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体作用蛋白在异硫氰酸苯乙酯诱导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婕 高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受体作用蛋白(receptor-interaction proteins,RIP)在异硫氰酸苯乙酯(phenethy lisothiocyanate,PEITC)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0、2、4、6、8μmol/L异硫氰酸苯乙酯作用于U937细胞3、6h,观察量效关系。用8μmol/... 目的探讨受体作用蛋白(receptor-interaction proteins,RIP)在异硫氰酸苯乙酯(phenethy lisothiocyanate,PEITC)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0、2、4、6、8μmol/L异硫氰酸苯乙酯作用于U937细胞3、6h,观察量效关系。用8μmol/L异硫氰酸苯乙酯作用U937细胞1、3、6、9、12、24h,观察时效关系。采用Annexin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Caspasep-3、Caspasep-8及RIP的表达。结果异硫氰酸苯乙酯在2、4、6、8μmol/L作用于U937细胞3h分别引起9%、25%、44%和56%的细胞发生凋亡,6h分别引起16%、28%、51%和82%的细胞发生凋亡,呈明显的量效关系。8μmol/L的异硫氰酸苯乙酯作用U937细胞1、3、6、9、12、24h分别引起12%、57%、79%、86%、90%和91%的细胞发生凋亡,呈明显的时效关系。Westernblot结果表明,异硫氰酸苯乙酯引起凋亡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的降解/活化增加,促进凋亡作用底物PARP的降解增加。异硫氰酸苯乙酯还可引起受体作用蛋白表达降低及RIP降解增加。结论异硫氰酸苯乙酯可引起人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死亡受体途径有关,其中受体作用蛋白的降解可能在异硫氰酸苯乙酯诱导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苯乙酯 白血病 细胞凋亡 受体作用蛋白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调控RIP1/RIP3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损伤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立波 姚袁媛 +1 位作者 王清勇 刘雯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476-1484,共9页
目的:分析半枝莲总黄酮通过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3,RIP3)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机... 目的:分析半枝莲总黄酮通过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3,RIP3)通路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从48只SPF级SD大鼠中随机挑出40只建立大鼠中脑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剩余8只记为阴性对照组。将MCAO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以30 mg·kg^-1尼莫地平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灌胃;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使用200 mg·kg^-1、100 mg·kg^-1、50 mg·kg^-1半枝莲总黄酮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灌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使用2 mL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给药前后分别使用Longa评分标准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断头法处死大鼠后,取模型大鼠大脑皮层梗死部位组织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相同部位组织,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变化;使用RT-qPCR检测大脑皮层组织中RIP1、RIP3和MLKL mRNA相对表达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大脑皮层组织RIP1、RIP3和MLKL蛋白表达量及p-RIP1、p-RIP3、p-MLKL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显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不同剂量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给药后,模型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和半枝莲总黄酮低剂量组(P<0.05),半枝莲总黄酮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总黄酮 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神经元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特异性抑制剂GSK872联合伊木萨克片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培 牛立盼 +3 位作者 朱兵兵 杨承霞 金秀芳 刘凤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特异性抑制剂GSK872联合伊木萨克片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130只通过连续2 d注射链脲佐菌素(45 mg/kg)建立DMED... 目的探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特异性抑制剂GSK872联合伊木萨克片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130只通过连续2 d注射链脲佐菌素(45 mg/kg)建立DMED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筛选出DMED大鼠115只,随机选取80只分为DMED模型组(DMED组)、GSK872干预组(RIP3i组)、伊木萨克片干预组(Y组)及GSK872与伊木萨克片联合干预组(RIP3i+Y组),每组20只。干预14 d后,通过随机血糖检测、阿扑吗啡(APO)实验和性行为学实验综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与N组比较,DMED组大鼠随机血糖升高,阴茎勃起能力和性功能降低(P<0.05);与DMED组比较,RIP3i组、Y组及RIP3i+Y组大鼠随机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茎勃起能力和性功能升高(P<0.05),其中RIP3i+Y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RIP3特异性抑制剂GSK872和伊木萨克片干预均可改善DMED大鼠勃起功能,而二者联合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GSK872 伊木萨克片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核受体视黄酸X受体a及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陈易华 罗艳 +2 位作者 田强 曾冬梅 许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核受体视黄酸X受体a(RXRA)、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取得的癌组织标本纳入结直肠癌组(n=106),对应...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核受体视黄酸X受体a(RXRA)、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取得的癌组织标本纳入结直肠癌组(n=106),对应癌旁组织标本纳入癌旁组(n=106)。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XRA、NRIP1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RXRA、NRIP1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组RXRA、NRI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04%、69.81%,高于癌旁组的33.96%、3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为Ⅲ期、低分化、有浆膜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XRA阳性表达率、NRIP1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理分期为Ⅱ期、中高分化、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为Ⅱ期、低分化、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RXRA阴性、NRIP1阴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病理分期为Ⅲ期、中高分化、有浆膜浸润、有淋巴结转移、RXRA阳性、NRIP1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浆膜浸润(HR=2.687,95%CI:1.531~3.156)、RXRA阳性(HR=3.743,95%CI:2.217~5.992)和NRIP1阳性(HR=2.641,95%CI:1.124~4.757)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RXRA、NRIP1在结直肠癌中呈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核受体视黄酸X受体a 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Necrostatin-1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明 杭春华 +3 位作者 蔡智基 刘美秋 李松 吴光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Necrostatin-1(Nec-1)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68只健康成年雌性L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8只)、脊髓损伤组(48只)、溶剂组(36只,鞘内注射4μl二甲基亚砜)和治疗组[36只,鞘内注射4μlNec-1(4 mmol... 目的探讨Necrostatin-1(Nec-1)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68只健康成年雌性L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8只)、脊髓损伤组(48只)、溶剂组(36只,鞘内注射4μl二甲基亚砜)和治疗组[36只,鞘内注射4μlNec-1(4 mmol/L)]。采用血管夹钳夹小鼠脊髓建立脊髓损伤模型。伤后6、12、24、48 h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1、3的表达;伤后24 h采用免疫共沉淀法评估RIP1和RIP3的相互作用;伤后24 h检测脊髓组织丙二醛(MDA)和活性氧簇(ROS)水平,电镜观察小鼠脊髓组织神经元线粒体损伤情况。结果伤后48 h内,小鼠脊髓RIP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伤后6 h,小鼠脊髓RIP3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持续到伤后48 h。伤后24 h,治疗组和溶剂组RIP1和RIP3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正常脊髓组织RIP1和RIP3相互作用较弱,脊髓损伤后RIP1和RIP3相互作用加强,而Nec-1显著抑制RIP1和RIP3相互作用。伤后24 h,脊髓神经元线粒体不同程度受损,而治疗组小鼠脊髓神经元线粒体结构保存相对较好。伤后24 h,脊髓组织MDA和ROS含量明显升高,而Nec-1能明显减少小鼠脊髓MDA和ROS含量。结论小鼠脊髓损伤后,Nec-1通过抑制RIP1和RIP3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程序性坏死,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Nec-1能降低ROS产物,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活性氧簇 线粒体 Necrostatin-1 成年小鼠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CHI3L1、NRIP1蛋白及LCo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敬文娜 朱峥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1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配体依赖性辅助抑制因子(LCoR)在宫颈癌组织内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中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肿瘤组... 目的探讨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配体依赖性辅助抑制因子(LCoR)在宫颈癌组织内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中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者的CHI3L1、NRIP1、LCoR表达情况,探究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联系。结果癌组织中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率[79.17%(57/72)、69.44%(50/72)、80.56%(58/72)]均高于癌旁组织[34.72%(25/72)、29.17%(21/72)、36.11%(26/72)],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癌组织内CHI3L1、NRIP1、LCoR表达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内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率处于较高水平,与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等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患者预后更差,临床需予以积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配体依赖性辅助抑制因子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伏媛 刘澎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死亡受体介导的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通常在凋亡被抑制的情况下发生,具有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同细胞凋亡一样受细胞内信号因子的周密调节,激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受...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死亡受体介导的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通常在凋亡被抑制的情况下发生,具有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同细胞凋亡一样受细胞内信号因子的周密调节,激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是其关键的调控因子。程序性坏死在炎症性病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肿瘤细胞的耐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肿瘤耐药性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与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 曹明明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糖尿病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最危急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目前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普遍的并发症,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坏死性凋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 参与炎症... 糖尿病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最危急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目前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普遍的并发症,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坏死性凋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 参与炎症反应。研究表明坏死性凋亡参与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抑制坏死性凋亡可以减轻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该综述就坏死性凋亡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机制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原文传递
姜黄素调控炎症对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薛君力 代喆 +4 位作者 邓浩华 陈小奇 孙家忠 钟绍 徐焱成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536-540,共5页
目的明确姜黄素对炎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组、高脂高糖+姜黄素预处理组(高脂高糖浓度为25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分别给予相应处理24h,更... 目的明确姜黄素对炎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组、高脂高糖+姜黄素预处理组(高脂高糖浓度为25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分别给予相应处理24h,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THP-1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同时将上清作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HUVECs分为空白对照组、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并行噻唑蓝法(MTT)检测HUVECs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Westernblotting分析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脂高糖组THP-1细胞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8.55、9.44、9.73、16.01、19.22,均P〈0.05)。相对于高脂高糖组,姜黄素预处理组THP-1细胞内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明显下降(t=3.59、5.96、5.59、6.95、23.91,均P〈0.05);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HUVECs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24h,1.22±0.07比1.85±0.14,t=6.58,P〈0.05;48h,1.72±0.02比2.49±0.09,t=10.08,P〈0.05),而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改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对HUVECs增殖的抑制作用(24h,1.22±0.07比1.72±0.11,t=2.13,P〈0.05;48h,1.72±0.02比2.33±0.11,t=6.92,P〈0.05);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比较,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明显增加HUVECs凋亡率、p-ERK表达及降低Bcl-2表达(t=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炎症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莉莉 冯雷 +2 位作者 杜超 王立君 张国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受治疗的287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RIPK...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受治疗的287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RIPK3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87例ACS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23.00%。MACE组患者血浆RIPK3水平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RIPK3预测ACS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18、84.85%、95.02%。高RIPK3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低RIPK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RIPK3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低RIPK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至就诊时间、总胆红素、RIPK3与ACS患者预后关系密切。结论血浆RIPK3与ACS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血浆RIPK3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就诊时间 预后不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CI术后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中位生存时间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坏死参与急慢性损伤脑内神经元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奕茗(综述) 孙凤艳(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7,共8页
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这类死亡细胞形态类似坏死,而其死亡过程受胞内主动机制的调节,由此改变了坏死细胞不受内在机制调控的经典概念。当细胞膜上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细胞内凋亡因子caspase-8被抑制时,激活受... 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这类死亡细胞形态类似坏死,而其死亡过程受胞内主动机制的调节,由此改变了坏死细胞不受内在机制调控的经典概念。当细胞膜上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细胞内凋亡因子caspase-8被抑制时,激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RIPK1/RIPK3)激酶及关键底物——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的信号通路,从而触发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坏死。后者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如肿瘤、免疫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脑缺血损伤等。本文就程序性细胞坏死的信号通路、重要调控分子及在神经损伤相关疾病致病机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K)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 脑卒中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机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周恒 刘文武 孙学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具有可调控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细胞坏死方式。多种刺激可导致程序性坏死的发生,复合体Ⅰ、复合体Ⅱ和RIP1-RIP3坏死体是通路中的信号分子,而Necstatin-1是程序性坏死的特异性阻断剂。程序性坏死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具有可调控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细胞坏死方式。多种刺激可导致程序性坏死的发生,复合体Ⅰ、复合体Ⅱ和RIP1-RIP3坏死体是通路中的信号分子,而Necstatin-1是程序性坏死的特异性阻断剂。程序性坏死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死亡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下载PDF
TRAIP基因沉默对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影响
13
作者 郑艳 王萍 +3 位作者 王笑 刘俐彤 陈召旭 王成勤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相互作用蛋白(TRAIP)在人三阴性乳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TNBC癌及癌旁组织中TRAI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相互作用蛋白(TRAIP)在人三阴性乳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TNBC癌及癌旁组织中TRAI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人TNBC细胞系MDA-MB-468、MDA-MB-231及HCC1937中TRAIP的表达水平。构建TRAIP慢病毒干扰载体并检测干扰效率。应用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四唑溴化铵(MTT)和Celigo细胞计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创面愈合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TNBC组织中TRAI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6.460,P<0.001);与原发灶相比,淋巴结转移灶中TRAIP呈高表达(Z=-3.448,P<0.001),并且这种高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Z=-2.077,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DA-MB-231和HCC1937细胞株TRAIP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MDA-MB-468细胞(F=34.96,P<0.01);TRAIP基因敲除后,MDA-MB-231和HCC1937细胞中TRAIP的蛋白表达水平被明显抑制(t=15.66、19.39;P<0.01)。相较于对照组,TRAIP基因敲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F=71.63~218.07,P<0.01);Transwell侵袭及创面愈合实验表明,TRAIP基因敲除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t=7.39~32.16,P<0.01)。结论TRAIP在TNBC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敲除TRAIP基因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相互作用蛋白 三阴性乳腺癌 基因沉默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林林 王兵 +4 位作者 于金宝 张立亚 王玉亮 崔尧丽 王勇强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影响。方法建立THS大鼠模型,收集THS手术(T/HS)及假手术(T/SS)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将传代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3组,T/HS、T/SS组分别加入1∶1稀释的T/HS...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影响。方法建立THS大鼠模型,收集THS手术(T/HS)及假手术(T/SS)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将传代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3组,T/HS、T/SS组分别加入1∶1稀释的T/HS、T/SS大鼠肠系膜淋巴液,对照组加PBS;培养3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程序性坏死的特异性蛋白受体交互作用蛋白1(RIP1)、RIP3。将HUVECS分为6组,A(D)、B(E)、C(F)组分别加入PBS、细胞程序性坏死阻滞剂Nec-1、溶媒DMSO预处理1 h,D、E、F组分别加入1∶1稀释的T/HS大鼠肠淋巴液。孵育3 h后,观察细胞活性及细胞程序性坏死情况。结果与T/SS组、对照组比较,T/HS组细胞活性降低、RIP1及RIP3表达量增加(P均<0.01);与D、F组比较,E组细胞活性增加、RIP1和RIP3表达量降低(P均<0.01);与A、B、C组比较,E组细胞活性降低、RIP1和RIP3表达量增加(P均<0.01)。结论 THS肠淋巴液能够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程序性坏死,该作用能被Nec-1部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程序性坏死 阻滞剂 受体交互作用蛋白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鼠
下载PDF
miR-33调控单核细胞系炎症因子TNF-α及IL-6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振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microRNA-33(miR-33)靶向人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负性调控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方法体外培养THP-1,设立:1)空白对照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2)miR-33 mimics转染对照组(转染模拟miR-33 mim... 目的研究microRNA-33(miR-33)靶向人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负性调控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方法体外培养THP-1,设立:1)空白对照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2)miR-33 mimics转染对照组(转染模拟miR-33 mimics);3)miR-33 mimics转染组(转染miR-33 mimics);4)miR-33 inhibitor转染对照组(转染模拟miR-33 inhibitor);5)miR-33 inhibitor转染组(转染miR-33 inhibitor)。采用10.0 ng·mL-1 LPS刺激各组细胞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miR-33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NRIP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TNF-α、IL-6含量。结果miR-33 mimics转染组细胞NRIP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TNF-α、IL-6分泌也显著降低(P<0.05);miR-33 inhibitor转染组细胞NRI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TNF-α、IL-6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miR-33可能通过下调NRIP1而抑制单核细胞TNF-α、IL-6产生负性调节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微小核糖核酸-33 炎症因子 人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单核细胞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对吡格列酮改善胰岛β细胞糖脂毒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君力 曾姣娥 +2 位作者 代喆 彭湾湾 徐焱成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胰岛β细胞糖脂毒性损伤的保护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在其中的介导机制。方法将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分为NC组、高糖高脂组、吡格列酮干预组。稳定过表达RIP140的M...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胰岛β细胞糖脂毒性损伤的保护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在其中的介导机制。方法将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分为NC组、高糖高脂组、吡格列酮干预组。稳定过表达RIP140的MIN6细胞(O-RIP140-MIN6)和过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MIN6细胞(GFP-MIN6)。分别予高糖高脂(25 r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和/或10/μmol/L吡格列酮干预。利用MT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RIP140 mRNA、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NC组、高糖高脂组及吡格列酮干预组MTT吸光值分别为:24 h(1.80±0.04)、(0.95±0.04)及(0.97±0.03);48 h(2.70±0.11)、(1.04±0.06)及(1.30±0.03)。NC组与高糖高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 h:t=25.94,P<0.01,48 h:t=24.00,P<0.01)。高糖高脂组与吡格列酮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 h:t=9.37,P<0.01)。各组间的24 h凋亡率分别为(2.93±0.66)%、(48.08±3.95)%(vs NC组,t=19.54,P<0.01)及(31.38±3.92)%(vs高糖高脂组,t=5.20,P<0.01)。Bcl-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4±0.06)、(0.42±0.02)(vs NC组,t=20.52,P<0.01)及(0.86±0.04)(vs高糖高脂组,t=17.71,P<0.01)。RIP140表达量分别为(1.13±0.11)、(2.34±0.21)(vs NC组,t=9.69,P<0.01)及(1.63±0.13)(vs高糖高脂组(t=5.03,P<0.01);高糖高脂组与NC组比较,MDA[(10.13±0.47vs(5.00±0.26)nmol/mg,t=16.57,P<0.01]、SOD[(5.15±1.07)协(12.25±1.25)nmol/mg,t=7.51,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糖高脂组与吡格列酮干预组比较,MDA[(10.13±0.47)vs(7.83±0.36)nmol/mg,t=6.77,P<0.01]、SOD[(5.15±1.07)v5(8.74±0.59)nmol/mg,t=5.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IP140-MIN6和GFP-MIN6细胞分别给予高糖高脂及吡格列酮处理后,两组MTT吸光值:24 h(1.04±0.07)vs(1.40±0.16)(t=5.01,P<0.01),48 h(1.16±0.13)v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吡格列酮 胰岛Β细胞 糖脂毒性
原文传递
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和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冬黎 张荣波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I0003-I0004,F0003,共3页
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同细胞凋亡一样受细胞内信号途径的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RIP)1和3参与信号通路的调控,依次形成死亡诱导... 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同细胞凋亡一样受细胞内信号途径的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RIP)1和3参与信号通路的调控,依次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坏死复合体,促进程序性坏死的发生。这种细胞死亡模式在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坏死复合体 炎症性疾病 综述
原文传递
RIP140在H2O2诱导MIN6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君力 邓浩华 +5 位作者 曾姣娥 陈小奇 代喆 邹润梅 孙家忠 徐焱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6-519,共4页
MIN6细胞给予400 μmol/L H2O2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加H2 O2组、Scramble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组和RIP140 siRNA组,400 μmol/L H2O2能增加MIN6细胞的凋亡率(27.89%±1.91%对3.74%±0.55%,P<0.01)和丙二... MIN6细胞给予400 μmol/L H2O2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加H2 O2组、Scramble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组和RIP140 siRNA组,400 μmol/L H2O2能增加MIN6细胞的凋亡率(27.89%±1.91%对3.74%±0.55%,P<0.01)和丙二醛含量[(35.17±6.26对20.07±1.86) nmol/mg,P<0.05],明显减少MIN6细胞活力(24和48 h,均P<0.01)、总超氧化合物歧化酶水平[SOD,(4.79±0.85对3.09±0.60) U/mg,P<0.05].下调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表达能减少H2O2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率(11.45% ±2.27%对30.39%±5.32%,P<0.01)和丙二醛含量[(22.32±1.94对33.42±2.51)nmol/mg,P<0.01],增加总SOD水平[(5.32±0.40对3.09 ±0.15)nmol/mg,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过氧化氢 MIN6细胞 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肺曲菌病患者外周血中NLRP3-RIP2-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黄应翔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7期1-3,106,共4页
目的:研究NLRP3-RIP2-NF-κB信号通路在肺曲菌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肺曲菌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组(IPA组)24例和非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组(NIPA... 目的:研究NLRP3-RIP2-NF-κB信号通路在肺曲菌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肺曲菌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组(IPA组)24例和非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组(NIPA组)38例,并选取同期20例非真菌感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三组NLRP3、RIP2、NF-κB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RIP2、NF-κB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介质hs-CRP、IL-6水平,对三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NLRP3 mRNA与RIP2、NF-κB、IL-6、hs-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IPA组、NIPA组NLRP3、RIP2、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IPA组高于NIPA组(P<0.05)。(2)IPA组、NIPA组NLRP3、RIP2、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IPA组高于NIPA组(P<0.05)。(3)IPA组、NIPA组IL-6、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IPA组高于NIPA组(P<0.05)。(4)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中NLRP3 mRNA水平与下游基因RIP2、NF-κB mRNA水平呈正相关(相关指数r=0.676,P<0.001;r=0.513,P<0.001);与炎症介质IL-6、hs-CRP及NLRP3水平呈正相关(相关指数r=0.467,P<0.001;r=0.621,P<0.001)。结论:肺曲菌病患者外周血中NLRP3、RIP2、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NLRP3可能通过RIP2依赖的NF-κB信号通道介导肺曲菌病患者致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菌病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及其相关核受体辅助因子在足细胞高糖损伤中的表达分析
20
作者 薛君力 曾姣娥 +2 位作者 代喆 李兰芳 徐焱成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及其相关核受体辅助因子在足细胞高糖损伤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肾脏足细胞,分为对照组(Con)、浓度为25mmol/L甘露醇高渗组(MT)及浓度为25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及其相关核受体辅助因子在足细胞高糖损伤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肾脏足细胞,分为对照组(Con)、浓度为25mmol/L甘露醇高渗组(MT)及浓度为25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提取细胞mRNA、总蛋白、核蛋白及胞浆蛋白,RT-PCR检测辅助活化因子PGC-1α、PGC-1β、SRC-1、SRC-2、SRC-3、PCAF及辅助抑制因子N-COR1、RIP140表达,Western blot分析细胞总蛋白、核内蛋白及胞浆蛋白内RIP140表达。结果 HG组足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6.72,P<0.01),HG组足细胞内核辅助活化因子PGC-1α(t=6.22,P<0.01)、PGC-1β(t=11.41,P<0.01)、SRC-1(t=4.92,P<0.01)、SRC-2(t=5.40,P<0.01)及PCAF(t=6.57,P<0.01)mRNA表达下降,RIP140 mRNA表达(t=6.36,P<0.01)升高,辅助活化因子SRC-3及辅助抑制因子N-COR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组足细胞总蛋白及胞浆蛋白中RIP140表达增加,而胞核内RIP140表达下降。结论 RIP140及其相关核受体辅助因子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调控高糖对足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葡萄糖 核受体辅助因子 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