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旅游外宣资料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一秋 朱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5-119,共5页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领军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外宣翻译也就自然成为当前译界比较注重的内容。接受美学的诞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告诉我们...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领军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外宣翻译也就自然成为当前译界比较注重的内容。接受美学的诞生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告诉我们,在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并协调文化、语言、文本、读者等因素,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参照不同的理论层面,在全球语境下翻译旅游文本。此外,译者应当增强相关领域的比较研究意识,借鉴吸收国外研究成果,更好地完成宣传中华旅游文化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跨文化旅游 外宣翻译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读者中心语境下探求文本“真理”的策略——从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理论获取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熊明川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0-92,共3页
文本的客观真理不可确知,但我们却可以让文本理解更合理。在读者中心语境下,我们可以从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获取启示,讨论探求文本真理的策略。
关键词 读者中心 文本“真理” 解释学 接受美学 策略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阈下视频内容的圈层审美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元 《传媒观察》 2020年第2期59-63,共5页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的逆转,作为产品的视频内容开始呈现圈层化气质。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受众的圈层审美类型、范围和趋势随平台而分异,在电视平台、网络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皆呈现不同面貌。通过对传统...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的逆转,作为产品的视频内容开始呈现圈层化气质。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受众的圈层审美类型、范围和趋势随平台而分异,在电视平台、网络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皆呈现不同面貌。通过对传统电视平台视频内容、网生内容和移动端短视频三个视角不同平台"文本"的研究,探讨接受美学视阈下视频内容的圈层审美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平台受众 圈层文化 审美
原文传递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文娟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0期98-99,共2页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学派创建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姚斯和伊瑟尔作为其主要理论代表,都将视野从作者——文本转向了读者——文本,认为文学文本是作家创作的一系列符号的堆积,即"第一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的...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学派创建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姚斯和伊瑟尔作为其主要理论代表,都将视野从作者——文本转向了读者——文本,认为文学文本是作家创作的一系列符号的堆积,即"第一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的文本才显现为文学作品,也即"第二文本"。当然,文学作品是读者与文本交互对话中产生的。在此理论视阈下,以读者为中心对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解释,具有里程碑式的方法论革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作品 文学文本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与接受美学文学史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冯雷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68-72,共5页
自1980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对作品传播、接受过程的考察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接受美学"的影响。不过就"接受美学&qu... 自1980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对作品传播、接受过程的考察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接受美学"的影响。不过就"接受美学"这一理论本身而言,过去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到了其对于阅读与读者的重视,而对其文学史观却重视不足。重写文学史,本质上是要重新建立一种社会历史观,所以在精读"接受美学"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着力呈现其共时态与历时态相结合的文学史观,或许对于今后文学史的撰写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史观 共时态 历时态 “重写文学史”
下载PDF
接受美学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博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根本转变。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这一理论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极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英美文学 教学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珍妮姑娘》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7
作者 王改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78-81,共4页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本文拟通过《珍妮姑娘》两个译本的对比来研究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译者要在译文能被读者接受的前提下,给读者留下适当的审美差距,使译文既适应读者的需求,吸引读者阅读...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本文拟通过《珍妮姑娘》两个译本的对比来研究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译者要在译文能被读者接受的前提下,给读者留下适当的审美差距,使译文既适应读者的需求,吸引读者阅读,又使读者在阅读中接触到新信息、新知识,以开阔其期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翻译 期待视野 读者关照 《珍妮姑娘》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的创建
8
作者 胡宏昇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创建经典阅读空间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新趋势。文章借鉴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理论,循从资源建设、环境接受、服务创新和读者培养四个途径来探讨经典阅读空间的创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资源建设要注意挖掘和发挥读者的能力... 创建经典阅读空间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新趋势。文章借鉴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理论,循从资源建设、环境接受、服务创新和读者培养四个途径来探讨经典阅读空间的创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资源建设要注意挖掘和发挥读者的能力,环境设置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轨迹,创新服务要关注读者的需求,读者培养要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读者中心论 经典阅读空间创建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视角论成人英语教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媛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52-154,共3页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其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这一理论对成人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教师应将教学过程作为待填充的召唤结构,充分发挥成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其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这一理论对成人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教师应将教学过程作为待填充的召唤结构,充分发挥成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同时,结合成人学生的"期待视野",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成人英语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成人英语教学 期待视野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David Copperfield的三个中译本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辉 《镇江高专学报》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以接受美学为理论视域,从期待视野出发,分析比较了David Copperfield三个中译本之间的差异性:由于三位译者自身期待视野的不同,同时为了适应相应时代目标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他们给出了不同的译本,以期努力提高译文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DAVID COPPERFIELD 译本
下载PDF
古典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凯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5-12,共8页
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研究者如果不能达到“考证”与"理论"兼备的理想程度,至少也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在擅长的方面加以深入。自我审视之外,也有必要了解他人的治学路径和经验,中日学者在"考证"和“理论”方面各... 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研究者如果不能达到“考证”与"理论"兼备的理想程度,至少也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与不足,在擅长的方面加以深入。自我审视之外,也有必要了解他人的治学路径和经验,中日学者在"考证"和“理论”方面各有所长,应该相互借鉴。问题意识很重要,无论是运用接受理论还是解构主义等理论,"理论"不应该先于“问题”。独特的视角来自对社会和自我的审视,来自对普遍现象和基本话题的留心与思考。唐、宋诗优劣的学术争论,与中国诗歌的历史已经在北宋到达极点、有关,而这一争论实际意义不大,应关注唐、宋诗两者间的差异。尽管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日本学者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学在日本今后的发展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宋代文学研究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 接受理论 解构主义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域下《茶馆》两译本中方言词汇的翻译
12
作者 渠苏婉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5期62-64,共3页
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茶馆》享誉中外,已有多人从不同角度研究过其英文译本,然而鲜少有人研究作品中方言词汇的翻译。本文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对比分析《茶馆》两个译本中方言词汇的翻译,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接受美学理论对方言翻译的... 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茶馆》享誉中外,已有多人从不同角度研究过其英文译本,然而鲜少有人研究作品中方言词汇的翻译。本文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对比分析《茶馆》两个译本中方言词汇的翻译,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接受美学理论对方言翻译的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茶馆》 方言词汇翻译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意境”阐释
13
作者 史子祎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1-85,共5页
在分析"意境"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接受美学观点,尝试从接受美学视角对"意境"作出一种现代性阐释,分别从作家和读者两方面讨论在创作中"意境"的存在方式、"隐含的读者"的存在、文本中的&qu... 在分析"意境"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接受美学观点,尝试从接受美学视角对"意境"作出一种现代性阐释,分别从作家和读者两方面讨论在创作中"意境"的存在方式、"隐含的读者"的存在、文本中的"意境"在接受过程中的视野融合以及读者对"意境"解读的历史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接受美学 现代阐释
下载PDF
浅析接受美学对我国艺术教育创新的启示
14
作者 高洁 《科教导刊》 2011年第5期181-181,215,共2页
接受美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以来,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本文从重视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本质地位、重视"第二文本",利用和把握"审美经验"的特点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接受美学对我国艺术教育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艺术教育 创新 学生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道德经》意象翻译——以阿瑟·威利译本为例
15
作者 何燕 赵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5-79,共5页
"象"是老子道论的核心所在,老子借助言语将意象的象征意指转化为道的象征符号,形成了形而上的境界,继而通过对"象"的直观感悟来实现形而下的理性逻辑推演。因而意象成分的关怀和经营是译者创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 "象"是老子道论的核心所在,老子借助言语将意象的象征意指转化为道的象征符号,形成了形而上的境界,继而通过对"象"的直观感悟来实现形而下的理性逻辑推演。因而意象成分的关怀和经营是译者创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接受美学角度着眼,《道德经》意象翻译的实质是,阿瑟·威利(后文统称阿瑟)在视野融合的前提下,充分把握《道德经》"象道"的哲学概念,运用智慧和技巧,不拘泥于固化的翻译策略和手段,灵活的转化,使蕴含"言、象、意"本质的"象道"在译语文化中得以体现,并为译语读者所接受。鉴于此,阿瑟·威利对"象"所进行的转化和处理恰是读者获得阅读快感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道德经》 意象翻译 阿瑟·威利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中地名汉译研究——以《冰与火之歌》为例
16
作者 丁萌飞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2期181-182,共2页
文学作品中的地名如同人名一样重要,具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与内涵。优秀的地名翻译可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该文介绍了文学作品中地名的分类,并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分析《冰与火之歌》中地名的汉译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地名 接受美学 翻译方法
下载PDF
视域融合角度下《使至塞上》翻译研究
17
作者 张倩婷 《现代英语》 2020年第12期68-70,共3页
边塞诗在唐代达到其发展顶峰,其中王维所著《使至塞上》不失为代表之作。文章以许渊冲译本与G.W. Robinson译本为研究文本,基于接受美学,从韵律、修辞和用词角度出发对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旨在分析不同译本如何在视域融合视角下符合原诗美... 边塞诗在唐代达到其发展顶峰,其中王维所著《使至塞上》不失为代表之作。文章以许渊冲译本与G.W. Robinson译本为研究文本,基于接受美学,从韵律、修辞和用词角度出发对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旨在分析不同译本如何在视域融合视角下符合原诗美学,进而阐述译者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使至塞上》 许渊冲
原文传递
接受美学视域下对古诗《登高》三个译本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陈亚杰 王来 《现代英语》 2020年第20期61-63,共3页
在多元化的翻译标准下,接受美学从新的视角为诗歌翻译带来新的启示和探讨。文章对比研究诗歌《登高》的三译本,从音,意,情三个方面探讨诗歌英译原则,提出诗歌翻译要结合译者的主体性以及读者的可接受性,继而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念。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诗歌英译 译者主体性 读者可接受性
原文传递
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
19
作者 张思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3,共5页
辛弃疾虽然没有留下词论、诗论或文论一类的专门理论著作,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文学理论思想。其文学理论思想一般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之中,其中接受美学思想是其文学理论思想的宝贵组成部分,对话关系、复调和声是其具体展开。辛弃疾的接受美... 辛弃疾虽然没有留下词论、诗论或文论一类的专门理论著作,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文学理论思想。其文学理论思想一般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之中,其中接受美学思想是其文学理论思想的宝贵组成部分,对话关系、复调和声是其具体展开。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归根结底是其高尚人格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辛弃疾 接受美学 思想指向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华丽苍凉的人生 色彩凄美的世界——张爱玲小说的内在特性分析
20
作者 聂小雪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2-64,68,共4页
张爱玲的小说融汇中西、独具特色,色彩丰富、意境凄美,还具有末世苍凉的悲剧意识。张爱玲书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华丽苍凉的人生,创造了一个色彩凄美的世界。张爱玲小说以其内在的历史生命存在于不同层次、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与接受之中,... 张爱玲的小说融汇中西、独具特色,色彩丰富、意境凄美,还具有末世苍凉的悲剧意识。张爱玲书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华丽苍凉的人生,创造了一个色彩凄美的世界。张爱玲小说以其内在的历史生命存在于不同层次、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与接受之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令人惊异的阅读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接受美学 悲剧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