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胰岛素泵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沈艳军 田亚强 +4 位作者 毕会民 李明 孙洁 段洪刚 申爱方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619-623,共5页
目的评价实时胰岛素泵系统在妊娠糖尿病(GDM)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选取具有剖宫产术指征的G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C组)和试验组(3c组),单C组根据床边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 目的评价实时胰岛素泵系统在妊娠糖尿病(GDM)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选取具有剖宫产术指征的G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C组)和试验组(3c组),单C组根据床边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输注量,3C组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输注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手术当天相关指标采用协方差分析,术后相关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1)共56例患者入组,单C组30例,3C组2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似,术前血糖控制无明显差异;(2)手术当天3C治疗组根据RT-CGMS调整基础率次数较多,基础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单C组[(O.31±0.09)比(0.38+0.11)U/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3);基础率调整次数多于单C组(56比22次),低血糖次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单C组(5比15次、15.4%比30%,χ2=4.60、2.61,均P〈0.05);(3)分娩后两组患者胰岛素需要量明显减少,其中3C组14人,单C组11人停用胰岛素;(4)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胰岛素泵系统在GDM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中具有安全、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危重症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作用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辰 朱宇清 帅学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 评价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与传统间断血糖监测方法(IGM)在危重症胰岛素强化治疗(ⅡT)中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探讨RT-CGMS在危重症强化降低血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系统性检索中文、西文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临床随机... 目的 评价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与传统间断血糖监测方法(IGM)在危重症胰岛素强化治疗(ⅡT)中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探讨RT-CGMS在危重症强化降低血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系统性检索中文、西文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平均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比例、短期病死率等.结果 共有6篇文献,总计53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血糖水平合并SMD=-0.21(95% SMD:-0.43 ~0.01,P=0.07);血糖达标比例时间合并SMD=0.20(95% SMD:-0.09~0.49,P=0.18);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合并OR=0.20 (95% CI:0.09~0.43,P<0.01);短期病死率合并OR=0.35 (95% CI:0.14~0.89,P=0.03).结论 危重症强化胰岛素治疗(ⅡT)过程中应用RT-CGMS可明显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但RT-CGMS在保持血糖于理想水平方面比较传统间断血糖监测(IGM)未见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强化治疗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1型糖尿病门诊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沈艳军 田亚强 +6 位作者 李明 李英 段洪刚 彭兰博 卢绍霞 田晓琴 李新晨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将聊城地区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门诊管理体系,评价实时(real—time,RT)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eosemonitoring system,CGMS)是否有利于改善本地区1型糖尿病控制现状及减少疾病经济负担。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型糖尿病... 目的将聊城地区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门诊管理体系,评价实时(real—time,RT)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eosemonitoring system,CGMS)是否有利于改善本地区1型糖尿病控制现状及减少疾病经济负担。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型糖尿病患者115例,登记其临床资料,随机分配为CGMS组及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blood glucose,SMBG)组。CGMS组每6个月接受1次72hCGMS,SMBG组仅采用自我血糖监测指导胰岛索剂量调整。每6个月门诊随访时测定血糖水平,统计低血糖、酮症酸中毒(DKA)发生次数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每12个月评估微血管并发症情况,统计住院次数、治疗总费用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6个月随访时,CGMS组餐后2h血糖(2hPG)及平均血糖(MBG)均低于SMBG组f(10.7±1.9对11.5±2.7)mmol/L,(9.7±0.5对10.6±0.7)mmol/L,均P〈0.05]。人均低血糖次数CGMS组低于SMBG组[(7.9±2.6对9.24-3.4)次,P〈0.05];12个月再次随访时,空腹血糖(FPG)、2hPG、MBG及HbA1cGMS组均低于SMBG组(t介于4.71—9.75之间,均P〈0.05),低血糖、DKA人均发生次数CGMS组低于SMBG组(t介于3.61~4.37之间,均P〈0.05)。慢性并发症、人均住院次数、年治疗总费用组问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1型糖尿病门诊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全天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改善控制现状,同时不增加疾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1型 门诊管理体系 控制现状 疾病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我国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厦厦 王爱民 王君 《护理学报》 2016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相关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相关文献,收集和整理建库至... 目的分析我国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相关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相关文献,收集和整理建库至2015年10月有关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相关文献,采用Note Express对文献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367篇,文献发表年份最早在2007年,仅4篇,2007—2014年发文量逐年上升;对发文量做曲线拟合度分析,发文量与发表年份呈指数相关(R2=0.815)。发文量10篇以上的有9个省市,共发文306篇(83.4%),其中北京市发文量最多,共118篇(32.2%)。367篇文献共刊载在103种期刊上,其中刊登文献量最多的杂志是《实用糖尿病杂志》共34篇(9.3%)。367篇文献中有255篇是合作性论文,合作度为2.5,合作率为69.5%。获得科研基金资助的有22(6.0%)篇。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相关研究,发文量与发表年份呈指数相关,发表文献地区与期刊分布不平衡,研究逐渐趋向合作方式,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科研基金资助力度尚不够,研究内容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低血糖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辰 帅学军 +2 位作者 朱宇清 左选琴 郑爱辉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5期169-172,180,共5页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iew Manager5.2 Meta分析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介绍了皮下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与间断血糖监测(IGM)方法在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IIT)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皮下...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iew Manager5.2 Meta分析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介绍了皮下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与间断血糖监测(IGM)方法在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IIT)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皮下RT-CGMs在应激性高血糖强化降低血糖治疗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下载PDF
3C疗法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明 沈艳军 +3 位作者 彭兰博 孙洁 段洪刚 田亚强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46-449,共4页
目的 探讨动态3C疗法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基... 目的 探讨动态3C疗法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3C方案监测治疗.比较整个围手术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波动幅度、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清蛋白等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整个围术期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对照组降低(t=8.688、5.016,均P〈0.05),实验组术前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4.7±1.3)比(8.1±2.2)d,t=4.823,P〈0.05],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显优低于对照组[(152±31)比(186±51)μmol/L,t=10.523,P〈0.05],实验组胰岛素用量更少[(36±9)比(40±13)U/d,t=4.461,P〈0.05],低血糖发生率更低[(5.2±1.2)%比(9.1±2.3)%,t=5.333,P〈0.05],特别是在手术当天、术后生长激素水平变化较为显著的特殊阶段,实验组在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显示出更大的优势(t=4.590-9.519,均P〈0.05).结论 3C治疗系统可实时动态监测血糖,反映血糖变化趋势,能够安全、快速、有效的控制血糖,在垂体生长激素瘤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垂体生长激素瘤 围手术期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原文传递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骨科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肖跃洲 顾天伟 +1 位作者 何晓蝶 毕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在骨科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T-CGM)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5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骨科围手术期T2DM患者40例,采用动态随机化法中的最小随机... 目的探讨在骨科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T-CGM)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5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骨科围手术期T2DM患者40例,采用动态随机化法中的最小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RT-CGM+胰岛素皮下泵组20例)和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泵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高于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AR)、低于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BR)、平均血糖(MBG)、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TIR[(62.56±13.55)%vs(44.60±15.14)%,t=3.953,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TAR[(37.26±13.44)%vs(55.21±15.20)%,t=3.957,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TB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BG[(9.81±1.54)mmol/L vs(12.06±1.96)mmol/L,t=4.036,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前等待时间[(3.25±1.74)d vs(4.60±1.96)d,t=2.303,P=0.027]、术后住院时间[(4.90±2.36)d vs(6.65±2.80)d,t=2.139,P=0.039]低于对照组。结论RT-CGM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住院时间,对骨科围手术期T2DM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围手术期 胰岛素皮下泵
原文传递
不同血糖检测方式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降糖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虹 邱云霞 +3 位作者 赵桂东 徐涛 曲燕 王霞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检测联合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的降糖效果,寻找最佳降糖方案。方法选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9例,根据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检测联合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的降糖效果,寻找最佳降糖方案。方法选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9例,根据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系统(CSII)及监护(Care Link软件)联合治疗的39例为3C组;采用CSII强化治疗,以用指尖末梢血糖监测的40例为CSII组;采用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强化治疗,应用CGMS监测血糖的40例为MDI组。观察各组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HUN)的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后MBG和Hb A1C均明显下降(P<0.05);与MDI组相比,3C组及CSII组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但与3C组相比,CSII组下降水平不明显(P>0.05)。3C组MAGE显著低于CSII组及MDI组(P<0.01),而后两组间MAGE变化不明显(P>0.05);与MDI组相比,3C组出现低血糖的次数显著减少(P<0.01);与CSII组相比,3C组发现低血糖尤其HUN例次显著增加(P<0.05)。结论频繁指尖血糖监测仍有绝大多数的低血糖未被发现,尤其是HUN;在相同检测条件下,胰岛素泵治疗及精细调控情况比分次胰岛素注射效果好;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能显著减少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为最佳降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治疗 血糖监护
下载PDF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初诊大理白族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蕾 黎伟娟 +2 位作者 闻海梅 胡学琴 陈晓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初诊大理白族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观察血糖波动的变化。方法 120例初诊大理白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初诊大理白族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观察血糖波动的变化。方法 120例初诊大理白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rt-CGMS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格及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胰岛功能指标[胰岛分泌指数(HOMA-β)、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11.1 mmol/L的时间百分比(PT11.1)、血糖<3.9 mmol/L的时间百分比(PT3.9)]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BMI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PG(7.6±0.5)mmol/L、2 h PG(8.1±0.6)mmol/L、HbA1c(6.1±0.4)%低于对照组的(8.2±0.5)mmol/L、(8.9±0.6)mmol/L、(6.8±0.5)%,但BMI(24.62±1.29)kg/m^(2)高于对照组的(23.98±1.38)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β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GE、SDBG、LAGE、MBG、PT11.1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AGE、SDBG、LA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大理白族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可减少老年人多重用药的安全风险,并有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老年人多重用药 胰岛功能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波动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岩 李春霖 +2 位作者 李剑 成晓玲 田慧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后黎明现象的改善状况。方法对6例临床判断有黎明现象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佩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uardianR RTCGMS),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黎明现...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后黎明现象的改善状况。方法对6例临床判断有黎明现象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佩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uardianR RTCGMS),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黎明现象的改善情况。结果动态血糖监测显示6例患者均存在黎明现象,给予盐酸二甲双胍0.5g,2/d治疗,黎明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平均血糖水平从8.1±1.5mmol/L降至6.6±1.0mmol/L(P<0.01);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从2.7±2.0mmol/L降至1.0±0.6mmol/L(P<0.01)。血糖≥8.0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由59.2%降至25.5%(P<0.05),3.9mmol/L<血糖<8.0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由39.7%增至73.2%(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改善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有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盐酸二甲双胍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芝 《中国药物评价》 2013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效果。方法:选取经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后确诊为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给予睡前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0.85g,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变化,观察黎... 目的: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效果。方法:选取经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后确诊为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给予睡前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0.85g,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变化,观察黎明现象改善情况。结果:经二甲双胍治疗后,黎明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5.7%,全天血糖均值、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8.0mmol/L所占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3.9mmol/L时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安全地改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 盐酸二甲双胍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