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9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否实现区域减排?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彩江 李章雯 周雨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99,共7页
基于中国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并用中介效应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明显抑制了试点区域的碳排放量增长;碳交易市场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 基于中国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并用中介效应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明显抑制了试点区域的碳排放量增长;碳交易市场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碳减排,而技术创新在碳交易试点政策降低区域碳排放中为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污染减排 政策评估 作用机制 合成控制法
原文传递
含碳球团还原机理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杨学民 郭占成 +4 位作者 王大光 谢裕生 黄典冰 孔令坛 杨天钧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在1223-1473K的N2气氛下研究了石墨粉粒度、铁精矿粉粒度、温度、碳含量地含碳球团的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粉和铁精矿粉粒度越小,还原温度和碳含量越高,含碳才还原速度越大,基于碳气化反应、气相扩散和界面反应和... 在1223-1473K的N2气氛下研究了石墨粉粒度、铁精矿粉粒度、温度、碳含量地含碳球团的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粉和铁精矿粉粒度越小,还原温度和碳含量越高,含碳才还原速度越大,基于碳气化反应、气相扩散和界面反应和含碳球团的速度方程均能较好地处理本研究的数据,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出的碳敢化反应和界面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7.7和294.1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球团 还原速度 还原机理 速度方程 熔融还原
全文增补中
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困境及其治理 被引量:46
3
作者 方劲 《社会建设》 2014年第2期84-94,共11页
正向效应而言,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促成了减贫成就的巨大彰显;但从逆向层面来看,当前扶贫工作已经呈现出"内卷化"的总体性困局。在扶贫资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扶贫系统内部愈发精细化和复杂化,但却难以实现从"救济式"向... 正向效应而言,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促成了减贫成就的巨大彰显;但从逆向层面来看,当前扶贫工作已经呈现出"内卷化"的总体性困局。在扶贫资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扶贫系统内部愈发精细化和复杂化,但却难以实现从"救济式"向"开发式"转变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减贫目标,反而陷入到难有实质性发展的刚性结构之中。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表现为扶贫投资边际效应递减、扶贫治理体系架空悬浮、贫困农村内部分化加剧、扶贫效果难以可持续以及贫困地区生态承载压力巨大等综合矛盾现象。内卷化困境的生成机制多元而复杂,且各种因素互构共变,彼此嵌套。要实现"去内卷化",应当努力构建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的扶贫政策体系、区域瞄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扶贫瞄准机制、项目输入与农民回应相结合的项目运作机制、外部支持与内源发展相结合的扶贫干预体系以及主攻农村与乡城一体相结合的扶贫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内卷化 去内卷化 生成机制 治理路径
下载PDF
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脆弱性削减机制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家国 周粤湘 +1 位作者 卢斌 赵金楼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566,共11页
当前频发的突发事件使得供应链格外脆弱.为降低供应链脆弱性,通过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柔性、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脆弱性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探索性地提出了降低供应链脆弱性的概念模型,并采集了以制造业为主的行业样本,借助结构方程模... 当前频发的突发事件使得供应链格外脆弱.为降低供应链脆弱性,通过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柔性、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脆弱性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探索性地提出了降低供应链脆弱性的概念模型,并采集了以制造业为主的行业样本,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供应链脆弱性削减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脆弱性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作用;供应链柔性对供应链弹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脆弱性产生影响;供应链敏捷性对供应链脆弱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可通过供应链弹性来影响供应链脆弱性.本研究可为供应链应对风险及突发事件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脆弱性 供应链弹性 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敏捷性 削减机制
原文传递
Ag改性提高TiO_2对Cr(VI)的光催化还原活性机理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守新 孙承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5-359,共5页
在消除了质子缺乏、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对Cr6+光催化还原负效应影响下,比较了TiO2和Ag/TiO2(Ag质量分数1.0%)光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Ag/TiO2表现出比TiO2更高的催化活性.EPR分析表明,对于Ag/TiO2,UV照射后Ag表面有活性物种O... 在消除了质子缺乏、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对Cr6+光催化还原负效应影响下,比较了TiO2和Ag/TiO2(Ag质量分数1.0%)光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Ag/TiO2表现出比TiO2更高的催化活性.EPR分析表明,对于Ag/TiO2,UV照射后Ag表面有活性物种O2生成,在TiO2上有活性中心表相Ti3+生成.光生电子通过表相Ti3+向Cr6+传递电子是cr6+光催化还原的速度控制步骤.较多的表相Ti3+参与还原反应是Ag/TiO2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担载Ag上积聚光生电子的较强流动性对反应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负载二氧化钛 铬(VI) 光催化还原 光催化剂 质子缺乏 空穴捕获
下载PDF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与效果评价——基于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成学真 陈小林 吕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7,共12页
在对比分析中国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VAR方法实证研究了2013年以来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率效应、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经... 在对比分析中国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VAR方法实证研究了2013年以来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率效应、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正相关,与财富效应负相关;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负相关,与财富效应正相关。总体来说,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优于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中国应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时因地选择结构性货币政策;同时,应注重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逐步实现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利率导向型的转变,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引导资金流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中期借贷便利 常备借贷便利 定向降准 传导机制
下载PDF
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运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克强 马克星 刘红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2,共10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减量化机制完善方向。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五量调控"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础运作机制;资本深化和技术积累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驱...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减量化机制完善方向。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五量调控"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础运作机制;资本深化和技术积累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驱动机制;建设用地减量化与规划发展空间需进行动态优化;指标转移机制较为完善,指标使用形式多样;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了减量化;实现了土地发展权的还原。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还需在相关政策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结论: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建设用地管理创新经验,是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一个解决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用地 减量化 运作机制
下载PDF
Kinetic Model and Simulation of Promoted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by Sodium Carbonate 被引量:32
8
作者 韩奎华 路春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12-519,共8页
Abstract The detailed kinetic model of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of nitric oxide, including so-dium species reactions, was deyeloped on the basis of recent studies on thermal DeNOx mechanism, NOxOUTme... Abstract The detailed kinetic model of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of nitric oxide, including so-dium species reactions, was deyeloped on the basis of recent studies on thermal DeNOx mechanism, NOxOUTmechanism and promotion mechanism of Na2CO3.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several experi-mental findings, thus providing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primary and promoted SNCR process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results show part-per-million level of sodium carbonate enhances NO removal efficiency andextend the effective SNCR temperature range in comparison with use of a nitrogen agent alone. The kinetic modeling, sensitivity and rate-of-production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can be explained as ho-mogeneous sodium species reactions producing more reactive OH radicals. The net result of sodium species reac-tions is conversion of H2O and inactive HO2 radicals into reactive OH radicals, i.e. H2O+HO2=3OH, which enhances the SNCR performance of nitrogen agents by mainly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rate of NH2 radicals. More-over, N2O and CO are eliminated diversely via the reactions Na+N20=NaO+N2, NaO+CO=Na+CO2 andNaO2+CO =NaO+CO2, in.the pro.moted SNCR process, especially in the NOxOUT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tic naodel SIMULATION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nitfic oxide sodium carbonate mechanism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铜双金属对铬污染土壤中Cr(Ⅵ)的还原动力学 被引量:32
9
作者 马少云 祝方 商执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53-1959,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铜双金属(n ZVI/Cu),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形貌观测和表征分析,用制备的n ZVI/Cu修复Cr(Ⅵ)污染的土壤,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还原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n ...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铜双金属(n ZVI/Cu),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形貌观测和表征分析,用制备的n ZVI/Cu修复Cr(Ⅵ)污染的土壤,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还原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n ZVI/Cu对土壤中的Cr(Ⅵ)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反应初始p H为7,温度为30℃时,加入2 g·L^(-1)的n ZVI/Cu材料,在10 min内Cr(Ⅵ)含量为88 mg·kg^(-1)的污染土壤中的Cr(Ⅵ)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改变n ZVI/Cu加入量、p H值、反应温度以及添加腐殖酸都会对Cr(Ⅵ)的去除效果产生影响.改变p H值和反应温度对去除土壤中Cr(Ⅵ)的影响都比较明显,p H值越小,反应温度越高Cr(Ⅵ)的去除效果越好,添加腐殖酸对去除土壤中的Cr(Ⅵ)有一定的影响.n ZVI/Cu降解Cr(Ⅵ)的过程符合伪一级还原动力学模型,还原速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仑尼乌斯(Arrhenius)定律,反应活化能Ea为104.26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ZVI/Cu 土壤修复 CR(VI) 还原动力学 降解机制
原文传递
高聚物减阻机理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邵雪明 林建忠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对有关高聚物减阻机理的代表性研究及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并对“应力各向异性说”这种较新的观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高分子聚合物 减阻机理 研究进展 综述 应用各向异性说
下载PDF
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芳香胺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培 王朋朋 黄丽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综述了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主要方法,包括催化加氢法、金属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等.在对4种还原反应机理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及各自的优缺点.其中水合肼还原法由于其具有反应收率高、产品纯度... 综述了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主要方法,包括催化加氢法、金属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等.在对4种还原反应机理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及各自的优缺点.其中水合肼还原法由于其具有反应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及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化合物 还原 芳胺 反应机理 进展
下载PDF
氧化钨氢气还原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郭峰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7年第4期205-210,共6页
超细钨粉以其显著的优点,早已成为多种重要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主要原料,但以喷雾干燥法等常规制粉工艺制得的钨粉末均为前驱复合氧化物粉末,必须对其进行氢还原才能最终制备出超细钨基复合粉末或钨基复合材料。为此,该文作者综述了氧... 超细钨粉以其显著的优点,早已成为多种重要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主要原料,但以喷雾干燥法等常规制粉工艺制得的钨粉末均为前驱复合氧化物粉末,必须对其进行氢还原才能最终制备出超细钨基复合粉末或钨基复合材料。为此,该文作者综述了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粉末的还原工艺、原理及不同条件下还原后所得粉末的特性,分析了采用不同特征的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做原料可得到不同性能还原W粉的原因,并对氢气还原过程中粉末粒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获得了一些参考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钨基复合氧化物 还原工艺 还原机理
下载PDF
预氧化在攀枝花钛铁矿固态还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郭宇峰 吕亚男 +1 位作者 姜涛 邱冠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3-419,共7页
研究了预氧化对攀枝花钛铁矿还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加快了钛铁矿铁氧化物的还原速率,提高了还原产物铁的金属化率.其作用机理是:钛铁矿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了假金红石、三氧化二铁、金红石和三价铁板钛矿等新的物相,破坏了原有... 研究了预氧化对攀枝花钛铁矿还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加快了钛铁矿铁氧化物的还原速率,提高了还原产物铁的金属化率.其作用机理是:钛铁矿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了假金红石、三氧化二铁、金红石和三价铁板钛矿等新的物相,破坏了原有矿物结构,颗粒内部形成了大量孔隙,有利于增大颗粒的比表面积,改善还原过程气体的扩散条件;经预氧化处理的钛铁矿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新物相将被重新还原,新生钛铁矿活性高,还原产物的显微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预氧化 固态还原 还原机理
原文传递
乙醇汽油对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机理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苏会波 林海龙 +2 位作者 李凡 靖苏铜 王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3-829,共7页
以93#国Ⅲ乙醇汽油(E10)、93#国Ⅲ普通汽油和93#国Ⅳ普通汽油为实验对象,对GB18352.3-2005中要求限定的CO、HC和NOx,以及颗粒物(PM)和CO2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研究,并对CO、HC、PM、NOx、CO2和苯系物等污染物的形成原因... 以93#国Ⅲ乙醇汽油(E10)、93#国Ⅲ普通汽油和93#国Ⅳ普通汽油为实验对象,对GB18352.3-2005中要求限定的CO、HC和NOx,以及颗粒物(PM)和CO2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研究,并对CO、HC、PM、NOx、CO2和苯系物等污染物的形成原因和减排机理进行了分析。和93#国Ⅲ普通汽油相比,93#国Ⅲ乙醇汽油(E10)排放的尾气中:CO降低了19.7%,HC降低了16.4%;和93#国Ⅳ普通汽油相比,93#国Ⅲ乙醇汽油(E10)排放的尾气中:CO降低了1.8%,HC降低了12.9%,CO2降低了2.4%。研究表明,乙醇汽油在减少CO、HC、NOx、颗粒物和苯系物等有毒物质排放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显著改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汽油 环境污染物 减排 机理研究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在毛8块稠油油藏热采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兆敏 孙晓娜 +2 位作者 鹿腾 李宾飞 王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124,157,共3页
通过PVT高温高压物性实验测定了CO2在查干凹陷毛8块稠油中的溶解度、对稠油的溶胀作用和降黏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2的溶解作用机理和不同周期注入量对采出程度的影响,通过驱替实验研究了CO2对提高驱替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油... 通过PVT高温高压物性实验测定了CO2在查干凹陷毛8块稠油中的溶解度、对稠油的溶胀作用和降黏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2的溶解作用机理和不同周期注入量对采出程度的影响,通过驱替实验研究了CO2对提高驱替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油藏条件下CO2在稠油中的溶解度达到55 m3/m3,油气混合物的体积系数为1.14,溶解度为40 m3/m3时,降黏率达到95%以上,对稠油的降黏作用显著;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2注入后近井地带原油黏度的变化规律以及CO2在油相中的含量,体现了CO2对原油的降黏溶胀作用;室内实验表明,降黏剂+CO2+蒸汽驱比降黏剂+蒸汽驱采出程度提高了11.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对该稠油油藏采用CO2进行开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热采 CO2 溶胀 降黏 作用机理 毛8块
下载PDF
形体减阻类型、减阻机理与仿生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晓东 任露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形体减阻在气体、流体和固体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对 3种介质中运动物体的减阻类型与减阻机理进行归纳和分析 ,将形体减阻分为几何非光滑与柔性非光滑两种形式。从能量角度 ,通过建立界面能量平衡方程 ,将 3种介质中减阻的实质统... 形体减阻在气体、流体和固体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对 3种介质中运动物体的减阻类型与减阻机理进行归纳和分析 ,将形体减阻分为几何非光滑与柔性非光滑两种形式。从能量角度 ,通过建立界面能量平衡方程 ,将 3种介质中减阻的实质统一为系统能量的转移量与转移速率。从仿生学角度 ,对一些人造物与自然生物的减阻效果做了对比分析 ,对刚性与柔性结构单元组合形式进行了分类归纳并举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减阻 形体 机理 仿生
下载PDF
稠油二氧化碳降粘的化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龙力 王善堂 +3 位作者 杨国华 宋丹 王继乾 林吉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为认识二氧化碳降粘的化学机制,考察了不同压力下二氧化碳在胜利稠油中的溶解度、二氧化碳处理对稠油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稠油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在稠油中有很高的溶解度,可达105 kg/m3,但不改变稠油的化学组... 为认识二氧化碳降粘的化学机制,考察了不同压力下二氧化碳在胜利稠油中的溶解度、二氧化碳处理对稠油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稠油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在稠油中有很高的溶解度,可达105 kg/m3,但不改变稠油的化学组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中,对饱和分的溶解能力强于胶质和沥青质,会破坏稠油的胶体化学结构。二氧化碳降粘主要来自于稀释作用,但胶体体系改变后,会释放出溶剂化层中的小分子,减小分散相体积,降低体系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CO2 降粘 化学机制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白晓芳 陈为 +4 位作者 王白银 冯光辉 魏伟 焦正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8-2403,共16页
利用低品阶的可再生电能,将二氧化碳(CO_2)电化学还原生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燃料,既可以"变废为宝"、减少CO_2排放,又能将可再生能源转变为高能量密度的燃料储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化学还原CO_2的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 利用低品阶的可再生电能,将二氧化碳(CO_2)电化学还原生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燃料,既可以"变废为宝"、减少CO_2排放,又能将可再生能源转变为高能量密度的燃料储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化学还原CO_2的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许多标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O_2电化学还原的基本原理,然后概述了近5年来在其电催化剂材料和反应机理相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方面的昀新研究进展,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可再生能源 电化学还原 电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丁康乐 李术元 +1 位作者 岳长涛 钟宁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碳酸盐岩地层中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气态烃与硫酸盐接触后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使气态烃消失,这可能是造成天然气保存死亡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热化学还原反应的最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与产物、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研... 碳酸盐岩地层中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气态烃与硫酸盐接触后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使气态烃消失,这可能是造成天然气保存死亡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热化学还原反应的最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与产物、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研究表明,热化学还原反应最低反应温度主要集中在100~180℃;气态烃和硫酸盐是热化学还原反应的主要反应物,硫化氢、水、二氧化碳和碳酸盐、金属硫化物是其主要产物;热化学还原反应一般被写成总包反应过程;地质条件下热化学还原反应的速率受温度和活化能的制约。文章最后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在地质例证的同时结合实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反应 热化学 反应温度 生热 硫酸盐 反应过程 产物 反应物 反应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超声波在稠油输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阳恩 程衍富 凌向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1,共2页
分析了油田输送稠油的现状,提出了稠油输送中应用超声波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超声波在降粘方面的超声波空化作用和超声波乳化作用,分析了其作用机理。通过试验验证了超声波的降粘效果,并介绍了超声波设备及费用。
关键词 稠油输送 超声波 降粘 油气集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