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再生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江世华 熊洪 +1 位作者 方文 罗文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稻桩含水量为70%左右。当稻桩含水量在70%以上时,含水量与再生芽萌发和伸长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平衡统筹”施肥与综合栽培技术,可增加稻... 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稻桩含水量为70%左右。当稻桩含水量在70%以上时,含水量与再生芽萌发和伸长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平衡统筹”施肥与综合栽培技术,可增加稻株养分的蓄积,延缓早衰,提高再生芽的萌发数及成活率。施用促芽肥和发苗肥,可增加有效穗数、实粒数和显著提高单产。再生稻始穗期喷施“九二0”,可保持一定的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采用2次割桩,能减轻干旱对再生芽伸长与发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生态区 栽培 四川省
下载PDF
汕优63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友钦 张洪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97-101,共5页
杂交中稻汕优63(每公顷产7500kg 以上)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于齐穗后15天左右开始。在初期,上位节芽幼穗分化快,下位节芽幼穗分化慢;后期则相反。在头季稻的完熟期,倒2、3、4节茅穗的分化进程相差不大。从芽穗分化至再生稻齐穗期,需35—53... 杂交中稻汕优63(每公顷产7500kg 以上)再生芽幼穗分化发育于齐穗后15天左右开始。在初期,上位节芽幼穗分化快,下位节芽幼穗分化慢;后期则相反。在头季稻的完熟期,倒2、3、4节茅穗的分化进程相差不大。从芽穗分化至再生稻齐穗期,需35—53天,活动积温880—1438.2℃。茅穗分化率与头季稻后期的成熟度及芽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重的消长呈显著负相关,与籽粒干物质积累呈不明显正相关。促进再生芽穗分化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头季稻茎秆贮存的和后期的同化产物。但与茎重回升和籽粒积累的物质关系不大。因此,对蓄留再生稻的稻株,要确保后期生育正常和不过早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幼穗 分化 汕优63
下载PDF
四川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洪 陈国惠 +3 位作者 刘仕琳 王贵学 任昌福 黄友钦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6期483-488,共6页
聚类分析表明,四川省再生稻栽培可分为5个气候生态区。即盆南弱光长暖伏旱区,盆东平行岭谷高温伏旱区,盆东长江河谷高温伏旱区,盆西南少日、多雨、低温区和攀西高海拔区。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生态学
下载PDF
云南省再生稻种植气候生态区划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国惠 张洪 +4 位作者 王贵学 任昌福 黄友钦 刘仕琳 庞江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390-395,共6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个影响再生稻生长发育指标中选出≥10℃年积温、9月平均温度、年降雨量、8~10月日照时数等4个主要成分作为区划分区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将云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分为3个气候生态区。即滇西南高温多雨多日区,滇南...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个影响再生稻生长发育指标中选出≥10℃年积温、9月平均温度、年降雨量、8~10月日照时数等4个主要成分作为区划分区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将云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分为3个气候生态区。即滇西南高温多雨多日区,滇南低纬温暖区和滇中、滇北、滇东北高温少雨、温凉寡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云南省/气候生态区划
下载PDF
伏旱期土壤水分对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友钦 刘仕琳 +4 位作者 王贵学 吴文彬 李方明 陈国惠 张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481-485,共5页
高温伏旱期,再生稻头季稻齐穗后15天排水,稻株冠层和2/3高处的日均温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后稻桩冠层的也然。在伏旱期,稻田土壤水分随排水期提早和土层深度降低而减少。土壤干旱,有机质,pH值和全N.P.K均较有... 高温伏旱期,再生稻头季稻齐穗后15天排水,稻株冠层和2/3高处的日均温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后稻桩冠层的也然。在伏旱期,稻田土壤水分随排水期提早和土层深度降低而减少。土壤干旱,有机质,pH值和全N.P.K均较有水田低。齐穗后15天排水的茎秆绿叶数少,粒重和结实率下降,产量较低,活芽短,但早熟,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倒5节的活芽较其他处理和对照的长;再生稻的成苗率、成穗率、活芽利用率和穗茎比低,每公顷产量近1200千克。排水处理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平均为34.3%。表明认真研究和制定再生稻抗旱栽培技术、对减轻干旱影响,提高再生稻的成功率,争取再生稻多收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栽培 伏旱期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光明 刘保国 +2 位作者 张修清 任昌福 黄友钦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再生稻综合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得出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即在重庆地区,再生稻用促芽氮肥145.16—157.52kg/ha,于头季稻齐穗后22—24天施,头季稻齐穗后15天配施磷钾99.95—1...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再生稻综合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得出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即在重庆地区,再生稻用促芽氮肥145.16—157.52kg/ha,于头季稻齐穗后22—24天施,头季稻齐穗后15天配施磷钾99.95—108.11kg/ha,留桩高度24—28cm,发苗肥48.34—57.58kg/ha,再生稻产量可达1890kg/h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栽培 高产
下载PDF
宿根稻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实贲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报导了1962—63年在马里共和国利用稻宿根苗进行生产栽培试验结果。供试品种:冈比亚卡和“督克风兰”。宿根稻初试产量即分别达到3168公斤/公顷,3492公斤/顷,已显著超过当地一般水稻单产水平,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土地资源,发展水稻生... 本文报导了1962—63年在马里共和国利用稻宿根苗进行生产栽培试验结果。供试品种:冈比亚卡和“督克风兰”。宿根稻初试产量即分别达到3168公斤/公顷,3492公斤/顷,已显著超过当地一般水稻单产水平,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土地资源,发展水稻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查明了稻宿根苗萌发自基最高分蘖节至地表下分蘖之间的节上休眠等,其生态生理发育阶段近似种子胚芽;宿根苗比种子苗根系强大、叶色浓绿、长势旺、分蘖力分蘖势强、成穗率高、穗大穗匀。文章讨论了宿根稻与再生稻的异同性及宿根苗经济性状的优异表现对水稻科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应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栽培
下载PDF
中稻纹枯病对再生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宗友 吴厚谦 +3 位作者 王映权 邓德军 熊尚玖 孙成礼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393-394,共2页
前季稻的纹枯病可严重影响再生稻潜伏芽的成活、伸长和产量。蓄留再生稻时,必须注意前季稻纹枯病的防治。
关键词 中稻 纹枯病 再生稻 水稻
下载PDF
再生稻佳辐占头季高产抗倒性的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雅静 李小萍 +1 位作者 廖海林 姜照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7-932,共6页
为探索佳辐占作再生稻机械化栽培高产抗倒的调控技术,在头季设置施氮量和抗倒剂试验发现:增施氮肥,促进茎蘗数和叶面积发展,干物质积累增加,以每667m2施氮量13.8kg的产量最高,施氮量9.2kg次之,但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茎秆弯曲力矩随施氮... 为探索佳辐占作再生稻机械化栽培高产抗倒的调控技术,在头季设置施氮量和抗倒剂试验发现:增施氮肥,促进茎蘗数和叶面积发展,干物质积累增加,以每667m2施氮量13.8kg的产量最高,施氮量9.2kg次之,但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茎秆弯曲力矩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茎秆抗折力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每667m2施氮量13.8kg处理的茎秆弯曲力矩显著较大,而茎秆抗折力显著较低,于成熟期出现倒伏;加施抗倒剂立丰灵有显著降低弯曲力矩和增加茎秆抗折力的效果。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配施抗倒剂是保障再生稻佳辐占机械化栽培高产抗倒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佳辐占品种 机械化生产 茎秆抗倒性状 氮肥施用量
下载PDF
重庆地区伏旱对再生稻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陈国惠 庞江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56-58,共3页
本文分析了重庆地区田作伏旱的形成原因和对再生稻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关键词 再生稻 伏旱 水稻 重庆市
下载PDF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35
11
作者 刘保国 王光明 +3 位作者 张修清 万兆良 黄友钦 任昌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5期382-385,共4页
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头季后期光合产物的分配及其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头季齐穗后15天的光合产物主要运往穗部,其余27%~51%分配到营养器官。其残留于稻桩内的多少对头季稻营养和再生稻生... 应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头季后期光合产物的分配及其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头季齐穗后15天的光合产物主要运往穗部,其余27%~51%分配到营养器官。其残留于稻桩内的多少对头季稻营养和再生稻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残留在稻桩的光合产物越多,稻桩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则越高,再生稻的发苗数、有效穗和产量也越高。头季收获时,再生芽与长芽中分配的光合产物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产物 再生稻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川东丘陵区头季稻密度和肥料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光明 胡声荣 +5 位作者 石孝均 朱自均 郑钦玉 胡长青 陈贵林 张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头季稻密度和肥料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单因子效应和交互作用,得出川东地区头季稻留蓄再生稻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密度30.73~31.54万窝/ha,N126.21~128.96kg/ha,P_2O_580...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头季稻密度和肥料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单因子效应和交互作用,得出川东地区头季稻留蓄再生稻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密度30.73~31.54万窝/ha,N126.21~128.96kg/ha,P_2O_580.34~82.78kg/ha,K_2O95.42~103.84kg/ha,头季稻产量可达8250kg/ha,再生稻产量达3000kg/h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头季稻 密度 肥料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