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TNF,sIL-2R含量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勇 严家春 +2 位作者 刘健虎 陈文笔 张文学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2期781-782,共2页
目的动态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作用,并观察TNF,sIL2R含量及淋巴细胞亚... 目的动态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作用,并观察TNF,sIL2R含量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与慢性乙肝肝组织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58例血清ALT反复高于正常,肝炎病史及血清HBVM阳性1a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与2次肝组织活检同步的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sIL2R含量,APAAP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慢性乙肝重型血清TNF及sIL2R的含量分别为58mg/L和4938kU/L,CD4+为428%,CD8+为243%,CD4+/CD8+为172;重型伴活动性肝硬变血清TNF及sIL2R含量分别为92mg/L和6697kU/L,CD4+为412,CD8+为253,CD4+/CD8+为163,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同时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说明血清TNF,sIL2R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与慢性乙肝的肝组织病变之间存在着动态关系.结论血清TNF,sIL2R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与慢性乙肝的肝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ITP患儿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俞慕华 王宁玲 +4 位作者 龚蕴贞 刘芝璋 徐友和 林维芬 胡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689-691,共3页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ITP患儿进行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测定和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TP患儿血清sIL-2R、C...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ITP患儿进行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测定和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TP患儿血清sIL-2R、CD8显著升高,CD4/CD8显著下降(P<0.01),且sIL-2R和CD4/CD8呈负相关(r=-0.581,P<0.01);缓解期sIL-2R明显下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CD8、CD4/CD8比值较急性期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小性 白细胞介素2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