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9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53
1
作者 王德民 程杰成 +1 位作者 吴军政 王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利用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分析了大庆油田7年多的聚合物驱油生产实践过程,研究了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实际值,分析了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论述了获得均匀聚合物驱前缘及降低聚合物驱油生产成本的方法,大庆... 利用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分析了大庆油田7年多的聚合物驱油生产实践过程,研究了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实际值,分析了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论述了获得均匀聚合物驱前缘及降低聚合物驱油生产成本的方法,大庆油田的应用实践对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聚合物 驱油技术 应用效果 采收率
下载PDF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8
2
作者 高慧梅 何应付 周锡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的驱油机理、筛选标准和开发设计技术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近混相驱替理论、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注CO2驱的井网类型和注入方式。最后结合目前CO2采油存在的腐蚀和波及体积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驱油机理 注采方式 发展趋势 采收率
下载PDF
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模式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5
3
作者 陈程 孙义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27,共4页
油田开发后期,厚油层内夹层是控制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合理调整层内注水结构和产液结构的基础,因此研究夹层及其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水淹测井解释、数值模拟和生产动态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精细... 油田开发后期,厚油层内夹层是控制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合理调整层内注水结构和产液结构的基础,因此研究夹层及其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水淹测井解释、数值模拟和生产动态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规律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河油田厚油层内部夹层发育,夹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或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砂砾岩、泥粉质砂砾岩;夹层的物性上限是:渗透率为20×10-3μm2,孔隙度是12 5%;各类夹层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可以利用自然电位的异常幅度和微电极幅度差判别夹层,判别成功率达95 6%;夹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以划分为三种分布模式:随机型、过渡型、连续型,体现了夹层在厚油层内纵向、横向和平面分布的差异性;夹层阻碍了重力驱替,降低了波及体积系数,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但可以利用夹层采用选择性射孔、局部细分层系、封堵高含水层等措施挖掘剩余油,在双河油田稳油控水中发挥了显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夹层 分布模式 开发效果 注水结构 产液结构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72
4
作者 吴文祥 张玉丰 +1 位作者 胡锦强 刑德琪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0,共3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碱对驱油体系造成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人造均质岩心和人造非均质岩心上SNP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与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基本相当,而在非均...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碱对驱油体系造成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人造均质岩心和人造非均质岩心上SNP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与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基本相当,而在非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要明显高于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且均大于20%;化学剂成本(按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价格计算后得到)基本相同条件下,增加复合体系段塞而适度降低主段塞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有利于二元体系的注入,且二元复合驱采收率仍然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二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 非均质 采收率
下载PDF
油气回收技术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77
5
作者 黄维秋 钟秦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6,65,共5页
常用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及膜法来回收轻质油品蒸发排放出来的油气。介绍了各自的回收机理和关键工艺设计数据,分析了各自工程应用时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回收效果影响因素及研究重点。在综合比较各自工业应用时的优缺点、适用范围... 常用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及膜法来回收轻质油品蒸发排放出来的油气。介绍了各自的回收机理和关键工艺设计数据,分析了各自工程应用时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回收效果影响因素及研究重点。在综合比较各自工业应用时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的基础上,获得了各自的量化分值,认为常压常温吸收法回收技术宜作为目前首选技术。建立了投资效益评价公式,对企业建设回收装置进行效益分析及评价,认为应用油气回收装置将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蒸发损耗 油气回收 回收率 效益评价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注CO_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5
6
作者 谢尚贤 韩培慧 钱昱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3期13-19,41,共8页
1988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开辟了注CO2试验区,1990年至1995年底先后对葡Ⅰ2油层和萨Ⅱ10~14油层进行了非混相CO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两次试验均采用先进行前期水驱,尔后进行水、气交替注入方式,CO... 1988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开辟了注CO2试验区,1990年至1995年底先后对葡Ⅰ2油层和萨Ⅱ10~14油层进行了非混相CO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两次试验均采用先进行前期水驱,尔后进行水、气交替注入方式,CO2气体注入总量各为0.2PV左右。矿场试验用的CO2是大庆炼油厂的副产品,纯度为96%。这两次矿场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了水油比和水驱剩余油饱和度,采收率提高6.0%OOIP,每增采1t原油需注入2200m3CO2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油 驱替试验 油田
下载PDF
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文利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文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依据 ,考察了其公平性和有效性 ,指出了目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实证分析 公平性 有效性 理论依据 成本补偿 高等教育
下载PDF
水驱曲线法在油田开发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8
作者 陈元千 邹存友 张枫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9-771,779,共4页
为了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井产能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国内大多数油田都实施早期或中期人工注水开发方案。随着水的注入和油井见水,油田的开发动态会发生明显变化。在拥有大量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开发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为了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井产能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国内大多数油田都实施早期或中期人工注水开发方案。随着水的注入和油井见水,油田的开发动态会发生明显变化。在拥有大量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开发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检验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确定油田的原始可采储量、可动油储量和采收率,预测水驱油的驱油效率和注入水的体积波及系数。这些指标对于制定油田的开发调整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文中综合利用甲型和丙型水驱曲线法,有效地解决了油田开发评价问题。实例应用表明,这些方法既简便又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曲线 原始地质储量 可动油储量 可采储量 采收率 驱油效率 体积波及系数 油田开发
下载PDF
汶川Ms 8.0地震极重灾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 被引量:52
9
作者 周侃 刘宝印 樊杰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78-2091,共14页
揭示灾后经济发展状态和恢复过程,按照灾区经济韧性科学制定灾后经济重建的调控政策与恢复手段,对增强灾害防范与系统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案例,基于长时序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与ARIMA模型,测算灾区经济韧性指数,并... 揭示灾后经济发展状态和恢复过程,按照灾区经济韧性科学制定灾后经济重建的调控政策与恢复手段,对增强灾害防范与系统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案例,基于长时序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与ARIMA模型,测算灾区经济韧性指数,并运用改进的规模报酬可变DEA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灾后年际经济恢复效率及影响效应。结果显示:①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经济韧性指数为0.877,地震导致灾区短期经济衰退,但2年内恢复至震前水平,工业经济韧性低于农业和服务业。②受灾当年灾区经济恢复综合效率为0.603,其中,平原丘陵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显著优于高原山地区。③灾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年际波动强烈,经济恢复效率显著下降造成短期经济衰退,灾后2年TFP指数下降33.7%和15.2%后恢复至稳态。④灾后恢复效率显著下降主因为技术变动因素,而生产体系更新程度决定了灾后经济韧性。随着灾后经济恢复的规模收益下降,灾区经济恢复主要依赖纯技术效率,提升纯技术效率是保持灾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可见,针对重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灾区当地需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再适应,同时,通过生产体系更新提升技术进步水平,以发挥灾后大规模资金、设施、人力等要素投入的规模效应,从而增强应对灾害冲击的经济韧性与恢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恢复效率 灾后重建地区 汶川地震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原文传递
注水吞吐采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黄大志 向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40,43,共3页
单井注水吞吐采油是提高无能量补充井采出程度的方法之一。文章阐述了注水吞吐采油机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润湿性油藏实施注水吞吐都有效,但随亲水性的增强,吞吐采出程度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在注入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粘土防膨胀剂... 单井注水吞吐采油是提高无能量补充井采出程度的方法之一。文章阐述了注水吞吐采油机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润湿性油藏实施注水吞吐都有效,但随亲水性的增强,吞吐采出程度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在注入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粘土防膨胀剂后,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轻注入水对储层的损害,使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进一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机理 注水 采出程度 注入水 油藏 单井 采收率 增强 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
下载PDF
CO_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毛振强 陈凤莲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CO2混相驱是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而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是研究的关键。文章从经验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论证了确定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证明了混相驱可... CO2混相驱是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而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是研究的关键。文章从经验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论证了确定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证明了混相驱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藏采收率,混相驱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是可行性的;在确定了最小混相压力的基础上,把CO2混相驱应用于东营凹陷樊124块的油藏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混相驱 最小混相压力 采收率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发展现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刘华 张宁生 +1 位作者 王志伟 张益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过去一直以注水为主 ,目前注水开发技术投资较大且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而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工作者的最终目的 ,因此 ,研究更经济有效的开采方式是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的新课题 ,针对低渗透油... 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过去一直以注水为主 ,目前注水开发技术投资较大且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而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工作者的最终目的 ,因此 ,研究更经济有效的开采方式是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的新课题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 ,介绍了有发展潜力的注气法、微生物采油、化学驱、电动力学法、震动波法等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方法的原理、适用性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提高采收率 油田开发 微生物采油技术 原油 震动波法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工厂化”压裂作业方法 被引量:44
13
作者 何明舫 马旭 +3 位作者 张燕明 来轩昂 肖元相 郝瑞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苏里格气田是中国典型的低渗透致密气藏,针对沙漠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区域水文特征和现有压裂技术与作业条件,立足配套技术改进和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建立了一种适合苏里格气田特点的大井组"工厂化"压裂作业方法。方法由5部分组成... 苏里格气田是中国典型的低渗透致密气藏,针对沙漠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区域水文特征和现有压裂技术与作业条件,立足配套技术改进和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建立了一种适合苏里格气田特点的大井组"工厂化"压裂作业方法。方法由5部分组成:①集中供水模式(单井场水源井直供+井场"人工湖"储水);②高效压裂工艺(直井套管滑套压裂和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压裂两种成熟高效的多层多段压裂技术);③流水线作业模式(通洗井、射孔等六大流程批量化作业);④高效作业设备;⑤返排液回收再利用。"工厂化"作业缩短了压裂准备和作业周期,并缓解了作业环保压力。现场试验11个井组,42 d内完成14口井、67层/段压裂作业,缩短井组压裂作业周期5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提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工厂化压裂 大井组 供水 压裂工艺 流水线作业 液体回收 高效 环保
下载PDF
注入速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付天郁 邵振波 毕艳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3-65,共3页
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注入速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并对注入速度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 。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注入速度 采收率 驱油效果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丙型水驱曲线的扩展推导及其在埕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0
15
作者 陈元千 王惠芝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6期392-394,共3页
对丙型水驱曲线进行了扩展推导 ,使其不仅可以预测水驱油田的可采储量、可动油储量、含水率和最终体积波及系数 ,而且可以预测水驱油田的采收率、驱油效率和残余油饱和度。丙型水驱曲线预测公式在渤海埕北油田的应用结果表明 ,预测的各... 对丙型水驱曲线进行了扩展推导 ,使其不仅可以预测水驱油田的可采储量、可动油储量、含水率和最终体积波及系数 ,而且可以预测水驱油田的采收率、驱油效率和残余油饱和度。丙型水驱曲线预测公式在渤海埕北油田的应用结果表明 ,预测的各项指标比较符合油田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曲线 埕北油田 水驱油田 波及系数 体积波 采收率 驱油效率 预测 扩展 指标比较
下载PDF
聚合物驱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41
16
作者 曹瑞波 王晓玲 +1 位作者 韩培慧 路克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3,115-116,共3页
针对目前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部分聚合物驱区块注入困难、聚合物用量过大等实际问题,探索通过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高聚合物驱效益。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非均质油层依次交替注入不同粘度的聚合物段塞,... 针对目前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部分聚合物驱区块注入困难、聚合物用量过大等实际问题,探索通过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高聚合物驱效益。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非均质油层依次交替注入不同粘度的聚合物段塞,使高、低渗透层驱替剂流度差异减小,实现高、低渗透层聚合物段塞尽可能同步运移。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多个段塞交替注入驱油方案较单一段塞注入多提高采收率2%以上,节省聚合物用量约25%。将该注入方式应用于大庆油区4个试验区,结果表明,有效控制了含水率上升速度,综合含水率较预测值低0.8%,增加产油量1.4×10^4t,节省聚合物干粉用量18.6%。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是提高聚合物驱效率、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交替注入 非均质油层 采收率 大庆油区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奕 张子涵 +4 位作者 廖广志 杨振宇 康万利 乐建君 赵江涛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00年第S1期124-127,共4页
通过系统的室内实验 ,研究了不同机械搅拌力、不同含水率条件下 ,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组成的一元、三元溶液与原油的乳化能力、形成乳化液的类型、稳定性和相关性质 ,揭示了影响三元复合驱乳化的主要因素是油水比、化学剂类型及浓度... 通过系统的室内实验 ,研究了不同机械搅拌力、不同含水率条件下 ,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组成的一元、三元溶液与原油的乳化能力、形成乳化液的类型、稳定性和相关性质 ,揭示了影响三元复合驱乳化的主要因素是油水比、化学剂类型及浓度、外力 ,且上述各种因素是综合起作用的。同时揭示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中井口采出液乳化产生的原因。乳化携带及乳化调剖等乳化作用是三元复合驱提高洗油效率、扩大波及体积的机理之一。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得出三元复合驱原油乳化调整了层间、层内矛盾及三元复合驱原油乳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三元体系 乳化 乳状液 稳定性 采收率
下载PDF
无碱二元体系的黏弹性和界面张力对水驱残余油的作用 被引量:32
18
作者 夏惠芬 王刚 +2 位作者 马文国 刘春德 王彦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0,115,共6页
三元复合驱含碱驱油体系会大幅度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引起地层粘土分散和运移、形成碱垢及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为此提出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聚合物/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通过流变性实验及微观模型驱油实... 三元复合驱含碱驱油体系会大幅度降低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引起地层粘土分散和运移、形成碱垢及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为此提出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聚合物/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通过流变性实验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黏弹性的影响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弹性及界面张力对采收率的影响。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提高水驱后残余油采收率机理的研究表明:在驱替水驱后残余油过程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利用了聚合物溶液的黏弹特性和表面活性剂的超低张力界面特性,水驱后残余油以油丝和乳状液形式被携带和运移,随着二元驱油体系的黏弹性的增加和界面张力的降低,水驱后二元驱后的采收率增加,降低界面张力的驱油效果(指达到超低)比提高体系的黏弹性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 黏弹性 界面张力 残余油 采收率 流变性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34
19
作者 高明 王京通 +2 位作者 宋考平 陈涛平 战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9,共3页
针对高轮次蒸汽吞吐后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蒸汽吞吐后在室内进行了蒸汽驱实验,将耐高温的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随蒸汽注入,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蒸汽的比例太大(3:1),蒸汽降粘效果不能达到最佳,较单纯蒸汽驱提高采收率0.5... 针对高轮次蒸汽吞吐后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蒸汽吞吐后在室内进行了蒸汽驱实验,将耐高温的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随蒸汽注入,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蒸汽的比例太大(3:1),蒸汽降粘效果不能达到最佳,较单纯蒸汽驱提高采收率0.55%;表面活性剂与蒸汽的比例太小(0.25:1),起不到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的作用,较单纯的蒸汽驱提高采收率5.43%;表面活性剂和蒸汽比例为0.5:1时,能达到最好的驱油效果,较单纯的蒸汽驱提高采收率9.61%。研究了一个长型油滴在毛细管中的运动,当有表面活性剂存在时,油滴的前后压差和毛细管准数的1/3次方成正比,油滴受到的驱动压力将提高2个数量级,能够很好地保证油滴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蒸汽驱 表面活性剂 采收率
下载PDF
氮气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进安 岳陆 +2 位作者 袁广钧 周志龙 侯天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以中原油田文188块为研究对象,进行氮气驱室内实验研究。细管实验研究表明,氮气无法与地层原油形成混相,但可获得60%的采收率;在氮气突破时,细管流出物中有明显的甲烷峰出现,是非混相驱的重要的标志;两组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表明,先注0.0... 以中原油田文188块为研究对象,进行氮气驱室内实验研究。细管实验研究表明,氮气无法与地层原油形成混相,但可获得60%的采收率;在氮气突破时,细管流出物中有明显的甲烷峰出现,是非混相驱的重要的标志;两组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表明,先注0.04PV的水时采出程度为6.35%,转注氮气后,见气时的采出程度为43.77%;氮气驱的最大注入压差为0.89MPa,是最大注水压差的0.227倍,说明在注水困难地区实施注氮是可能的。在长岩心驱替实验中,氮气突破前,出现采出油体积高于注入气体积的现象;氮气突破后,被萃取的甲烷和中间组分依然发挥一定的作用,此期间仍可获得一定的采收率;氮气突破后采出油量会大幅度下降,如何有效控制氮气的突破是氮气驱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驱 实验室 采收率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