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晓兰 《辽宁高职学报》 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
自信心不仅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教育实践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 自信心不仅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教育实践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各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心理,启动成功的“内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信心 合理期待 表扬和鼓励 课堂语言
下载PDF
隐私权保护范围的认识——表现形态及其边界 被引量:2
2
作者 潘俊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9-62,共4页
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类型,隐私权保护的隐私有别于生活中的隐私。隐私权保护范围应当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认识与判断:一方面,隐私权保护的隐私常见于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三种形态,核心为"私",却并非与公共利益无关,同... 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类型,隐私权保护的隐私有别于生活中的隐私。隐私权保护范围应当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认识与判断:一方面,隐私权保护的隐私常见于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三种形态,核心为"私",却并非与公共利益无关,同时也区别于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和身体权;另一方面,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但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使隐私权保护范围难以准确划定,合理期待隐私的适用可以更全面界定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保护范围 合理期待隐私
下载PDF
在权利与法益之间——对侵权行为客体的解读 被引量:60
3
作者 曹险峰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90,共6页
侵权行为的客体是界定侵权行为法适用范围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学术界并未对此展开特别深入的探讨。本文明确了侵权行为客体为权利和法益的理由,并指出两者的诸多不同与适用时的合理限制,为两者的区别适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客体 权利 法益 合理期待
原文传递
隐私权与个人信息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43
4
作者 石佳友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1年第5期81-98,共18页
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个人信息是在隐私权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隐私权的本质在于权利人保持其个别特性的"差异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个人对其私人事务的决定权,排斥他人的不合理关注或干预。个人信息的本... 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个人信息是在隐私权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隐私权的本质在于权利人保持其个别特性的"差异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个人对其私人事务的决定权,排斥他人的不合理关注或干预。个人信息的本质则在于确保个人对其信息的控制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信息处理过程的透明度。《民法典》关于私密信息的法条竞合模式未能厘清二者的本质及功能差异,未来应通过法解释技术来实现符合立法目的的司法适用。为此,需强调个人信息规则的特别法属性及优先适用地位,并将隐私权中的私密信息限定为身份识别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个人信息 私密信息 合理期待 法条竞合
下载PDF
罪责的客观化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命运 被引量:32
5
作者 劳东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8,共9页
当代刑法对风险控制与危害预防的强调,使得罪责概念的内容经历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对行为人的控制能力的强调,以选择自由为基础的传统规范责任论被废弃。期待可能性被从责任论中剥离出来,其重要性也日益呈下降的趋势。期待可能性理论在... 当代刑法对风险控制与危害预防的强调,使得罪责概念的内容经历了重大的变化。随着对行为人的控制能力的强调,以选择自由为基础的传统规范责任论被废弃。期待可能性被从责任论中剥离出来,其重要性也日益呈下降的趋势。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当代所遭遇的命运,折射出刑法任务观的重新定位对刑法体系中具体制度与理论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主义 期待可能性 过失犯 选择自由 控制能力
下载PDF
罪责的社会化与规范责任论的重构--期待可能性理论命运之反思 被引量:26
6
作者 劳东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当前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中的认识误区在于,将期待可能性等同于规范责任论本身。罪责概念并没有固定的连续意义,随着刑法任务观的调整,它经历了重要的意义裂变。罪责的客观化与社会化意味着责任基础的改变,最终引起规范责任论的重构。期... 当前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中的认识误区在于,将期待可能性等同于规范责任论本身。罪责概念并没有固定的连续意义,随着刑法任务观的调整,它经历了重要的意义裂变。罪责的客观化与社会化意味着责任基础的改变,最终引起规范责任论的重构。期待可能性的命运不仅折射出罪责领域所经历的变革,也折射出刑法的整个基本运作框架发生重大转型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责任主义 规范责任论 期待可能性 罪责
下载PDF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场景化法律规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姜野 《法制与社会发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8-224,共17页
人脸识别技术的验证、辨识和分析功能正在不同场景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由于人脸识别信息具有敏感性和唯一性的特点,信息处理者对其的分析与利用一旦超出原初场景的内在一致性,就有可能损害信息主体的人格、财产甚至人身安全。虽... 人脸识别技术的验证、辨识和分析功能正在不同场景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由于人脸识别信息具有敏感性和唯一性的特点,信息处理者对其的分析与利用一旦超出原初场景的内在一致性,就有可能损害信息主体的人格、财产甚至人身安全。虽然我国立法对人脸识别信息等生物识别信息进行了特别保护,然而单独同意原则在适用过程中的机械性会与人脸识别技术的便捷性要求相抵牾,目的限制原则与诚信原则也会因忽略场景而在适用时失去抓手。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人脸识别技术的场景化法律规制模式,厘清场景化法律规制的概念,并在场景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明确场景划分的内在逻辑。我们应根据信息主体在不同场景中的合理预期,对人脸识别技术施以相对应的规制手段,依场景特点确立评估制度,建立尊重信息主体合理预期的动态同意模式,完善因应场景风险的责任体系,并最终形成兼顾人脸识别信息保护、流动与利用的场景化法律规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信息 算法 场景 合理预期
原文传递
社交媒体中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于欧盟与我国司法实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5,共9页
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信息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流动、更替和传播,曾经界限较为分明的私人生活空间与工作空间产生了重叠,给劳动者的隐私保护带来挑战。雇主基于提高生产效率等需要,因此获取、管理甚至监控劳动者社交媒体信息,并... 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信息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流动、更替和传播,曾经界限较为分明的私人生活空间与工作空间产生了重叠,给劳动者的隐私保护带来挑战。雇主基于提高生产效率等需要,因此获取、管理甚至监控劳动者社交媒体信息,并以此解雇劳动者的合法性问题随之凸显。有必要在比较分析欧盟与我国司法案例的基础上,对社交媒体中劳动者隐私权的范围进行界定。欧盟劳动者隐私权合理期待理论与比例原则在判例中的运用,对我国劳动者隐私权的充分保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劳动者隐私权 合理期待 比例原则
下载PDF
保险合同解释中的合理期待原则探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宏涛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9,共7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基顿法官对合理期待原则做出了系统的阐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法院接受了合理期待原则,并将其作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有力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满足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作为一种新兴的法益思潮...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基顿法官对合理期待原则做出了系统的阐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法院接受了合理期待原则,并将其作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有力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满足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作为一种新兴的法益思潮,体现了优先保护被保险人的立法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期待 解释规则 适用 借鉴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个人涉疫信息的控制特点及其路径修正--以隐私场景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今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132,123,共10页
[目的/意义]个人涉疫信息在后疫情时代体现出了不同于重大疫情期间的控制特点和价值。研究个人涉疫信息的控制特点、方式以及具体实现路径,为后疫情时代中公众知情利益和个人信息利益的协调提出优化策略。[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重大疫情... [目的/意义]个人涉疫信息在后疫情时代体现出了不同于重大疫情期间的控制特点和价值。研究个人涉疫信息的控制特点、方式以及具体实现路径,为后疫情时代中公众知情利益和个人信息利益的协调提出优化策略。[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重大疫情期间与后疫情时代的区别,总结后疫情时代个人涉疫信息的控制特殊性:区域性抗疫与非疫区防疫的信息控制并存。结合重大疫情下个人信息的控制风险及经验,以场景理论的视角,对不同涉疫场景下的信息控制思路和方式做出修正。[结论/结果]通过研究,划分出六类不同的涉疫信息控制场景,对不同场景之下信息控制者设定不同的权限,并在不同场景下限定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最后,在信息获取、存储、使用、披露以及再利用或被遗忘等五个阶段,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个人信息 最少必要原则 隐私场景理论 合理期待
下载PDF
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威慑效果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彪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威慑潜在的非法取供行为是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重要功能之一,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半年多的情况来看,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威慑效果,但效果有限。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将会对未来的审讯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随着侦查机关对... 威慑潜在的非法取供行为是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重要功能之一,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半年多的情况来看,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威慑效果,但效果有限。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将会对未来的审讯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随着侦查机关对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进一步了解,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威慑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及其保障措施的严格性、明确性和司法环境的优劣是影响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威慑效果发挥的两大重要因素,将来应进一步确立严厉的、明确的规则并优化刑事司法环境。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其功能的发挥应保持合理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口供排除规则 威慑效果 实证分析 影响因素 合理期待
原文传递
合理期待原则对我国保险立法的借鉴意义——从疑义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嬗变切入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骧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1-177,共7页
保险合同具有形式上公平而实质上并不公平的特质,决定了难以通过传统的合同解释理论来有效平衡占据优势地位的保险公司和处于弱势地位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失衡。我国目前有些法院的司法实践应对是:通过疑义解释原则的扩张适用... 保险合同具有形式上公平而实质上并不公平的特质,决定了难以通过传统的合同解释理论来有效平衡占据优势地位的保险公司和处于弱势地位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失衡。我国目前有些法院的司法实践应对是:通过疑义解释原则的扩张适用来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提供有效救济。司法实践中这种疑义解释的嬗变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合理期待原则的法律理念,或者说与美国保险法上的合理期待原则殊途同归:突破形式正义的外衣,指向了实质正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合同 疑义解释 合理期待 实质正义
原文传递
保险法中的合理期待:从规则向原则的回归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宁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8,共13页
保护当事人合理期待是合同法隐含的基本原则,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法院开始将之作为解释保险合同时普遍适用的方法,据此否定合同中对承保范围的明确规定,重构合同权利义务。将这一作为兜底性条款的抽象法律原则事实上转化为优先适用... 保护当事人合理期待是合同法隐含的基本原则,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法院开始将之作为解释保险合同时普遍适用的方法,据此否定合同中对承保范围的明确规定,重构合同权利义务。将这一作为兜底性条款的抽象法律原则事实上转化为优先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则。这种做法既未能消减不公平条款,也有悖于保险营业的技术特性,因而不值采行。但另一方面,保险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和保险市场固有的结构性利益失衡表明,仍有必要实现合理期待从具体解释规则向如给付均衡一般的抽象矫正原则回归。这也可弥补基于给付均衡原则的司法审查不及于核心给付条款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期待 说明义务 不利解释 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
原文传递
期待可能性理论之否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龙长海 《北方法学》 2010年第2期86-92,共7页
期待可能性理论同规范责任论相适应,同我国通说的心理责任论并不相容;因我国尚未形成特有的罪过理论,加之传统刑法文化的遗失,才致使期待可能性理论备受关注;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 期待可能性理论同规范责任论相适应,同我国通说的心理责任论并不相容;因我国尚未形成特有的罪过理论,加之传统刑法文化的遗失,才致使期待可能性理论备受关注;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犯罪动机的范畴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心理责任论 规范责任论 犯罪动机
下载PDF
公开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中国方案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晓东 《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共14页
公开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可以有多种方案。美国将公开个人信息排除在其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外,欧盟将公开与非公开信息一体保护,我国则采取中间道路,对公开个人信息进行弱化保护。我国方案整体具有合理性,但应进一步阐释其法理、设计其制度。... 公开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可以有多种方案。美国将公开个人信息排除在其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外,欧盟将公开与非公开信息一体保护,我国则采取中间道路,对公开个人信息进行弱化保护。我国方案整体具有合理性,但应进一步阐释其法理、设计其制度。在法理层面,公开个人信息在公开环节已经经过利益权衡,这降低了其法律保护特别是个体控制的正当性。然而公开个人信息的大规模处理仍然可能汇聚风险,同时信息处理者与个体往往形成缺乏信任的陌生人关系,强化某些风险。在制度层面,应将我国对公开个人信息的自由处理限定在收集环节,从理性个体与社会合理预期角度解释“在合理的范围内”“个人明确拒绝的除外”“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等规定,避免以个体主观标准进行判断。在个人信息利用环节,应整体弱化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维持信息处理者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个人信息 个体控制 信息处理者义务 合理预期 风险预防
原文传递
“无意入镜者”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以公共场所的个人信息权益为视角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素素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61,共1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民更加频繁地用镜头记录其日常生活。在公共场所,拍摄者有可能也将他人摄入镜头之中,构成了"无意入镜者"的情形。我国《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未将"无意入镜者"在公共场所中的个人信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民更加频繁地用镜头记录其日常生活。在公共场所,拍摄者有可能也将他人摄入镜头之中,构成了"无意入镜者"的情形。我国《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未将"无意入镜者"在公共场所中的个人信息权益与非公共场所的个人信息权益进行区分对待,无论个人信息是否属于私密,都可以得到保护。在"无意入镜者"个人信息权益与拍摄者权益平衡的问题上,应对我国《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告知同意规则进一步做出解释。公共场所本身的属性,意味着"无意入镜者"存在自行公开个人信息的可能。对于被认定为自行公开的个人信息,拍摄者无需再取得"无意入镜者"的同意。除此之外,在公共场所中,履行告知同意义务既应当像服务提供商或者公权力机构采集民事主体个人信息一样严苛,同时可以适用默示同意的推定行为的空间而无需取得"无意入镜者"的明示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公共场所 告知同意规则 隐私权 合理期待
原文传递
幼儿园确立幼儿学习与发展“合理期望”的基本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世华 路奇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8-50,共3页
确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基本途径与策略。幼儿园应当利用专门的工具,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测量、作品分析等方法,从学习的内容和水平两个角度,按照评... 确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基本途径与策略。幼儿园应当利用专门的工具,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测量、作品分析等方法,从学习的内容和水平两个角度,按照评价现状、预测未来、提出期望、确定期望等四个步骤,确立本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幼儿学习与发展 合理期望
下载PDF
公众人物隐私权理论之流变--基于《民法典》第998条的展开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西泠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7,共9页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克减性似乎毋庸置疑,但对于在实践中如何操作以及适用的人群,却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欧洲人权法院的重要判例表明,公众人物理论对权利的评估过程并未有所助益。现有论点无法证成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是合理的。因此,...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克减性似乎毋庸置疑,但对于在实践中如何操作以及适用的人群,却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欧洲人权法院的重要判例表明,公众人物理论对权利的评估过程并未有所助益。现有论点无法证成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是合理的。因此,法院应在某种意义上放弃公众人物理论,将注意力聚焦于利益的衡量以及对权利的侵犯程度上。据此,应该以社会关联性、认知必要性和比例相称性三个要素为过滤条件的指导原则,在不同的场景中对隐私应享有的保护强度做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人物 隐私权 合理期待 利益衡量
下载PDF
劳动者的隐私权初探——以美国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柯振兴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劳动者的隐私权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十分必要。在雇佣新员工阶段,美国对面试的范围进行了限制,通过反歧视法保护隐私,但是美国也规定有些行业雇主必须了解员工的刑事记录。而在雇佣过程中,对于用人单位的监控行为,比如电... 劳动者的隐私权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十分必要。在雇佣新员工阶段,美国对面试的范围进行了限制,通过反歧视法保护隐私,但是美国也规定有些行业雇主必须了解员工的刑事记录。而在雇佣过程中,对于用人单位的监控行为,比如电子邮件,摄像头监控,社交网络监控以及GPS监控,美国法院基本采用隐私的合理期待理论来判决。对于国内立法来说,首先,我们不必拘泥民法和劳动法的差异,可以借鉴民法的成熟做法。其次,当下对于员工隐私的立法国内也比较概括,希望将来可以从司法解释等方式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电子监控 合理期待
下载PDF
强制利润分配请求权:价值、要件及私法效果——从《〈公司法〉解释(四)》第15条出发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博文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5-63,共9页
在股东压制的情境下,拒不分配公司利润这一严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在我国较为常见。反观我国司法实践中既有的救济方式,无论是契约法还是组织法上的救济措施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公司法〉解释(四)》第15条借鉴域外既有经验,... 在股东压制的情境下,拒不分配公司利润这一严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在我国较为常见。反观我国司法实践中既有的救济方式,无论是契约法还是组织法上的救济措施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公司法〉解释(四)》第15条借鉴域外既有经验,为股东权利滥用情形下其他股东请求法院对公司利润进行强制分配预留了制度空间。该制度设计的价值在于,能在维持公司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为遭受压制的股东提供一种直接、有效的救济手段。但该制度的法律规范仍有待进一步细化,可借鉴商事侵权的基本理论,从适用前提、权利滥用、损害的认定、因果关系、过错等方面对强制利润分配的适用条件进行法教义学上的构建,以为该制度的准确适用和优化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润分配请求权 合理期待 滥用股东权利 强制利润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