后非理性对人命运的拨弄 ,人生命存在的某些根本缺陷与根本困惑 ;二、它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女性立场。小说艺术风格缱悲绝、清幽华贵 ,叙事上巧设悬念、煞费心机 ,是 4 0年代上海文坛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结合的宁馨儿 ,也是中外文学结合的宁馨儿。因此具有丰厚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济美 <凤仪园> 雅俗结合 中外结合 艺术魅力
下载PDF
民歌与徐渭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书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被郑振铎认为"其词不传"的徐渭的拟民歌《黄莺儿》,其实存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清初息耕堂抄本《徐文长佚草》卷10之中,另外还有徐渭的四首《锁南枝》(嘲冷面妓)。徐渭的拟民歌,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俗化的趋向,也从一个方面体... 被郑振铎认为"其词不传"的徐渭的拟民歌《黄莺儿》,其实存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清初息耕堂抄本《徐文长佚草》卷10之中,另外还有徐渭的四首《锁南枝》(嘲冷面妓)。徐渭的拟民歌,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俗化的趋向,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明代中后期雅俗文学互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民歌 雅俗互动
下载PDF
论元代文坛格局
6
作者 任红敏 《晋阳学刊》 2021年第4期65-72,共8页
元代文坛的大格局是地有南北、人有华夷、体分雅俗。北方承金而来与南方承宋而来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并存,随着南北一统,南北文风相互影响融合;元代文学创作是在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由多族作家共同创造的。承... 元代文坛的大格局是地有南北、人有华夷、体分雅俗。北方承金而来与南方承宋而来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并存,随着南北一统,南北文风相互影响融合;元代文学创作是在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由多族作家共同创造的。承宋之后,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元代作家队伍出现雅俗分流的变化,由此雅文学与俗文学各自沿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双峰竞秀之势。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元代文学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元之后,明清时期,中国文学最后定型的大格局形成。元代是这一大格局形成的关键期,本文着眼于发掘元代文坛格局的整体风貌与元代文学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坛格局 地有南北 多族作家 雅俗分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