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及高碳酸血症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古博 闵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5-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头低臀高(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60岁以上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12 mL/kg,Fi 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头低臀高(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60岁以上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12 mL/kg,Fi 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吸频率10~12次/分,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0~35 mm Hg。术中CO2气腹注气压12~15mm Hg。分别于麻醉后15 min、T位后15 min、平卧位气腹后15 min、T位气腹后15 min及行过度通气后(PEtCO2恢复至30~35mm Hg)15、30 min监测ECG、HR、MAP、PO2、PEtCO2并测定动脉血气,计算动脉血-PEtCO2梯度(Pa-EtCO2,Pa-EtCO2=PaCO2-PEtCO2)。结果MAP、HR、PaCO2平卧位气腹后15 min、T位气腹后15 min比麻醉后15 min明显升高,过度通气后15 min、30min均较平卧位气腹后15 min明显下降。与麻醉前15 min无明显变化。pH、Pa-ET CO2平卧位气腹后15 min、T位气腹后15min比麻醉后15 min明显下降,过度通气后回升与平卧位气腹后15 min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及CO2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均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术中加强监测,及时调整呼吸参数可减小以上因素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 循环功能 气腹 trendelenburg体位 高碳酸血症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洋 田丹丹 +4 位作者 张超凡 张禄凤 史心宇 王洁 艾艳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肿瘤根治手术患者42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GDFT...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肿瘤根治手术患者42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和GDFT组(G组),每组21例。通过LiDCOrapid监测系统监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C组采用传统液体疗法;G组采用SVV指导下的GDFT,维持CI≥2.5 L·min^-1·m^-2。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Trendelenburg体位后30 min(T2)、Trendelenburg体位后1 h(T3)及术毕(T4)时的HR、MAP、CO、CI、SVV、rSO2;记录术中总输液量、晶体液用量、胶体液用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检测患者术后2 h凝血功能及术后3个月肝肾功能。结果与C组比较,T3时G组HR明显加快(P<0.05),CI明显升高(P<0.05),T2、T3时G组CO明显升高(P<0.05),T1-T3时G组SVV明显降低(P<0.05);G组术中晶体用量[(1 519±472)ml vs(2 112±433)ml]和总输液量[(2 526±587)ml vs (2 745±582)ml]明显减少(P<0.05),胶体用量[(1 007±196)ml vs (633±189)ml]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rSO2、术中尿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术后2 h凝血功能、术后3个月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VV指导下的GDFT可减少术中总输液量,同时可稳定Trendelenburg体位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不影响r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搏量变异度 头低脚高位 脑氧饱和度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体位及高碳酸血症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琦 陶静茹 +1 位作者 尤新民 鲍泽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 ̄12mL/kg,Fi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吸...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 ̄12mL/kg,Fi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吸频率10 ̄12次/min,使PETCO2维持在30 ̄35mmHg。术中维持CO2气腹注气压1.6~2.0kPa。分别于麻醉后15min、T位后15min、平卧位气腹后15min、T位气腹后15min、行过度通气后(PETCO2恢复至30~35mmHg)15min、30min监测ECG、HR、MAP、每搏指数SI、心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并测定动脉血气。结果MAP、CI、SI、HR、pH、PaCO2:平卧位气腹后、T位气腹后比麻醉后15min明显升高,过度通气后较平卧位气腹后15min明显下降,并与麻醉后15min比较无明显差异。SVR:T位、气腹后及过度通气后均较麻醉后15min明显升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及CO2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均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术中适当过度通气可减少以上各因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循环功能 气腹 体位 高碳酸血症
下载PDF
长时间CO2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对中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中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泽飞 孙振涛 +4 位作者 杨贯宇 郑红雨 胡晟云 韩雪萍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长时间CO2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对中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45~80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年龄分为两组:45~64...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长时间CO2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对中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45~80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年龄分为两组:45~64岁为中年组(M组),65~80岁为老年组(O组)。两组均常规全麻插管,记录诱导结束后10 min(T0)、Trendelenburg体位后30 min(T1)、1 h(T2)和2 h(T3)的HR、MAP、PETCO2、PaCO2、PaO2、rSO2等。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rSO2与年龄的相关性。记录术后3 d内急性脑卒中和术后谵妄(POD)等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rSO2均明显升高(P<0.05)。T0时M组rSO2明显高于O组(P<0.05)。不同时点两组HR、MAP、PETCO2、PaCO2、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时rSO2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650,P<0.05)。T1、T2时rSO2与年龄未见明显相关性。T3时rSO2和年龄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488,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急性脑卒中和POD等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需要Trendelenburg体位的腹腔镜手术中,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应该加强rSO2监测,避免脑氧供氧需失衡带来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腹 trendelenburg体位 脑氧饱和度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肌松监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郝利娜 陈珂 +3 位作者 鲁显福 李珺 王义桥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肌松监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BIS联合肌松监测组(AA组)和常规麻醉...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肌松监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BIS联合肌松监测组(AA组)和常规麻醉组(AC组),每组50例。AA组,丙泊酚以BIS值45~55为目标靶控输注,用肌松监测反馈仪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铵;AC组,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麻醉经验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和管理。气腹建立后,所有患者采用40°Trendelenburg体位。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插管后即刻(T_1)、气腹后10 min(T_2)、气腹后60min(T_3)、手术结束时(T4)的BP、HR、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术中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血管活性药的使用例数,术后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结果 T_1、T_2、T_4时AC组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AA组(P<0.05);T3时AC组MAP明显低于AA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2、T_4时A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P<0.05),T3时AC组MAP明显降低(P<0.05);AA组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_1时比较,T_2~T_4时两组患者Pplat和Ppeak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AC组Pplat和Ppeak明显高于AA组(P<0.05);AA组术中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明显少于,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C组(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BIS联合肌松监测管理,能将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减小术中气道压波动,减少全麻药物用量,明显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 前列腺癌 trendelenburg体位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合并体位改变对心脏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歆 高鸿 +3 位作者 王竹梅 刘艳秋 文春雷 易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61-1463,共3页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合并体位改变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全身麻醉,气腹压12 mm Hg,头低位15°。记录并分析麻醉前(T0)、麻醉后(T1)、气腹后1 min(T2)、气腹头低位后30 min(T3)...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合并体位改变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全身麻醉,气腹压12 mm Hg,头低位15°。记录并分析麻醉前(T0)、麻醉后(T1)、气腹后1 min(T2)、气腹头低位后30 min(T3)、放气平卧位后30 min(T4)时的基本监测指标和QT间期(QT)、T波峰末间期(Tp-e),心率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Tp-e/QT的变化。结果:与T0时刻相比,T1时刻QTd明显延长(P<0.05),T2、T3、T4时刻QT、QTc、QTd、Tp-e、Tp-e/QT明显延长(P<0.05);与T2时刻相比,T3时刻QTc、QTd、Tp-e、Tp-e/QT明显延长(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合并头低脚高位会延长心室复极时程,破坏心脏电生理稳定性,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二氧化碳气腹 头低脚高位 QT离散度 Tp-e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头低脚高位和CO_2气腹对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紫琼 张青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18-20,51,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头低脚高位和CO2气腹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北京妇产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例ASAⅠ级的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以瑞芬太尼和依托咪酯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和维持。监测创建气腹前平躺时(T1)、头低10°时(T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头低脚高位和CO2气腹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北京妇产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例ASAⅠ级的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以瑞芬太尼和依托咪酯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和维持。监测创建气腹前平躺时(T1)、头低10°时(T2)、头低20°时(T3)、手术开始时、创建气腹后气腹压10 mm Hg及15 mm Hg平躺时、头低10°时及头低20°时(T4-1、T4-2、T4-3和T5-1、T5-2、T5-3)的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心排量、心指数、每搏量、每搏指数、每搏量变异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腹腔充气前,仰卧位、头低脚10°和20°三个时点,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充气前SBP为(105.8±4.0)mm Hg、DBP为(64.1±2.2)mm Hg,充气后SBP为(121.4±4.1)mm Hg、DBP为(81.3±3.6)mm Hg,充气后血压明显高于充气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充气后体位对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无明显影响。气腹压12 mm Hg和15 mm Hg相比,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变。结论无合并症的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常规的头低脚高位对机体的影响,腹腔镜下CO2气腹对患者的循环影响较大,如果高气腹压持续时间较长,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头低脚高位 CO2气腹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Trendelenburg体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禹琦 李玉兰 +1 位作者 陈军 王丽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Trendelenburg体位(简称T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40例,常规全身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监测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腹后(T3)、T位即刻(T4)、T位后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Trendelenburg体位(简称T位)时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40例,常规全身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监测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腹后(T3)、T位即刻(T4)、T位后30min(T5)、体位恢复后(T6)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计算脑灌注压(CPP)。同时测量颈内静脉压,并于T2、T5采颈内静脉球部、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颈内静脉氧分压差(Da-jvO2)、二氧化碳分压差(Da-jvCO2)、血乳酸浓度差(Da-jvLac)和血糖浓度差(Da-jvGlu)。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患者Vm、CPP明显降低(P〈0.05);与T2时比较,T4~T6时Vm明显升高(P〈0.05),T4、T5时PI、CVP和T5时RI、CPP明显升高(P〈0.05);T5时Da-jvO2明显降低(P〈0.05),Da-jvCO2、SjvO2明显升高(P〈0.05)。结论 Trendelenburg体位30min存在大脑过度灌注和脑氧摄取量减少,但未造成明显脑组织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速度 头低脚高位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对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肺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冰洁 李云 +2 位作者 王家友 蒋维维 张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2-856,共5页
目的采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观察容量控制通气(VCV)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全麻术中肺通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BMI 18~3... 目的采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观察容量控制通气(VCV)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全麻术中肺通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BMI 18~30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VCV模式组(V组)和PCV-VG模式组(P组),每组30例。V组术中采用VCV模式,P组采用PCV-VG模式。记录入室后(T 0)、插管后5 min(T 1)、更改体位(由平卧位更改为Trendelenburg体位)后即刻(T 2)、更改体位后30 min(T 3)、更改体位后60 min(T 4)、更改体位后120 min(T 5)、改平卧位(T 6)时的MAP、HR、通气中心(CoV)、依赖静止区(DSS)、非依赖静止区(NSS)的面积百分比。记录T 1、T 3—T 5时气道峰压(Ppeak)、pH、PaO 2、PaCO 2、氧合指数(OI)。记录术后7 d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 0—T 6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V组比较,T 3—T 6时CoV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DSS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T 3—T 5时Ppeak明显降低(P<0.05),T 4、T 5时PaO 2、OI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7 d内均无肺部并发症。结论PCV-VG通气模式可明显改善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术中肺通气及肺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trendelenburg体位 肺通气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
下载PDF
改良“Z字形”屈氏位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皓琳 邱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7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Z字形"屈氏位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患者手术体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改良"Z字形"屈氏位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患者手术体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位,试验组采用改良"Z字形"屈氏位。分别记录2组患者气腹前10 min(T_(0))、气腹即刻(T_(1))、气腹后5 min(T_(2))、气腹后10 min(T_(3))、气腹后30 min(T_(4))、气腹后60 min(T_(5))、恢复水平体位后1 min(T_(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体循环阻力和心排出量,并于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肩部和下肢疼痛程度。结果T_(0)~T_(6)时,2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体循环阻力和心排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2)~T_(6)的每个时间点试验组的中心静脉压分别为(9.86±1.95)、(10.94±1.53)、(11.33±2.24)、(11.14±1.54)、(7.75±1.59)cmH_(2)O(1 cmH_(2)O=0.098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8.83±2.82)、(16.81±2.93)、(16.27±3.56)、(15.76±2.33)、(8.92±1.68)cm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57~15.736,均P<0.05)。试验组肩部疼痛和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48±1.10)、(2.35±0.66)分,低于对照组的(4.16±1.32)、(2.99±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04、3.228,P<0.05)。结论改良"Z字形"屈氏位能有效减少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幅度,降低术后下肢和肩部疼痛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癌 屈氏体位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位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脑氧代谢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施锋 李金宝 +1 位作者 邓小明 许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89-292,296,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抬胸位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脑氧代谢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年龄60-82岁,体重44~69kg,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M... 目的观察改良抬胸位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脑氧代谢和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年龄60-82岁,体重44~69kg,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M组加用定制体位垫使患者呈改良抬胸Trendelenburg体位(简称T位),T组采用T位。于常规全身麻醉插管后平卧位5min(T1),气腹改良抬胸T位/T位即刻(T2)、30min(T3)、60min(T4)和90min(T5),气腹放气平卧位15min(R),分别采集桡动脉和颈静脉球血样,记录血气分析、血糖、乳酸值及MAP等,计算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rtefiovenous O2contentdifference,CajvDO2)及脑葡萄糖摄取(artefiovenous O2 glucose difference,Da-jvglu)等;并于麻醉前,麻醉结束后2、6、24、48、72h时,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f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carbon dioxide,PaCO2)在T3-6时均显著升高,MAP在T2时显著降低,两组患者在T34时颈静脉球血氧分压(jugular venous partial pressureoxygen,PjvO2)显著升高,T4-5时颈静脉球血氧饱合度(jugular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jvO2)显著升高(P〈0.05);M组MAP在T4-6时显著升高,T组在T3-6时显著升高(P〈0.05);T组在R时SjvO2[(75±9)%]显著升高,T5时Ca-jv女DO2[(5.2±1.5)%]显著下降,而颈静脉球血乳酸(jugular venous lactate,Lacjv)[(2.0±0.5)mmol/L]显著上升(P〈0.05)。与T组比较,M组MAP在T4-6时上升较慢,Ca-jvDO2[(5.9±1.6)%]在T5时无明显下降,Da-jvglu气腹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jvO2[(75±9)%]和Lacjv[(1.5±0.5)mmol/L]无显著上升,而PaCO2[(34±3)mmHg(1mmHg=0.133kPa)]在T6时显著降低(P〈0.05)。与T组比较,M组麻醉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trendelenburg体位 脑氧代谢 老年人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瑞马唑仑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汪延斌 杨雅婷 +4 位作者 纪惠满 高海鹰 俞高洁 吴丽美 黄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在Trendelenburg体位下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诱导和维持阶段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及试验组分别使用丙泊酚及瑞马唑仑进行静...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在Trendelenburg体位下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诱导和维持阶段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及试验组分别使用丙泊酚及瑞马唑仑进行静脉全身麻醉,麻醉全程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根据BIS值调整药量,若麻醉效果不佳给予补救剂量。2组患者术中均于气腹建立后用Trendelenburg体位。记录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5 min Ramsay评分,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给药后(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气腹建立前(T_(3))、气腹建立且Trendelenburg位5 min(T_(4))、气腹手术30 min(T_(5))及气腹结束平卧位(T_(6))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及BIS变化情况,评估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各入组4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T_(1)时MAP分别为(72.27±9.52)和(64.15±10.25)mmHg。试验组T_(1)~T_(6)时HR分别为(70.88±7.72)、(79.37±9.81)、(61.80±10.01)、(66.22±9.59)、(72.02±5.85)和(67.37±10.54)次/分;对照组分别为(62.01±6.81)、(67.15±9.80)、(55.02±5.28)、(54.70±7.21)、(56.27±7.34)和(54.76±5.71)次/分。试验组T_(2)~T_(6)时CO分别为(5.76±0.64)、(4.20±0.66)、(4.17±0.82)、(4.86±0.74)和(4.90±0.71)L·min^(-1);对照组分别为(5.08±1.64)、(3.90±0.68)、(3.52±1.00)、(3.80±0.73)和(4.40±1.01)L·min^(-1)。试验组T_(2)、T_(4)、T_(5)时SVR分别为(1252.02±226.30)、(1919.75±441.10)和(1642.71±331.20)dyne·s^(-1)·cm^(-5);对照组分别为(1437.76±275.80)、(2280.02±457.97)和(2052.93±373.05)dyne·s^(-1)·cm^(-5)。试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5 min Ramsay评分分别为(9.44±2.34)min、(11.02±2.56)min和(2.63±0.66)分;对照组分别为(10.46±2.33)min、(12.20±2.00)min和(3.07±0.78)分。试验组围术期麻醉相关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trendelenburg体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麻醉深度
原文传递
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对压力控制通气预设气道压改变引起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树俊 姜艳华 +1 位作者 刘海梅 王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下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呼吸力学指标随预设气道压变化情况。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后以容量控制通气(VCV)作为... 目的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下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呼吸力学指标随预设气道压变化情况。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后以容量控制通气(VCV)作为基础通气方式,5 min后切换为PCV,以此时气道压为人工气腹前预设气道压,之后分别依次减少1 cm H_2O、恢复为预设值、增加1 cm H_2O;人工气腹15 min后气道压作为气腹后预设气道压,之后重复上述过程,每个时间点至少间隔5 min,记录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潮气量(VT)、动态肺顺应性(Cdyn),其中VT、Cdyn连续记录5个值取平均数,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人工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后,患者Cdyn、VT减小(P<0.01),MAP升高(P<0.05);预设气道压改变1 cm H_2O时,ΔVT减小(P<0.05),Cdy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气腹状态下预设气道压每改变1个单位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VT改变明显减小而Cdyn改变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人工气腹 trendelenburg体位 肺顺应性
下载PDF
头低截石位与Trendelenburg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排血量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富毅 宋玉洁 +3 位作者 赵青松 李江 刘志强 徐振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270,共8页
目的比较头低截石位和Trendelenburg位两种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及其他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分为头低截石位组和Trendelenburg组。患者入室后通过无创心排血量监护仪NICOM系统记录CO基础... 目的比较头低截石位和Trendelenburg位两种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及其他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分为头低截石位组和Trendelenburg组。患者入室后通过无创心排血量监护仪NICOM系统记录CO基础值。气腹建立后,将患者置于头低30°位(T0),每隔1 min测量心率(heart rate,HR)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CO等血液动力学参数,共10 min(T1~T10);每隔5 min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总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结果将患者置于头低30°位的前6 min内,头低截石位组CO下降幅度显著高于Trendelenburg组(T0:-31%±19%vs.-9%±34%;T1:-32%±18%vs.-16%±38%;T2:-33%±19%vs.-16%±26%;T3:-32%±22%vs.-16%±28%;T4:-31%±18%vs.-12%±38%;T5:-30%±17%vs.-14%±37%;T6:-31%±17%vs.-14%±33%,P均<0.05)。头低截石位组患者的MAP基础值为(97±11)mmHg,显著高于Trendelenburg组的(85±6)mmHg。头低截石位组患者的MAP在T0出现明显下降(-8%±16%),Trendelenburg组患者的MAP在T5和T10显著升高(T5:9%±15%,T10:12%±18%)。结论气腹建立后的最初10 min内,头低截石位患者的CO较Trendelenburg位患者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 心输出量(CO) 头低截石位 trendelenburg
下载PDF
Trendelenburg体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广东 王中玉 +3 位作者 夏玉中 邢飞 谢娅 杨建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观察Trendelenburg体位(T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维持麻醉时颅内压变化,探讨艾司氯胺酮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Trendelenburg体位(T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维持麻醉时颅内压变化,探讨艾司氯胺酮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各20例。3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2~4 mg/kg、舒芬太尼0.3~0.4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3~8 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间断给予罗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125、0.25 mg/(kg·h)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_(1))及T位后3 min(T_(2))、30 min(T_(3))、60 min(T_(4))、120 min(T_(5))、手术结束恢复平卧位后(T;)测定3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局部脑氧饱和度及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记录围术期恶心呕吐、术后谵妄、苏醒延迟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比率、手术时间、丙泊酚诱导剂量、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丙泊酚维持剂量、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瑞芬太尼维持剂量[(1100±54)、(1070±85)μg]均少于对照组[(1350±93)μg](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T_(2)[(5.06±0.22)、(5.21±0.18)、(5.03±0.20)mm]、T_(3)[(4.80±1.10)、(5.09±0.21)、(5.09±0.13)mm]、T_(4)[(5.25±0.14)、(4.98±0.22)、(5.14±0.16)mm]、T_(5)[(4.97±0.23)、(4.87±0.27)、(5.13±0.19)mm]时ONSD均大于T_(1)时[(4.73±0.17)、(4.63±0.15)、(4.61±0.24)mm](P<0.05),T_(6)时ONSD[(4.64±0.20)、(4.61±0.21)、(4.60±0.22)mm]与T;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间点ONS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时间点及组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艾司氯胺酮 颅内压 视神经鞘直径 trendelenburg
原文传递
不同体位及气腹压下脉搏灌注变异指数与每搏量变异度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吕晓敏 赵智慧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气腹压下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PVI)与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全麻后依次在...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气腹压下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PVI)与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全麻后依次在水平位(T1)、Trendelenburg位(T2)、Trendelenburg左倾45°位(T3)3种体位下监测患者HR、MAP、PVI及SVV的变化,并分析不同体位下PVI与SVV的相关性。手术前根据不同气腹压将患者分为A组(10 mmHg)、B组(12 mmHg)和C组(14 mmHg)(1 mmHg=0.133 kPa),每组20例,监测3组不同体位下HR、MAP、PVI及SVV的变化,并分析不同气腹压下PVI与SVV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1±7.7)岁。气腹前,与T1时相比,T2、T3时的H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体位下PVI与SVV均存在线性正相关(P<0.05)。气腹后3种体位下,与A组相比,B组、C组的MAP、PVI、SVV均较高;与B组相比,C组HR较低、MAP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3种体位下,A组PVI与SVV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无气腹状态下,不同体位下PVI与SVV均呈线性正相关。低气腹压(10 mmHg)下,不同体位时PVI与SVV呈线性正相关。体位虽不影响PVI与SVV的正相关性,但超过10 mmHg的气腹压会影响二者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每搏量变异度 气腹压 水平位 trendelenburg trendelenburg左倾45°位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气腹及Trendelenburg体位对≥60岁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岩 王春艺 +1 位作者 李刚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气腹及Trendelenburg体位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0岁患者脑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9月100例限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0岁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2 h,按照年龄分为2组,每组50例:60~70岁为A组,70岁以... 目的探讨气腹及Trendelenburg体位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0岁患者脑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9月100例限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60岁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2 h,按照年龄分为2组,每组50例:60~70岁为A组,70岁以上为B组。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监测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完成后(T2)、调节头低脚高30°体位即刻(T3),调节体位后1 h(T4),调节体位后2 h(T5)以及停气腹恢复平卧位10 min(T6)记录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并同时记录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A组患者Vs在T4~T6时点分别为(73.1±10.8)、(73.5±9.9)、(77.5±10.9)cm/s,较T1时点(66.4±9.3)cm/s显著升高(P<0.05);Vm在T3~T6时点分别为(55.3±7.9)、(54.5±9.2)、(57.3±10.1)、(68.9±9.9)cm/s,较T1时点(48.3±8.1)cm/s显著升高(P<0.05)。B组Vs在T3~T6分别为(74.4±9.5)、(78.2±9.5)、(79.0±10.3)、(82.0±9.3)cm/s,均较T1时点(65.8±8.9)cm/s显著增高(P<0.05);Vm在T2~T6分别为(55.2±7.6)、(59.3±9.5)、(59.2±8.7)、(61.6±10.2)、(67.6±8.8)cm/s均较T1时点(46.5±8.9)cm/s显著增高(P<0.05)。B组在T2~T5时点Vs和Vm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T3~T6时点PI显著高于A组(P<0.05)。2组间各时点MA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Trendelenburg 30°体位使老年患者脑动脉血流增加,≥70岁患者较60~70岁患者脑血流受气腹及体位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气腹 头低脚高位 脑动脉血流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眼压和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志刚 石文汇 +2 位作者 侯俊德 赵永雷 陈永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7-461,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5 cmH2O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患者眼内压(IOP)和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45~65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EEP为5 c...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5 cmH2O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患者眼内压(IOP)和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45~65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EEP为5 cmH2O组(PEEP组)和无PEEP组(ZEEP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诱导完成机械通气后,PEEP组设置呼气末正压为5 cmH2O,ZEEP组呼气末正压设置为0。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气腹前10 min平卧位(T1)、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后5 min(T2)、30 min(T3)、恢复平卧位气腹消失后(T4)和术后30 min(T5)时的IOP、视神经鞘直径(ONSD)、PaO2、PaCO2,同时记录T1-T4时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ek)和T0-T5时HR和MAP。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IOP明显降低(P<0.01),T2-T3时IOP明显延长(P<0.01),T2-T3时ZEEP组ONSD明显延长(P<0.01),T3时PEEP组ONSD明显延长(P<0.05)。T1-T4时PEEP组PaO2、Cdyn明显高于ZEEP组(P<0.05)。T1时PEEP组Ppeek明显高于ZEEP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手术中,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下应用5 cmH2O的PEEP改善患者氧合的同时不引起IOP和颅内压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压 颅内压 呼气末正压 trendelenburg体位
下载PDF
Trendelenburg体位下人工气腹对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及颅内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云亮 李皓 +4 位作者 米卫东 曹江北 张璇 宋玉祥 张宏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长时间的Trendelenburg体位下人工气腹对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以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 目的探讨长时间的Trendelenburg体位下人工气腹对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以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连续监测r ScO2,明确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的情况;超声无创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间接反映颅内压。通过术中连续监测rScO2、ONSD、有创MAP、HR和动脉血气等指标以及术后使用谵妄量表评估谵妄,分析长时间的Trendelenburg体位下气腹对大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随着头低位和气腹时间的延长,rScO2逐渐升高,由基础值的(66.3±5.2)%逐渐增加到头低位开始后的(7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低位30 min后MAP由基础值的(83.7±7.0)mmHg升高至(99.6±10.1)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低位120 min后ONSD由基础值的(3.9±0.3)mm增加到(4.6±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恢复平卧位后三者均下降到基础值左右。术后随访发现2例(5%)谵妄。结论 Trendelenburg体位下人工气腹导致老年患者大脑过度灌注,头低位120 min后颅内压升高明显;术后患者发生谵妄可能与年龄、头低位时间相关;围术期监测rScO2和测量ONSD对老年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和个体化的血压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ndelenburg体位 人工气腹 局部脑氧饱和度 视神经鞘直径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及头低位对老年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辉 秦再生 +1 位作者 徐建设 贺文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及头低位对老年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II级,无脑血管事件病史,分别于气腹前即刻(T1)、气...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期间二氧化碳气腹及头低位对老年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II级,无脑血管事件病史,分别于气腹前即刻(T1)、气腹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记录桡动脉和颈静脉球血气、血糖、乳酸、颈静脉球部压力(JBP)等,计算脑动静脉氧含量差(Da-jO2)和脑葡萄糖摄取量(Da-jglu)。结果与T1比较,T2、T3和T4时平均动脉压(MAP)、JBP、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脑灌注压(CPP)均显著增加(P<0.01),Da-jO2均显著减少(P<0.01),T3和T4时Da-jglu显著减少(P<0.05),而颈静脉球乳酸含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气腹头低位期间脑氧供大于氧需,脑循环过度灌注,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但能量代谢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脑氧供需平衡 老年人 特伦德伦伯卧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