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杜少康 陈双林 +2 位作者 林岱 吴鸣谦 王梅霞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4-511,共8页
为了解我国特有植物银杏的叶部组织中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和演替变化,分别于春、夏、秋季从江苏和山东两省的五个主要银杏栽培地采集健康叶片进行了内生真菌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1971株内生真菌可归于32属,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 为了解我国特有植物银杏的叶部组织中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和演替变化,分别于春、夏、秋季从江苏和山东两省的五个主要银杏栽培地采集健康叶片进行了内生真菌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1971株内生真菌可归于32属,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18.01%)、叶点霉属Phyllosticta(14.66%)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14.56%)为优势菌群。在内生真菌的类群及组成上存在着部位、地区以及季节的差异性,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反映出所获得的银杏叶部内生真菌菌群具有不同的丰富度及均匀度,同时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率 分离频率 优势菌群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系数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广谱水基固井前置液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香艳 郭小阳 +6 位作者 陈浩 李早元 李云杰 杨远光 熊腊生 孙勤亮 尹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流变学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控制接触污染的前置液紊流顶替理念。研究出了一种具备强抗钙能力和优良化学兼容性、流变参数可灵活调整、密度调节范围宽、能选择性固化的新型广谱水基前置液体系。冲洗液中含有磷酸盐类的稀释剂和络合剂、... 以流变学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控制接触污染的前置液紊流顶替理念。研究出了一种具备强抗钙能力和优良化学兼容性、流变参数可灵活调整、密度调节范围宽、能选择性固化的新型广谱水基前置液体系。冲洗液中含有磷酸盐类的稀释剂和络合剂、丹宁类稀释荆及纤维素类增粘剂,这3种双效主剂以一定比例复配,具有良好协同效能。隔离液采用重质碳酸钙、重晶石为加重剂,通过调节悬浮稳定剂和降滤失剂等外加剂的比例和加量来调控性能,并加有配伍性好的阴离子型抗钙表面活性剂,以抑制水泥中阳离子对隔离液体系的侵污。在隔离液基础上, 将加重材料替换为一种具有潜在水化活性的材料,通过激活剂的优选和采用膨润土预水化配制法,研制了可固化隔离液。提出优质前置液体系设计的关键在于体系化学处理荆的合理选择,它能使不同理化性能的流体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克服了采用传统顶替机理难以解决的流体污染后工程性能恶化引起的不良后果,为提高顶替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该前置液体系对保证固井作业安全和提高层间封隔效果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质量 隔离液 顶替效率 层间封隔 污染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部入侵真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玉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严学兵 李德峰 吕超 马登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3-730,共8页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不同季节常见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并为苜蓿品种选择及其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06年的春、夏、秋季取样,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不同季节常见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并为苜蓿品种选择及其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06年的春、夏、秋季取样,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类明显不同,春、夏、秋3季均有的建群种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其中春、夏季还有半裸镰孢(F.semitectum)和尖孢镰孢(F.oxysporum),秋季有锐顶镰孢(F.acuminatum)和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不同苜蓿品种在3个季节的入侵真菌种类和其分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根部带菌率与生长季节苜蓿品种密切相关,春季以赛特(Sitel)的带菌率最高,夏、秋季以农宝(Farmers)和佛纳尔(Vernel)为最高,平均带菌率较高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是:赛特、农宝、皇冠(Phabulous)、航海4号(Flight No.4)和猎人河(Hunfer river),平均带菌率较低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是:苜蓿王(Alfaking)、爱菲尼特(Affinity)、WL-525 HQ、顶点(Apex)和丰叶721(Amerileaf 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部入侵真菌 带菌率 分离率
下载PDF
大兴安岭落叶松林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秀丽 闫伟 +2 位作者 包玉英 樊永军 姜海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4-510,共7页
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林17个科26种植物丛枝菌根(AM)定居情况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26种植物根样中形成典型AM定居的有23种,占88.46%。菌根侵染率为0~78.7%,平均为21.69%。在26种植物根样中,4种植物形成重楼型(Par-is-ty... 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林17个科26种植物丛枝菌根(AM)定居情况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26种植物根样中形成典型AM定居的有23种,占88.46%。菌根侵染率为0~78.7%,平均为21.69%。在26种植物根样中,4种植物形成重楼型(Par-is-type)AM,占15.38%;10种植物形成疆南星型(Arum-type)AM,占38.46%;9种植物形成中间型(Intermediatetype)AM,占34.62%,3种植物未能形成AM菌根,占11.54%。从23种植物根围土样中分离到50种AMF,分属于5个属,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4种占48%;球囊霉属(Glomus)19种占38%;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5种占10%;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占2%;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占2%。Acaulospora和Glomus2属真菌在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土壤中占绝对优势;尼氏无梗囊霉(A.nocolsonii)和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是优势种。植物根围土壤中AMF的孢子密度平均为68.94个.100g-1风干土;AMF物种丰富度平均为7.83种。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侵染率 菌根类型 孢子密度 物种丰富度 分离频度
原文传递
猪衣原体病的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邱昌庆 高双娣 +2 位作者 周继章 程淑敏 帅永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88-91,共4页
1 98 6-2 0 0 2年从全国 1 7个省部分猪场收集猪血清 1 7448份 ,用间接血凝试验 ( IHA)检测猪衣原体抗体 ,其中青海猪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为 3 3 .3 %和 42 .9% ,四川 1 1 .5%和80 .0 % ,新疆 2 2 .2 % ,陕西 3 8.0 % ,广西 2 1 .2 % ... 1 98 6-2 0 0 2年从全国 1 7个省部分猪场收集猪血清 1 7448份 ,用间接血凝试验 ( IHA)检测猪衣原体抗体 ,其中青海猪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为 3 3 .3 %和 42 .9% ,四川 1 1 .5%和80 .0 % ,新疆 2 2 .2 % ,陕西 3 8.0 % ,广西 2 1 .2 % ,云南 2 4.5% ,广东 50 .2 % ,甘肃 42 .2 %和3 6.0 % ,河南 3 5.1 %和 1 8.2 % ,宁夏 1 5.1 % ,海南 3 8.2 % ,湖北 3 7.5% ,湖南 1 6.7% ,江西 50 .0 % ,辽宁 43 .2 % ,黑龙江 77.1 % ,吉林 2 0 .5%。并从一些省区所采的流产胎儿、流产母猪阴道拭子、仔猪肺炎死亡病例病料分离到鹦鹉热衣原体。从东北三省猪群检出衣原体抗体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病 鹦鹉热衣原体 感染率 病原 分离 抗体检测 鉴定
下载PDF
周口店直立人3号与5号头骨形态特征对比及其演化速率所反映的群体隔离 被引量:10
6
作者 邢松 张银运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58,共9页
德日进认为周口店直立人保持着形态上的稳定性;这种进化上的缓慢性表明周口店直立人进化过程中无论何时都未曾发生过外来移民的闯入,从而打乱、干扰或推进其进化过程。本项研究采用三维结构重叠和精确测量数据的方式对比了周口店第一地... 德日进认为周口店直立人保持着形态上的稳定性;这种进化上的缓慢性表明周口店直立人进化过程中无论何时都未曾发生过外来移民的闯入,从而打乱、干扰或推进其进化过程。本项研究采用三维结构重叠和精确测量数据的方式对比了周口店第一地点晚期代表周口店直立人(ZKD)5号头骨相对于早期代表ZKD3的形态特征演化变化,并与南京直立人(NJ)1和2号头骨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周口店晚期标本相对于早期标本来说,头骨尺寸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所增加,但轮廓形状基本保持一致,与同期的南京古人类的相比,周口店直立人的演化速率显得很慢。这很可能是由于缺乏基因交流的缘故;周口店直立人群有可能是一个相对隔离的群体。本项研究支持德日进等关于周口店直立人群缺乏基因交流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店直立人 演化速率 隔离的群体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Pseudomonas stutzeri TH-31的分离与降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郝婧 高磊 +4 位作者 吴春旭 张鸿涛 王玉双 陈兆林 赵鑫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71-1777,共7页
使用稀释富集法,从大港油田采油废水处理站生化池中定向快速的分离出多株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对分离获得的1株优势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属于Pseudomonas stutzeri的1个新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 stutzeri TH-31。通过... 使用稀释富集法,从大港油田采油废水处理站生化池中定向快速的分离出多株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对分离获得的1株优势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属于Pseudomonas stutzeri的1个新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 stutzeri TH-31。通过批次实验,对菌株TH-31的生长条件和石油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条件优化,P.stutzeri TH-31在初始p H 7,原油投加量为300 mg/L,35℃培养5 d后,获得最高石油烃降解率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降解率 PSEUDOMONAS STUTZERI 稀释富集 分离 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云南三个地区马铃薯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甲佳 刘贺 +2 位作者 杨季婷 王毅 刘良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1-1212,共12页
为研究云南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该文以采自云南省德宏芒市、大理喜洲和临沧双江3个地区的马铃薯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尖端菌丝挑取法对马铃薯根、茎及块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形态学... 为研究云南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该文以采自云南省德宏芒市、大理喜洲和临沧双江3个地区的马铃薯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尖端菌丝挑取法对马铃薯根、茎及块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和ITS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对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分离率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98株,其中从德宏芒市的样品中获得40株,从大理喜洲的样品中获得27株,从临沧双江的样品中获得31株。(2)经鉴定,分离得到的马铃薯内生真菌共涵盖10目10科13属,大多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优势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褶皱裸孢壳(Emericella rugulosa)、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Psathyrella sulcatotuberculosa和Epicoccum catenisporum 5种真菌均为首次从马铃薯植株中分离得到。(3)马铃薯块茎内生真菌的定殖率最高,根部内生真菌定殖率最低;内生真菌的分离率以马铃薯根部为最高,而茎部最低;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趋势均为根>块茎>茎。从综合来看,云南马铃薯植株中的内生真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马铃薯样品中内生真菌优势菌不同,马铃薯根部具有最丰富的内生真菌种群和最高的分离率,是最适合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的材料。该研究结果为后期探究马铃薯内生真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马铃薯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ITS序列分析 定殖率 分离率 分离频率 香农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藏猪产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霞玲 肖琦 +5 位作者 钱雯娴 温东旭 严明帅 吕立新 牛家强 何孔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14-3021,共8页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健康藏猪的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对从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屠宰场、林芝市巴宜区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实习牧场、林芝市巴宜区屠宰场采集的232份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1株分离菌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特...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健康藏猪的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对从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屠宰场、林芝市巴宜区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实习牧场、林芝市巴宜区屠宰场采集的232份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1株分离菌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32份样品中,共检出73份葡萄球菌阳性,阳性率为31.47%,其中在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屠宰场检出16份阳性,检出率为23.89%(16/67);林芝市巴宜区西藏农牧学院牧场检出43份阳性,检出率为34.40%(43/125);林芝市巴宜区屠宰场检出14份阳性,检出率为35.00%(14/40);分离菌经PCR鉴定、基因测序、生化鉴定,证明分离到5株产色葡萄球菌,对其中一株(Sa LZ1)进行了系统的研究。Sa LZ1菌株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不透明的瓷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球菌;PCR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产色葡萄球菌(GenBank登录号:MG576253.1)同源性最高;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其对血清菊糖、甘露醇、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表现为阳性,对阿拉伯糖、马尿酸钠、棉子糖、木糖、尿素等表现为阴性,符合产色葡萄球菌的生化特性;Sa LZ1在接种后5~10 h处于对数生长期;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当Sa LZ1菌株攻毒浓度达3.5×10^9 CFU/mL时小鼠死亡率达100%,且病理切片结果表明,Sa LZ1菌株能引起小鼠内脏组织发生病变。以上结果为西藏林芝市藏猪葡萄球菌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检菌率 产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健康体检儿童肺炎支原体检出情况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少丽 刘立雍 +6 位作者 黄乐乐 刘洁 王磊 党荔 向才鑫 杨颖 赵飞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5-558,共4页
目的了解参与健康体检儿童人群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检出情况。方法随机入组2023年参与健康体检的6~12岁小学生1303人,采集受试者口咽拭子及静脉血标本,使用分离培养、核酸检测以及血清学抗体方法检测受试者Mp检出情... 目的了解参与健康体检儿童人群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检出情况。方法随机入组2023年参与健康体检的6~12岁小学生1303人,采集受试者口咽拭子及静脉血标本,使用分离培养、核酸检测以及血清学抗体方法检测受试者Mp检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03例健康儿童中Mp培养阳性检出率为4.1%(53/1303),核酸阳性检出率为7.3%(95/1303),血清学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6%(177/1303)。经统计学分析,健康儿童人群中Mp培养与核酸检测以及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23年健康体检儿童中Mp检出率约为4.1%。分离培养方法对健康人群中Mp检出率检测准确性优于核酸以及血清学方法,核酸和血清学方法会高估正常人群中Mp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健康人群 检出率 分离培养
原文传递
受媒体报道影响的SEIAQRS传染病模型分析
11
作者 王美艳 薛亚奎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机制,建立了具有媒体报道和隔离的SEIAQRS传染病模型。利用基本再生数Rc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当Rc<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c>1时,存在唯一的局部渐近稳定的地方病平衡点... 为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机制,建立了具有媒体报道和隔离的SEIAQRS传染病模型。利用基本再生数Rc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当Rc<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c>1时,存在唯一的局部渐近稳定的地方病平衡点。分析了模型参数α(有症状感染者的隔离率)、p(有症状感染者的恢复率)和m0(媒体报道系数)对基本再生数的影响,发现隔离有症状感染者、提高有症状感染者的恢复率和加大常态化宣传传染病知识的媒体报道,能降低基本再生数Rc。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媒体报道和有效隔离能减少感染人数,进而有效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报道 传播率 隔离 SEIAQRS传染病模型
下载PDF
高精度速率稳定平台中电流环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董期林 高健健 +3 位作者 王超 刘万刚 惠进 李晨光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对红外搜索系统中常用的速率稳定平台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建立了速率稳定平台的力矩刚度及隔离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指出了电流环的校正形式及参数在提高静态力矩刚度和隔离度方面起的贡献及作用。该研究为速率稳... 本文对红外搜索系统中常用的速率稳定平台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建立了速率稳定平台的力矩刚度及隔离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指出了电流环的校正形式及参数在提高静态力矩刚度和隔离度方面起的贡献及作用。该研究为速率稳定平台隔离外界扰动设计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搜索系统 速率陀螺 电流环 力矩刚度 隔离度
原文传递
罗汉果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祥林 骆海玉 +2 位作者 颜小捷 卢凤来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8-627,共10页
该文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我国重要药用植物罗汉果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培养法从罗汉果健康植株中共分离得到150株内生真菌,包括罗汉果中雌株的内生真菌96株、雄株的内生真菌5... 该文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我国重要药用植物罗汉果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培养法从罗汉果健康植株中共分离得到150株内生真菌,包括罗汉果中雌株的内生真菌96株、雄株的内生真菌54株。122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9个属,均归属为子囊菌门,包含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其中,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真菌包含3科、3属;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真菌包含6科、6属。优势属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罗汉果雌、雄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及分离率的变化规律均不相同,雌株中以根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和分离率最高,叶片中的最低;在雄株中以叶片中的定殖率和分离率最高,根中的最低。不同菌株在雌、雄两种植株的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均不同,结合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部分内生真菌对罗汉果雌株和雄株,以及同一植株中的不同组织均具有偏好性。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在0.11~0.69的范围,其中雌株根部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最高。以上研究结果为后期探究内生真菌与罗汉果互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定殖率 分离率 相对频率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
下载PDF
直接采样法确定面源恶臭挥发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安慧 赵东风 +1 位作者 赵朝成 张庆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4,共7页
确定面源恶臭挥发率的方法一般有两种:间接采样法和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由于具有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样设备的选择会影响到恶臭样品的组成,通过对比可知,由动态采样器和静态采样器确定的恶臭挥发率的结果是不同的。用风... 确定面源恶臭挥发率的方法一般有两种:间接采样法和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由于具有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样设备的选择会影响到恶臭样品的组成,通过对比可知,由动态采样器和静态采样器确定的恶臭挥发率的结果是不同的。用风洞法确定的恶臭挥发率与用间接法确定的恶臭挥发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恶臭扩散模型的输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 挥发率 面源 风洞 FSER采样罩
下载PDF
双层采空区重叠率对隔离顶柱稳定性影响分析及其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建新 宋卫东 谭玉叶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前房柱法仍是金属矿山主要的开采方法之一,由于采空区处理得不及时,往往形成大量的双层采空区,此时,隔离顶柱的稳定性及重叠率是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考虑不同重叠方式的双层采空区应力传递的不同,基于弹塑性理论,建立双层采... 目前房柱法仍是金属矿山主要的开采方法之一,由于采空区处理得不及时,往往形成大量的双层采空区,此时,隔离顶柱的稳定性及重叠率是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考虑不同重叠方式的双层采空区应力传递的不同,基于弹塑性理论,建立双层采空区重叠隔离顶柱的二维固支梁简化力学模型,并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案例,分析重叠率对隔离顶柱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层采空区的不完全重叠造成地下应力传递的变化,使隔离顶柱不同区域的受力明显不同,从而造成内部应力及位移的突变,随着重叠率的增加,突变的程度越大,最终非重叠区域远远大于重叠区域,因此实际工程中要重点关注该区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采空区 重叠率 隔离顶柱 稳定性 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兰州百合褐腐病罹病根和根盘及鳞片分出的真菌和卵菌 被引量:4
16
作者 白滨 何苏琴 +4 位作者 于安芬 荆卓琼 李瑞琴 徐瑞 柳利龙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6-20,95,共6页
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 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的真菌和卵菌可归于6个属,其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分离频率分别为46.86%、32.23%和17.07%,为优势菌群;3个优势菌群的占比因分离部位、采样地块而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褐腐病 分出率 分离频率 优势菌群
下载PDF
某医院2014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凌竹 冷应蓉 +5 位作者 查筑红 罗光英 程永素 黄冰 王平 王敏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当日该医院有住院患者2 011例,实查率为99.8%。查出医院感染患者73例、80例...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当日该医院有住院患者2 011例,实查率为99.8%。查出医院感染患者73例、8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4%、感染例次率为3.98%。医院感染病人主要集中于外科系统,感染部位居前3位分别为下呼吸道、泌尿系和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1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62.30%。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在规范控制范围内,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外科系统,提示应重点加强外科消毒隔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消毒 隔离
原文传递
东北三省禾谷类作物真菌分离鉴定及污染率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铉哲 李微 +2 位作者 郝璐 候思宇 李宝刚 《东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明确东北三省谷物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污染概况,本研究于2012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15个禾谷类作物主产区进行抽查取样。污染率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采集的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污染率分别为29.20%、7.50%和57.50%;吉林省采集的... 为明确东北三省谷物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污染概况,本研究于2012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15个禾谷类作物主产区进行抽查取样。污染率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采集的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污染率分别为29.20%、7.50%和57.50%;吉林省采集的水稻和玉米的污染率分别为39.30%和9.40%;辽宁省采集的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污染率分别为3.75%、17.50%和20.00%。从东北三省采集的26份样品中共获得254株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共分离到6种属的病原菌,分别为镰孢菌属、链格孢菌属、根霉属、曲霉属、平脐蠕孢属和枝孢属。它们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0.58%、1.25%、2.21%、0.10%、0.20%和0.10%。其中以镰孢菌属的分离频率最高,为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孢菌属 鉴定 污染率 分离频率
原文传递
雷达伺服系统船摇隔离度的模拟测试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波 《信息化研究》 2009年第3期20-22,共3页
船载雷达伺服系统在跟踪目标的同时,还要消除船体摇摆的影响。利用陀螺稳定回路构成的二轴稳定系统是伺服系统消除船摇影响、保持稳定跟踪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隔离度的概念来衡量伺服系统抵消船体姿态扰动、保持天线指向的能力。文中... 船载雷达伺服系统在跟踪目标的同时,还要消除船体摇摆的影响。利用陀螺稳定回路构成的二轴稳定系统是伺服系统消除船摇影响、保持稳定跟踪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隔离度的概念来衡量伺服系统抵消船体姿态扰动、保持天线指向的能力。文中通过模拟速率陀螺敏感的船摇引起的天线方位或俯仰角的变化速率,叙述一种在地面上进行船摇隔离度的测量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二轴稳定 速率陀螺 隔离度
下载PDF
婴儿利什曼原虫液体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力夫 乌守巴特 +1 位作者 徐艺玫 徐兵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研制可提高荒漠型黑热病婴儿利什曼原虫分离率的培养基。方法荒漠型黑热病患者的感染材料,分别接种3N培养基、RPMI-1640完全培养基、配方1、配方2和配方3培养基,观察比较利什曼原虫在5种培养基的培养、分离、传代和保存效果。比较... 目的研制可提高荒漠型黑热病婴儿利什曼原虫分离率的培养基。方法荒漠型黑热病患者的感染材料,分别接种3N培养基、RPMI-1640完全培养基、配方1、配方2和配方3培养基,观察比较利什曼原虫在5种培养基的培养、分离、传代和保存效果。比较5个温度条件下前鞭毛体在配方3的生长曲线。结果婴JLN什曼原虫在5种培养基培养13d的培养效果基本一致,第3d出现前鞭毛体,第7d达到高峰,第13d几乎全部凋亡。用5种培养基每7d传代培养1次,除配方3能延续传代保存前鞭毛体外,其他4种培养基在传代培养过程中前鞭毛体逐渐丢失。用配方3培养前鞭毛体,20~30℃在第6d出现生长峰值;20℃在第20d出现第二个峰值;10℃和14℃在12d和第20d分别出现第一个和第二个峰值,最长可维持到第37d。结论3N培养基、RPMI-1640完全培养基、配方1、配方2和配方3培养基均适用于婴儿利什曼原虫的前期培养,第3d就可以判断是否有前鞭毛体生长,但只有配方3培养基具有延续传代培养婴JLN什曼原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什曼原虫 黑热病 液体培养基 分离率 3N培养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