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GnRH及其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一萍 李亚里 +1 位作者 史常旭 李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在蛋白水平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 R)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和对照组子宫内膜... 目的在蛋白水平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 R)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和对照组子宫内膜上GnRH及GnRH R的表达及分布。结果GnRH和GnRH R在EMS和对照组在位内膜持续表达,阳性物质位于腺上皮和间质上皮胞浆内,分泌期染色最强;异位内膜组织中二者的表达率近50%;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GnRH和GnRH R表达率分别为92.3%、92.3%,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则分别为58.8%、82.4%。结论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着GnRH及GnRH R的蛋白表达,其在异位内膜组织、内膜增生和内膜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成为临床诊断指标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受体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子宫内膜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细胞中GnRH及其受体的表达
2
作者 张一萍 王文玲 +1 位作者 李亚里 荆丽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R)在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酶消化分离法培养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GnRH和GnRH-R表达。结...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R)在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酶消化分离法培养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GnRH和GnRH-R表达。结果17例标本15例培养成功,成功率88.2%;GnRH和GnRH-R在EMS和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培养细胞胞浆内均表达阳性,但经过3~4次传代后,GnRH不再表达,而GnRH-R持续表达。结论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分离培养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GnRH-R在培养细胞中持续表达提示其可以用于研究GnRH类似物(GnRH-a)对子宫内膜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 细胞培养
下载PDF
GnRH受体在人类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凤云 谢梅青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14-116,共3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体内的生理调节功能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介导的,GnRH与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研究发现,GnRH和GnRH-R除位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外,在机体的其他组织,尤其是生殖器官也有分布。近年来有许多对...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体内的生理调节功能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介导的,GnRH与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研究发现,GnRH和GnRH-R除位于下丘脑垂体系统外,在机体的其他组织,尤其是生殖器官也有分布。近年来有许多对人类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表达GnRH-R的研究报道,推测子宫内膜GnRH和GnRH-R系统在调节子宫内膜的自分泌或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子宫内膜的增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子宫内膜
下载PDF
复幼颗粒对SD雌鼠性早熟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凯丽 孙文燕 +6 位作者 李玉 张波 张萌 郭春彦 赵立波 王晓玲 畅洪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6,共8页
目的:研究复幼颗粒对达那唑诱导大鼠性早熟模型的作用和有关机制。方法:将21窝SD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亮丙瑞林组(0.1 g·kg^(-1))和复幼合剂组(37.9 g·kg^(-1)),复幼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7.0,8.5,4.3 g·kg^(-1)... 目的:研究复幼颗粒对达那唑诱导大鼠性早熟模型的作用和有关机制。方法:将21窝SD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亮丙瑞林组(0.1 g·kg^(-1))和复幼合剂组(37.9 g·kg^(-1)),复幼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7.0,8.5,4.3 g·kg^(-1))。于5日龄时注射达那唑300μg建立性早熟模型,造模10 d后,开始给药干预。20日龄时开始检查阴道开口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性腺发育情况;通过放射性免疫检测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的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Kiss-1,G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mRNA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下丘脑GnRH细胞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阴道开口显著提前,子宫,卵巢系数明显增加(P<0.05),表明达那唑诱导性早熟模型成功建立,GnRH,Kiss-1,GPR54表达也均明显增加(P<0.05),表明达那唑模型可以提前启动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从而诱发性早熟。与模型组比较,复幼颗粒中剂量组可显著延缓阴道开口时间(P<0.01),复幼颗粒高剂量可明显减轻子宫壁厚、子宫系数(P<0.05,P<0.01),中剂量可减轻卵巢系数和子宫壁厚(P<0.05),复幼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下调血清激素E2,LH,FSH的含量(P<0.05,P<0.01),降低下丘脑GnRH,Kiss-1,GPR54 mRNA的表达(P<0.05,P<0.01),降低GnRH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复幼颗粒可通过调节Kiss-1/GPR54系统,下调GnRH的表达从而抑制HPG轴的启动达到治疗性早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幼颗粒 性早熟 Kiss-1/G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系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ER-α基因多态性与GnRH-a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江鹏 王建锋 +2 位作者 杨晶洁 马文娟 王恒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效果的关系,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诊治并手术的93例子宫...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效果的关系,明确是否存在与疗效有关的基因型。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诊治并手术的9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ER-α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基因分型,给予患者3个周期GnRH-a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不同ER-α基因型患者经GnRH-a治疗后妊娠成功率、复发率以及术后痛经评分差异。结果93例患者PvuⅡ-397 T>C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分别为:TT型27例(29.0%),TC型29例(31.2%),CC型37例(39.8%);XbaⅠ-351 A>G多态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型18例(19.4%),AG型37例(39.8%),GG型38例(40.8%);PvuⅡ-397 T>C位点TT、TC、CC基因型患者妊娠成功、复发率、术后痛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baⅠ-351 A>G位点AA、AG、GG基因型妊娠成功率、复发率、术后痛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α基因XbaⅠ-351 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术后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 雌激素受体-Α 基因多态性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