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穆旦被经典化的话语历程 被引量:10
1
作者 方长安 纪海龙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68,共6页
穆旦由文学史缺席者变为“经典”诗人,经历了一个“重新发现”、不断阐释的话语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他以“九叶”诗人身份重新“出场”,其诗歌被策略性地赋予爱国主义、现实主义本质;80年代中后期,文学史著作将他叙述为“九叶派”代表... 穆旦由文学史缺席者变为“经典”诗人,经历了一个“重新发现”、不断阐释的话语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他以“九叶”诗人身份重新“出场”,其诗歌被策略性地赋予爱国主义、现实主义本质;80年代中后期,文学史著作将他叙述为“九叶派”代表,即接受了西方现代派形式影响的“中国民族的诗人”;进入90年代不久,其反叛性、异质性和现代性得以凸显,被列为百年诗人之首,升格为新诗现代化的“标志性诗人”。穆旦阐释史是一个富有思想史意味的文学事件,一场经典“再造”的话语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重新发现 话语历程
下载PDF
矿业循环经济“5R”理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卢振伟 吴郭泉 +3 位作者 张明山 王睿 袁玲 张文艺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4期70-72,共3页
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矿业、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在循环经济传统的"3R"原则基础上,提出再发现(Rediscover)和替代(Replace)两个原则,并以"5R"原则为基础,提出矿业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 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矿业、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在循环经济传统的"3R"原则基础上,提出再发现(Rediscover)和替代(Replace)两个原则,并以"5R"原则为基础,提出矿业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循环经济 再发现 替代 指标评价体系
下载PDF
从“消失”到“重新发现”——评半个世纪的“张爱玲热”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0-123,共4页
2 0世纪 4 0年代在上海走红的张爱玲 ,因与新文学主流相去甚远的“另类”特色而在 5 0年代以后“消失”,又因其创作的通俗、现代性与独特艺术风格在 2 0世纪末海峡两岸三地形成阅读、研究和出版的“热潮”。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变化 ,文... 2 0世纪 4 0年代在上海走红的张爱玲 ,因与新文学主流相去甚远的“另类”特色而在 5 0年代以后“消失”,又因其创作的通俗、现代性与独特艺术风格在 2 0世纪末海峡两岸三地形成阅读、研究和出版的“热潮”。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变化 ,文化的错位 ,读者的选择 ,促成“张爱玲”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 ,读者、作者、出版、媒体合写出张爱玲的“神话”,留给人们许多有意味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消失 重新发现
下载PDF
重新认知创业型大学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泽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2,共9页
以“占有性个人主体”为人性假设的“想象秩序”导致了创业型大学构建过程中“真实行动结构”的“商品化”“庸俗化”和“简单化”。这些错误的行动最终使创业型大学构建过程举步维艰,甚至失败。基于“行动-结构”理论对创业型大学进行... 以“占有性个人主体”为人性假设的“想象秩序”导致了创业型大学构建过程中“真实行动结构”的“商品化”“庸俗化”和“简单化”。这些错误的行动最终使创业型大学构建过程举步维艰,甚至失败。基于“行动-结构”理论对创业型大学进行审视,发现创业型大学的创业行动者角色期待、行动目的、行动条件与选择、行动规范性取向都带有学术资源转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行动-结构 学术资源转化 重新认知
原文传递
科学发现的再发现的机制及途径分析
5
作者 王巧慧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336-339,共4页
“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是科学史上的一类重要的科学发现,通过科学史大量的对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案例的研究和考察,从相对宏阔的视野把握“科学发现的再发现”的机制和途径,对科学发现所蕴涵的规律性进行揭示,这有助于科学研究者在思想上重... “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是科学史上的一类重要的科学发现,通过科学史大量的对科学发现的再发现案例的研究和考察,从相对宏阔的视野把握“科学发现的再发现”的机制和途径,对科学发现所蕴涵的规律性进行揭示,这有助于科学研究者在思想上重演前人的科学发现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被埋没或被忽视的科学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科学发现,同时也为研究者个人和科学共同体、科研管理机构如何避免科学发现的被埋没现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现 再发现 机制 途径
下载PDF
儒家思想视域中的孙中山和平思想再认识
6
作者 付启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6,共6页
和平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之一。孙中山吸收了儒家文化精华,并借鉴西方部分和平学说,在实践中加以糅合、改造,形成了新的和平思想。孙中山和平思想是对儒家"和"文化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和平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点之一。孙中山吸收了儒家文化精华,并借鉴西方部分和平学说,在实践中加以糅合、改造,形成了新的和平思想。孙中山和平思想是对儒家"和"文化的继承、丰富与发展。二者都强调道德是实现和平的重要力量,但在实现和平的方式和手段上的认知上有所差别。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重新认识孙中山和平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儒家 和平思想 再认识
下载PDF
还原真实的设计
7
作者 傅岚 《南方建筑》 2004年第A06期43-45,共3页
本文结合中国建筑设计的现实情况,对维克多·帕潘 尼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提出的"为人们所需要的设 计甚于为人们所想要的设计"这一命题做深入的分析,提出应该 思索设计的本源,理解设计师自身的价值,并说明了... 本文结合中国建筑设计的现实情况,对维克多·帕潘 尼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提出的"为人们所需要的设 计甚于为人们所想要的设计"这一命题做深入的分析,提出应该 思索设计的本源,理解设计师自身的价值,并说明了新的设计思 路--建筑策划和公共参与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思 设计的本源 还原真实 策划 公共参与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的再发现
8
作者 周建军 瞿跃辉 +4 位作者 杨娟 李志华 冯超 吴磊 喻勋林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43-146,共4页
本文报道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 rostratum的一个新分布居群,该居群数量近600株,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居群。该新居群的发现极大丰富了长喙毛茛泽泻野生植物资源库,对该种进一步开展物种保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毛茛泽泻属 濒危植物 再发现 保护建议
下载PDF
试论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惠芳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化苦旅》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兴衰荣辱进行了冷静的反省。同时,《文化苦旅》对传统的散文观念有所突破,对当代散文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文化苦旅 思想意蕴 美学型态
下载PDF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文学创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玉雷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2期42-46,共5页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之间,文化资源丰富,是黄河古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多民族文化和独特风情都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本文通过作者创作经历,分析其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从被动、陌生化、主动...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之间,文化资源丰富,是黄河古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多民族文化和独特风情都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本文通过作者创作经历,分析其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从被动、陌生化、主动关注到重新发现的曲折过程,并且将这些认识渗透到小说文本中。作者最终找到的创作坐标是敦煌文化精神,这是对抗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文化 重新发现 敦煌文化 对抗 现代性危机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探讨
11
作者 李超 《科教文汇》 2012年第14期23-24,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被"西方经济学"边缘化的现象和趋势。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深入探讨,也...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被"西方经济学"边缘化的现象和趋势。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深入探讨,也许"本土化、规范化、人文化"是中国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深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本土化、规范化、人文化” “体用不二”
下载PDF
Meconopsis wilsonii subsp.wilsonii (Papaveraceae) Rediscovered 被引量:3
12
作者 Toshio YOSHIDA Hang SUN David E. BOUFFORD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6-288,共3页
Field studies in the Lamagetou Nature Reserve, Mianning Xian,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summer of 2005 revealed a particularly rich and diverse flora. On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plant growing in openings in the forest... Field studies in the Lamagetou Nature Reserve, Mianning Xian,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summer of 2005 revealed a particularly rich and diverse flora. On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plant growing in openings in the forest, at woodland margins and on exposed slopes, was the recently described Meconopsis wilsonii Grey-Wilson subsp.wilsonii (Papaveraceae), a species previously known only from the type collection and last collected in 1908, nearly 100 years a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科 新记录 四川 植物 种属检索表
下载PDF
“时间之箭”的历史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申先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S1期34-38,共5页
本文考察了近代以来关于时间“箭头”的认识过程;特别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的进展,对“时间之箭”的再发现作了论述,阐明了热力学、宇宙学与心理学时间“箭头”
关键词 时间之箭 再发现 热力学时间 宇宙学时间 心理学时间
下载PDF
Rediscovering China in Africa
14
作者 He Wenping is a research fellow with the Institute of West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 Sciences 《Beijing Review》 2012年第22期18-19,共2页
The intensity of China's engagement with Africa over the past decade has atwacted global attention. However,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over percep- tions of the rapidly growing Sino-African rela- ... The intensity of China's engagement with Africa over the past decade has atwacted global attention. However,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over percep- tions of the rapidly growing Sino-African rela- tions. Chinese academics say the decade-long rapid growth of Sino-African relations is the natural outcome of a half century of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The relations are based on mutual respect, sincere friendship,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iscovering China in Africa
原文传递
社会记忆与乡村的再发现——华北侯村的调查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郑杭生 张亚鹏 《社会学评论》 2015年第1期16-23,共8页
乡村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着结构性变迁,这种变迁发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诸多领域,在速度、广度和深度层面均呈现前所未有之势。乡村社会变迁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 乡村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着结构性变迁,这种变迁发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诸多领域,在速度、广度和深度层面均呈现前所未有之势。乡村社会变迁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双重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深刻体现了乡土社会传统记忆力量的时代沉浮。社会互构论认为,正是通过社会记忆,乡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呈现一个连续推进的过程。了解社会记忆对于重新认识当前的乡土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乡村再发现 社会变迁 华北侯村
原文传递
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述评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易风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3-46,共44页
从2007年开始的危机不只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不只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财政悬崖",而是21世纪第一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性危机。这场危机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意识形态危机以及已经持续多年的生态和... 从2007年开始的危机不只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不只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财政悬崖",而是21世纪第一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性危机。这场危机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意识形态危机以及已经持续多年的生态和环境危机。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西方许多界别人士"重新发现"马克思,并且在各个领域程度不同地有所表现;同时,危机的爆发和持续使得西方学者在检视他们自己的相关理论,不少人把目光转向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他们"重新发现"马克思的许多重要理论对于他们认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分析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前途、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的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路径,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都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和经济危机 西方社会 西方学者 “重新发现”马克思
原文传递
“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第十六届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学敏 徐黎 《河北科技图苑》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全民阅读论坛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学术体系的核心,自2007年起已连续开展十六届。第十六届全民阅读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围绕着“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主题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论坛讨论了图书馆与... 全民阅读论坛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学术体系的核心,自2007年起已连续开展十六届。第十六届全民阅读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围绕着“再发现图书馆,共读现代文明”主题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论坛讨论了图书馆与现代文明、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建设、以馆员为重点的图书馆专业化建设、图书馆阅读推广标准与评价工作等关键议题。会议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将为推动图书馆行业全民阅读工作走深走实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阅读论坛 阅读推广 再发现图书馆
下载PDF
“发现汉语”及其“天下精神”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小植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28,F0003,共8页
19世纪末期,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和参照的现代化进程的铺展和中国国家制度的疾速衰竭,使汉语在世界语言的中心地位也发生了颠覆式的位移,逐渐滑落到边缘地位,"汉字文化圈"也呈现出破裂的态势。21世纪,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 19世纪末期,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和参照的现代化进程的铺展和中国国家制度的疾速衰竭,使汉语在世界语言的中心地位也发生了颠覆式的位移,逐渐滑落到边缘地位,"汉字文化圈"也呈现出破裂的态势。21世纪,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现代化实践及其重大转型,为汉语的复兴和精神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语境和历史背景下,将重新"发现汉语"及其"天下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命题,这意味着以西方文化为轴心的单向度的世界文化秩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以汉语复兴为切入点,中国文化将成为解构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在重新"发现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吸收其他语言文化资源的同时,坚持汉语及其文化形态的输出立场,摒弃中西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模态,建构一种语言的"天下精神",从而使汉语在文化全球化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汉语 中国文化 天下精神 文化复兴 文化互用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中邮寄送达之再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平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1-127,共7页
送达犹如一根锁链,将民事诉讼各个阶段牢牢连结在一起,但实践中送达难问题日渐突出,已严重制约着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邮寄送达中,"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前置性条件和实际操作不符,送达参与主体的有限规定与送达回证的硬性要求... 送达犹如一根锁链,将民事诉讼各个阶段牢牢连结在一起,但实践中送达难问题日渐突出,已严重制约着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邮寄送达中,"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前置性条件和实际操作不符,送达参与主体的有限规定与送达回证的硬性要求又制约着送达的效力。考察国外立法,无论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送达的当事人主体地位均未被虚化,而我国却恰恰相反,送达事务由法院大包大揽,使得职权主义下法院的"父爱主义"与无力承受审判压力之间的矛盾急剧加大。借鉴两大法系的送达制度,反思当下邮寄送达存在的纰漏,我国邮寄送达应重拾当事人主体地位并扩大送达参与人范围,同时使瑕疵送达拥有补正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寄送达 职权主义 当事人主义 主体重拾
下载PDF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影像中国——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
20
作者 郜扬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5-68,共4页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作品。《话说长江》的成功在于第一次将中国的母亲河完整地展现在国人的面前。而《再说长江》的成功则在于它将中国20年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展现给全中国人民,乃...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的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作品。《话说长江》的成功在于第一次将中国的母亲河完整地展现在国人的面前。而《再说长江》的成功则在于它将中国20年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展现给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话说长江》是在说长江,看长江,是在风光及历史、文化的范畴内展现长江,《再说长江》是从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到了思考,并开阔到了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创作者让观众在影像中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见证了一个民族在时代变迁中被赋予的精神与价值,体现了纪录片反映社会变革的能力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说长江》 《再说长江》 社会价值 影像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