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境区域范围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1
作者 王永刚 徐先培 《城市公共交通》 2012年第11期32-36,共5页
在道路交通中,由于困境区域的存在,导致了部分车辆驾驶员无意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为了减少此种状况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困境区域范围的四个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建议并通过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t的调整.重新给出困境区域范围的... 在道路交通中,由于困境区域的存在,导致了部分车辆驾驶员无意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为了减少此种状况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困境区域范围的四个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建议并通过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t的调整.重新给出困境区域范围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出困境区域的具体位置及范围,提出在路面特定位置标出提示标志,帮助驾驶员在即将进入黄灯期时,根据其与提示标志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客观快速地做出行驶或制动的决策代替主观经验的判断。结果表明,在路口限速为30km/h,单个车道宽3.5m.车长3.5m^5m的情况下,若黄灯时间为2s,则困境区域范围为7.98m*3.5m≤Skl≤9.48m*3.5m,若设置成3s.则困境区域范围则缩小为0.31m'3.5m≤Sk2≤1.19m*3.5m,应在此处标示困境区域提示带,并在距离路口停车线40.91m处设立减速提示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红灯 困境区域 黄灯时间 驾驶员反应时间 提示标志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的特长隧道行车安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宁伟 梁波 +1 位作者 肖尧 张鸿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927-10933,共7页
为提高特长隧道行车安全水平,以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为研究目标,选取G65包茂高速武隆段的6条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动态环境的反应时间测量平台,研究分析了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纵坡率以及行车车速对驾驶员... 为提高特长隧道行车安全水平,以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为研究目标,选取G65包茂高速武隆段的6条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动态环境的反应时间测量平台,研究分析了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纵坡率以及行车车速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同行车条件下,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包括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及行车车速,隧道纵坡率对其影响不显著;②6条特长隧道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沿距隧道入口距离呈先迅速减小、后缓慢增加的一个总体趋势,在距隧道入口750 m附近达到最小值,接近隧道出口处时迅速增大,且隧道内行车时间越长,平均反应时间及波动越大;③平曲线线形为入口直线线形段、中间曲线+直线线形组合段、出口曲线线形段的平均反应时间及反应时间标准差相对较低,行车安全状况更佳;④3种模拟车速下,驾驶员反应时间随行车车速的增大而减小。针对研究结论给出了以反应时间为控制目标的行车安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车安全研究 室内试验 特长隧道 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
下载PDF
交通流多预期延迟模型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彦梅 马天山 陈建忠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交通流,考虑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和前车信息的非均衡使用,建立一种多预期延迟跟驰模型。线性稳定性分析表明,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的增加会降低交通流的稳定性,多个前车信息的使用可以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的结果...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交通流,考虑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和前车信息的非均衡使用,建立一种多预期延迟跟驰模型。线性稳定性分析表明,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的增加会降低交通流的稳定性,多个前车信息的使用可以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减少司机的反映延迟时间和适当地增加前车信息都能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为尽可能少地引入输入变量,不均衡地利用前车的车间距和速度差信息是必要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表明驾驶员反应延迟在交通拥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驾驶员反应延迟 多预期模型 稳定性分析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