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唐晓平 刘琬椿 +5 位作者 余定庸 苟章洋 罗仁国 冯凌 唐文国 漆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清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比例,并分析两...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清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比例,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清醒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3疗程后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个疗程后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高压氧能有效提高血氧含量、扩大血氧弥散半径、促进血管生成和侧枝循环建立、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清除自由基、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 疗效 机制
下载PDF
潮汐流人工湿地污水强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柳明慧 吴树彪 +3 位作者 鞠鑫鑫 鲁其敏 陈理 董仁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5,共6页
人工湿地系统床体中的氧环境及湿地床体的复氧能力是决定有机物与氨氮去除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及正常运转。作为一种新型强化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潮汐运行过程中床体浸润面变化产生的孔隙吸力将大气... 人工湿地系统床体中的氧环境及湿地床体的复氧能力是决定有机物与氨氮去除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及正常运转。作为一种新型强化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潮汐运行过程中床体浸润面变化产生的孔隙吸力将大气氧吸入床体,进而明显提高了湿地床的氧传输量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复氧能力可达450 g/(m2·d),远高于传统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和曝气型人工湿地(≤100g/(m2·d))。对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复氧机理和影响因素、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潮汐流人工湿地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潮汐流人工湿地适合处理较高浓度污水,并可以应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且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潜流等传统的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流 人工湿地 复氧机理 氨氮去除
下载PDF
Recent progress in production and usage of hydrogen peroxide 被引量:9
3
作者 Shunichi Fukuzumi Yong-Min Lee Wonwoo Nam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241-1252,共12页
Hydrogen peroxide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as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and green oxidant that can also be used as a solar fuel in fuel cells.This review focuses on recent progress in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 Hydrogen peroxide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as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and green oxidant that can also be used as a solar fuel in fuel cells.This review focuses on recent progress in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by solar-light-driven oxidation of water by dioxygen and its usage as a green oxidant and fuel.The photocatalytic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s made possible by combining the e^(-)and 4e-oxidation of water with the e^(-)reduction of dioxygen using solar energy.The catalytic control of the selectivity of the e^(-)vs.4e-oxidation of water is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selectivity of the e^(-)vs.4e-reduction of dioxygen.The combination of the photocatalytic e^(-)oxidation of water and the e^(-)reduction of dioxygen provides the best efficiency because both processes afford hydrogen peroxide.The solar-light-driven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by oxidation of water and by reduction of dioxygen is combined with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substrates with hydrogen peroxides,in which dioxygen is used as the greenest oxid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Water oxidation Dioxygen reduction Photocatalytic oxygenation Reac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
下载PDF
2-苯基吲哚单重态氧反应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凌可庆 刘志滨 胡宏纹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30-535,共6页
本文比较了在甲醇介质下,2-苯基吲哚(1)单重态氧反应中的捕捉反应以及2-苯基-3H-吲哚-3-酮(4)的亲核加成反应特征。结果显示,在1的单重态氧反应中.捕捉反应主要发生于两性离子(2)阶段,而4并非导致捕捉产物的重要中间体。根据上述事实,... 本文比较了在甲醇介质下,2-苯基吲哚(1)单重态氧反应中的捕捉反应以及2-苯基-3H-吲哚-3-酮(4)的亲核加成反应特征。结果显示,在1的单重态氧反应中.捕捉反应主要发生于两性离子(2)阶段,而4并非导致捕捉产物的重要中间体。根据上述事实,结合有关反应溶剂极性效应的研究结果,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吲哚 单重态氧反应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萤火虫生物发光中加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沫涵 程媛媛 刘亚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89-993,共5页
萤火虫生物发光是最常见的生物发光,在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已得到重要应用.发光过程涉及到其活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引起发光的起始反应是单重态荧光素分子与三重态氧气的加成反应.这是一个自旋禁阻的酶催化反应,通常效率很低,但萤... 萤火虫生物发光是最常见的生物发光,在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已得到重要应用.发光过程涉及到其活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引起发光的起始反应是单重态荧光素分子与三重态氧气的加成反应.这是一个自旋禁阻的酶催化反应,通常效率很低,但萤火虫是目前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最高效的系统.这个自旋禁阻的反应为什么能高效率发生?实验研究认为该反应由单电子转移(SET)诱发而发生,但对反应的详细过程和机理并没有完整的描述.本工作通过理论计算,描述了该反应的完整过程,解释了这个自旋禁阻反应高效发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 氧化 机理 单电子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2,3′-联-1H-吲哚]-3(2H)-酮类化合物的单重态氧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凌可庆 刘志滨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2,3’-联-1H-吲哚]-3(2H)-酮衍生物(1a~1c)在甲醇中的单重态氧反应给出溶剂捕捉产物4,后者在分离过程中脱去甲醇分子生成5。考察了标题化合物分子中二氢吲哚酮结构单元以及吲哚结构单元在单重态氧反应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关键词 联吲哚酮 单重态氧反应 反应机理
下载PDF
1-甲基-2-苯基吲哚的琥红敏化单重态氧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凌可庆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5-339,共5页
1-甲基-2-苯摹吲哚(1)在甲醇中的琥红(RB)敏化单重态氧反应生成1-甲基-2-甲氧基-2-苯基-1,2-二氢-3H-吲哚-3-酮(4)和1-甲基-2-羟基-2-苯基-1,2-二氢-3H-吲哚-3-酮(6),后者在强碱性介质下发生苯乙醇酸型重排生成1-甲基-3-羟基-3-苯基氧... 1-甲基-2-苯摹吲哚(1)在甲醇中的琥红(RB)敏化单重态氧反应生成1-甲基-2-甲氧基-2-苯基-1,2-二氢-3H-吲哚-3-酮(4)和1-甲基-2-羟基-2-苯基-1,2-二氢-3H-吲哚-3-酮(6),后者在强碱性介质下发生苯乙醇酸型重排生成1-甲基-3-羟基-3-苯基氧化吲哚(14)。研究了6的溶剂分解反应以及外加碱对光氧化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光氧化产物的形成途径。结果表明:4系两性离子中间体2的溶剂捕获、脱水产物,而6则系二氧杂环丁烷中间体7的裂解、抽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重态氧反应 反应机理 琥红 吲哚 衍生物
下载PDF
组织细胞氧合障碍的机制及其对策
8
作者 赵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依据氧输送原理可以将组织细胞氧合障碍的机制划分为五种类型:①低氧供;②高氧耗;③氧摄取能力减退;④氧利用障碍;⑤混合型。迄今为止,临床上能够采取的相应对策有输血、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提高吸氧浓度以增加系统水平氧供给,调... 依据氧输送原理可以将组织细胞氧合障碍的机制划分为五种类型:①低氧供;②高氧耗;③氧摄取能力减退;④氧利用障碍;⑤混合型。迄今为止,临床上能够采取的相应对策有输血、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提高吸氧浓度以增加系统水平氧供给,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来增加组织水平氧供给。麻醉、镇静、肌肉松弛、降温和机械通气等措施降低氧耗;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通过扩大氧弥散面积,增加组织水平氧摄取;在提高胶体渗透压基础上利尿、脱水消除水肿,通过缩短氧弥散距离,易化组织水平氧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障碍 机制 对策
下载PDF
甲苯液相空气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春妹 李国清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介绍了甲苯液相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叙述了近年来在催化剂的研制、利用纯氧或富氧工艺、强化反应等方面的新技术。认为现有的生产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使用新型或复合催化剂、开发富氧或纯氧氧化工... 介绍了甲苯液相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叙述了近年来在催化剂的研制、利用纯氧或富氧工艺、强化反应等方面的新技术。认为现有的生产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使用新型或复合催化剂、开发富氧或纯氧氧化工艺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发展方向,并可借鉴其它液相氧化研究中出现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苯甲醛 苯甲酸 苯酚 液相氧化 催化 机理 动力学
下载PDF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轨道尺度海洋脱氧的时空演化
10
作者 李明松 姚炜琪 +2 位作者 沈俊 黄元耕 杨义 《中国基础科学》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时期发生了快速的巨量碳排放、海洋脱氧和底栖有孔虫绝灭事件,被认为是科学认识当今全球变化最好的参考案例之一。由于缺乏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格架、有效的海洋脱氧定量表征方法和全球尺度地球系统模型,PETM...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时期发生了快速的巨量碳排放、海洋脱氧和底栖有孔虫绝灭事件,被认为是科学认识当今全球变化最好的参考案例之一。由于缺乏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格架、有效的海洋脱氧定量表征方法和全球尺度地球系统模型,PETM时期海洋脱氧的速率、规模和空间分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成因机制也存在争议。聚焦PETM时期海洋脱氧的时空演化规律,从建立PETM时期轨道尺度的地质时间轴、查明海洋脱氧的高分辨率时空演化历史、揭示海洋脱氧的触发机制与敏感度3个维度进行重点阐述。该研究有助于增强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海洋脱氧进程的速率、敏感度和时空演化规律的理解与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海洋脱氧 天文年代学 古氧相 古生产力 触发机制
原文传递
Review on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Toxicity Mechanism 被引量:88
11
作者 Amna Sirelkhatim Shahrom Mahmud +5 位作者 Azman Seeni Noor Haida Mohamad Kaus Ling Chuo Ann Siti Khadijah Mohd Bakhori Habsah Hasan Dasmawati Mohamad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5年第3期219-242,共24页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Zn O-NPs)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interest worldwide particularly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notechnology to synthesize particles in the nanometer region. Many mic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Zn O-NPs)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interest worldwide particularly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notechnology to synthesize particles in the nanometer region. Many microorganisms exist in the range from hundreds of nanometers to tens of micrometers. Zn O-NPs exhibit attractiv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due to increased specific surface area as the reduced particle size leading to enhanced particle surface reactivity. Zn O is a bio-safe material that possesses photo-oxidizing and photocatalysis impacts o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pecies. This review covered Zn O-NP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cluding testing methods, impact of UV illumination, Zn O particle properties(size, concentration, morphology, and defects), particle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Particular emphasize was given to bactericidal and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s with focus on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including hydrogen peroxide(H2O2), OH-(hydroxyl radicals), and O2-2(peroxide). ROS has been a major factor for several mechanisms including cell wall damage due to Zn O-localized interaction, enhance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ternalization of NPs due to loss of proton motive force and uptake of toxic dissolved zinc ions.These have led to mitochondria weakness, intracellular outflow, and release in gene expression of oxidative stress which caused eventual cell growth inhibition and cell death. In some cases, enhanc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surface defects on Zn O abrasive surface texture. One func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Zn O antibacterial bioactivity was discussed in food packaging industry where Zn O-NPs are used as an antibacterial agent toward foodborne diseases. Proper incorporation of Zn O-NPs into packaging materials can cause interaction with foodborne pathogens, thereby releasing NPs onto food surface where they come in contact with bad bacteria and cause the bacterial death and/or inhib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ctivity Zn O-NPs Toxicity mechanis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Zinc ions release Food antimicrobial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氧量软测量研究 被引量:61
12
作者 赵征 曾德良 +1 位作者 田亮 刘吉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2,共6页
文中介绍了一种实现锅炉尾烟含氧量软测量的方法。烟气含氧量主要受煤质变化、锅炉漏风、未完全燃烧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风量和给煤量的测量精度问题,文中采用燃烧机理分析以及统计分析方法,首先建立风量和给煤量的软测量模型。采用多... 文中介绍了一种实现锅炉尾烟含氧量软测量的方法。烟气含氧量主要受煤质变化、锅炉漏风、未完全燃烧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风量和给煤量的测量精度问题,文中采用燃烧机理分析以及统计分析方法,首先建立风量和给煤量的软测量模型。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并加以煤质校正等处理,得到一个完整的氧量软测量模型。通过仿真验证,建立的氧量软测量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烟气含氧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过程 自动控制 数据融合 氧量 软测量方法
下载PDF
烃类晶格氧选择氧化 被引量:32
13
作者 沈师孔 闵恩泽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7-145,共9页
用催化剂的晶格氧作为烃类选择氧化的氧化剂,按还原-氧化(Redox)模式,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将烃原料和空气分开进料,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烃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失去晶格氧的催化剂被输送到再生器中... 用催化剂的晶格氧作为烃类选择氧化的氧化剂,按还原-氧化(Redox)模式,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将烃原料和空气分开进料,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烃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失去晶格氧的催化剂被输送到再生器中用空气氧化到初始高价态,然后送入提升管反应器完成还原-再氧化循环。这种新工艺是在没有气相氧分子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可避免气相和减少表面的深度氧化反应,大幅度提高烃类选择氧化的选择性,而且因不受爆炸极限的限制可提高原料浓度,使反应产物容易分离回收,是控制深度氧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催化新技术。本文试图对晶格氧选择氧化的研究现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晶格氧 氧化 选择性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地幔氧逸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刘丛强 李和平 +1 位作者 黄智龙 苏根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3-82,共10页
通过对目前国际上诸多有关地幔氧逸度的研究结果的系统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地幔中自由氧对地幔物质的性质、状态及运动过程产生影响的基本作用方式 ;介绍了目前地幔氧逸度研究的主要研究手段 ,包括本征氧逸度的实验室测量、模拟氧逸度的... 通过对目前国际上诸多有关地幔氧逸度的研究结果的系统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地幔中自由氧对地幔物质的性质、状态及运动过程产生影响的基本作用方式 ;介绍了目前地幔氧逸度研究的主要研究手段 ,包括本征氧逸度的实验室测量、模拟氧逸度的实验室测量、地幔氧逸度计及理论计算等及其优缺点 ;定性探讨了地幔氧逸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获得了地幔随时间的推移变得愈来愈氧化 ,随深度的增加变得愈来愈还原 ,以及在横向上不同大地构造部位的地幔区域具有不同的氧逸度等诸多结论。结合目前人们对地幔物质组成、性质、状态、运动过程及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历史等的认识 ,初步提出了地幔不同圈层氧逸度的约束机制。最后 ,针对目前地幔氧逸度的研究现状 ,为今后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 氧逸度 约束机制 自由氧 时空分布 温度 压力
下载PDF
S135钻杆钢在钻井液中的氧腐蚀行为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磊 胡锐 +3 位作者 王新虎 李金山 王一川 陈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2,共4页
基于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腐蚀产物的XRD分析,揭示了S135钻杆钢在3%NaCl溶液中的氧腐蚀机理。为研究腐蚀因素与腐蚀速率的关系,通过室内高压釜动态模拟实验,分别研究了钻井液中含氧量、钻井液温度、钻井液流速和钻井液盐浓度对S135钻杆... 基于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腐蚀产物的XRD分析,揭示了S135钻杆钢在3%NaCl溶液中的氧腐蚀机理。为研究腐蚀因素与腐蚀速率的关系,通过室内高压釜动态模拟实验,分别研究了钻井液中含氧量、钻井液温度、钻井液流速和钻井液盐浓度对S135钻杆钢的氧腐蚀速率影响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NaCl盐水钻井液对S135钻杆钢的腐蚀主要是氧去极化作用所致;(2)钻井液含氧量和钻井液流速的增加会加快钻杆钢的氧腐蚀速率,而钻井液温度和含盐量对钻杆钢的氧腐蚀速率具有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35钻杆钢 钻井液 氧腐蚀 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多方机制综合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琰 李洁 郑洪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BO)治疗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HBO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手术、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BO)治疗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HBO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手术、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抗感染等常规治疗,HBO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伤后第1、5、10天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ɑ)、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颅内压(IC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伤后第5、10天,随着HBO治疗作用,HBO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IL-6、TNF-ɑ、CRP)、抗氧化指标(MDA、SOD-1)、颅内压(ICP)水平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伤后第5、10天HBO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Vs、Vm检测值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HBO组患者提高更加显著(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HBO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63.64%高于常规组的41.86%(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大脑血流状态、机体低氧状态、抗氧化水平,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常规治疗 高压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Copper smelting mechanism in oxygen bottom-blown furnace 被引量:20
17
作者 Qin-meng WANG Xue-yi GUO Qing-hua TI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46-953,共8页
The SKS furnace is a horizontal cylindrical reactor similar to a Noranda furnace,however,the oxygen enriched air isblown into the furnace from the bottom.Mechanism model of the SKS process was developed by analyzing t... The SKS furnace is a horizontal cylindrical reactor similar to a Noranda furnace,however,the oxygen enriched air isblown into the furnace from the bottom.Mechanism model of the SKS process was developed by analyzing the smeltingcharacteristics deeply.In our model,the furnace se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is divided into seven functional layers,i.e.,gas layer,mineral decomposition transitioning layer,slag layer,slag formation transitioning layer,matte formation transitioning layer,weakoxidizing layer and strong oxidizing layer.The furnac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functional regions,that is,reaction region,separation transitioning region and liquid phase separation and settling region.These layers or regions play differentroles in the model in describ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smelting process.The SKS smelting is at a multiphase non-steady equilibriumstate,and the oxygen and sulfur potentials change gradually in the length and cross directions.The smelting capacity of the SKSprocess could be raised through reasonably controlling the potential values in different layers an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bottom-blown copper smelting mechanism multiphase equilibrium oxygen potential sulfur potential SKS process
下载PDF
高分子担载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烯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段宗范 王荣民 +3 位作者 何玉凤 谢云涛 王云普 夏春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3-387,共5页
合成了聚苯乙烯担载的酪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并研究了该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对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反应温度、添加剂及反应时间对环己烯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时,以微量醋酸为添加剂,在催化剂的催化... 合成了聚苯乙烯担载的酪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并研究了该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对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反应温度、添加剂及反应时间对环己烯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时,以微量醋酸为添加剂,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以常压氧气氧化环己烯,得到烯丙基位的氧化产物环己烯醇、环己烯酮和中间产物环己烯过氧化氢.催化剂经五次循环使用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环己烯在该高分子配合物作用下的催化氧化遵循一个自由基反应历程,与经典的Haber-Weiss历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配合物 高分子担载催化剂 催化氧化 分子氧 机理
原文传递
GM1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海敏 张静 +1 位作者 王宁宁 吴珠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713-717,共5页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GM1组(常规药...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GM1组(常规药物+GM1注射液)、高压氧组(常规药物+高压氧)、GM1+高压氧组(常规药物+GM1注射液+高压氧),每组各50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气导平均听阈、症状积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观察4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GM1+高压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其他3组(78.00%、82.00%、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气导平均听阈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高压氧组气导平均听阈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GM1+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GM1+高压氧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1、sV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GM1+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高压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听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疗效 机制
原文传递
燃煤过程中氧含量对可吸入颗粒物形成及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小伟 徐明厚 +3 位作者 于敦喜 俞云 高翔鹏 曹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46-50,共5页
通过对两种烟煤在沉降炉内的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氧气量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生成量、元素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影响。试验条件为:煤粉粒径包括小于63μm和63~100μm两种,燃烧温度在1250℃,炉内燃烧气氛包括氧含量20%和50%两种。试验采用低压... 通过对两种烟煤在沉降炉内的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氧气量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生成量、元素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影响。试验条件为:煤粉粒径包括小于63μm和63~100μm两种,燃烧温度在1250℃,炉内燃烧气氛包括氧含量20%和50%两种。试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μm共分为13级,分别采集燃烧后的可吸入颗粒物。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粒径煤粉燃烧后超微米颗粒物(PM1-10)排放量都随氧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小粒径煤粉的增加更多;在亚微米颗粒物(PM1)中,其主要构成元素S随氧含量增加而显著减小,元素Fe、Si和Al随氧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Si元素增加幅度最大;而在超微米颗粒(PM1-10)中,元素S随氧含量增加而少量减小,其主要构成元素Fe、Si和Al随氧含量增加而少量增加;相比较而言,氧含量变化对亚微米颗粒物的元素构成影响比超微米颗粒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燃煤 颗粒物 氧含量 元素成分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