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目标规划的LINGO求解法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有平 刘杰 何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9-12,共4页
针对目前用"化多为少法"求解多目标规划问题时,计算过程繁琐或结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了将理想目标转换为现实目标或约束,再用LINGO软件求解的方法。给出了2个实例的分析与求解过程,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过程简单结... 针对目前用"化多为少法"求解多目标规划问题时,计算过程繁琐或结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了将理想目标转换为现实目标或约束,再用LINGO软件求解的方法。给出了2个实例的分析与求解过程,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过程简单结果也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规划 LINGO 理想目标 现实目标
下载PDF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懂琴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全球化时代,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面临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学模式方法滞后、教学资源短缺等困境,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向时代前沿.瞄准提高学生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目标,中等职业学... 全球化时代,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面临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学模式方法滞后、教学资源短缺等困境,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向时代前沿.瞄准提高学生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必须实现认识高度到位、政策理解到位、教师素质到位、教材取舍到位、方法选择到位,全方位突破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现实困境 目标定位 创新路径
下载PDF
论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
3
作者 要兴磊 陈海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2-36,共5页
“人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其所有思想的一条红线。他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人的发展必须有物质基础、制度保证、精神诉求及其实现的途径等多方面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中... “人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其所有思想的一条红线。他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人的发展必须有物质基础、制度保证、精神诉求及其实现的途径等多方面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理论,并始终把推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他和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发展 现实的人 全面发展 过程 目标
下载PDF
试论科学发展观
4
作者 赵焱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发展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实现人与社会、... 发展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实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根本思想 基本内容 现实目标
下载PDF
“规范的客观危险说”立场下危险作业罪的实质认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志远 李高伦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134,共19页
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发现实践中对危险作业罪“具有现实危险”要件的认定方法具有“片段型”和“推定型”的“形式化”特征,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不当扩大本罪处罚范围导致过度犯罪化的危险。危险作业罪在规范构造上属于具体危险犯,... 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发现实践中对危险作业罪“具有现实危险”要件的认定方法具有“片段型”和“推定型”的“形式化”特征,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不当扩大本罪处罚范围导致过度犯罪化的危险。危险作业罪在规范构造上属于具体危险犯,“具有现实危险”是指作为“结果的危险”的“具体危险”,其内容是法益客体陷入会发生侵害结果的现实、紧迫危险状态。通过对已有判断方法的检视,应当以规范的客观危险说对具体危险进行规范的判断。一方面,应当以“事前判断”的方法,判断在具体场合下,法益客体是否进入了危险作业行为的效力范围,陷入了会发生损害结果的现实、紧迫状态;另一方面,应当通过“事后判断”的方法,判断未发生法益侵害是否是规范意义的“偶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危险作业罪 具有现实危险 具体危险犯 规范的客观危险
原文传递
社会历史背景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喜明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社会历史背景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基础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形成中,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引伸出中国共产党的现实价值目标,确立了为国家的独立、富强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现实价值目标;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阶级状... 社会历史背景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基础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形成中,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引伸出中国共产党的现实价值目标,确立了为国家的独立、富强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现实价值目标;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阶级状况制约着中国共产党价值对象的构成及价值内容的形成,并树立了以人民为主体的"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围绕党的现实价值目标的指引,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符合革命实际的战略与策略,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价值观 社会历史背景 价值目标 人民服务
下载PDF
文化哲学视域的制度前提预设区间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来和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7-52,共6页
制度前提预设区间植根于制度“辩证生成”,作用指向制度有效度。在文化哲学视域,制度前提预设区间是制度得以在人的实践基础上自然生成和主体设定并有效运行的文化前提的幅度、范围、连续体。其标准为制度价值存在、制度伦理张力、制度... 制度前提预设区间植根于制度“辩证生成”,作用指向制度有效度。在文化哲学视域,制度前提预设区间是制度得以在人的实践基础上自然生成和主体设定并有效运行的文化前提的幅度、范围、连续体。其标准为制度价值存在、制度伦理张力、制度权义关联、制度理性支持、制度主体间性五种区间,性质为共时态的一般、特殊和个别,历时态的萌芽态、成熟态和退化态。在应然和实然统一中设计、调理制度前提预设区间,有利于制度有效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有效度 前提预设区间 应然 实然 制度创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