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与现实悖论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康之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79,共4页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表明,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如果没有人民主权,也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因此,政府权力必然要受人民主权的制约,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应对人民负责。而在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权高于民,权...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表明,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如果没有人民主权,也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因此,政府权力必然要受人民主权的制约,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应对人民负责。而在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权高于民,权大于法,问责执行机关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等现象。生成我国行政问责制现实悖论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政治体系发展不健全、配套制度与改革相对落后的原因。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需要一些政府官员转变观念,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意识,同时,要健全各级政府的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的针对性以及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控制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法理逻辑 现实悖论 路径选择
下载PDF
Resolution of Grandi’s Paradox as Extended to Complex Valued Func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Serdar Beji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20年第8期447-463,共17页
Grandi’s paradox, which was posed for a real function of the form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1+ <em>x</em>)</span>, has been resolved and extended to complex valued functio... Grandi’s paradox, which was posed for a real function of the form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1+ <em>x</em>)</span>, has been resolved and extended to complex valued functions. Resolution of this approximately three-hundred-year-old paradox is accomplished by the use of a consistent truncation approach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ll the series expansions of Grandi-type functions. Furthermore, a new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eries with alternating signs is introduced. The technique works by successively averaging a series at different orders of truncation. A sound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of the successive averaging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two different series expansions of the function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1+ e<sup><em>x</em> </sup>)</span> . Grandi-type complex valued functions such as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1/(<em>i</em> + <em>x</em>)</span> are expressed as consistently-truncated and convergence-improved forms and Fagnano’s formula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series expansions of these functions. A Grandi-type general complex valued function <img src="Edit_f4efd7cd-6853-4ca4-b4dc-00f0b798c277.png" width="80" height="24" alt="" /> is introduced and expanded to a consistently truncated and successively averaged series. Finally, an unorthodox application of the successive averaging method to polynomials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di’s paradox real and Complex Valued Functions Series Expansions
下载PDF
两难选择——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悖论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朝举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持续高涨,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调控效果却极为有限。本文从政府宏观调控本身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决策困境这一全新视角出发,剖析了导致宏观调控失效的十大调控悖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持续高涨,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调控效果却极为有限。本文从政府宏观调控本身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决策困境这一全新视角出发,剖析了导致宏观调控失效的十大调控悖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供房地产宏观调控研究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决策 悖论 对策
下载PDF
论现代技术风险 被引量:1
4
作者 欧庭高 巩红新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89,共5页
现代技术风险备受关注,它与传统风险不同,包含着负面建构、实在质性和悖论演绎的意涵。负面建构表现在风险事件增多、风险共识撕裂、风险意识增强上;实体质性以客观实在的新风险性为特色,包含风险物质多样、风险成分隐藏、风险机理复杂... 现代技术风险备受关注,它与传统风险不同,包含着负面建构、实在质性和悖论演绎的意涵。负面建构表现在风险事件增多、风险共识撕裂、风险意识增强上;实体质性以客观实在的新风险性为特色,包含风险物质多样、风险成分隐藏、风险机理复杂、风险致害隐秘、风险损害巨大、风险领域宽广、风险控制艰难等内容。它的悖论演绎逻辑表现在:用有风险的技术来控制技术风险,结果构建起风险的超循环机制,催生出复杂的风险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技术风险 负面建构 实在质性 悖论演绎
原文传递
错用罗素悖论——康托在集合论中的两个逻辑性错误 被引量:24
5
作者 欧阳耿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8年第3期44-49,共6页
分析了罗素悖论与康托的实数集合不可数证明及康托定理■<■证明之间的本质性联系,发现康托的这两个非构造性证明与罗素悖论有完全相同的思路,但是康托犯了两个逻辑性错误而使他误用了这个悖论思路。得到明确的结论:康托在集合论中... 分析了罗素悖论与康托的实数集合不可数证明及康托定理■<■证明之间的本质性联系,发现康托的这两个非构造性证明与罗素悖论有完全相同的思路,但是康托犯了两个逻辑性错误而使他误用了这个悖论思路。得到明确的结论:康托在集合论中如上两个证明里的核心部分实际上是罗素悖论的翻版,这两个证明中的思路与做法是错误的,这样的证明结果没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托定理S〈P(S) 实数集合不可数性 罗素悖论 无穷理论体系 部分 全体 认识论 逻辑
下载PDF
人类科学中现有经典极限论的终结(I) 被引量:15
6
作者 欧阳耿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9-34,共6页
深入分析了现有经典极限论中的两个重大缺陷及其对于数论研究、级数理论研究和第二次数学危机研究的影响.得到了“是经典无穷观的本质性缺陷导致了经典极限论中完全相同的本质性缺陷;以经典无穷理论体系及相关数谱为基础的现有极限论根... 深入分析了现有经典极限论中的两个重大缺陷及其对于数论研究、级数理论研究和第二次数学危机研究的影响.得到了“是经典无穷观的本质性缺陷导致了经典极限论中完全相同的本质性缺陷;以经典无穷理论体系及相关数谱为基础的现有极限论根本就没有能力解决现有人类科学中与‘无穷小’、‘无穷大’概念相关的所有悖论与数学难题”的结论.介绍了经典极限论的本质性缺陷,宣告经典极限论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理论学 经典无穷观 经典极限论 无穷小 芝诺悖论 第二次数学危机 实数论 调和级数悖论
下载PDF
罗素悖论与康托在集合论中的两个失误 被引量:16
7
作者 欧阳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81-84,共4页
分析了罗素悖论与康托的实数集合不可数证明及康托定理S <P(S)证明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发现康托在这两个非构造性证明中所依赖的、用对角线法所构造出的矛盾其实就是罗素悖论中所揭示的逻辑矛盾 .得到明确的结论 :康托在这两个证明中... 分析了罗素悖论与康托的实数集合不可数证明及康托定理S <P(S)证明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发现康托在这两个非构造性证明中所依赖的、用对角线法所构造出的矛盾其实就是罗素悖论中所揭示的逻辑矛盾 .得到明确的结论 :康托在这两个证明中的思路与做法是错误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论 非构造性证明 实数集合 康托定理 S^=〈P(S)^= 对角线法 罗素悖论 无穷理论
下载PDF
论序数及连续统的可数性与正则公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卫国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第5期51-62,共12页
在前期一系列论文及著作中([2][4][5])对实数集(连续统)的可数性、康托对角线法等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序数的可数性问题进行分析,并由此引出对ZFC公理系统中的正则公理(基础公理,限制公理)的讨论。对与斯梅尔第18问题密切相关的哥... 在前期一系列论文及著作中([2][4][5])对实数集(连续统)的可数性、康托对角线法等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序数的可数性问题进行分析,并由此引出对ZFC公理系统中的正则公理(基础公理,限制公理)的讨论。对与斯梅尔第18问题密切相关的哥德尔定理进行了分析,得到全新结论。提出实数的一进制表示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康托对角线法的局限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数 康托对角线法 连续统 可数 正则公理 哥德尔定理 一进制实数 直觉主义悖论 丘奇悖论
下载PDF
实名制背景下互联网用户网络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郭培 施点 沈筱晓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8期125-136,共12页
为提高网络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国家与平台出台一系列实名制政策与措施。然而,实名制也涉及个人隐私泄露和表达受限等问题。文章探究实名制背景下互联网用户网络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旨在深刻理解实名制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和... 为提高网络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国家与平台出台一系列实名制政策与措施。然而,实名制也涉及个人隐私泄露和表达受限等问题。文章探究实名制背景下互联网用户网络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旨在深刻理解实名制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以互联网用户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并构建了实名制背景下互联网用户网络分享行为模型。研究发现用户社交需求、互联网实名制影响用户价值感知、风险感知等因素,从而影响用户网络分享行为,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互联网实名制推行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名制 网络分享行为 隐私权衡 隐私悖论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时代的单位劳动成本竞争力:测度方法、结构分解与经济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长江 阎晓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46,共21页
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被认为是从价格角度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最佳指标,但其测算方法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亟需改进。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产品维度的测算指标,并连同传统指标对2000~2014年40个国家的制造业价格竞争力进行了测算... 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被认为是从价格角度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最佳指标,但其测算方法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亟需改进。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产品维度的测算指标,并连同传统指标对2000~2014年40个国家的制造业价格竞争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价值链因素对于单位劳动成本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意义重大,忽略进口以及本国其他行业投入影响的传统测算方法会严重低估中国价格竞争力下降程度。随后,本文提出了新的全球价值链下价格竞争力变动的结构分解方法,将价值链“外包效应”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等引入了单位劳动成本的变动来源分析,具体分析了代表性国家价格竞争力的变动构成。本文最后对所测算的单位劳动成本竞争力数据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全球价值链单位劳动成本实际汇率指数相对其他指标能够更好揭示出价格竞争力指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指标与出口呈正相关而符合“卡尔多悖论”,产品以非价格竞争力为主要特征,发展中国家情况则相反;从细分行业看,价格竞争力仍然是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未来应当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劳动成本 全球价值链 实际有效汇率 卡尔多悖论
原文传递
“银企悖论”破解之道
11
作者 余献华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3-27,共5页
在实体经济普遍困难的背景下,我国广大银行却相对收益颇丰,这种"银企悖论"虽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但其结果却是通过实体企业的进一步生存危机从而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形成银企之间的恶性循环,最终成为酿成我国金融系... 在实体经济普遍困难的背景下,我国广大银行却相对收益颇丰,这种"银企悖论"虽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但其结果却是通过实体企业的进一步生存危机从而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形成银企之间的恶性循环,最终成为酿成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根源。作为破解"银企悖论"的有效措施,深入拓源活水、降低金融杠杆、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各银行之间相对的竞争格局,重塑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当属必然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 “银企悖论” 良性互动
下载PDF
丰收悖论问题研究——以1978-2014年中美两国的农情为例
12
作者 徐建龙 尚聪霞 《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6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丰收悖论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学术影响。通过统计分析1978-2014年中美两国的农情,本文发现了丰收悖论不是必然规律、而是概率事件,农产品实际生产价格下降不是丰收悖论发生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等事实:通过建立模型为中美两国农情客... 丰收悖论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学术影响。通过统计分析1978-2014年中美两国的农情,本文发现了丰收悖论不是必然规律、而是概率事件,农产品实际生产价格下降不是丰收悖论发生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等事实:通过建立模型为中美两国农情客观存在的某些丰收年份农产品实际生产价格不下降、丰收悖论并未发生,此期间中国农业增加值(Valueadded)占比下降等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实际生产价格 丰收悖论的发生概率 供求线位置移动 供求定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