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5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口十字形降落伞充气过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华明 李健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5期16-23,共8页
文章用半经验充气时间法对用于某回收器降落伞系统的收口十字形降落伞的充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计算,通过参照第一次某回收器飞行试验遥测数据,调整经验参数的值,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动力学模型对第二次回收器飞... 文章用半经验充气时间法对用于某回收器降落伞系统的收口十字形降落伞的充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计算,通过参照第一次某回收器飞行试验遥测数据,调整经验参数的值,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动力学模型对第二次回收器飞行试验进行了仿真计算,将仿真计算结果与第二次飞行试验遥测数据的开伞动载以及运动参数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动力学模型和仿真计算程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形降落伞 收口 半经验充气时间方法 充气过程 建模仿真
下载PDF
冲压式翼伞滑布控制开伞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宇晨 胡雪鹏 +1 位作者 张红英 缪玉文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3,共10页
为了研究滑布收口控制对冲压式翼伞开伞动载的影响,文章应用结构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Structured Arbitrary Lagrange-Euler,S-ALE)方法对翼伞系统在无滑布收口控制和有滑布收口控制两种情况下进行了开伞过程的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分析了... 为了研究滑布收口控制对冲压式翼伞开伞动载的影响,文章应用结构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Structured Arbitrary Lagrange-Euler,S-ALE)方法对翼伞系统在无滑布收口控制和有滑布收口控制两种情况下进行了开伞过程的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分析了滑布收口对翼伞开伞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布收口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冲压式翼伞的充气速度、伞衣应力和开伞动载,开伞动载可以降低33%。但有滑布收口控制时,翼伞的气室饱满程度有所下降,边缘气室饱满程度的下降更明显;由于滑布在开伞过程中对翼伞前后缘伞绳受力的影响有差别,使得某些伞绳出现松弛现象,这会对冲压式翼伞俯仰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通过研究滑布收口控制对冲压式翼伞开伞动载的影响,可以为冲压式翼伞收口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式翼伞 开伞动载 滑布收口 流固耦合 结构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
下载PDF
减速伞收口状态气动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奇 王立武 +3 位作者 张章 吴卓 雷江利 孙希昀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3期24-32,共9页
减速伞是回收着陆系统中重要的气动减速装置,其气动特性关系着整个减速着陆过程的成败。由于减速伞开伞动压高、载荷大的特点,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非常关键,并且,为减小开伞动载,一般采用底边收口的形式控制伞衣逐级充气展开。文章所述... 减速伞是回收着陆系统中重要的气动减速装置,其气动特性关系着整个减速着陆过程的成败。由于减速伞开伞动压高、载荷大的特点,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非常关键,并且,为减小开伞动载,一般采用底边收口的形式控制伞衣逐级充气展开。文章所述的减速伞具有两级收口装置,基于某伞型为带条伞的减速伞进行了收口状态的数值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研究。利用流固耦合方法获得了减速伞的收口展开过程中典型阶段的气动外形,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收口状态下的减速伞进行了气动特性计算分析。同时,为考察减速伞收口状态的稳态阻力特性及收口解除过程中的阻力特性变化,并验证收口解除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在亚声速风洞中对减速伞进行了稳态及动态解除收口试验。通过减速伞风洞实验,对其阻力面积及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仿真计算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减速伞收口状态的气动及动力学特性,且误差不大于5%,从而能够为减速伞的结构及强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减速伞收口 气动特性 航天返回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150
4
作者 王兴志 张帆 +5 位作者 马青 杨满平 王一刚 文应初 杨雨 张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9-254,共6页
据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和储层分布规律 ,认为区内长兴组生物礁和飞仙关组鲕粒滩特征和分布与海平面升降有关。长兴期生物礁发育于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的缓坡坡折地带和缓坡内的局部 ,当生物礁的生长速度低于... 据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和储层分布规律 ,认为区内长兴组生物礁和飞仙关组鲕粒滩特征和分布与海平面升降有关。长兴期生物礁发育于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的缓坡坡折地带和缓坡内的局部 ,当生物礁的生长速度低于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时 ,形成海侵追补型生物礁 ,当生物礁生长速度大于海平面上升速度时 ,则构成海侵并进型生物礁 ;飞仙关鲕粒滩形成于海平面下降阶段的台地边缘和台内局部地区 ,单一台地边缘鲕粒滩分布广、厚度大 ,而台内鲕粒滩数量虽多 ,但单一厚度小 ,分布范围窄。总体来看 ,长兴生物礁发育层位逐渐向海侵方向升高 ,而飞仙关鲕粒滩随海退的进行 ,向台地增生方向迁移。区内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是一次较大规模海平面升降过程中的产物 ,海侵始于吴家坪初期 ,长兴期海平面快速上升 ,至飞仙关初期达到最高海平面 ,海平面开始下降 ,直至飞仙关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海平面变化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生物礁 鲕粒滩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被引量:84
5
作者 杨家静 王一刚 +3 位作者 王兰生 文应初 刘划一 周国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9-353,共5页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 ,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 ,长兴组—飞仙关...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 ,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 ,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上二叠统烃源岩 ,天然气以垂相运移为主 ,飞仙关组部分气藏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与储层中膏岩层的分布和热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 ,上述这些特征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 上二叠统 长兴组 飞仙关组 生物礁 硫化氢 天然气
下载PDF
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再认识 被引量:70
6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8,共7页
通过川东 8口二叠纪长兴期钻井岩芯剖面的详细研究 ,铁山 5井、天东 10井代表典型的礁相剖面 ;板东 4井、双 15井既有礁相沉积 ,且有棘屑滩沉积 ;卧 117井、黄龙 1井以及云安 14井基本上由碳酸盐台地沉积组成 ;池 2 4井出现两种类型的礁... 通过川东 8口二叠纪长兴期钻井岩芯剖面的详细研究 ,铁山 5井、天东 10井代表典型的礁相剖面 ;板东 4井、双 15井既有礁相沉积 ,且有棘屑滩沉积 ;卧 117井、黄龙 1井以及云安 14井基本上由碳酸盐台地沉积组成 ;池 2 4井出现两种类型的礁相 :海绵骨架礁和海绵障积礁。川东礁相剖面中的白云岩以海水与淡水混合作用而成的白云石化为主导因素 ,但它们在深埋阶段以后 ,又遭受后期白云石化的叠加 ,因此表现出许多深埋白云石化的地化特征。白云岩的原始沉积既可能是礁骨架岩 ,也可能是棘屑滩 ,甚至是碳酸盐台地沉积。因此在寻找礁型白云岩储层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生物礁 二叠纪 川东 钻井岩芯
下载PDF
再论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 被引量:53
7
作者 卫平生 刘全新 +2 位作者 张景廉 陈启林 张虎权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2,共5页
对国内外生物礁油气勘探状况进行了评述,并对有关生物礁勘探技术的方法也作了简要讨论。中国西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油田的情况表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是生物礁型油田的主要勘探方向,寒武系的盐下及白云岩储层中的油气值得关注;鄂... 对国内外生物礁油气勘探状况进行了评述,并对有关生物礁勘探技术的方法也作了简要讨论。中国西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油田的情况表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是生物礁型油田的主要勘探方向,寒武系的盐下及白云岩储层中的油气值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生物礁天然气勘探尚须重视,特别要注意基底断裂与生物礁分布的相互关系以及礁体的封盖条件。生物礁—白云岩(储集层)—膏盐(盖层)的模式是寻找生物礁油气藏的关键,我国应重视对生物礁油气藏的勘探,这是中国西部地区下古生界(及震旦系)碳酸盐岩寻找大油气田的最好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勘探 下古生界 生物礁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波形分类技术在川东生物礁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8
作者 殷积峰 李军 +2 位作者 谢芬 程炎 李登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53-57,73,共6页
川东地区生物礁主要发育于上二叠统的长兴组,是勘探高产油气藏的理想目标,但由于地质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生物礁的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为此,探讨了波形分类技术的原理、波形分类的关键参数及神经网络波形分类的处理流程和关键环节,... 川东地区生物礁主要发育于上二叠统的长兴组,是勘探高产油气藏的理想目标,但由于地质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生物礁的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为此,探讨了波形分类技术的原理、波形分类的关键参数及神经网络波形分类的处理流程和关键环节,总结了生物礁的特殊地震反射特征,运用神经网络波形分类技术对川东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波形分类。根据波形分类结果划分的3个地震相带与前人研究的区域沉积相带,即海槽相、陆棚边缘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划分出的沉积相带边界更加准确;在陆棚边缘相(生物礁有利发育相带)内准确地预测了生物礁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分类 生物礁 陆棚边缘相 储层预测
下载PDF
礁滩体与建设性成岩作用 被引量:48
9
作者 张宝民 刘静江 +5 位作者 边立曾 申银民 贾进华 张立平 曹宏 杨晓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0-289,共20页
礁、礁丘、丘同属碳酸盐建隆,礁、滩是重要勘探目的层。但各自在沉积组分、组构、环境和时空分布,以及油气地质条件上迥然不同,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勘探实践上,都有必要将其各成体系划分开来。礁滩自身为好储集岩,当建设性成岩作用叠加... 礁、礁丘、丘同属碳酸盐建隆,礁、滩是重要勘探目的层。但各自在沉积组分、组构、环境和时空分布,以及油气地质条件上迥然不同,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勘探实践上,都有必要将其各成体系划分开来。礁滩自身为好储集岩,当建设性成岩作用叠加后可形成好的储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与建设性成岩作用两大因素控制。前者是基础,并以高能的礁滩相带为最好;后者主要包括破裂、白云石化和溶蚀三大类,并以白云石化或溶蚀为最优,其中的溶蚀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刻而对优质储层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礁滩储层中的古岩溶类型最为丰富多彩,包括同生期、准同生期、表生期和埋藏期热流体岩溶的所有类型,白云岩化礁滩体也不例外。其中,同生-准同生期岩溶的形成机制与礁滩沉积时高频层序旋回向上变浅序列的短暂暴露淋溶有关,表生期岩溶则受控于礁滩沉积后三级层序旋回Ⅰ型界面的暴露淋溶。由此,导致礁滩储层中除了可以也是(碳酸盐岩中)唯一保存原生孔隙外,还发育了次生溶蚀孔洞缝和大型溶洞。礁丘、灰泥丘尤其是丘间洼地中发育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它们自身没有有效的原生孔隙,但岩溶作用可以形成次生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礁丘 灰泥丘 岩溶作用 破裂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同生期岩溶 准同生期岩溶 表生期岩溶
下载PDF
Coral reefs in the South China Sea:Their response to and records on past environmental changes 被引量:47
10
作者 YU KeF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1217-1229,共13页
This paper reviews both the recent and longer-term (Holocene) ecological history of coral reef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1) Local ecological monitoring since the 1960s shows that the coral reefs in the Sou... This paper reviews both the recent and longer-term (Holocene) ecological history of coral reef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1) Local ecological monitoring since the 1960s shows that the coral reef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declined dramatically, reflecting the rapid decrease of living coral cover and the great loss of symbiotic zooxanthellae. Collectively, this has led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annual CaCO3 production. Heav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global warming are recognized as major triggers of the observed coral reef degradation.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modern coral reefs in the SCS are a source of at- mospheric CO2 in summer. (2) Coral reefs of the SC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reveal longer-term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including Holocene high-resolu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abrupt climate events, millennial-scale E1 Nifio varia- tions, millennial- and centennial-scale sea level oscillations, strong and cyclic storm activities, East Asian monsoon intensities, variation in seawater pH, and recent seawater pollution. (3) Coral reefs of the southern SCS have experienced repeated epi- sodes of bleaching over the last 200 years due to high SST and intense E1 Nino events; coral reefs of the northern SCS suffered high levels of mortality during several abrupt winter cold-water bleaching events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warm period. On average, recovery after the middle Holocene cold-bleaching took 20-30 years; recovery following other middle Holocene en- vironmental stresses took approximately 10-20 years. Such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ecological pressures faced by the coral reefs in the SCS, the histories of Holocene climate/environment changes, and the long-term models of coral reef responses to various past environment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al reefs ECOLOGY environment climate Hoiocene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白云岩化 被引量:41
11
作者 雷卞军 强子同 文应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34-543,共10页
白云岩化是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礁体的重要成岩事件。根据矿物岩石学、X光衍射、流体包裹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及阴极发光等项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礁体白云岩主要是埋藏交代成因,礁顶有少量微-粉晶白云岩为潮坪成因。本文着重讨... 白云岩化是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礁体的重要成岩事件。根据矿物岩石学、X光衍射、流体包裹体、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及阴极发光等项目的研究,笔者认为,礁体白云岩主要是埋藏交代成因,礁顶有少量微-粉晶白云岩为潮坪成因。本文着重讨论礁体围岩为生屑灰岩的埋藏压实流体白云岩化模式,简述礁控白云岩储集特征及其成因。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白云石结构成因分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世 生物礁 白云岩化
下载PDF
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和油气勘探远景 被引量:31
12
作者 刘殊 郭旭升 +1 位作者 马宗晋 曲国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452-458,共7页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含气量丰富,但生物礁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发现生物礁的钻井多数为随机钻遇的。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用从已知气田预测模式入手对未知区域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长兴期礁滩...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含气量丰富,但生物礁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发现生物礁的钻井多数为随机钻遇的。为此,利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采用从已知气田预测模式入手对未知区域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长兴期礁滩相的分布状态进行了预测。首先对研究区的构造和沉积背景进行了描述,对长兴组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解剖普光气田长兴组礁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确立了礁滩相储层预测方法,重点对通南巴构造和通南巴构造带-九龙山构造南侧的礁滩相层序地层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了这2个构造的礁滩相分布区,评价了礁滩相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旺海槽 生物礁 礁滩相 地震相 沉积相 层拉平 油气勘探远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生物礁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36
13
作者 欧阳睿 焦存礼 +2 位作者 白利华 苌蘅 王玉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6,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多种类型生物礁 ,主要造礁生物包括海绵、托盘类、层孔虫、珊瑚、隐藻类、苔藓虫、蓝绿藻、绿藻、管孔藻科红藻等 ,主要礁体类型为灰泥丘和少量的骨架礁、障积礁。分析钻探揭示的生物礁特征 ,结论是...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多种类型生物礁 ,主要造礁生物包括海绵、托盘类、层孔虫、珊瑚、隐藻类、苔藓虫、蓝绿藻、绿藻、管孔藻科红藻等 ,主要礁体类型为灰泥丘和少量的骨架礁、障积礁。分析钻探揭示的生物礁特征 ,结论是灰泥丘主要形成于棚内及棚缘内带环境 ,骨架礁与障积礁主要形成于棚内与棚缘环境。通过沉积相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预测塔中地区的陆棚边缘相带和塔中北部斜坡的中部地带 ,有望找到带状或断续带状分布的生物礁带。塔中 1号断裂西端的顺托果勒西区块已发现 6个地震异常反射体 ,从其发育层位、所处环境和内部反射特征来看 ,极可能是生物礁丘。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生物礁 特征 分布 灰泥丘 骨架礁 障积礁 棚内 棚缘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四川宣汉河口地区飞仙关早期碳酸盐蒸发台地边缘沉积特征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静 王一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野外剖面的测实分析并与钻井剖面进行对比研究了川东北碳酸盐蒸发台地东缘与深水海槽沉积的过渡带沉积特征及其对鲕滩分布的控制作用。宣汉河口剖面长兴期发育边缘礁 ,飞一为厚层鲕粒滩 ,飞二膏岩发育 ,飞三、飞四为台地潮坪旋... 本文通过野外剖面的测实分析并与钻井剖面进行对比研究了川东北碳酸盐蒸发台地东缘与深水海槽沉积的过渡带沉积特征及其对鲕滩分布的控制作用。宣汉河口剖面长兴期发育边缘礁 ,飞一为厚层鲕粒滩 ,飞二膏岩发育 ,飞三、飞四为台地潮坪旋回沉积 ,与蒸发台地上金珠 1井等沉积层序完全一致。河口东北十余公里长兴组和飞仙关组都相变为深水相 ,飞一段重力流沉积发育 ,飞二沉积陆棚斜坡相薄层泥晶灰岩 ,至飞三时期才演变为浅水台地 ,沉积了台缘鲕粒滩和台内潮坪旋回 ,研究结果说明宣汉河口地区为长兴和飞仙关早期台地边缘相带 ,其西侧台内的鲕粒岩主要分布在飞一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宣汉河口地区 飞仙关 碳酸盐蒸发台地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礁滩相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敬朋贵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63-369,14,共7页
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入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川东北地区在原来认为是勘探不利区的海槽相区,相继发现了飞仙关组鲕滩孔隙型气藏、长兴组礁滩孔隙型气藏,探明了普光特大型气田。钻探表明,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多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 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入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川东北地区在原来认为是勘探不利区的海槽相区,相继发现了飞仙关组鲕滩孔隙型气藏、长兴组礁滩孔隙型气藏,探明了普光特大型气田。钻探表明,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气藏多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气藏,加强储层预测研究是取得勘探成功的关键。为此,在达县-宣汉地区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分析和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礁滩相储层展布预测;应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岩性反演方法对礁滩相储层孔隙度、有效厚度进行了定量预测。在长兴组和飞仙关组预测储层发育区,毛坝3井、普光5井、普光6井均钻获长兴组礁滩相优质储层,完井测试获高产天然气流;大湾1井、大湾2井钻获飞仙关鲕滩优质储层:预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将以上方法技术应用于通南巴构造带和元坝地区,预测元坝地区可能发育大规模的礁滩相储层,是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滩 生物礁 地震属性 地震反演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中新世生物礁发育特征 被引量:36
16
作者 吴时国 袁圣强 +2 位作者 董冬冬 米立军 张功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基于近些年南海北部深水区采集的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深水区中新世生物礁发育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认为西沙隆起地区发育典型的生物礁,具有丘状反射、强振幅、中频、中连和杂乱地震相,发现琼东南盆地北礁地区在中新世梅山组也有似... 基于近些年南海北部深水区采集的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深水区中新世生物礁发育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认为西沙隆起地区发育典型的生物礁,具有丘状反射、强振幅、中频、中连和杂乱地震相,发现琼东南盆地北礁地区在中新世梅山组也有似礁相发育。通过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新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学分析,认为生物礁在中新世梅山组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从对北礁地区典型生物礁剖面进行的波阻抗反演来看,其与LH11-1生物礁油田的波阻非常相似,波阻抗值为8×106—9×106kg/(m2·s)。古地理分析认为,中新世西沙隆起区与北礁地区处于滨、浅海沉积环境,梅山组时期的陆缘碎屑供给量比较少,适于生物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生物礁 层序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识别 被引量:33
17
作者 胡伟光 蒲勇 +2 位作者 赵卓男 肖伟 肖继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3,共8页
元坝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对钻遇长兴组礁滩储层的井进行含气性测试,获得了工业天然气流。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综合多种方法对元坝地区的生物礁进... 元坝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礁滩储层的沉积背景,地震剖面上显示有礁滩反射异常体,对钻遇长兴组礁滩储层的井进行含气性测试,获得了工业天然气流。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综合多种方法对元坝地区的生物礁进行了识别。首先基于正演模拟结果和连井地震剖面,归纳总结了生物礁的地震响应模式;然后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识别了长兴期末期沉积地层的沉积相;最后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分频处理技术、相干体识别技术和古地貌恢复技术对长兴组生物礁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较好地描述了长兴组生物礁的形态和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地区 生物礁 地震相 沉积相 波形分类技术 分频处理技术 相干体识别技术 古地貌恢复
下载PDF
地震—地质方法识别生物礁 被引量:31
18
作者 郭建宇 马朋善 +2 位作者 胡平忠 舒誉 蓝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生物礁的油气勘探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其中地震—地质解释是该项工程的先导和基础。地震—地质解释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礁的地质评价及礁油藏勘探的成功率。准确识别生物礁需要认识造礁生物的生长特点、了解研究区的地质演化背景、明... 生物礁的油气勘探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其中地震—地质解释是该项工程的先导和基础。地震—地质解释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礁的地质评价及礁油藏勘探的成功率。准确识别生物礁需要认识造礁生物的生长特点、了解研究区的地质演化背景、明确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点与另外几种地质体反射特征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应用磁力及重力资料开展综合分析;在已有钻井地区,可进一步依据测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资料,可更准确地识别出生物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地震解释 油气勘探 地质背景 反射特征 火成岩
下载PDF
四川晚二叠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 被引量:33
19
作者 徐强 刘宝珺 +1 位作者 何汉漪 朱同兴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探索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 ,对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编图试验 ,以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生物礁各层序地层的海退低点及海侵高点作为相对等时面编制了 8幅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图。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图不... 为了探索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 ,对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编图试验 ,以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生物礁各层序地层的海退低点及海侵高点作为相对等时面编制了 8幅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图。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图不仅能极大地减少由传统的压缩法和优势相编图法所造成的模糊失真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生物礁 编图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川东黄龙场构造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特征与潜伏礁预测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登华 唐跃 +2 位作者 殷积峰 李军 谢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27-435,共9页
通过黄龙场4口上二叠统长兴组钻井岩心剖面和其他井相关资料的详细研究,证实黄龙1井、4井有生物礁, 黄龙3井、5井无生物礁;生物礁由海绵障积岩组成,属于台地边缘礁。针对礁与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 多解性问题突出的特点,运用... 通过黄龙场4口上二叠统长兴组钻井岩心剖面和其他井相关资料的详细研究,证实黄龙1井、4井有生物礁, 黄龙3井、5井无生物礁;生物礁由海绵障积岩组成,属于台地边缘礁。针对礁与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 多解性问题突出的特点,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相结合的预测方法,确定了黄龙1井区的生物礁气藏发育边界,并发现了黄龙5井西侧生物礁气藏,为川东生物礁预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场 长兴组 生物礁 潜伏礁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