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红学界”的捧杀——以评价周汝昌先生为例
1
作者 轩辕春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3-26,38,共5页
以周汝昌先生的部分红学研究成果、研红方法为例,联系刘再复、梁归智、周岭等先生的评价,论证科学的红学研究应该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力戒"骂杀"与"捧杀"。红学研究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周汝昌先生的部分红学研究成果、研红方法为例,联系刘再复、梁归智、周岭等先生的评价,论证科学的红学研究应该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力戒"骂杀"与"捧杀"。红学研究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红学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研究 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周汝昌对红学学科建构的认知与努力——从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谈“红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并纪念周汝昌先生诞辰100周年
2
作者 樊志斌 《文学与文化》 2019年第1期83-92,共10页
本文从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谈起,结合周汝昌的其他几篇文章主张、学界的当前主张,就周汝昌对"红学"这一具有独特性的学科的认知与构建努力进行分析,认为其所坚持的将时代、作者、作品结合的红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从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谈起,结合周汝昌的其他几篇文章主张、学界的当前主张,就周汝昌对"红学"这一具有独特性的学科的认知与构建努力进行分析,认为其所坚持的将时代、作者、作品结合的红学研究对象和方法,对《红楼梦》的研究与解析、对红学学科的建设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独特性 学科 研究对象 方法 体系
下载PDF
考论立新说,辨伪以求真:梅节的红学研究——当代港、台及海外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二
3
作者 高淮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0,共10页
梅节红学观点和思想集中体现在《红学耦耕集》《海角红楼——梅节红学文存》等研红著作之中,《海角红楼——梅节红学文存》是梅节前后期红学研究成果的集成。梅节的红学研究主要着力于"考辨",即"考证"和"辨伪&... 梅节红学观点和思想集中体现在《红学耦耕集》《海角红楼——梅节红学文存》等研红著作之中,《海角红楼——梅节红学文存》是梅节前后期红学研究成果的集成。梅节的红学研究主要着力于"考辨",即"考证"和"辨伪",这两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贯通,而以"求真"为出发点和归宿。梅节的学术"考辨"显然为红学研究的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作出了自己的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节 红学研究 考论 辨伪 新说 求真
下载PDF
“红学”成因之辨 被引量:11
4
作者 乔福锦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7-54,共8页
自现代学科立场亦即一般意义上观,"红学"应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具体领域,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即使从特殊角度考察,《红楼梦》研究也难以成为具备自主性品质的专业学问。"红学"成"学"之因,必须从... 自现代学科立场亦即一般意义上观,"红学"应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具体领域,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即使从特殊角度考察,《红楼梦》研究也难以成为具备自主性品质的专业学问。"红学"成"学"之因,必须从华夏固有的经学本源中探索,从"脂学"及其学统形成的历史脉络中追寻,这也是一门旧有之学实现学科重建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经学 脂学
下载PDF
《民国红学学案》撰述述略
5
作者 高淮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民国红学学案》是继《红学学案》《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之后的又一部现代学案体的红学学术史著述。这部红学史新著的撰述兼顾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一、红学史的考量;二、学人为学过程和为学业绩的考量。《民国红学学案》考述了十位... 《民国红学学案》是继《红学学案》《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之后的又一部现代学案体的红学学术史著述。这部红学史新著的撰述兼顾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一、红学史的考量;二、学人为学过程和为学业绩的考量。《民国红学学案》考述了十位学人的红学研究风貌,不仅为现代学术寻找真实而鲜活的为学传统,而且其服务于红学学科重建的学术目的同样十分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红学 学案 述略
下载PDF
对“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的一点理解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归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94-800,共7页
红学定位从“四支柱”到“中华文化之学”再到“新国学”具有内在理路 ,实质是区分曹著和高续“两种《红楼梦》”的真假、优劣。红学定位于“新国学”与西方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的消长纠葛关系密切 ,更涉及到中华民族迫切需要一种... 红学定位从“四支柱”到“中华文化之学”再到“新国学”具有内在理路 ,实质是区分曹著和高续“两种《红楼梦》”的真假、优劣。红学定位于“新国学”与西方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的消长纠葛关系密切 ,更涉及到中华民族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精神支撑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本体 中西文化 新国学 文本性
下载PDF
文学批评概念的“移易”:红学“忏悔”主题说概念递嬗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萧凤娴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8-54,共7页
"忏"原为梵语"Ksama"音略译,意义是请求他人忍罪。"悔"为汉语。"忏悔"也是梵语"Apatti-pratiadesana"义译,意思是自申过错。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语并没有"忏悔"... "忏"原为梵语"Ksama"音略译,意义是请求他人忍罪。"悔"为汉语。"忏悔"也是梵语"Apatti-pratiadesana"义译,意思是自申过错。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语并没有"忏悔"两字连用。"忏悔"作为与法语"Les Confessions"(忏悔录)对等的词语,是1890年代中期汉语世界里才出现的新名词,自其问世迅即广传远播。它们在红学界形成了自晚清以来迄今,红学"忏悔"主题说流派思想系谱。"忏悔"概念意义的流衍,是晚清以来中国知识阶层读者、"侨易"外来语词,经由"移易"的过程,并结合自己阅读心得产生的《红楼梦》主题意义说。透过红学"忏悔"主题说的概念侨易史研究,识其渊源,晓其本末,爬梳红学"忏悔"概念问世的递嬗历史,有助于我们反思这些词汇语际概念间的"侨易"状况,及其与读者文学批评世界意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 忏悔说 概念史 侨易学
下载PDF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评《土默热红学》
8
作者 王湘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土默热红学》以"洪作说"为核心、以"原型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红学新体系,其基础和框架是较为稳实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无法摆脱索引和考证方法本身的弱点,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的论述相对... 《土默热红学》以"洪作说"为核心、以"原型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红学新体系,其基础和框架是较为稳实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无法摆脱索引和考证方法本身的弱点,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的论述相对薄弱,在编述上不够严谨,在微观的索隐考证方面良莠并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热红学 洪作说 曹作说 原型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