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旅游愉悦体验论的现实和逻辑困境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补宏
廖梓维
惠章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4-19,共6页
本文通过黑色旅游(Dank Tourism)和"灵性旅游(Spiritual Tourism)"两个反例存在,对谢彦君教授的"旅游是以愉悦为目的的异地休闲体验"观点提出质疑,并尝试用存在主义哲学、马斯洛"超越"理论和行为学及&qu...
本文通过黑色旅游(Dank Tourism)和"灵性旅游(Spiritual Tourism)"两个反例存在,对谢彦君教授的"旅游是以愉悦为目的的异地休闲体验"观点提出质疑,并尝试用存在主义哲学、马斯洛"超越"理论和行为学及"含意本体论"的一些观点对旅游本质做出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目的体验论和愉悦论是以偏概全的,愉悦体验只能解释旅游早期的或部分的现象。从根本来讲,旅游是人作为"人—社会—自然"关系维之一,对自身存在及其价值进行解释和探寻的一种无限指向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本质
愉悦体验
反例
黑色旅游
灵性旅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愉悦体验论的现实和逻辑困境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补宏
廖梓维
惠章银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4-19,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黑色旅游(Dank Tourism)和"灵性旅游(Spiritual Tourism)"两个反例存在,对谢彦君教授的"旅游是以愉悦为目的的异地休闲体验"观点提出质疑,并尝试用存在主义哲学、马斯洛"超越"理论和行为学及"含意本体论"的一些观点对旅游本质做出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目的体验论和愉悦论是以偏概全的,愉悦体验只能解释旅游早期的或部分的现象。从根本来讲,旅游是人作为"人—社会—自然"关系维之一,对自身存在及其价值进行解释和探寻的一种无限指向性行为。
关键词
旅游本质
愉悦体验
反例
黑色旅游
灵性旅游
Keywords
the
essence
of
tourism
recreation
experience
for
the
purpose
of
pleasure
counter-examples
Dark
Tourism
Spiritual
Tourism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旅游愉悦体验论的现实和逻辑困境
张补宏
廖梓维
惠章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