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生忧患到审美升华——王国维境界说的人文探幽 被引量:4
1
作者 袁济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0-67,共8页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右代美学向近代美学转型的产物,也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会通的结晶,其中极为明显地彰显出中国传统的人生与艺术相统一的忧患情结及其观念;王国维将境界的内涵首先理解成人格境界,然后再以人格境界推演到诗学境界这...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右代美学向近代美学转型的产物,也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会通的结晶,其中极为明显地彰显出中国传统的人生与艺术相统一的忧患情结及其观念;王国维将境界的内涵首先理解成人格境界,然后再以人格境界推演到诗学境界这种阐释过程充满着强烈的主观性,真实地展露了他内心世界的矛盾;他将美学问题与改造国民人格问题相结合的人文忧思,是铸就其境界说的内在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人格 审美
下载PDF
论君子之道及其现代价值——对大学生道德理想与人格追求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自慧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君子道德与君子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君子之道",其主要理念包括乐道、弘毅、善良和尊贵。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重任,应将君子之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关键词 君子 君子之道 道德理想 人格境界
下载PDF
人格的探寻,艺术的追求——论康拉德对老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卢芳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4-28,共5页
康拉德是英国现代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对老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对其文艺观、创作观及人生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又对其艺术表现技巧和自我创作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艺术境界 人格精神探求 反殖民主义 迂回手法
下载PDF
关于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的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雷会生 《辽宁警专学报》 2003年第3期76-78,共3页
编辑学者化问题 ,是在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提出的 ,但是如果让每个编辑都成为在学术上很有成就的学者也是不现实的。编辑学者化是为编辑主体树立的职业目标 ,使其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职业能力 ,以期从事各种编辑... 编辑学者化问题 ,是在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提出的 ,但是如果让每个编辑都成为在学术上很有成就的学者也是不现实的。编辑学者化是为编辑主体树立的职业目标 ,使其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职业能力 ,以期从事各种编辑工作的人员在各自的编辑生涯中达到更高的职业和人生的最高境界。编辑学者化是编辑主体永无止境的追求 ,是职业和人生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编辑学者化 人格 终极关怀 编辑工作 编辑主体
下载PDF
屈原人格境界终极指向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唐祖敏 《云梦学刊》 2008年第5期52-55,共4页
屈原的忧患、孤独及以对死亡的坚定选择彰显了诗人鲜明的文化个性。屈原因忧患而孤独,因孤独至极且理想破灭最终以死殉国,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导致屈原最后选择自沉。他的死亡并非对肉体生命的简单否定,而是其人格境界的终极指向;他... 屈原的忧患、孤独及以对死亡的坚定选择彰显了诗人鲜明的文化个性。屈原因忧患而孤独,因孤独至极且理想破灭最终以死殉国,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导致屈原最后选择自沉。他的死亡并非对肉体生命的简单否定,而是其人格境界的终极指向;他的自沉殉节是建立在长期的人格修养基础之上的一种坚定选择,这种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 孤独 死亡 人格境界
下载PDF
孔、孟、荀境界论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萌 王曰美 《唐都学刊》 2021年第5期49-57,共9页
境界既凝结为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体现为特定的理想人格,具有绵延的同一性,又展开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外显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憧憬,是对真实存在和意义世界的努力追寻和探索。2021年全国“两会”中对德育的强调、对2035年远... 境界既凝结为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体现为特定的理想人格,具有绵延的同一性,又展开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外显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憧憬,是对真实存在和意义世界的努力追寻和探索。2021年全国“两会”中对德育的强调、对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无一不体现着对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先秦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观、社会观,积极从孔、孟、荀境界论中汲取养分,对于我国公民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荀子 境界论 理想人格 理想社会 当代启示
下载PDF
美德追寻与人格崇高
7
作者 欧阳康 《河北学刊》 2003年第5期40-44,共5页
对于美德和崇高人格的解读 ,离不开对于人性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本文综观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人性学说 ,提出超越性是人的最高本性 ;概览各种宗教与文化传统对于人生境界的不同理解 ,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对人生境界说... 对于美德和崇高人格的解读 ,离不开对于人性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本文综观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人性学说 ,提出超越性是人的最高本性 ;概览各种宗教与文化传统对于人生境界的不同理解 ,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对人生境界说的特别贡献 ;认为美德是对于人生的崇高价值和意义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行为规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美德 人生境界 人格崇高
下载PDF
解读一种人生姿态
8
作者 陈忠实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0-43,47,共5页
过对邢小利的为人处世及作品的评述 ,颂扬了作者真实、真诚、直白的语言姿态和富有良知的人格魅力。论证了境界、情怀和人格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制动的关系。对知识分子而言 ,要想写好作品 ,必先做好人 ,人格限定着境界和情怀 ,也关... 过对邢小利的为人处世及作品的评述 ,颂扬了作者真实、真诚、直白的语言姿态和富有良知的人格魅力。论证了境界、情怀和人格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制动的关系。对知识分子而言 ,要想写好作品 ,必先做好人 ,人格限定着境界和情怀 ,也关涉着作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文如其人 ,作家的语言文字展示着作家的情怀、境界和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姿态 语言姿态 人格 邢小利 《做一个简单的人》 散文 随笔集
下载PDF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人格特征及价值取向论析
9
作者 苏培君 宛小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立足于儒家人格理论立场审视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可知每种境界中的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及价值取向,与儒家人格理论中的"人格"相匹配。文章通过对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人格特征及价值取向的剖析,以阐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儒家... 立足于儒家人格理论立场审视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可知每种境界中的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及价值取向,与儒家人格理论中的"人格"相匹配。文章通过对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人格特征及价值取向的剖析,以阐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儒家人格理论的关联性及其对儒家人格理论的丰富与扩充,并以此为据,指出人生境界提升的实质既是对自私之"我"摒弃和超越的过程,也是对主宰之"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境界 人格特征 自私之“我” 主宰之“我”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及其对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琼 周远 惠彦渊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的人格境界和担当精神。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格意识的激发、健全人格的养成、道德自信和担当精神的确立、人格修养的提升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境界 理想人格 君子 大学生 人格修养
下载PDF
人格的三层次与艺术的三境界——论王国维的境界说
11
作者 许亚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86-90,共5页
王国维"有我之境"可再分为"小我之境"和"大我之境",而"无我之境"更确切说是"超我之境"。这"三境界"与做学问的"三境界"可统一起来,但顺序为:"衣带渐宽终不... 王国维"有我之境"可再分为"小我之境"和"大我之境",而"无我之境"更确切说是"超我之境"。这"三境界"与做学问的"三境界"可统一起来,但顺序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小我之境",是执着于构成自我结构的一切利益、感受、知识等,这种"自我状态"绝对化必然与痛苦相生,是第一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回头"否定了对"小我"的执着,从而在"那人"身上发现相对的自我,是自我的一次解脱,也是新的觉悟,达到相对的"类我境界",此第二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代表第三境界,一切障碍消除了,自我延伸到无限,体验到永恒,得到彻底解脱,获得对世界本质的完整认识和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二境界 三境界 人格层次 小我之境 类我之境 超我之境
下载PDF
从“潜龙勿用”到“大人”境界——试析《柳毅传》中古代士子的人格修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素平 《甘肃高师学报》 2017年第11期1-3,共3页
唐传奇《柳毅传》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柳毅传》中的"龙"形象,是古代士人的人格化身。而从《易经·乾卦》的角度分析,柳毅的人生与《乾卦》的"六爻"高度吻合,其命运嬗变轨迹,体现了中... 唐传奇《柳毅传》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柳毅传》中的"龙"形象,是古代士人的人格化身。而从《易经·乾卦》的角度分析,柳毅的人生与《乾卦》的"六爻"高度吻合,其命运嬗变轨迹,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子人格修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形象 “六爻” “大人”境界 古代士子 人格修养
下载PDF
黄道周诗歌的精神境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英 丁光耀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0-53,共4页
黄道周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内忧外患的现实,表现出其独特的精神境界。诗歌中深重的忧国情怀和刚直不阿的人格精神尤其突出。其诗时刻关注国事,忧国忧民,表现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而诗歌中所表现的刚直不阿、不谐流... 黄道周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内忧外患的现实,表现出其独特的精神境界。诗歌中深重的忧国情怀和刚直不阿的人格精神尤其突出。其诗时刻关注国事,忧国忧民,表现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而诗歌中所表现的刚直不阿、不谐流俗的人格精神,更是其一生品格的生动再现,永远感召着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诗歌 精神境界 忧国情怀 刚直不阿 人格
下载PDF
生命体验结构与音乐现象学——《乐韵中的澄明之境》序
14
作者 张新民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音乐是关涉生命主体自身心灵世界的精神活动,既不能脱离人的知觉现象与体验结构,更与人的心灵活动与性情世界密切相联。即性即心即情即乐,四者合为一体,相互感发升华,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音乐活动。"情"的丰富复杂,决定了"... 音乐是关涉生命主体自身心灵世界的精神活动,既不能脱离人的知觉现象与体验结构,更与人的心灵活动与性情世界密切相联。即性即心即情即乐,四者合为一体,相互感发升华,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音乐活动。"情"的丰富复杂,决定了"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一贯强调的"中和"基本原则,仍是音乐至美至善最重要的凭借依据。而"情"的流用发行过程,便是"乐"的时间化展开现实过程。作为存在论的音乐艺术现象学活动,本质上便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韵中的澄明之境》 音乐 性情 境界 存在论 审美论
下载PDF
独立苍茫醉不归——析辛弃疾写醉词之境界、意蕴
15
作者 顾宝林 刘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7-80,共4页
辛弃疾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在诸多的词作中,他的写酒写醉词作也别出心裁有所托,为人称道。因为在醉词中,其醉态是假,醉意是真,同样抒发了壮志难酬、立功无名的悲怆情怀,体现了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蓬勃向上的人格精神,具有独特... 辛弃疾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在诸多的词作中,他的写酒写醉词作也别出心裁有所托,为人称道。因为在醉词中,其醉态是假,醉意是真,同样抒发了壮志难酬、立功无名的悲怆情怀,体现了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蓬勃向上的人格精神,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醉词 醉态 醉意 美学境界 人格内蕴
下载PDF
以唯美主义文论来解读冯延巳词品与人品的二律背反
16
作者 瞿慧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南唐词人冯延巳以词闻名文坛且"领袖于南唐",其词造语清丽,词风唯美,情致缠绵,语言典雅,境界开阔,为后人所推崇。而结合冯延巳的为人和仕途,其人品为当时人所不耻并受到诟病和谩骂。在中国文学讲究"文如其人"这一... 南唐词人冯延巳以词闻名文坛且"领袖于南唐",其词造语清丽,词风唯美,情致缠绵,语言典雅,境界开阔,为后人所推崇。而结合冯延巳的为人和仕途,其人品为当时人所不耻并受到诟病和谩骂。在中国文学讲究"文如其人"这一传统背景下,他的人品问题却在历史中被淡化,而作品却流传千古,我们可以以西方唯美主义文论来解读这种艺术与道德,即词品与文品的二律背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延巳 词品 词境 人品 二律背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