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粒径的反应过程模型
1
作者 张宪瑞 耿天奇 毕荣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3-598,共6页
以缩芯模型和双膜理论为基础,把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的粒径分布函数用于气液两相流中,推导出了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粒径的反应过程模型。并对模型中的转化率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与理论模型计算的转化率相比较,确定传质系数kg后,模型... 以缩芯模型和双膜理论为基础,把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的粒径分布函数用于气液两相流中,推导出了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粒径的反应过程模型。并对模型中的转化率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与理论模型计算的转化率相比较,确定传质系数kg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喷射器 反应过程模型 液滴粒径分布函数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缺氧/好氧交替连续流的生活污水好氧颗粒污泥运行及污染物去除机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冬 杨敬畏 +4 位作者 李悦 李帅 张诗睿 王文强 张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85-2395,共11页
室温下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于由独立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缺氧/好氧交替连续流系统中,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探究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流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回流比为2,较小的曝气强度(0.6 m L·min^(-1))和适... 室温下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于由独立的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缺氧/好氧交替连续流系统中,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基质,探究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流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回流比为2,较小的曝气强度(0.6 m L·min^(-1))和适当的水力停留时间(9 h)条件下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此时TP平均去除率为80.43%,TN平均去除率为83.6%,COD平均去除率为90.39%,污泥浓度为2 100 mg·L^(-1)左右,污泥体积指数保持在50 mL·g^(-1)以下,颗粒粒径在700~800 nm之间.用EEM-PARAFAC模型对不同阶段的EPS表征结果表明,EPS组成成分随着运行参数的改变而改变,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流系统有更大的影响.此外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评估连续流系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建立污染物去除模型,并在系统中发现了与脱氮除磷相关的11种主要功能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 好氧颗粒污泥 脱氮除磷 缺氧好氧交替 平行因子 污染物去除模型
原文传递
激光场中量子散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
3
作者 冯露 张程华 +1 位作者 雷琦晖 孙文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1-624,共4页
在量子散射框架下,对真实激光场引进多光子相互作用准静态过程模型,考虑束缚-自由跃迁中电磁场的规范一致性及电子与激光场长程相互作用的极限,研究激光场对量子散射过程中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多数共面非对称情况下激光场对三重微... 在量子散射框架下,对真实激光场引进多光子相互作用准静态过程模型,考虑束缚-自由跃迁中电磁场的规范一致性及电子与激光场长程相互作用的极限,研究激光场对量子散射过程中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多数共面非对称情况下激光场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有提升作用,此外靶原子处于激发态时binary峰出现分裂,激光场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也有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2e)反应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准静态过程模型 跃迁矩阵元
下载PDF
供应链环境下基于顾客需求响应的过程质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林清 熊英 曾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1-55,共5页
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整合了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一直到最终顾客交付之间的一系列的业务活动。其基本目标是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将正确的产品交付给顾客,并保证总成本最小。为了保证整个供应链系统所有构成都能... 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整合了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一直到最终顾客交付之间的一系列的业务活动。其基本目标是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将正确的产品交付给顾客,并保证总成本最小。为了保证整个供应链系统所有构成都能有效运行,本文开发一个基于顾客需求响应的过程质量模型(Process Quality Reaction Customer Model,PQRCM),通过测量、评估、改进和控制,为实施和改进供应链系统的质量规划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顾客需求响应 过程质量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